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超临界CO_2萃取甘薯中β-胡萝卜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技术萃取甘薯中β-胡萝卜素,对预处理条件和萃取工艺参数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β-胡萝卜素的预处理条件为:物料水分含量4%,物料粒径60目;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50 ℃,萃取时间4 h,CO2流量15 L/h,在此工艺条件下β-胡萝卜素萃取量可达3.45 mg/g;夹带剂最适用量为5%,可使β-胡萝卜素的萃取量提高0.66 mg/g.  相似文献   

2.
以菠菜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β-胡萝卜素,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确定菠菜中β-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夹带剂用量10%,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时间120 min.按此工艺条件提取β-胡萝卜素,提取率达5.04 mg/100g.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临界CO2法萃取废弃烟叶中类胡萝卜素,以类胡萝卜素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萃取工艺的关键因素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CO2流速的交互作用对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影响极显著;萃取压力的影响显著.优化得到超临界CO2法提取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优条件为萃取压力23.53MPa、萃取时间1.72 h、萃取温度50.00℃、CO2流速8.05 L/h,此条件下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为285.1 μg/100 g.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超临界流体CO2萃取侧柏桧木精油的工艺条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侧柏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动态萃取时间、萃取流量、萃取温度和静态萃取时间对桧木精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影响侧柏桧木精油萃取效果的因素排序为:萃取温度>动态萃取时间>萃取流量>静态萃取时间;超临界流体CO2萃取侧柏桧木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萃取压力15 MPa、萃取流量500 L/h、萃取温度45℃条件下动态萃取4.0h,无需进行静态萃取,侧柏桧木精油萃取率为4.59%.[结论]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是提取侧柏桧木精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萃取荷叶挥发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荷叶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莲的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探讨了超临界CO2萃取的压力、温度、流量、时间等条件对荷叶挥发油收率的影响,确定其最佳萃取条件;萃取压力30MPa,温度40℃。CO2流量25kg/h和时间90min。得率为4.36%,水蒸馏法提取率为1.65%,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油比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提取法质优,收率大大提高,萃取时间短,无溶剂残留。  相似文献   

6.
姚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06-5307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最佳工艺。[方法]在设计单因素试验优化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工艺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最佳工艺。[结果]影响大蒜油萃取率的主次因素为: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15%(V/W)无水乙醇为夹带剂,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5MPa,萃取时间2.5h,CO2流量80L/h;在此工艺条件下,萃取率可达0.461%。[结论]该研究改进了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工艺条件,为大蒜油的工业化萃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金柑籽油的最佳工艺,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解析压力、解析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在萃取温度为40℃、萃取压力为30 MPa、解析压力为10 MPa、解析温度为55℃和CO2流量为15 L·h-1的条件下萃取率可达45.1%.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柑橘皮精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充分利用柑橘果皮渣。[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柑橘皮精油进行萃取分离试验,考察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CO2流量等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乙醇作为夹带剂进行了试验。[结果]最优工艺组合为: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5MPa,萃取时间150min,CO2流量23L/h。加乙醇作夹带剂的提取率比所查资料的捷取率高,提取率为10.164%。[结论]在现有设备条件下,该工艺组合的得率是最理想的。  相似文献   

