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野生鲫与养殖鲫肌肉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比较野生鲫与配合饲料养殖鲫肌肉营养成分和抗氧化能力,分析了两种鲫的肌肉中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以及血清与肝胰脏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配合饲料养殖鲫肌肉干粉偏黄且腥味明显,野生鲫肌肉干粉偏白且鱼香味较浓厚。野生鲫肌肉粗蛋白质、粗灰分、无氮浸出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养殖鲫,但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鲫,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野生鲫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分别为10.05、18.68、71.34、8.78、646.42 U/m L,均高于养殖鲫相应指标,但丙二醛(MDA)含量(8.18 U/m L)低于养殖鲫;野生鲫肝胰脏中T-AOC、GST、SOD、CAT以及GSH-Px活性分别为2.75、9.68、126.34、15.78、86.42 U/m L,均高于养殖鲫,但MDA含量(1.13 U/m L)较养殖鲫低。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淇河鲫池塘养殖中的最佳水蕹菜浮床覆盖度,试验随机选取360尾淇河鲫,设计水蕹菜浮床覆盖度为0%(C0)、10%(C1)、20%(C2)和30%(C3)4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饲养90 d后,测定各试验组养殖水质、淇河鲫的生长、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并比较其差异。结果显示,水蕹菜浮床覆盖度仅对鱼肉品质中的甘氨酸、缬氨酸和精氨酸有显著性影响(P<0.05),3种氨基酸的最大值基本上在C1试验组,且各试验组间缬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变化与增重率变化一致。此外,与C0相比,C1、C2和C3试验组均含有较高的粗蛋白和灰分含量及较低的粗脂肪含量,其中C1试验组具有最高的粗蛋白含量和最低的粗脂肪含量。结果表明,10%水蕹菜浮床覆盖度最有利于淇河鲫的优良鱼肉品质的形成,过高的覆盖度则起相反作用。  相似文献   

3.
低温处理对鲫生化特性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3.5℃、6.5℃、9.5℃和20.0℃4种水温下鲫的存活率、血液生化指标、排泄物氨态氮含量以及鱼体肌肉质构、色度和理化指标的变化,观察低温处理对鲫生化特性及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鲫的氨氮排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且20.0℃的氨氮排泄量显著高于其它3种温度的.在4种水温下暂养5 d后,鲫的存活率分别为85.0%、100.0%、94.7%和75.0%,在6.5℃水温下暂养保活效果最好.20℃暂养5 d后,鲫血液的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血糖和皮质醇均高于低温试验组的鲫.低温处理对鱼肉的弹性和粗蛋白无影响,而对鱼肉的持水力、粘聚性、回弹性、pH值以及可溶性蛋白、粗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低温处理对鲫的存活率、生化特性和肉质有明显影响,选择6.5℃的水温有利于其保活贮运.  相似文献   

