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7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RES A2/B2情景下未来黑龙江省积温带格局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区域气候模式PRECIS,模拟SRES A2和B2情景下2021-2050年黑龙江省积温,利用GIS精细划分积温带,并对积温带的移动与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RECIS能较好地模拟黑龙江省生长季气温及积温的空间分布;2021-2050年黑龙江省大部地区≥10℃积温增加300~500℃·d,西部新增2900~3100℃·d积温带(定义为APP),集中在松嫩平原南部;第一积温带大幅北移东扩达8个经度和2个以上纬度,第二积温带主带北移约1.5个纬度,APP、第一和第二积温带面积总和占黑龙江省总面积的50%以上,比基准时段(1961-1990年)增加约42个百分点,区域面积扩大4倍以上;第三积温带主带北移2个以上纬度,第四、五积温带在农区基本消失,第三、四、五、六积温带面积均显著收缩,面积总和占黑龙江省总面积的45%左右,区域缩小一半。研究结果对黑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品种熟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用壳聚糖絮凝大豆蛋白发酵液进行研究,讨论pH值、絮凝剂浓度、温度和搅拌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是壳聚糖用量200 mg/L、pH值为4、搅拌12 min、温度30℃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基于1974—2016年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以及大豆产量的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和大豆产量时序变化特征。建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数理模型,引入受灾范围和灾害强度构建受灾比率,以1998年为节点,将研究期划分为1982—1998年和1999—2016年2个阶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对大豆生产存在负面影响;无论是受灾范围还是受灾强度,干旱都是第1阶段(1982—1998年)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关键农业气象灾害;第2阶段(1999—2016年)洪涝灾害对灾害范围影响大,风雹对受灾强度影响大。第1阶段(1982—1998年)是大豆受灾严重的时期,4类灾害对大豆的总产和单产的影响都很大。在第2阶段(1999—2016年),4类灾害对大豆单产的影响大于对总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了解了作物生长季的气象条件,更能科学、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从而为农业丰产丰收提供保障。在2011年短期气候预测年度分析会和年景分析会的基础上,对前期气候条件、年度气候预测和年景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综合分析认为:2011年降水正常,气温略高,生长季热量够用。总体气象条件好于常年,略差于去年,属丰年年景。  相似文献   
5.
6.
利用黑龙江省1971~2008年近40年的冰雹日数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冰雹时空分布特征,着重讨论了黑龙江省冰雹日数年代、年、季、月、旬、日际变化,地域分布特征及黑龙江省前后20年冰雹的变化趋势,得出了黑龙江省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有效遏制冰雹灾害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7.
选取黑龙江省4个耐冷性不同的水稻品种,应用人工气候室在水稻孕穗抽穗期进行不同低温强度、不同持续时间(2008年)、不同昼夜变温(2009年)处理的低温试验,通过观测比较水稻结实率,分析主栽品种的耐冷性差异,探索障碍型冷害的温度指标及不同昼夜低温形式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对低温表现出不同的耐冷性,在15℃低温下处理8d,空育131的结实率为87%,表现的耐冷性最强,龙稻3和龙稻7次之,而垦稻12的结实率为61.5%,耐冷性最弱;在4~8d的低温处理下,空育131孕穗抽穗期障碍型冷害发生的温度为15℃,龙稻3和龙稻7为16℃,垦稻12为17℃左右;在日积温(15℃)相同的低温处理下,昼、夜持续15℃低温,即水稻始终处于受害温度下的结实率均值低至74.3%,发生了严重的障碍型冷害;昼夜有温差变化,即部分时段水稻处于非受害温度下的结实率均值在79.5%~82.4%,障碍型冷害程度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杨树烂皮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总结了杨树烂皮病的研究进展情况,主要介绍了杨树烂皮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影响因素、防治和预报预测等方面的研究。综合气象条件、树势及栽培管理等多种因素进行杨树烂皮病预测预报是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水稻冷害Ⅴ冷害的空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黑龙江省稻作区1961-2006年每年7月10日-8月10日逐日平均气温、5-9月逐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发生的规律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06年间,在黑龙江省稻作区,延迟型冷害发生频率由北向南减少,北部地区为延迟型冷害最易发生的地区,牡丹江半山区为延迟型冷害较易发生的地区,三江平原地区为延迟型冷害易发生的地区,松嫩平原地区为延迟型冷害轻发生地区。黑龙江省北部稻作区、东部稻作区和中部稻作区为障碍型冷害重发区,南部稻作区为中等发生区,西部稻作区为轻发区。  相似文献   
10.
麦胚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水提法、加碱浸提法、醇提法分别从麦胚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工艺方法比较,选出提取率高,工艺条件可行的最佳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碱提法、水提法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得率低于醇提法,醇提法后续过滤、回收溶剂、浓缩等操作比水提法简单且不费时。因此,醇提法的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