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渗透胁迫下北美香柏抗旱动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在室内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3年生北美香柏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影响.结果表明:在渗透胁迫期间.PEG6000处理的北美香柏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含量随时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而下降;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以30%PEG6000处理对北美香柏的伤害最大.胁迫处理2h,30%浓度处理植株的相对含水量(57.53%)高于其他胁迫处理,脯氨酸含量(33.46μg·g-1)低于其他胁迫处理,是对照的70.43%;10%浓度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比对照升高了57.83%.处理6h时.Chla和Chlb的比值开始增大,30%浓度处理最高(2.75).10%和20%浓度处理的植株叶片脯氨酸积累量较多,分别为对照的1.25倍和1.23倍,显著高于30%浓度处理.在PEG6000处理过程中,处理0-2h为北美香柏在胁迫下的预警阶段;处理2~6h,植株进入抗性阶段;处理6~24h进入耗尽阶段.可见,北美香柏在干旱胁迫下通过改变渗透调解物质含量和水势,进而加强保水力来提高其抗旱能力,忍受较强的干旱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2.
PEG6000渗透胁迫对鸟巢蕨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在聚乙二醇6000(PEG6000)室内模拟干旱条件下,比较不同浓度PEG渗透胁迫对鸟巢蕨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以及游离脯氨酸量5个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鸟巢蕨叶片相对含水量与胁迫程度呈负相关;复水后各浓度处理下的叶片含水量不能够恢复.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量与胁迫程度呈正相关.复水后各浓度处理下的丙二醛含量不能够恢复,游离脯氨酸含量恢复到对照水平,可溶性糖均随着胁迫的时间延长而累积,20%浓度胁迫12h时达到峰值105.31mg/g,是参与鸟巢蕨渗透调节的主要物质之一,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复水后降低至与对照组相近水平;说明鸟巢蕨逆境条件下,过氧化物酶上升到一个较高水平,减轻膜伤害程度,但随着膜伤害程度加深,过氧化物酶不能够在发挥作用.综合各项生理指标的分析认为,鸟巢蕨抗旱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PEG模拟干旱胁迫环境下聚合草叶片的生理变化,设置不同浓度的PEG溶液(0%、5%、10%、15%、20%、25%)进行处理,对其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0%~25%)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PEG浓度上升到10%时,POD和SOD活性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70.3 U/(g·min)、1167.7 U/g;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9 μg/g、236.2 μg/g。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PEG浓度的升高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浓度为10%时,脯氨酸含量到达最低值20.3 μg/g。研究结果表明聚合草具有一定的抗旱性,在轻度干旱环境下通过调节能力可以缓解自身受到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用聚乙二醇(PEG-6000)胁迫芦笋幼苗,检测幼苗的渗透调解物质含量、生物膜透性、抗氧化特性,结果表明: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且以20%的PEG浓度处理增加最明显;SOD、POD、CAT活性在PEG处理后也明显增强,但不同浓度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相对电导率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MDA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且以10%和20%浓度处理增加显著。由此说明,芦笋在干旱胁迫下通过增加渗透调解物质含量,降低水势,提高保水力来提高其抗旱能力;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是减轻干旱胁迫伤害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水分胁迫下核桃叶片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水分胁迫下核桃离体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方法]以2年生核桃树离体叶片为试材,采用室内PEG溶液模拟干旱处理,设置3种PEG6000浓度(质量比分别为3%、9%和15%),以蒸馏水为对照,分别于胁迫6、12、30h时进行取材,并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水分胁迫下,核桃叶水势急剧下降,且PEG浓度在9%条件下下降最明显;叶片相对电导率上升,但各处理差异不明显;叶片SPAD值和Fv/Fm值下降,胁迫至30h时,其值降至最低;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上升,其中,脯氨酸含量大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先上升后急剧下降。[结论]胁迫条件下,核桃离体叶片的叶水势、SPAD值和Fv/Fm值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及SOD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下柚木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在室内模拟干旱条件,对1年生柚木苗进行渗透胁迫.在不同胁迫程度下,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表现出明显变化:各处理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均随胁迫进程表现“低—高”的变化趋势,且以20%的PEG浓度处理增加最明显;活性氧清除酶(SOD、POD)活性随胁迫进程则表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轻度胁迫随胁迫的进行2种酶活性上升缓慢;而重度胁迫虽上升较快,但下降也极快.由此说明,柚木在干旱胁迫下通过增加渗透调解物质含量,降低水势,加强保水力来提高其抗旱能力;并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可减轻干旱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6000(PEG 6000)模拟干旱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生理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为铁皮石斛的品种选育、产业化栽培和近野生栽培等提供参考。【方法】以铁皮石斛‘晶品1号’D. candidum‘Jingpin No. 1’幼苗为实验材料,通过不同质量分数PEG 6000 (5%、10%、20%、3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铁皮石斛幼苗,观察铁皮石斛幼苗茎段和叶片细胞结构,并检测铁皮石斛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叶绿素质量分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结果】(1)高质量分数PEG 6000 (20%~30%)处理后铁皮石斛茎段和叶片细胞内叶绿素质量分数减少。(2)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对铁皮石斛幼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MDA、POD和CAT有显著影响(P<0.05)。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随着PEG 6000质量分数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均呈上升趋势,到第12天时达最高值;可溶性蛋白则呈下降趋势;MDA质量摩尔浓度、POD活性和CAT活...  相似文献   

