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跟踪量化轻、中、重度火干扰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含水率,定点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与火烧强度干扰差异,深入探讨其形成机制;旨在清楚地认识高寒区火干扰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初期土壤水分变化对植被恢复的影响力,并为其调控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网格法确定固定点位并实施林火干扰试验,根据火烧强度等级划分轻、中、重度火烧区,烘干法跟踪监测火烧前、火烧后、翌年融雪季后、翌年生长季土壤含水率。  结果  林火干扰后:(1)轻、中、重度火烧区土壤含水率立即下降,春旱时段进一步大幅下降,生长季迅速回升;(2)生长季前重度火烧区土壤含水率显著低于轻、中度火烧区,生长季火烧强度干扰差异消失;(3)生长季前,土壤含水率及其相对变化率的空间格局与火烧强度空间格局极显著负相关。  结论  寒温带针叶林火干扰生态系统恢复初期,春旱时段重度火烧迹地土壤含水率可能限制植被更新和再生,应加强集水保水技术调控。   相似文献   
2.
原始阔叶红松林、次生林土壤矿质氮特征及树种吸收反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原始阔叶红松林、次生林土壤NH+ 4 -N 与NO- 3 -N 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顶盖埋管法,研究2 个林地土壤矿 质氮供应水平与组成的差异动态。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NH+ 4 -N 含量均高于次生林,5、6、7 月 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NO- 3 -N 含量低于次生林,其他时段高于次生林;观测期内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NH+ 4 -N 始终 占优势,5、6、7 月次生林土壤NO- 3 -N 占优势,其他时段NH+ 4 -N 占优势。以红松、白桦分别作为顶级群落优势树种 与退化演替群落先锋树种的代表植物,根据各器官氮含量动态与生长动态,对2 个树种氮素获取行为模式进行连 续研究。结果表明:红松、白桦氮吸收动态与原始阔叶红松林、次生林土壤矿质氮含量动态相似;410 月红松持续 平缓地吸收土壤氮素,58 月白桦大量吸收土壤氮素并在6 月中下旬达到吸收峰期。   相似文献   
3.
张韫  廉超  张国武  冯云  郭起荣 《种子》2016,(10):70-73
高地竹(Oldeania alpina)是非洲竹区分布最广泛的竹种之一,其零星开花不仅对当地高地竹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威胁.根据GB 2772-1999《林木种子检验规程》测得高地竹种子平均长6.17 mm,平均宽2.06mm,长宽比3.01,千粒重17.87 g,平均净度98.25%,平均发芽率30.7%,平均发芽势25.0%.由不同浸种温度、浸种时间、硼酸(H3 BO3)浓度的L9 (34)正交试验结果可得,浸种时间、H3BO3溶液浓度是影响高地竹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所有选项中的最优组合是浸种温度20℃,浸种时间12h,H3 BO3浓度400 mg/L.  相似文献   
4.
“有限自由”模式在土壤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该文从土壤学实验课程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土壤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将“教师宏观指导、监督”与“学生参与教学”杠杆平衡下的“有限自由”模式引入土壤学实验课程体系。这种教学模式的引入打破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合理配置现有的教学资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兴趣,培养了创新能力。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可为我国农林业生产和城市乡村建设等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持续性的基础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长箱培养法,分别研究700与350 μmol/mol CO2浓度下红松幼苗水分生理特征和土壤含水率变化。研究表明:1)初始土壤含水率相同,相同条件培养5 d后高浓度CO2培养苗木土壤含水率较高;2)土壤含水率没有显著差异时,高浓度CO2培养导致苗木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地上部含水率下降,水分利用效率和叶水势升高;3)随着土壤含水率产生差异,高浓度CO2培养苗木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叶水势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低浓度CO2培养苗木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下降,水分利用效率与叶水势升高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竹子是重要的森林植物类型。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从基因水平对竹类作物进行研究,从2009年GeneID为8223103的NCBI第1个竹子基因登录,截止2015年底,已有6462个竹子基因成功登录,分布于竹亚科3个族的33个属的50个种。相比2014年,新增2519个基因,分布于14个属的20个种,文章调查分析了这些基因的描述、类型以及基因参考序列的情况,年度更新了2014年版“竹子基因调查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7.
依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最新版《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系统梳理了有效发表于国内、国外的中国竹种,分析了林业行业标准《LY/T 2495-2015中国主要竹种通用名称》中的619个竹种的中文名称的命名范式。结果表明:以箨、秆、笋、枝、叶、花、果等形态特征命名竹种有298种,称之为"外貌党",占分析竹种的48%;以分布地点、模式产地、生境或习性来冠名的竹种有178种,称为"地域党",占29%;以典故、传统用途、人物、事件等命名的竹种有70种,称为"内涵党",占11%;以地方习惯称呼取名的竹种有68种,称为"俗名党",占11%;以竹笋品质命名的竹种有5种,称为"吃货党",占1%。剖析竹种中文名称,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分享各竹子的种性特点,普及竹种名称的科学应用,为竹子"通名"(common name)系统的建立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8.
球虫单孢子囊克隆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虫分布范围广,危害大,严重威胁养禽业的发展,球虫病对于雏鸡而言,常常是毁灭性的。因此,许多学者致力于球虫方面的研究。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学者也将该技术应用于球虫的分类、虫种、虫株的鉴别、遗传变异、球虫的活苗、基因工程苗(Bhogal等,1992)及球虫抗药性(Chapman等,1994;Mcdougald等,1986;Stallhaumer等,1988;Mcdouzald等,1987)的研究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9.
详细分析了土壤与土壤资源学实习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野外固定土壤剖面"观察点的创新性改革措施,并结合这一措施实施配套措施,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相关教学内容、建设教材、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更新课程考核方式。通过教学实践,这些改革措施能切实增强教学内容典型性、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拓展学生专业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丰富教学资源与教学表现形式、促进考核方式科学化,保护森林原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不同NH4+/NO3-配比作用下红松幼苗的氮吸收和同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不同NH4+/NO3-配比供氮模式下红松幼苗的氮素吸收水平、主要氮同化酶活性及苗木生长水平。结果表明:红松幼苗在NH4+占优势的营养条件下吸收氮素能力较强、总生物量较大。苗木根系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较强,营养液中的NO3-对NR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随其中供NO3-比例的增加而增强。谷氨酰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