4.
5种淡水鱼的肌肉及肝脏营养成分测定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常见淡水鱼优质鱼肉产品的生产与加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及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配合饲料养殖的鲢、鳙、鲫、草鱼和团头鲂等5种淡水鱼肌肉、肝脏的常规营养成分及矿物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5种鱼肉中水分含量鳙最高,为80.5%,鲫最低,为78.06%;粗蛋白含量鲫最高,为17.54%,鳙最低,为15.57%;粗脂肪含量鲢最高,为4.40%,团头鲂最低,为1.53%;粗灰分含量草鱼最高,为1.26%,鳙最低,为1.01%;无氮浸出物含量团头鲂最高,为0.46%,鲢最低,为0.25%。鲫肌肉中K、Mg、Na、Zn、Cu、Ca、Mn等7种矿物质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47%、0.94%、0.66%、7.78mg/g、5.01mg/g、27.83mg/g和5.16mg/g;团头鲂肌肉中Fe含量最高,为19.96mg/g。鱼体肝脏中粗脂肪与Zn、Cu、Fe等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均高于肌肉。鲫、团头鲂尤其是鲫肌肉和肝脏的营养价值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对三门湾养殖缢蛏和野生缢蛏的基本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糖原和灰分)、氨基酸、脂肪酸、质构、色差等品质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门湾养殖缢蛏和野生缢蛏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养殖缢蛏和野生缢蛏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存在差异,养殖缢蛏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排列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精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甘氨酸,而野生缢蛏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排列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养殖缢蛏和野生缢蛏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呈现出比较一致的变化,但野生缢蛏的不饱和脂肪酸百分含量高于养殖缢蛏;不同部位的质构剖面分析结果显示养殖缢蛏内脏肌肉和足部肌肉的粘附性和弹性优于野生缢蛏(P0.05);野生缢蛏和养殖缢蛏肌肉的色差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总体上可以看出,三门湾养殖缢蛏在个体大小、出肉率和质构方面优于野生缢蛏。但三门湾养殖缢蛏的营养价值要低于野生缢蛏。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中华鳖配合饲料在室温条件下,不同储存时间对其品质影响,设置了0、7、14、28、35、45和60 d储存时间,选取能够反映饲料品质指标即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挥发性盐基氮,分析其随着时间变化情况,从而明确中华鳖配合饲料的最佳储存时间.结果表明,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在储存0~35 d内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保存0 d)相比,饲料中的粗脂肪含量在储存28 d后显著降低;鳖饲料中的水分含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储存28 d以后显著高于(0 d)对照组;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在储存28 d以后,含量增加比较快,差异性显著.以感官指标为标准,在本试验条件下,在储存的45 d内,饲料的外观正常,从35 d开始,饲料的气味发生了变化,气味逐渐变淡,有发霉气味.在储存0~28 d内,中华鳖配合饲料的品质未发生明显变化,本研究为中华鳖配合饲料的实际储存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地方高粱品种食用品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16个辽宁省地方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高粱品种食用品质性状及其相关关系,为筛选优质食用高粱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6个高粱品种籽粒中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粗脂肪、粗蛋白和单宁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这些高粱品种的食用品质进行感官评价,利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apid visco analyzer,RVA)对高粱淀粉黏滞性进行测定,对其差异性以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从营养品质和感官评价分析,矮子白1、红壳棒、锦粱9-2和分枝大红穗获得的综合评分均较高,且适口性、滋味、气味等指标都表现较好。矮子白2和真白粱籽粒中粗脂肪含量较高且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红壳白1、红壳白2和黄壳白中粗蛋白含量较高且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大白高粱1籽粒中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所有品种单宁含量均低于0.5%。高粱米粥的感官综合评分与粗蛋白和单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和单宁对高粱适口性和滋味有一定的负向作用;支链淀粉对适口性和冷粥质地有正向作用。粗脂肪含量与冷胶黏度、消减值和峰值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总淀粉含量与最高黏度和热浆黏度呈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冷胶黏度、消减值和峰值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与RVA谱的黏度和崩解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支链淀粉与黏度和崩解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淀粉黏滞性系数与感官评分具有较大的相关性,最高黏度和崩解值的大小与综合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则与综合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RVA谱特征值与食味指标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可以通过测定RVA谱特征值间接反映高粱米的食味特征。综合考虑食用品质,高粱地方品种矮子白1和红壳棒是较为理想的食用型高粱品种。  相似文献   

8.
甄润英  陶秉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885-7887
[目的]通过对乌克兰鳞鲤二、三倍体成鱼肌肉的水分、总灰分、粗脂肪、粗蛋白以及氨基酸和脂肪酸构成等进行对比,为科学评估其营养品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析用样品取自鲤鱼背部肌肉,各指标的测定采用国家标准方法。[结果]三倍体与二倍体肌肉中的水分、总灰分、粗脂肪含量无差异,而三倍体粗蛋白含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二倍体;乌克兰鳞鲤三倍体成鱼肌肉的脂肪酸种类、脂肪酸总量、必需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二倍体;二、三倍体成鱼肌肉中的氨基酸种类相同,均为18种,但三倍体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以及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评分值均高于二倍体。[结论]乌克兰鳞鲤三倍体比二倍体更具有营养学优势。  相似文献   

9.
投喂频率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和体组成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1次/d、2次/d(周日不投)、2次/d和3次/d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摄食率、饲料利用情况和全鱼及其组织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星斑川鲽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升高,2次/d(周日不投)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1次/d组(P<0.05),但与2次/d和3次/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次/d(周日不投)组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稍高于2次/d和3次/d组,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全鱼水分和粗蛋白含量不受投喂频率的显著影响(P>0.05),全鱼粗脂肪含量2次/d(周日不投)组显著低于2次/d组(P<0.05),全鱼灰分含量1次/d组显著高于2次/d(周日不投)组和3次/d组(P<0.05),其余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水分含量随投喂频率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与水分含量呈负相关,肌肉灰分含量1次/d组显著高于2次/d组(P<0.05),其余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粗蛋白含量1次/d组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1次/d、2次/d(周日不投)、2次/d和3次/d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摄食率、饲料利用情况和全鱼及其组织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星斑川鲽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升高,2次/d(周日不投)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1次/d组(P<0.05),但与2次/d和3次/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次/d(周日不投)组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稍高于2次/d和3次/d组,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全鱼水分和粗蛋白含量不受投喂频率的显著影响(P>0.05),全鱼粗脂肪含量2次/d(周日不投)组显著低于2次/d组(P<0.05),全鱼灰分含量1次/d组显著高于2次/d(周日不投)组和3次/d组(P<0.05),其余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水分含量随投喂频率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与水分含量呈负相关,肌肉灰分含量1次/d组显著高于2次/d组(P<0.05),其余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粗蛋白含量1次/d组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  相似文献   

