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灰树花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灰树花栽培温度、湿度、酸度、空气等生物学特性并对栽培季节选择、栽培料配方、发菌、出菇管理以及采收等配套技术进行了阐释,能够对天津市灰树花生产与管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灰树花固态培养料成分和原料的筛选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化的灰树花斜面母种培养基配方为基础,参照斜面培养时培养基内营养成分配比与灰树花本身营养成分组成的比例,通过对各种固态物料的筛选,组合出14种配料方案。根据成本低、原料来源广、有利于环保、适宜灰树花生长的原则,最终筛选出分布广泛、种类较多、适合灰树花固态栽培的原料,确定一种不仅适合灰树花菌丝生长,而且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应用的最佳固态培养料配方,为灰树花的大面积栽培,亦为灰树花工业化液态发酵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连续3年定点10户菇农,对不同栽培方式的灰树花、相对应菌棒、覆土用土壤中的有害重金属、硒(Se)、农药残留等指标检测发现,秋季第2茬覆土灰树花中的铅(Pb)含量为2.81 mg·kg-1,超过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食用菌Pb含量≤1.0 mg·kg-1的规定,究其原因,覆土土壤Pb含量较高,土壤中Pb通过菌棒吸收,富集于灰树花中。通过第2茬改用无土栽培方式,生产的灰树花Pb含量降至0.12 mg·kg-1,符合国标规定。不同栽培方式灰树花中多菌灵、呋喃丹、溴氰菊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均未检出,镉(Cd)含量符合GB 2762-2012的规定。第2茬覆土灰树花中,Se含量高达0.200 mg·kg-1,菌棒灰树花、第2茬无土栽培灰树花均富含硒,分别高达0.080,0.133 mg·kg-1。无土栽培的灰树花和覆土栽培的产量基本持平,收入却增加了1倍多。通过不同栽培方式下灰树花对有害重金属、农药残留、Se含量的比较,为灰树花质量安全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灰树花工厂化栽培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自身研究和行业动态,对灰树花工厂化栽培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菌株、配方、栽培模式、环境参数和投资等方面内容,以为实现灰树花工厂化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试验对灰树花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灰树花菌丝体在葡萄糖-麦麸-玉米粉培养基中生物量高;用该培养基制备的液体菌种进行栽培袋的制备明显优于传统的固体菌种,表现出长势好、发菌时间短、污染率低的特点;出菇试验也表明,使用该液体菌种栽培灰树花,生物学效率高,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波辅助提取灰树花菌丝体多糖。以粗多糖的得率为考察指标,以时间、微波功率、液料比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微波辅助提取灰树花菌丝体多糖的最佳实验条件;采用硫酸-苯酚法对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微波辅助提取灰树花多糖正交实验优化结果为:时间6 m in,功率:200 W,料液比150:1,多糖得率为13.1%。微波辅助提取灰树花多糖与传统水提取法相比可缩短时间,提高粗糖产率,是一种有前景的多糖辅助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间隙栽培灰树花,形成立体种植是最有效的栽培形式。它不仅克服了盛夏高温对灰树花造成的热害,而且二者互利,能创造更佳的生长环境,经济效益极高。一、灰树花与农作物套栽的理论依据灰树花属木腐菌,其生长中所需营养和能量只能从分解培养基中获取。不同生长期所需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灰树花林下仿野生栽培关键技术,以指导北方地区灰树花的林下仿野生栽培与管理,促进林下灰树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平菇、草菇、白灵菇和灰树花4种食用菌的部分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菇的特征谱带分别为平菇有9条;草菇4条;白灵菇5条;灰树花4条,并确定了其各菇种种内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海拔高度的两茬灰树花子实体为试验材料进行氨基酸成分分析,高海拔一茬灰树花氨基酸总量最高,平均值26.16%,显著高于低海拔一茬,高海拔二茬高于低海拔二茬但差异不显著,高海拔栽培的灰树花氨基酸含量更高,表明营造相对低温的环境条件栽培灰树花有利于提高其氨基酸含量。不同海拔高度灰树花的氨基酸评分(AAS)均较低,差异幅度较小,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表明不同海拔栽培对灰树花氨基酸评分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灰树花又名栗蘑,是一种独特珍贵的食、药两用菌。根据灰树花子实体发育的特点,通过栽培实践,研究出一套适合北京市密云县地区灰树花与板栗树套作立体栽培模式,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实现了板栗与灰树花相生互补,使板栗667m2增产20%,使灰树花的生物转化率提高到89%,结实率达90%以上,667m2产量达4000kg,667m2效益可达2万元。同时,本文从品种筛选、栽培季节选择、栽培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灰树花高产栽培技术,以便指导菌农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菇农收入。  相似文献   

12.
