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种源桤木嫁接幼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桤木嫁接幼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为桤木良种育苗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平昌、宣汉、恩阳、金堂4个种源桤木穗条,选取长势基本一致的实生桤木幼苗为砧木,于2015年1月进行嫁接,同年7月测定嫁接苗苗高、基径、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等指标。【结果】金堂嫁接幼苗的苗高和基径最大,显著高于其余种源(P0.05);恩阳嫁接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分别为2.45、0.61、3.06和0.64 mg/g,与金堂嫁接幼苗差异不显著(P0.05),与平昌的差异显著(P0.05);恩阳和金堂嫁接幼苗的最大光合速率(P_(n max))和表观量子效率(AQY)较高,且差异不显著(P0.05),金堂嫁接幼苗的暗呼吸速率(R_d)较慢,与恩阳差异显著(P0.05);桤木嫁接幼苗的光合速率(P_n)与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极显著(P0.01)相关。【结论】4个种源桤木嫁接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差异明显,恩阳和金堂种源桤木嫁接幼苗光合色素含量较高,光合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具有较好的培育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花龟竹和龟甲竹光合荧光特性的差异,为其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光合仪和IMAGING-PAM荧光仪对其光合荧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1)花龟竹的光补偿点(LCP)为7.54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1 213.25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为9.19μmol/(m~2·s),暗呼吸速率(R_d)为0.354,而其CO_2补偿点(Γ)、饱和胞间CO_2浓度(C_(isat))、光合能力(A_(max))和初始羧化效率(CE)分别为79.39μmol/mol、2 283.39μmol/mol、21.14μmol/(m~2·s)和0.057 9;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量子产额(F_v/F_m)为0.667 1,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为0.401 3,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_(max))为49.79.表明花龟竹光合能力一般.2)与当地龟甲竹作对照,花龟竹的光响应曲线(P_n-PAR)、胞间CO_2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响应曲线(ФPSⅡ-PAR)和快速光响应曲线(ETR-PAR)与龟甲竹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关键性光合生理参数(P_(nmax)、A_(max)、F_v/F_m、ФPSⅡ、ETR_(max)等)两者之间亦无显著差异.【结论】花龟竹与龟甲竹的光合荧光特性差异不明显,光合能力接近,且都具有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栽培时可适当密植,以达到竹林综合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适宜国家二级濒危珍稀植物对开蕨(Phyllitis scolopendrium)组培苗生长的光照条件,为其推广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在温度25~36℃,相对湿度55%~65%条件下,于温室内设置4种光照处理T1(CK)无遮光,T2遮光56%,T3遮光78%,T4遮光97%,对应光照强度分别为17 863~18 322,7 520~8 253,3 788~4 020,342~435lx。通过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3年生对开蕨组培苗的形态指标及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光合-光照强度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筛选适宜对开蕨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光照条件。【结果】经遮阴处理(除T4处理外)的对开蕨组培苗较对照组叶片变薄,比叶重降低,单叶面积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多。随光照强度减小,Pn日均值、L_(UE)、P_(max)、A_(QY)和ΦPSⅡ均表现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并在T2处理下达到最大,T4处理最小;Chl a/b、L_(CP)、L_(SP)、R_d、Fv/Fm、Fv/Fo、Fv′/Fm′、qP及NPQ均呈下降趋势。T1处理的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T2、T3、T4处理呈"单峰"曲线。【结论】4组处理中以T2处理的植株生长状态最好,故认为对开蕨组培苗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是7 520~8 253lx。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种源间生长与光合特性差异,以8个种源砂生槐一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生长性状、叶绿素含量、光响应和CO_2响应曲线。