8.
以毛白杨为试验材料,研究模拟干旱胁迫对其叶片相对含水量(RWC)、POD活性、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较对照组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模拟干旱胁迫最严重的试验组(PEG-6000浓度为30%)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最为明显;叶片POD的活性较对照组均出现了上升,其中中度干旱胁迫(PEG-6000浓度为20%)的POD活性上升最为显著;脯氨酸的含量较对照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并且模拟干旱胁迫越严重,脯氨酸含量上升的越显著。  相似文献   

9.
用浓度5%、10%、15%、20%聚乙二醇(PEG-6000)研究了渗透胁迫对甜瓜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大,脯氨酸和丙二醛(MDA)积累增加,可溶性糖先升后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降后升.高浓度PEG引起各项指标变幅大于低浓度PEG.表明甜瓜对适度的渗透胁迫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高浓度、长时间的PEG渗透胁迫会对甜瓜造成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聚乙二醇6000(Polyethylene glycol 6000,PEG6000)溶液模拟水分胁迫,研究4种白菜型冬油菜幼苗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评判不同品种的抗旱性强弱。结果表明,PEG对4种白菜型冬油菜的成苗率、主根长、苗高、单株鲜质量、相对活力指数有显著的抑制效应;PEG质量分数为5%~15%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胁迫质量分数呈正相关关系,在质量分数15%~20%时酶活性出现峰值,达显著性水平(P0.05),随之下降。可溶性糖(SS)含量、可溶性蛋白(SPr)含量、脯氨酸(Proline)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与胁迫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白菜型冬油菜PEG胁迫的半致死质量分数(LC50)为18.2%、半致死相对电导率(EC of LC50)为15.73%。4个品种的抗旱性顺序依次为:陇油6号陇油7号天油7号≥天油5号。  相似文献   

11.
分析施硅对干旱胁迫下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探讨施硅对雷竹抗旱性的影响机制。采用水培实验的方法,以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外加不同浓度的硅,测定它们对雷竹叶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光合参数等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下,与对照相比,不施硅处理雷竹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质量分数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上升至487.89 molg-1,57.52 gg-1和178.125 molg-1min-1分别高出对照59.00%,38.47%和32.56%,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至56.11 molg-1min-1,低于对照18.3%,光合作用显著受到抑制。施硅处理雷竹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及过氧化物酶活性较不施硅处理雷竹叶片的显著降低,与处理2(PEG 6000)相比,处理3[PEG 6000+1.8 mmolL-1 Si(二氧化硅)]分别降低了50.31%,35.94%和50.88%;处理4[PEG 6000+5.4 mmolL-1 Si]分别降低了43.69%,44.77%和68.42%。同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上升,与处理2(PEG 6000)相比,处理3上升21.91%;处理4上升25.87%,光合参数显著增强。干旱胁迫条件下施硅处理可以提高雷竹的抗旱性。图4表1参26  相似文献   

