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1年10月,从小喝着风沙长大的石满、张润源、贺发林、郭朝明、罗元奎、程海等6位老农民,接受了古浪县林业局和土门镇承包治理紧靠腾格里大沙漠的八步沙的建议。为种树,6位老汉舍家住进了在沙漠里挖下的一地窝子”,土窝子又低又矮,冬冷夏热,一次刮大风,流沙竟压塌窝项,将张润源和贺发林埋在了里头。护林时,遇上了沙尘暴,老汉们被刮出去几公里路,到午夜才各自换回家来。风刮树跑是他们遇到的大难,6老汉动员了家人、亲戚朋友来帮忙,一棵树扎一圈革来防风沙。18年来,6位老人和家人们与5万多亩沙漠搏斗,将沙海变为桑田。如今那…  相似文献   
2.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黄河以西地区,东西长1000多公里,南北宽几十至上百公里,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占甘肃总面积的50%。数千年来,河西走廊因它厚重的历史闻名于世: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重要的干线路段之一;是中原王朝与民族政权相互争夺的重要战场;是各民族往来、迁徙、交流、斗争、融合的见证。令人遗憾的是,今天,河西走廊再次闻名于世,是因为土地的严重沙漠化:据统计,目前河西地区沙漠化面积正在以每年1.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沙漠化面积比解放前增加了78.9万亩。民勤、金塔、武威等走廊上的“明珠”,成了有风就起尘的新沙…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圈变得越来越大,除了家人、朋友之外,很多家庭还增加了新成员——小动物。文明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在同一个天空下,不同物种的和平相处,伦理不仅与人有关,与动物也一样有关。如果所谓的人文关怀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自我膨胀,将动物视为我们的食物和役使对象而不是我们的朋友,那么,人类文明也无非是某一地球物种自以为是的想象。  相似文献   
4.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分离提纯而出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学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强效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细菌抑制作用显著,因此,被广泛应用中日用化工、食品、医疗等领域。茶多酚抗菌作用为许多感染性疾病防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茶多酚抗菌作用及抗菌机制。  相似文献   
5.
外源C、N干扰下吉林黑土区农田土壤动物组成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5月至9月作物生长期间,采用手拣法、改良干漏斗与湿漏斗三种方法,对吉林黑土区7种外源C、N干扰处理,即对照组(不施肥,CK)、0.5倍、1.0倍和2.0倍的外源C和N处理(C0.5、C1.0、C2.0、N0.5、N1.0、N2.0)农田土壤动物组成与结构进行研究。在作物生长季节,5次采样共获得土壤动物56 886只(未鉴定标本80只),隶属3门11纲23目3亚目79科(总科)。数据分析显示,农田土壤动物主要集中在0~5 cm,基本上是随着土壤剖面加深而呈现下降趋势;与对照(CK)相比,农田土壤动物个体数与类群数随外源C浓度升高而呈递增趋势;农田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随外源N浓度升高呈递减趋势;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随外源N浓度升高呈递增趋势。在研究时段内,土壤动物个体数与类群数于5—8月份呈现出上升趋势,9月份出现下降。方差分析显示,外源C、N干扰对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与类群数以及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影响显著(p<0.01),农田土壤动物个体数与类群数在作物生长季节内变化显著(p<0.01)。外源C、外源N分解释放出的养分与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类群数以及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密切相关。外源C有益于农田土壤动物功能群、大型与中小型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赵兴旺是甘肃省张掖地区临泽县一个不大不小的木材加工老板。不过,2001年老赵却因承包治沙种树,在全县一下子变得有名起来了。许多人议论纷纷:“锯木头的人怎么突然搞起治沙种树来了,这家伙算的什么账?”平川乡平川村是临泽县最北端紧靠巴丹吉林沙漠的一个村庄。近年来,当地群众在沙漠沿线开垦了1000亩耕地,但终因风沙太大打不出粮食而逐步抛荒了。今年春天,县里决定用15万元把这片荒地承包出去,种树治沙。赵兴旺听到消息后,赶紧跑到乡政府把这事揽了下来。老赵花40万元平整了荒地,买了8万株杨树苗子。县林业局了解…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天水市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中,结合当地实际,在不同类型区探索出四种发展模式。 今年,甘肃省给天水市安排了10.5万亩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和6万亩荒山造林任务。天水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生态类型各不相同。当地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的原则,探索不同类型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示范模式。一是生态防护型。以25度以上的陡坡地和1700米以上的高寒阴湿山区以及绿色通道区为主,栽植刺槐、花椒等,全市建立21处示范点,营造生态防护林5.79万亩。其中退耕  相似文献   
8.
刘伟  谭飞 《甘肃林业》2001,(1):15-16
西部 ,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更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那里曾山青水秀、林丰草茂 ,后来由于战争和人口的增加 ,祖先栖息的故土变成了满目疮痍的伤心地。2000年伊始 ,一场全面收复绿色“失地”的战役 ,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长江上游和黄河上中游13个省(市、区)、174个县。为确保“战役”的胜利 ,国家斥巨资 ,实施“以粮食换生态”的退耕还林还草战略。一年过去了 ,作为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的开局年 ,这场“战役”到底打得怎样?带着这个问题 ,隆冬时节 ,记者前往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甘肃省天水市农村采访。一幅退耕兑粮图…  相似文献   
9.
大豆根系分泌物中特定物质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正茬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回接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大豆根系分泌物中2种有机酸(苹果酸、酒石酸)和3种酚酸(油酸甲酯、2,4-二叔丁基苯酚和香草酸)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并通过测定土壤微生物C/N比,初步确定有显著作用的分泌物组分。结果表明,苹果酸、酒石酸和油酸甲酯的加入对微生物来说是有益的,化感作用并没有表现出来;而2,4-二叔丁基苯酚和香草酸的加入,对土壤微生物的生长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对土壤微生物有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甘肃历史上就有“天下富庶 ,无如陇右”之说。但是到了近代 ,人们四处开垦 ,大面积的草场变成了农田 ,连片的森林成了农家的柴火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改变这一状况 ,从今年起 ,甘肃省将用 11年时间 ,投入 4 89亿元 ,完成退耕还林还草 30 0 0万亩。到 2 0 10年 ,使全省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育草总面积达到 80 0 0万亩。甘肃省今年确定了 8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试点计划。全省各地干部群众积极响应 ,大规模上山平地挖坑 ,目前已经整地 16 8万亩。兰州作为全国惟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 ,连续十多年进行荒山绿化 ,在原本光秃的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