结果表明:砂生槐幼苗种源间生长性状及叶绿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砂生槐光响应曲线总体呈现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_n)逐渐增大,达到峰值后,PAR继续增加而各种源P_n下降,呈单峰曲线,有明显光抑制现象;种源间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 L_(SP))在740.467~1 773.078μmol/(m~2·s)之间,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L_(CP))在1.408~43.381μmol/(m~2·s)之间;林周县和巴宜区种源Pn和L_(SP)高于其他种源;CO_2响应曲线呈现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CO_2浓度,种源间CO_2曲线特征参数也存在差异(P0.05),CO_2饱和点(CO_2 saturation point, C_(SP))在1 769.632~2 678.136μmol/(m~2·s)之间,CO_2补偿点(CO_2 compensation point,Г)在76.155~111.430μmol/(m~2·s)之间。相关性分析发现:Pn与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 G-_--s)和L_(S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胞间CO_2浓度(intercellular CO_2 concentration, C_i)与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 T_r)、L_(CP)、暗呼吸速率(dark respiration rate, R_d)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苗高与P_n和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P0.05)。总之,林周县和巴宜区种源P_n较高,其L_(SP)也最高,说明在强光下这2个种源有较高的光合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沼液喷施影响玉米产量的生理机制,为玉米高产栽培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大田设定喷施清水、沼水比分别为1∶1、1∶2和1∶4的处理,测定玉米叶片光合特性与产量构成性状对沼液喷施的响应.【结果】在大喇叭口期、灌浆期和乳熟期沼水1∶1处理下,叶绿素b(chlorophyll b,chlb)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P_n)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叶绿素a/b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表明沼水1∶1喷施提高了玉米对弱光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灌浆期和乳熟期沼液喷施处理较对照显著提高玉米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分析光响应曲线,沼水1∶1处理下最大净光合速率(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P_(nmax))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且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s,LCP,35.4μmol/(m~2·s)和较高表观量子效率(apparent quantum yield,AQY,0.050 3 mol CO_2/mol photons),即沼水1∶1喷施提高了玉米叶片对弱光的利用效率.比较产量构成性状,沼水1∶1喷施处理显著提高株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沼水1∶1、1∶2和1∶4处理下,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1.5%、15.3%和9.7%.利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分析产量与光合特性性状间的关系,表明P_(nmax)、P_n和chlb与产量间关联性要强于其他指标,这与通径分析所得结果一致(P_(n max)和chlb为影响产量的关键性状).计算P_(nmax)和chlb的通径系数,发现chlb通过间接影响P_(n max)显著影响了产量.【结论】沼水1∶1喷施通过增加chlb的含量间接影响P_(nmax),同时使弱光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从而显著增加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6.
以全光照(100%光照,CK)为对照,1层遮阴网(83%±5%光照,T_1)、2层遮阴网(61%±5%光照,T_2)、3层遮阴网(38%±5%光照,T_3)为处理,探究4种光环境下多花黄精光合特性差异。结果表明:遮阴导致了多花黄精光合色素质量分数的升高,对促进叶片的光合光环境适应产生积极作用。遮阴导致多花黄精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光饱和点(L_(S,P))及表观量子效率(η_(A,Q,Y))显著增大,而光补偿点(L_(C,P))及暗呼吸速率(R_d)在遮阴后有所降低,展现出较强的弱光适应能力。T_2处理下,多花黄精在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最大P_(nmax)和较高η_(A,Q,Y))的同时,又具备更有效的可见光利用宽度(低L_(C,P)和较高L_(S,P))。研究认为,T_2处理为多花黄精生长较适宜的光环境,此光照能够使其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瓜叶菊(Pericallis hybrid)叶片对模拟粉尘覆盖的光合响应特征及瓜叶菊对粉尘的耐受机制。【方法】以观赏植物瓜叶菊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可溶性淀粉溶液喷洒模拟粉尘沉降,测定瓜叶菊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及光合氮分配等指标。【结果】①随着模拟粉尘浓度的增加,瓜叶菊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光合色素含量、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_(max))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瓜叶菊具有一定的抗粉尘覆盖能力;②粉尘覆盖使瓜叶菊叶片的比叶面积(SLA)升高,单位面积氮含量(N_A)显著降低(P0.05),单位质量氮含量(N_M)降低;③随着模拟粉尘浓度增加,瓜叶菊叶氮在光合机制的分配系数(P_T)、捕光成分中的分配系数(P_L)、生物力能学的分配系数(P_B)、羧化系统的分配系数(P_C)显著上升(P0.05)。