12.
分析施硅对干旱胁迫下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探讨施硅对雷竹抗旱性的影响机制。采用水培实验的方法,以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外加不同浓度的硅,测定它们对雷竹叶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光合参数等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下,与对照相比,不施硅处理雷竹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质量分数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上升至487.89μmol^-1,57.52μg·g^-1和178.125μmol·g^-1·min^-1分别高出对照59.00%,38.47%和32.56%,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至56.1ltxmol·g^-1·min^-1,低于对照18.3%,光合作用显著受到抑制。施硅处理雷竹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及过氧化物酶活性较不施硅处理雷竹叶片的显著降低,与处理2(PEG6000)相比,处理3[PEG6000+1.8mmol.L^-1Si(二氧化硅)]分别降低了50.31%,35.94%和50_88%;处理4[PEG6000+5.4mm01.L。Si]分别降低了43.69%,44.77%和68.42%。同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上升,与处理2(PEG6000)相比,处理3上升21.91%;处理4上升25.87%,光合参数显著增强。干旱胁迫条件下施硅处理可以提高雷竹的抗旱性。图4表1参26  相似文献   

13.
变温低温胁迫对油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抗寒性优良油茶品种的选育及应用提供依据,以大别山1号、豫油茶1号、豫油茶3号优良油茶品种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变温低温胁迫处理,以探明油茶在变温低温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反应机制。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会造成油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增加,且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增幅变大,胁迫解除后又明显降低,整体呈先升后降趋势。3个油茶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MDA含量、PRO含量、POD活性等指标均在144h达最大值,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因品种不同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不一。3个油茶品种的抗寒性依次为豫油茶3号豫油茶1号大别山1号。  相似文献   

14.
人工低温胁迫下西洋杜鹃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西洋杜鹃的抗寒机制,以西洋杜鹃‘粉红’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粉红’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从图表可以看出: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脯氨酸含量变化不明显,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较正常水平有缓慢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总体呈持续上升的变化规律;胁迫温度越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越高,温度低于3 ℃,即对‘粉红’产生较严重伤害,且温度越低,伤害程度越严重,经过0℃低温胁迫4天,可大大提高‘粉红’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5.
以玫瑰蜜葡萄为试材,以硝普钠(SNP)为NO供体,通过无土栽培的方法在营养液中加入20% PEG-6000进行模拟干旱,研究SNP对干旱胁迫下葡萄苗抗旱性生理的影响,探讨外源NO缓解干旱胁迫对葡萄伤害的相关机制.结果表明,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条件下,SNP处理可使葡萄叶片的MDA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过氧化氢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明显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提高,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也明显上升,叶片含水量的下降速率则明显减缓;SNP处理还显著提高了干旱胁迫后葡萄的根系活力,并降低了根系MDA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稀土浸种对不同水分条件下苦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黑丰一号"苦荞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实验培养幼苗,取样测定各项指标。[结果]①在正常水分条件下,适宜浓度的稀土浸种能够提高苦荞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萌发指数;同时苦荞幼苗的叶面积、茎粗、总根长、根重、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以及根系活力均显著高出对照(蒸馏水浸种),而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明显下降;②与正常灌水相比较,当苦荞遭受干旱胁迫后,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萌发指数以及幼苗的叶面积、茎粗、总根长、根重、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根系活力均有所下降,而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有所提高,而且胁迫越深,其变化幅度越大但是在同一水分梯度下,采用不同的浸种物质浸种,其变化幅度有所不同,稀土浸种能降低其变化幅度。③在干旱条件下,采用200 mg/L的稀土浸种与蒸馏水浸种能够极显著提高苦荞幼苗的SOD、POD活性、叶面积、总根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在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下分别可使叶片相对含水量提高8.9%和10.8%,脯氨酸含量提高7.5%和8.2%,根系活力提高13.8%和16.7%,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0.4%和7.9%。[结论]200 mg/L的稀土为最佳的浸种浓度。  相似文献   

17.
以菜用大黄(Rheum rhaponticum L.)组培苗为材料,比较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分别为0、10、30、50、70 g/L)对其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主要测定了生长势、形态指标(苗高、鲜重)、生理指标(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及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聚乙二醇浓度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菜用大黄组培苗出现萎蔫、玻璃化等现象;苗高和鲜重逐渐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脯氨酸含量急速增长后缓慢下降,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不断上升。说明菜用大黄对适度的聚乙二醇渗透胁迫有一定的抗性,但高浓度聚乙二醇胁迫会对其造成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18.
水分胁迫对苦荞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30%PEG-6000模拟干旱环境对苦荞幼苗进行水分胁迫,研究水分胁迫对苦荞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下降,叶片POD活性、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复水后,RWC增加,POD活性、脯氨酸含量(Pro)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继续增加。研究还表明,在水分胁迫下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变化不显著。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叶片49.0 kD和45.5 kD的蛋白表达减弱,复水后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