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本文结合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分析了金代东京路农业发展的原因、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水平的进步、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认为金代京东路农业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虽有限制因素,但整体呈现出波浪式进步。  相似文献   

2.
从考古资料看金代农业的迅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金朝是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古老民族之一——女真族在中国北部建立的地方政权。从公元1115年到1234年这段历史进程中,与中国南宋王朝并存。它南起淮水,北到外兴安岭,东滨大海,西至秦岭。在这辽阔的范围内,金王朝能维持其统治一百多年,除了其它政治军事条件外,发达的农业经济,是金朝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因此,研究金代的历史,不可不研究金代的农业状况及发展。本文试图以有关金代的考古资料为主要线索,结合有关的历史文献,探讨一下金代农业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金代的蝗灾     
周峰 《农业考古》2003,(3):236-239
蝗灾与水灾、旱灾合为农业的三大自然灾害。在中国古代 ,农业生产几乎完全靠天吃饭。虽然一些水利设施的兴修可以减轻水旱灾害 ,但是对于蝗灾来说 ,几乎无法可施 ,而完全靠人工捕捉 ,但这显然于大事无补。因而一有蝗灾 ,难免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本文仅对金代的蝗灾及减灾措施作一简单叙述 ,不当之处 ,敬请指正。一、金代频繁发生的蝗灾据笔者的统计 ,金代的 12 0年间 ,共发生较大的蝗灾 2 0次 (见附录《金代重大蝗灾一览表》) ,平均每六年一次。据有关资料 ,“我国自公元前 70 7年起到 1935年止在 2 6 42年之间 ,共发生飞蝗危害 76 9次 ,即…  相似文献   

4.
刘欣  齐文涛 《农业考古》2019,(4):114-119
金代农业伦理思想主要包括重农思想、种植伦理思想、畜牧养殖伦理思想。重农思想表现在统治者敦劝农功、不违农时、农时禁酒、谨防伤农、予民农田、爱农利农六方面。种植伦理思想体现为“顺天时”与“量地利”两方面,后者具体表现为“风土之宜”“相土制宜”“尽地之利”三个层面。畜牧养殖伦理思想主要体现为畜牧业中对牛马的爱惜保护和养殖业中对蚕的悉心呵护。金代农业伦理思想是中华先民自周以来形成的农业伦理思想的延续。  相似文献   

5.
世居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在建立金朝后,把发展农业作为军事扩张的基础,视其肇兴之地黑龙江流域金源内地为粮仓,特别重视黑龙江流域农业的发展。黑龙江流域出土大量全备的铁制农具,说明女真族已把黑龙江流域的农业生产推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引进宋朝的先进农耕技术,农业生产力空前发展。土地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均超过金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金代黑龙江流域农业进入了繁荣时期,堪称黑龙江流域农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茶史上,金代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时代,至今尚无对金代茶叶贸易较为全面的研究成果,有鉴于此,特写作此文.  相似文献   

7.
范军  周峰 《古今农业》2003,(4):73-77
金章宗是金代汉化程度较深并且较有作为的一个皇帝,他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农业很重视,区田法得到大力推行,水田得以推广,农田水利设施也得以广泛兴修,对金代的农业生产有一定的贡献。金章宗对黄河的治理也很重视,但是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取得较好的效果,河患不但对农业产生了很大的消极作用,也使金朝的国力大大削弱。  相似文献   

8.
目前,研究少数民族经济的文章不多,研究古代少数民族经济的文章就更少了。迄至今日,未见到一篇研究金代(公元1115—1234)常平仓的论文和专著。金代常平仓,只是星星点点地出现在金朝历史研究的某些论文和专著中。如《中国通史》金代部分十余万字,只是“全国常平仓每年约积粟一千二百多万石、米二百多万石”二句而已,而张博泉先生撰写的《金代经济史略》一书,是金代经济研究的杰作,但关于常平仓方面也不过略略  相似文献   

9.
金人金代文学批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人金代文学批评初探周惠泉金朝是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我国古代民族女真族在马背上建立的政权,公元1115年建元收国以后灭辽克宋,南下中原,进而据有江淮以北的广大地区,与甫来对峙。植根于汉民族和北方民族接合部人文地理环境之上的金代文学,在汉民族的农业文化...  相似文献   