【结论】瓜叶菊通过改变光合氮分配格局维持光合作用,是其适应粉尘覆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采用指数函数模型对16个1年生楸叶泡桐无性系嫁接苗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其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初始量子效率(α)、最大光合速率(P_(max))、暗呼吸速率(R_d)、最大浄光合速率(P_(nmax))、光补偿点(I_c)、光饱和点(I_(sat))和可利用光幅度(PR)呈显著或者极显著水平的差异(F=6.632~9.880),7个光响应曲线方程特征参数的变异系数为17.263 1%~36.551 5%,说明不同无性系间光响应曲线各特征参数差异较大,可以利用的改良潜力较大。依据方差分析结果初选出CSD08、CHN01、CSD06和CHB02等4个光合特性优良的无性系。通过聚类分析将16个参试无性系分为4大类,不同类之间无性系各光响应曲线方程特征参数均呈显著或者极显著水平的差异(F=5.220~17.708),其中第I类无性系(CSD08、CHN01、CSD06)为具有α、P_(max)、P_(nmax)、I_(sat)、PR最高或相对较高,R_d、I_c相对较低等特性,可以作为复选出的苗期光合生理特性优良的楸叶泡桐无性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模拟氮沉降对采伐迹地上生长季胡桃楸幼苗光合参数与叶性状的影响。【方法】在吉林省舒兰市开原林场以人工更新胡桃楸幼苗为试验材料,以尿素溶液为氮源供体进行叶面喷施,设置对照(CK,0 kg/(a·hm2))、低氮(LN,50 kg/(a·hm2))和高氮(HN,100 kg/(a·hm2))3种氮处理水平,测定胡桃楸幼苗的光合、荧光及叶性状参数,并分析各光合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氮添加处理有效增强了胡桃楸幼苗的光合能力,低氮和高氮水平下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最大羧化速率、瞬时羧化速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都显著增大,高氮水平下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单株光合碳同化、光补偿点以及光饱和点也同时增大;(2)氮添加改变了胡桃楸叶片的气孔行为,低氮水平下叶片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著降低,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3)氮添加改变了胡桃楸的叶面积,高氮水平下小叶数量、小叶面积和单株叶面积都表现出正向响应;(4)叶片的荧光参数随氮添加水平的上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5)单株光合碳同化与单株叶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其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2年生锥栗嫁接苗与实生苗为试材,比较分析2种苗木在叶片生长状况、形态结构及光合特性上的差异,为锥栗的良种苗木繁育提供参考。【方法】本实验主要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法和石蜡切片法。【结果】①嫁接苗与实生苗的净光合速率(P_(max))、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表现量子效率(AQY)及叶绿素(a+b)含量(C_c)等光合指标的差异显著(P0.05),嫁接苗的C_c为(4.35±0.47)mg·dm~(-2)实生苗(2.43±0.48)mg·dm~(-2),P_(max)为(6.77±0.01)μmol·m~(-2 )·s~(-1)实生苗(5.13±0.002)μmol·m~(-2 )·s~(-1)。②叶片的生长指标,嫁接苗的叶面积和叶干物质量较高、比叶面积较低,嫁接苗叶面积为(44.23±5.78)cm~2是实生苗(24.55±4.57 cm~2)的1.80倍。③与实生苗相比,嫁接苗的叶片厚度、主脉厚度、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表皮气孔密度以及叶脉密度等结构指标均较高。其中,嫁接苗的栅栏组织厚度、主脉厚度及下表皮气孔密度分别高出实生苗35%、38%和50%。【结论】锥栗苗木的光合能力与叶片结构特征关系密切,嫁接苗叶片的生长状况优于实生苗,对光的适应性和光合利用能力强于实生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不同光照条件下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的生长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探讨有利于桢楠幼苗生长发育的最佳光照条件。【方法】采用遮阴方式模拟不同光照强度(即全光照、遮阴率50%、75%和87.5%4个水平),分析桢楠幼苗形态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光合特性的响应规律。【结果】(1)随遮阴程度的增强,桢楠幼苗的株高生长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地径生长量逐渐减小;(2)遮阴造成桢楠幼苗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b值降低;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_(n max)均随遮阴程度的增强而先升后降,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_d、光呼吸速率R_p均逐渐降低;(3)遮阴下PSⅡ潜在活性F_v/F_0、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光化学耗散比例P均有不同程度提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天线热耗散比例D下降。轻度遮阴能够提高桢楠幼苗光合性能,促进其生长发育,而重度遮阴下虽然其光捕获能力、光能利用效率较高,但光能的严重缺乏限制了其生长发育。【结论】桢楠幼苗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其最适遮阴率为50%。  相似文献   

12.
