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榆社基准气候站实测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的逐日最低气温、地面最低温度、草面最低温度以及榆社各区域站每日最低气温的分析,结合收集到的霜冻资料,建立区域站与本站的气温关系以及区域站气温与地表温度的关系,形成区域站地表温度与本站最低气温预报值的关系,实现通过本站最低气温来预报区域站最低地温,建立霜冻精细化预报模型。通过2014—2016年实测霜冻数据进行验证,得出:本站最低气温预报的准确度越高,霜冻精细化预报模型预报准确率越高,预报准确率超过90%。当本站最低气温6℃时,区域站范围内可能出现霜冻;当本站最低气温2℃时,本站可能出现霜冻。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和气象学原理,选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2005-2011年、临河区2006-2008年夜间有云能天连续观测年份的自动站地面A文件资料,对乌拉特中旗、临河区夜间2:00-7:00时天气状况下的最低地温和最低气温差值的年、月平均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拉特中旗、临河最低地温与最低气温之间存在很好的正相关线性关系,而且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与夜间不同天气状况关系较大,与站与站之间以及春秋两季季节关系不大。基于不同天气状况对最低地温与最低气温差值的影响程度个别有相近之处,归类建立了4个以最低气温为基础的最低地温预报模型,并通过该模型的相关性检验得到了它们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建立的预报方程可以为短期天气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气象统计学和气象学的原理和方法,利用佳木斯市1990~2009年气象观测资料,对该市地温和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建立基于地温的四季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基于0 cm地温和气温年变化趋势有相似之处,分别建立了以地温为基础的最高、最低气温预报模型。通过该模型的相关性检验而得到了它们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最低预报方程可以分季节应用不同方程来指导预报,最高气温方程更适合冬季应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朝阳2009年、2010年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临近探空站的高空资料,分析朝阳四季最低气温与850 h Pa温度、925 h Pa温度、风场、云量和变温等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朝阳最低气温与当日8:00 925 h Pa温度相关性最好。可利用925 h Pa温度建立回归方程,通过方程得到初步的温度预报结果,再根据风场、云量和变温场对预报结果进行订正,得到最终的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5.
根据1961—2010年抚顺地区共50年的初霜冻当日及前1 d的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抚顺地区初霜冻发生规律进行了时空变化特征的分析和预报方法的研究,得出初霜出现日期与当日最低气温及最低0 cm地温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影响初霜最重要的因子是温度;章党地区的初霜预报指标为首次出现最低气温≤1℃的日期,以该指标进行预报,准确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6.
夏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9):232-235
在充分考虑玉米关键生育期耐寒程度动态变化的基础上,以最低地温负距平为主要指标划分其冻害等级,分析霜冻形成的物理机制,采用CSC双评分准则进行预报因子优选,运用最优子集法分县建立白银市最低地温预报方程,各县区预报方程均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从预报效果来看,拟合率为81.8%~87.8%,试报准确率分别为白银83.3%、景泰79.6%、靖远85.7%、会宁71.4%,结合玉米春霜冻害动态等级指标,实现了对玉米春霜冻害等级的预报预警,达到了预期目标,为开展春玉米关键生育期冻害农业气象服务提供了更为客观准确的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1—2016年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巢湖市国家基本站逐日气温、地温、日照、降水等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筛选出影响地温的关键气象因子,运用MATLAB软件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浅层最低地温预报模型,并比较不同层模拟精度。结果表明,0~20 cm地温日变化均呈正弦曲线变化,越向深层地温变化幅度越小,位相逐层滞后。相关性分析表明,浅层最低地温与前一日的平均气温、最低气温、0~20 cm各层平均地温和最低地温成显著正相关,与前一日日照时数成显著负相关。模型模拟结果显示0、5、10、15、20 cm最低地温预报的标准误差和绝对误差逐层减小,20 cm层预报准确度明显优于0 cm层。  相似文献   

8.
利用NCEP/NCAR逐6 h的850 hPa温度再分析资料,采用双线性插值法(BI)计算出朝阳、北票、叶柏寿、凌源、喀左5个观测站的2:00、8:00、14:00、20:00 4个时次850 h Pa的温度值,与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实况日最低气温建立相关性,并对地面观测资料按照相关分析和相关检验原理对预报方程进行因子初选,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分县、分月的预报方程,并使用数值预报产品T639的850 h Pa温度和中央气象台指导产品的气象要素资料对预报方程进行检验和订正。结果表明:分月建立的朝阳地区温度预报多元回归方程对于日最高、最低温度的预报有一定指导意义,预报准确率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3—2015年本溪区域自动站温度资料与中央台指导预报、T639 2 m气温、欧洲中心2 m气温、天气在线气温预报和本溪市气象台24 h气温预报等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数值预报产品的最低气温预报好于最高气温预报,天气在线和中央台预报效果更好;建立温度订正指标为T639和欧洲中心最低气温预报加1℃,中央台、T639、欧洲中心最高气温预报分别加1、3、2℃;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最低、最高气温客观预报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可作为日常温度预报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预报冬季道路清扫和喷雾抑尘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道路结冰情况,保障交通运输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需要构建精度高、实用性强的结冰预报模型。本文利用河北省邯郸1961-2016 年国家气象站的常规气象要素数据,采 用统计分析、Logistic 回归、SVM(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分析邯郸冬季土壤下垫面结冰的气象条件和结冰概率特征,构 建邯郸市地面结冰预报模型,并利用2017-2018 年当年11 月到次年3 月的实况数据进行模型检验,显示:1)邯郸市结冰 始于当年11 月初,结束于次年4 月初;临界完全结冰条件为日最低气温≤-1 ℃或日最低地温≤-5 ℃,日最低气温≥3 ℃ 或日最低地温≥1℃为结冰不发生的条件;2)结冰过渡区域的概率随气温、地温呈S 型特征分布。确定性预报中的Lin? ear 核函数SVM 分类器AUC(曲线下面积)达0.982,预报准确率较高;3)在实况检验中结冰概率预报和确定性预报的 AUC 均接近1,预测效果好,概率性预报略优于确定性预报。这些研究结果可为邯郸市冬季道路清扫和喷雾抑尘作业 时间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连云港市霜冻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连云港市新浦站1971-2008年的逐年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现代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连云港市初霜、终霜和无霜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8年来连云港地区呈初霜冻日推迟、终霜冻日提早、无霜期延长的变化趋势,初霜期变化趋势显著,终霜期变化趋势、无霜期延长趋势异常显著.