10.
金代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它自1115年建国到1234年灭亡,历经一百二十年,曾统治中原和东北,成为记入中国历史年表的一个朝代,金代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做出了不可混灭的贡献。金代对中国历史北部疆域的缔造做出了突出贡献。金之封疆辽阔,其鼎盛时期的版图,东临“吉里迷兀的改”,即现今的鄂霍次克海及日本海之滨;北至黑龙江左岸,俄罗斯境内的外兴安岭之外;西界沿金代边境,出天山,过黄河,循渭水至大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南以唐(今河南唐河县)、邓(今河南邓县)西南皆叙里处,划淮河中游与南来为界。当时…  相似文献   

11.
先秦诗歌索引研究及其咏农诗检索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先秦诗歌索引为主,包括汉魏晋南北朝诗在内跨代作品集的索引,评介中国古代诗歌索引研究成就,讨论先秦诗歌索引的编纂及其咏农内容的检索.为利用古代诗歌等文学资料研究农史提供便利,为中国古代诗词索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真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59-16461
古代农业文献是指中国农书。结合中国古代农业文献发展轨迹,分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朝、明清时期6阶段,对中国古代农业文献进行整理和概括。归纳了中国古代农业文献发生、发展及衰落的历程、规律、类型及其整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文献经历了初创时期;在北方发展时期,向南方普及时期,从高峰走向衰落时期4个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在中西交通发展的视野下,中古时期西域食物的东传大概可分为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三个阶段。丝路初兴的汉代是西域食物的初传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自西域的农林作物在北方推广种植,饮食结构与烹饪方法也受到内迁少数民族的影响,呈现出胡汉融合的特点。唐代海陆交通发达,品种繁多的西域食物不仅从陆路输入长安,也从海上传入广州,胡食的兴盛反映了唐代社会的胡风文化影响,饮食结构和烹饪方法呈现出南北融合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4.
西晋的宗上斗争并没有凶“八王之乱”的结束而结束。晋愍帝被俘后,在司马氏晋政权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镇守建康的司马睿和占据关中的司马保没有联合起来共克时艰,却纷纷自称“晋王”,为争做司马氏晋政权的继承人继续明争暗斗。司马睿为了谋求帝位,不惜以破坏北方抗胡来打击其政敌司马保。斗争的结果是司马保最终因无力抵御匈奴的紧逼而走向灭亡,司马睿得以坐上晋皇帝的宝座,不过司马睿即帝位就标志着两晋政权的交替,司马睿就是东晋政权的开国皇帝。  相似文献   

15.
在辽金元农业开发的基础上,明清时期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取得了很大进步。农业发展有利于维护西辽河地区乃至边疆地区的稳定,良好的农业开发环境促进了西辽河地区经济繁荣。明清两代非常重视农业,大力支持西辽河地区的农业开发,给予西辽河地区农业生产资料,加之其他政策的实行、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授、高产耐旱粮食作物的栽培和驿站、桥梁的建设等,使西辽河地区的农业开发成果颇丰,至清代更加显著。自然灾害等成为制约农业开发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的动力与制约因素做出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6.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南疆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古先民居住。两汉时期,新疆南疆地区多元民族分布格局就已正式形成,经过魏晋南北朝至辽宋金元时期多元民族的发展与变迁,至明清时期,近代多元民族文化格局已成定型,说明今天新疆南疆统一多民族格局是在古西域不同民族经过长时间演变、发展和融合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加权求和模型对区域农业主导产业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农业主导产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安区农业主导产业为水果、农产品加工和蔬菜产业,希望为金安区政府进行农业产业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生逢魏晋玄学盛行时期,他的人生和文学观念与魏晋玄学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性其情"、"应物而不累于物"为主要内容的王弼玄学是陶渊明立身为文的核心。因此,弄清陶渊明与"贵无"玄学的关系,是解读陶渊明文学思想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吴开宝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558-15559
晚清时期,我国农业科技期刊是传播国外农业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阵地。在介绍晚清主要农业科技期刊的基础上,探讨了晚清农业科技期刊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作用,并分析了晚清农业期刊办刊经验对当前办好农业科技期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