阐明外源钙处理对镉胁迫下甜高粱光合作用的影响特征,为甜高粱栽培及产业化提供理论参考。以甜高粱杂交品种辽甜1号为材料,采取盆栽试验方法对幼苗分别进行4种胁迫处理:CK(不供钙不加镉)、Cd(不供钙加200μmoL/L镉)、Ca1(供2.0 mmol/L钙加200μmol/L镉)、Ca2(供3.0 mmol/L钙加200μmol/L镉)。处理后第15、30天对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第31天对光合响应曲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镉胁迫降低了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抑制了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降低C_i,同时降低了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_(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_P),降低了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表观量子效率(φ)、暗呼吸速率(R_d)、光饱和点(LSP),而C_i、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光补偿点(LCP)升高。外源钙处理能不同程度缓解镉对甜高粱光合作用的限制,并显著提高了甜高粱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_n、G_s、T_r、F_v/F_m、Φ_(PSⅡ)、q_P,降低了NPQ和C_i,此外也提高了叶片P_(max)、φ、R_d、LSP,降低了LCP。综上所述,镉胁迫显著降低了甜高粱的光合作用,而增施钙可以有效地缓解镉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并有助于其光合作用的恢复,其中浓度3.0 mmol/L的外源钙处理恢复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铅(Pb)胁迫对杉木幼苗生长与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及Pb的富集与转移特性。【方法】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0(CK)、250 mg/kg(T1)、500 mg/kg(T2)、750 mg/kg(T3)、1 000 mg/kg(T4)和1 500 mg/kg(T5))Pb胁迫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杉木幼苗的形态(株高、地径)、生物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各器官(吸收根、运输根、主干、枝、叶)中氮(N)、磷(P)、钾(K)、Pb含量,计算各器官的Pb富集系数和不同处理的Pb转运系数。【结果】①随着土壤中Pb含量的增加,杉木幼苗株高、地径净生长量以及总生物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各处理株高净生长量与CK之间均无显著差异,T4、T5处理地径净生长量和总生物量与CK差异达到显著水平。②随着土壤中Pb含量的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T5处理的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显著小于CK,其余各处理与CK无显著差异,各处理间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差异。③随着土壤中Pb含量的增加,杉木幼苗各器官的N、K元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地下部分P元素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地上部分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吸收根、运输根、枝、叶P元素含量均显著大于CK。④随着土壤中Pb含量的增加,杉木幼苗各器官中Pb含量呈上升趋势,且在同一Pb胁迫处理下,各器官Pb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吸收根、运输根、主干、叶、枝。⑤随着土壤中Pb含量的增加,杉木幼苗各器官Pb富集系数总体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各处理间Pb转运系数无显著差异。【结论】杉木幼苗对Pb的转运能力有限,但在低含量Pb胁迫环境中生长受到促进,由于杉木生长迅速,因此可将其作为低含量Pb污染地区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适宜杉木和木荷生长的最佳铵硝态氮(N)的配比,提高其针阔混交林的生产力和N素利用效率。【方法】试验设置NH4+-N∶NO3--N的5个配比(10∶0、0∶10、7∶3、3∶7、5∶5),比较2个树种在不同N素形态与配比下的光合特性、苗木生长、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差异。【结果】铵硝混合处理的5∶5、7∶3和3∶7配比较单一形态N素的10∶0和0∶10配比提高了杉木和木荷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生物量增长量以及杉木的苗高增长量。较高铵态N浓度的处理显著提高了杉木的净光合速率、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和生物量增长量,而较高硝态N浓度的处理提高了木荷的净光合速率、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和生物量增长量。