灰树花胞外多糖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树花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药食两用真菌,其胞外多糖是一种具有抑制肿瘤、抗HIV、调节免疫等生理活性的真菌多糖.研究了碳源、氮源、生长促进剂和无机盐对灰树花产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灰树化产胞外多糖较佳的培养基组合为每升培养基添加葡萄糖50 g、黄豆粉40 g、豆油1 g、KH2PO44 g、MgSO4 2 g,每升培养基可得到灰树花胞外多糖3.78 g.  相似文献   

13.
樊懿娜  赵婷  周叶  韩亮  梁玲鸿  邹烨  仰榴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56-15257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的适于测定灰树花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热水浸提法提取灰树花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于490 nm波长处分别测定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按标准曲线计算葡萄糖含量。[结果]葡萄糖在20~17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09 7X-0.096 4(Y为吸光度,X为葡萄糖浓度,μg/ml),相关系数r=0.998 5,低、中、高3个不同浓度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19%、100.01%和100.23%(n=5),其RSD值分别为1.20%、0.85%和0.55%。[结论]苯酚硫酸法是一种快速、稳定、重现性好的灰树花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灰树花多糖对甲醛中毒小鼠淋巴细胞的干预作用。[方法]取3周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的灰树花多糖,10d后制作甲醛中毒模型,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利用淋巴细胞计数测定淋巴细胞的数目,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果]生理盐水组小鼠淋巴细胞数目降低,淋巴细胞凋亡率升高,中、高剂量灰树花多糖组淋巴细胞的损伤明显减轻,与生理盐水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灰树花多糖对甲醛中毒小鼠淋巴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灰树花多糖对高血压模型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灰树花多糖对高血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盐饮食复制高血压大鼠模型。共设6组,对照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和灰树花多糖高、中、低3个剂量组。每组10只,每天腹腔注射给药1次,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蒸馏水。麻醉状态下分离大鼠颈总动脉,利用左心室插管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灰树花多糖不同剂量均能使麻醉大鼠的左室压(LVSP)、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和左室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不同程度地降低。[结论]灰树花多糖能够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一定影响,说明灰树花多糖可能具有一定的降压和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肖正中  邬苏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10-19311,19313
[目的]探讨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多糖对小鼠的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将30只昆明系小白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试验组分别灌喂300(低剂量组)、600 mg/kg(高剂量组)灰树花多糖15 d,对照组灌胃蒸馏水,研究灰树花多糖对小鼠免疫器官增重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低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脾脏指数分别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低剂量组小鼠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水平分别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低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剂量灰树花多糖组能有效提高小鼠脾脏质量,提高小鼠血清抗体水平,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具有明显增强小鼠免疫能力和降低血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灰树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灰树花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保健功效及栽培技术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灰树花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和灰树花多糖对小鼠代谢指标及反应肝脏功能的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小鼠体重、饮水量、进食量及排泄量进行观察,探讨香菇多糖和灰树花多糖对小鼠代谢功能的影响;并通过生化分析仪检测白蛋白、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等反应肝功能的生化分析指标观察香菇多糖及灰树花多糖对小鼠肝功的影响。[结果]香菇多糖和灰树花多糖组小鼠的体重、饮水量、进食量、排泄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肝脏功能的生化指标检测发现除香菇多糖的碱性磷酸酶偏低外(P0.05;其数值仍在正常范围内),其他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菇多糖、灰树花多糖对小鼠代谢及肝脏功能的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并分析比较2个不同产地的栗蘑多糖含量。[方法]采用高温高压水提乙醇沉淀法分别提取迁西栗蘑和浙江栗蘑多糖,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含量,经苯酚-硫酸显色反应后于波长490 nm处进行测定。[结果]试验得出,迁西栗蘑多糖含量为6.54%,浙江栗蘑为3.41%。表明两地的栗蘑由于其人工栽培条件、生长环境及采摘时机等因素不同导致多糖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研究可为栗蘑内在质量评价以及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