初霜、终霜冻日和无霜期线性倾向率分别为5.4 d/10年、-6.6 d/10年、12.5 d/10年.连云港市极早初霜发生频率为1次,极晚终霜频数为2次,极短无霜期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极长无霜期发生在21世纪.连云港市20世纪90年代初是无霜期的一个突变点,从1993年开始无霜期从一个相对偏短期跃变为一个相对偏长期.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是中国特有的设施农业形式,冬季低温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主要对冬季大棚内最低气温实际预报进行研究,从而更好的做好低温预警.利用自2007年开始建设运行的淄博市临淄区日光温室小气候自动站连续实时采集的小气候环境要素资料和临淄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通过两种不同方法建立了具有实际预报可实际操作预报的温室内最低气温预报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回代和预报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预报模型回代效果和预报效果好均较好,其中预报值较实际值略低,但平均绝对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原因分析为预报年份的日光温室内气温与建立方程所用年份之间的系统差别造成,实际业务应用中,应吸收最新观测资料,对预报模型逐年更新.  相似文献   

13.
利用泰安市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逐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实况资料和T639、mm5、天气在线数值预报产品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对应日的预报值、EC(欧洲中心)的数值预报产品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对应日的预报值的订正值及1961—2010年逐日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平均值,以5家预报产品作为因子,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温度客观预报集成模式,为提高温度预报准确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减轻气象灾害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影响。[方法]利用2008~2011年冬季日光温室内外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冬季日光温室内温度变化特征及最低气温预报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晴天和多云天气下日光温室内的气温有明显的日变化,且晴天状况下温度变化幅度要大于多云天气;连阴天时日光温室内气温较低,严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与温室外气温及温室内湿度、气温、地温相关性较好。[结论]试验建立了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预报模型,利用最新资料对模型进行预报检验,不同天气状况下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预报值平均绝对误差小于1℃,平均相对误差低于10%。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临朐县1998~2013年的杏花花期观测资料及同期的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杏花开花早晚与气温的相关性,并对杏花花期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临朐县杏花始花期与2月中旬的平均最高气温及3月上旬的平均最低气温、2月11日~3月10日的最高气温累积值关系最为密切;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杏花花期预报方程,并对方程进行了历史拟合检验和预报检验,预报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6.
霍淑霞 《北京农业》2013,(18):139-140
基于通过对喜德县1961-2010年雨季开始期进行分析,揭示喜德县雨季开始期的出现一般规律,结合喜德县的地理位置,继而分析其成因。利用本站地面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喜德县雨季开始期年度预报、季(月)预报逐步回归方程。根据对雨季开始前15天的资料分析,建立了喜德县雨季开始期短期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7.
对2010—2012年连山、建昌日最低、日最高气温与T639 2 m温度预报进行检验,发现T639 2 m温度经过线性订正后对温度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利用葫芦岛2010—2012年NCEP再分析资料、T639 2 m温度、地面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地面风场、相对湿度、天空云量、850 hPa温度平流等因子与地面最高、最低气温的关系,再经过综合订正,T639 2 m温度可作为预报员温度预报的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莫索湾垦区冬季塑料大棚内外气象资料,对种植冬枣小气候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连续观测,分析棚内外温湿度的差异变化,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适合莫索湾垦区的棚内小气候环境日最低气温预报方程,并进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晴天、多云条件下日变化剧烈,阴天时较平缓。棚内日最低气温在晴天、多云条件下比阴天时低,易出现低温冷害。棚内外日最低气温差平均为5.5 ℃。日最低气温预报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棚内最低气温预报值和实际值的均方根误差为1.6 ℃,晴天、多云和阴天3种天气类型下,分别为1.2 ℃、1.8 ℃、1.5 ℃。实际预报检验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和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何伟芬  唐洁  何华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536-8538
根据肇庆6个站点1988-2007年20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的一些方法,统计和分析出肇庆地区霜冻的气候特征及初、终日期的变化规律。利用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归纳出几种与霜冻发生相关联的高空、地面环流形势,这对霜冻的发生有较好的预示作用。结合日常的霜冻预报经验,对霜冻预报技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东北三省玉米初霜冻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报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71~2007年东北三省32个气象站的初霜冻日期和9月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利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东北三省初霜冻发生规律和时空变化特征,采用积温变率法对东北三省初霜冻进行初步预报。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初霜冻的发生时间不存在规律性,呈波动式变化,辽宁省初霜冻发生日期呈现推迟趋势;初霜冻出现时间在地域上呈由北向南逐渐推迟趋势,黑龙江省出现最早,辽宁省出现最晚,反映了区域热量差异,黑龙江省最易发生初霜冻,粮食生产受初霜冻影响的风险最大;积温变率法预报初霜冻,检验预报准确率在70%以上.预报效果较好,方法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