较高铵态N浓度的处理降低了杉木的根冠比,促进杉木地上部生长,较高硝态N浓度的处理降低了木荷的根冠比,促进木荷地上部生长。【结论】不同氮素形态与配比显著影响杉木和木荷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铵硝比例相等的混合处理最有利于杉木的光合作用、苗高生长和生物量积累,较高硝态氮浓度的混合处理最有利于木荷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1年生杉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评价不同供镁水平对杉木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沙培盆栽试验,分析0 mmol/L(M_0)、0.2 mmol/L(M_1)、0.4 mmol/L(M_2)、0.8 mmol/L(M_3)4个不同供镁水平处理下1年生杉木无性系叶片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随处理时间延长,正常供镁(M_0)杉木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叶绿素a(Cha)、叶绿素b(Chb)、叶绿素总量(Chl)不断提高。0.4 mmol/L的镁处理(M_2)中MDA含量,SOD、POD活性,Cha、Chb、Chl含量的变化趋势与M_0处理相似,且各含量均与M_0处理存在显著差异。各生理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MOD含量与P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SOD、POD活性无显著相关性,Cha、Chb、Chl含量与SOD、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hb含量与CAT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M_0处理使杉木幼苗叶片细胞膜系统损伤,过氧化物促使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叶绿素合成减缓,影响光合作用速率。M_2处理可降低损伤细胞膜的有害物质含量,提高细胞膜系统结构稳定性和叶绿素含量,利于光合速率提升,促进杉木幼苗生长。研究结果从杉木营养学的角度为杉木壮苗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灌水上限和施肥配比调控措施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西北地区温室水肥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灌水和施肥2个因素。对照组(CK)为当地常规传统灌水施肥处理(施N 342 kg/hm~2、P_2O_5 198 kg/hm~2、K_2O 450 kg/hm~2;畦灌,灌水量为8 165.00 m~3/hm~2);试验组采用滴灌,以田间持水率(θF)为基准,50%θF为灌水下限,设W1(70%θF)、W2(80%θF)、W3(90%θF)3个灌水上限及F1(N 228 kg/hm~2、P_2O_5 132 kg/hm~2、K_2O 300 kg/hm~2)、F_2(N 285 kg/hm~2、P_2O_5 165 kg/hm~2、K_2O 375 kg/hm~2)、F_3(N 342 kg/hm~2、P_2O_5 198 kg/hm~2、K_2O 450 kg/hm~2)3个NPK施肥水平,共10个处理组合,分析各灌水和施肥组合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随灌水上限和施肥量的增加,温室番茄植株株高显著增高,而茎粗随处理时间的推移并无明显变化。温室番茄的叶片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以F2W2处理最高,而胞间CO_2浓度(Ci)以F2W3处理最高,表明在F2施肥水平下水肥耦合表现出较强的互作效应,植株保持较强的生长活力,其光合速率最高可达23.20μmol/(m~2·s)。干物质质量及产量以F2W2处理最高,分别为8 065.32和111 422.15 kg/hm~2,且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达30.22 kg/m~3;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总体来看随生育期的推进及灌水和施肥的增加而有所升高,提高光合速率,且番茄产量与叶片光合速率、干物质质量以及叶片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效率间均呈显著的线性相关。【结论】在F2W2灌水施肥条件下,即灌水上限为田间持水率的80%,氮(N)、磷(P_2O_5)、钾肥(K_2O)施肥水平分别为285,165,375 kg/hm~2时,温室番茄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生产成本较低,该水肥条件可作为温室番茄水肥管理制度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时期甘蓝型油菜光合性状杂种优势的真实表现,为油菜的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套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F1(杂油59、秦优7号、秦杂油3号、秦杂油1号)及其亲本为材料,在不同生育时期比较了其光合面积、主要气体交换参数、群体生长量、群体生长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光合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亲子相关性。