11.
静电处理林木种子适宜参数选择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技术经济学中加乘混合综合评价方法,对刺槐、紫穗槐种子的15种静电处理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应用数理统计学中方差分析和t-检验方法,对两树种的适宜处理参数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静电处理刺槐的适宜处理参数为:-100×5,-100×10,-100×20,-100×40。-150×5,-150×10,-150×20,-150×40,-200×5(kV/m×min);静电处理紫穗槐的适宜处理参数为:-100×5,-100×10(kV/m·min)。在静电处理参数两个组分中,场强起主导作用,时间次之。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时间选用可以短些。  相似文献   

12.
农村医保改革的路径与重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多年农村卫生医疗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得亿万农民陷入看病难也看不起病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实窘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配置卫生资源,重构适应中国乡土社会特点、有效的社会医疗保障供给机制是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现实而必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王毓  熊子灵  肖霄  李居南 《西北农业学报》2018,27(11):1701-1706
将龙竹粉在160、170、180、190和200℃下分别进行微波辅助水热处理与高温高压水热处理以制备低聚木糖,反应时间为45min,反应所用固液质量比为1∶10。2种反应均在180℃时获得最大低聚木糖产率,分别为31.4%(微波辅助法)和27.8%(水热法)。而微波辅助法相较于传统水热法具有低聚木糖得率高、反应加热效率快等优点,且产生的单糖和糖的降解产物较少,有利于低聚木糖的应用,表明微波水热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制备低聚木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崔萍  安慧  刘旭辉  高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573-6576
概括了缫丝厂废水排放的特点,并对缫丝厂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废水回用与资源化利用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当今缫丝企业废水治理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油罐底泥无害化及资源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油罐底泥的特性出发 ,分析了油罐底泥处理的必要性和经济性 ,介绍了国内外的油泥处理技术 ,以及本课题组在油罐底泥处理方面开发的国产化整套设备、处理流程和工业性处理试验结果。试验处理效果良好 ,碳氢化合物回收率达到 95 %以上 ,处理后废水符合排放污水处理装置的要求 ,残余污泥减量为原来的12 .2 % (质量比 ) ,可送砖瓦厂烧掉 ,为油罐底泥处理的国产化、资源化提供可借鉴范例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热处理对毛竹竹材表面颜色的影响,采用大豆油、固体石蜡、导热油、二甲基硅油、空气5种介质在200℃下对毛竹竹材热处理0.5~8 h,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制定的CIE 1976—L*a*b*颜色系统表征热处理前后竹材表面颜色,计算颜色总色差(ΔE*)、明度(L*)变化、红绿色品指数(a*)变化、黄绿色品指数(b*)变化,探讨热处理介质和处理时间对竹材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介质和处理时间均能显著改变热处理竹材表面的颜色,在相同的热处理时间下,不同介质改变毛竹竹材颜色的程度差异较大,大豆油、固体石蜡、导热油和二甲基硅油热处理竹材的ΔE*是空气的1.37~2.10倍。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热处理后竹材表面ΔL*、Δb*的绝对值逐渐增大;Δa*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介质有关,空气与其他介质对Δa*的影响方向是相反的;ΔE*则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7.
青绿苔草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青绿苔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得出其适宜温度为15℃/25℃的变温处理。青绿苔草种子为喜光种子,在光照条件下可极显著提高发芽指数;低浓度赤霉素处理可极显著提高发芽指数,但高浓度赤霉素抑制发芽;浓硫酸处理30 s时,可极显著提高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层积处理150 d后,发芽指数为18.15,发芽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尿酸结石引起总性输尿管梗阻的处理经验。方法:76例分为2组:肾绞痛组46例,其中20例采用保守治疗,无效者行逆行括管引流,另外26例急诊行逆行括管引流;急性肾衰组30例急诊行逆行括管引流。引流3—5d后,经输尿管导管持续滴入12.5g/L碳酸氢钠溶液,连续3—5d。结果:在肾绞痛组中保守治疗结合逆行括管引流与急诊行逆行括管引流组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肾衰组括管引流后血清肌酐显著下降(P<0.01)。结论:肾绞痛者可先保守治疗,无效时行逆行括管引流;急性肾衰者首选行逆行插管引流。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以AlCl3·6H2O、Ca(OH)2、漂白精和稳定剂M为原料研制新型混凝-氧化剂(简称ROJ)的制备方法及其作用机理.ROJ用于处理合乳化油废水的实验结果表明;CODcr去除率达80%~85%,油和浊度去除率达90%~95%,与目前常用的混凝剂Al2(SO4)3、PAC、PFS及FeSO4相比,ROJ具有处理效果好,处理费用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污水处理厂运行温度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淑萍 《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74-275,280
通过考察宁夏某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以及运行温度对CODCr、BOD5、NH3-N、SS等处理效果的影响,探索水温变化对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夏季还是冬季,污水的处理温度降幅不是太大,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