9.
余先纯  李湘苏  龚铮午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86-18588
[目的]改变橘皮精油传统提取方法中的不足,为橘皮精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也为橘皮的综合利用提供新途径。[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与微波处理技术相结合萃取橘皮精油,就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CO2流量等对橘皮精油提取率有较大影响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采用正交试验对试验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影响橘皮精油得率的因素顺序为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当萃取时间为20 min、萃取压力为9.0 MPa、萃取温度为40℃和CO2流量为20 L/h时,精油的平均得率为2.08%。GC-MS的分析结果表明:橘皮精油中柠檬烯的含量最大,为55.65%,D柠-檬烯和β-松油烯次之,含量分别为6.12%和5.48%。[结论]采用微波与超临界CO2萃取联用技术提取橘皮精油,萃取时间短,得率高,精油质量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超临界CO2萃取紫苏子油的单因素工艺参数。[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苏子油,通过4因素5水平试验,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对紫苏子出油率的影响。[结果]随着CO2流量的增加,出油率增大,CO2流量在25~30 L/h较合适。随着萃取温度的增加,出油率增大,萃取温度的适宜变化范围为35~40℃。随着萃取压力的增加,出油率增大,萃取压力在20~25 MPa较合适。随着萃取时间的增加,出油率增大,萃取时间的适宜变化范围为1.5~2.0 h。[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苏子油的单因素试验最佳工艺参数为:CO2流量25~30 L/h,萃取温度35~40℃,萃取压力20~25 MPa,萃取时间1.5~2.0 h。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从华山松松针中提取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对松针挥发油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对松针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超临界CO2萃取松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参数:萃取压力34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2h。【结论】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松针中挥发油,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的提取率为1.549%,提取率高、分离效果好,所得挥发油为淡黄色澄清透明油状物。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玉米胚芽中萃取亚油酸(LA),研究了萃取压力、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量对油脂中亚油酸萃取率的影响,优化了萃取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5MPa,温度45℃,时间80min,CO2流量25L/h,并利用气相色谱对最佳条件下玉米胚芽油中亚油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番茄红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番茄果实中提取番茄红素.研究了不同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携带剂和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超临界CO2萃取番茄红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30 L.h-1,乙醇体积分数90%,萃取时间2 h.  相似文献   

14.
柞蚕雄蛾油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柞蚕雄蛾油进行萃取研究,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CO2流量对柞蚕雄蛾油萃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0 MPa,温度40℃,时间3 h,CO2流量25 kg/hm2。  相似文献   

15.
成江晨  白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3079-3080,3083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芫荽籽油的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子试验考察萃取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以及萃取温度对芫荽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利用MATLAB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多项式拟合。[结果]对纯粹二次拟合模型进行拟合可信度的F检验,结果表明多项式各项对y线性关系极显著(P〈0.01),从而确定萃取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以及萃取温度对萃取率影响的较为合理的拟合模型为纯粹二次多项式模型。将上述二次多项式代入MATLAB的无约束最优化工具,计算出超临界CO2萃取芫荽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萃取压力21.84MPa,CO2流量33.26 L/h,萃取时间142.90 min,萃取温度42.6℃,该条件下最佳萃取率为12.61%。[结论]超临界CO2萃取芫荽籽油工艺中,萃取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通过对各工艺条件的改变可以大幅度提高芫荽籽油萃取率。  相似文献   

16.
安息茴香油脂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张谦  于明 《新疆农业科学》2001,38(5):273-274
采用安息茴香籽作为实验材料,研究在超临界状态下萃取压力、萃取温度、粉碎度、CO2流量对油脂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优化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0℃,原料粉碎度40目,CO2流量25l/h。可为批量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明  熊琳媛  袁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61-263,269
[目的]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茶多糖的条件研究,确定超临界CO2萃取茶多糖的最佳萃取工艺参数,为提取茶多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蒽酮-硫酸法测定茶多糖含量,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茶多糖,对茶粉颗粒度、夹带剂及夹带剂的用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获取最佳萃取工艺参数。[结果]在颗粒度为40目茶粉,20%无水乙醇夹带剂,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0h的试验条件下,可获得最佳的茶多糖提取效果。[结论]在最佳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下,茶多糖提取率可达92.5%。与传统方法相比,在保持茶多糖生物活性的基础上,提高了茶多糖的提取率,为茶多糖提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林蛙卵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林蛙卵油的主要因素,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CO2流量及水分含量对萃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萃取得率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得到了最佳萃取工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0h,林蛙卵水分含量应低于10%。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扁桃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找到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扁桃油的最佳条件,采取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萃取压力、温度及CO2体积对扁桃油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为351.88kg/cm^2、温度为70℃、CO2体积40ml时,萃取扁桃油效果较好。三因素主次关系为压力>温度>CO2体积。  相似文献   

20.
以大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的工艺。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15%(V/W)无水乙醇为夹带剂,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5MPa,萃取时间2.5 h,CO2流量80l/h,在此条件下,油脂萃取率为0.4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