【结果】①在整个生育期内,甘蓝型油菜杂种F1在光合面积、群体生长量方面都有明显的正向杂种优势,主要气体交换参数在一定时期内有明显正向优势,叶绿素含量无明显的杂种优势,群体生长速率则在大多时期表现为明显的负向杂种优势。②甘蓝型油菜各个光合性状之间的杂种优势表现为:光合面积(平均中亲优势(MP)57.02%,平均超亲优势(HP)39.46%)>群体生长量(MP 41.77%,HP32.39%)>主要气体交换参数(MP 2.70%,HP-3.72%)>叶绿素含量(MP 1.75%,HP-0.52%)>群体生长速率(MP-4.14%,HP-17.47%)。③不同生育时期间的杂种优势表现:光合面积为蕾臺期>角果期>花期>苗期;主要气体交换参数中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为:蕾薹期>花前-花中>苗期>角果期>花后期,气孔限制值(L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为:角果期>花后期>花前-花中>蕾臺期>苗期;群体生长量为角果期>花期>蕾臺期>苗期;群体生长速率为:花期>角果期>苗期>臺期>越冬期;叶绿素含量为:臺期>花期>苗期>角果期>终花期。④双亲尤其是母本、双亲中值和高亲的光合性状与F1的光合性状极显著相关。【结论】通过选育高光效亲本,结合杂种优势利用进行油菜的高光效育种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杉木球果在春季生长旺盛期的光合生理特性。【方法】以杉木球果为材料,以同一枝条的叶片为参照,对其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作用参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球果中的叶绿素a(C_a)、叶绿素b(C_b)、叶绿素总量(CT)和类胡萝卜素(Cx.c)均低于叶片,但在春季的生长过程中,均伴随时间推移而呈增加趋势;初始荧光(F_0)、最大荧光(F_m)和可变荧光(F_v)均高于叶片且呈上升趋势,非光化学淬灭(NPQ)和光化学淬灭(q_p)均低于叶片且呈下降趋势;净光合速率(P_n)最初为负值,而后逐渐增强,于4月下旬表现为正值,表明球果光合作用强度由弱变强,于4月下旬开始强于呼吸作用;气孔导度(G_s)随时间小幅上升,胞间CO_2浓度(C_i)明显大于叶片。【结论】春季杉木球果具备一定的光合作用能力,且在春季生长过程中呈逐渐增强的趋势,但明显弱于叶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叶面喷施钾肥对无花果叶片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为无花果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波姬红’无花果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2.32 g/L(K1)、6.95 g/L(K2)和11.59 g/L(K3)硫酸钾肥水溶液,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分析不同处理对无花果叶片叶绿素含量、气孔特性、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与CK处理相比,叶面喷施钾肥显著提高了无花果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b/a值、气孔开度、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同时显著降低了胞间CO2浓度(Ci),其中以K2处理效果最佳。K2处理无花果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较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10.94%,46.39%和22.84%,气孔密度、气孔面积及气孔开度最大。叶面喷施钾肥可以显著提高无花果叶片PSⅡ光能捕获效率,有效提高无花果叶片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  相似文献   

20.
为选择合适的模型对干旱区典型植物梭梭和柽柳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较好地反映植株的光合特性,采用3种典型的光合-光响应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RH)、非直角双曲线模型(NRH)、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MRH)]对梭梭和柽柳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计算出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暗呼吸速率(R_d)、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以及表观量子效率(AQE),并结合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D)、相对误差(RE)及均方根误差(RMSE)综合对比3种模型的拟合优度和光合参数估计精度。经分析对比不同模型拟合度,并且将拟合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NRH模型对梭梭光合参数LCP、R_d、AQE的拟合效果优于RH、MRH模型;RH模型对柽柳光合参数LCP、R_d的拟合效果优于NRH、MRH模型;梭梭、柽柳P_(n,max)的求解均以MRH模型最佳,且明显优于其他2种模型;3种模型中拟合优度最佳的为MRH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