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一元化稳定性粉状二氧化氯与传统的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种蛋,进行杀菌效果对比试验。试验分为3组,第1组加热二氧化氯溶液,使其快速蒸发,用量为5克/米3;第2组用开水配制二氧化氯溶液,使其自然挥发,用量为5克/米3;第3组使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用量为每立方米25毫升:12.5克。于消毒前和消毒后的1小时、12小时、24小时分别采取种蛋5枚,做表面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熏蒸消毒后1小时,第1、2、3组对种蛋表面的杀菌率分别为97.2%、36.2%和95.6%;消毒后12小时,对种蛋表面的杀菌率分别为99.9%、96.8%和100%;消毒后24小时,对种蛋表面的杀菌率均达到100%。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消毒剂熏蒸消毒与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效果相当,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氯具有杀菌、消毒、保鲜等作用,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于原料消毒、保鲜等无害化处理。通过发酵试验,验证了二氧化氯的残留会对牛奶的发酵产生延时作用,同时也会减少原奶中抗生素残留量检验阳性结果的误判。结果表明,待二氧化氯衰减完毕,再进行发酵乳的生产,不会对生产有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检验不同间隔时间轮换使用消毒剂对猪场的杀菌效果,试验采用过氧乙酸、次氯酸钠、安立消、复合酚按顺序进行猪舍轮换消毒。试验Ⅰ组连续使用过氧乙酸2年;试验Ⅱ组连续使用过氧乙酸1年后更换使用次氯酸钠1年;试验组Ⅲ组连续使用同1种消毒剂6个月后按顺序更换4种消毒剂。3个试验组分别在进猪饲养40天、2年后进行猪舍空气中总菌落数、大肠杆菌菌落数、巴氏杆菌菌落数、葡萄球菌菌落数、沙门氏菌菌落数的检测。结果:(1)饲养40天3个试验组检测的总菌落数及各微生物菌落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2)饲养2年各试验组总菌落数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大肠杆菌菌落数、巴氏杆菌菌落数、葡萄球菌菌落数、沙门氏菌菌落数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P<0.05);试验Ⅲ组与试验Ⅱ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猪场环境消毒不能长久使用同1种或同一性质的消毒剂,坚持定期轮换(6~12个月)不同性质的消毒剂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鸡蛋消毒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5种消毒方法对鸡蛋蛋壳表面细菌进行杀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之间抑菌效果差异显著(P<0.05),杀菌效果优劣依次为开水浸烫>甲醛熏蒸>过氧乙酸熏蒸>高锰酸钾浸泡>过氧乙酸浸泡,开水浸烫操作技术难度较大,容易引起蛋壳破裂,适宜实际生产的消毒方法为过氧乙酸熏蒸和甲醛熏蒸.将消毒处理后的鸡蛋在温度25℃,相对湿度60%~80%贮存20天,开水浸烫处理组鸡蛋仍保持较鲜的品质,其余各组鸡蛋品质较差.结果表明,常规消毒方法(除开水浸烫法)只能抑制蛋壳表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不能延缓鸡蛋品质下降达到保鲜鸡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珍珠番石榴为试验材料,研究阴香叶乙醇提取物处理对番石榴耐藏性的影响,为番石榴保鲜技术提供参考。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阴香叶乙醇提取物处理番石榴果实10min,晾干后置于室温(5~15℃,相对湿度70~85%)条件下存放,贮藏期间每6 d测定1次番石榴果实的好果率、失重率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阴香叶乙醇提取物不仅能减缓番石榴果实水分散失,还有效抑制番石榴果实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呼吸强度和质膜相对透性,减缓苯丙氨酸酶(PAL)活性的下降,有利于延长果实的贮藏期限;以20%阴香叶乙醇提取物处理10min的保鲜效果为佳,贮藏24 d后,番石榴好果率仍达84.21%,贮藏时间比对照组延长了6 d。阴香叶乙醇提取物处理番石榴果实的保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不同保鲜剂处理对火龙果保鲜的影响,以红肉火龙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乙醇、咪鲜胺、二氧化氯处理对火龙果贮藏期生理、营养指标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三种保鲜剂(乙醇、咪鲜胺、二氧化氯)均能显著地抑制贮藏期果实失重率、腐烂率、丙二醛、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延缓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VC含量的降低,提高POD和SOD酶的活性,延缓果实的衰老的进程。综合比较,二氧化氯的保鲜效果要明显好于乙醇和咪鲜胺,能够显著延缓果实衰老,较好地保持贮藏期果实的品质。因此,二氧化氯保鲜剂对火龙果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几种种子处理方法对牧草种子带菌及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百菌清、高锰酸钾、甲醛及开水烫种对牧草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结果表明,用百菌清、高锰酸钾对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披碱草、羊茅等种子杀菌效果好;甲醛溶液效果较差;开水烫种对较大的豆科牧草种子杀菌效果较好,而对小粒豆科种子及禾本科牧草种子有较大伤害。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适于桑椹的保鲜剂,用不同质量浓度(20、40、60、80 mg/mL)二氧化氯(ClO2)溶液浸泡处理新鲜桑椹15 min,调查(4±1)℃贮藏温度下各处理组桑椹的感官、生理生化品质随贮藏时间的变化,初步评估二氧化氯对桑椹的保质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lO2溶液对新鲜桑椹均有防腐、降低坏果率、延缓失重等保鲜效果,其中以60 mg/mL ClO2溶液处理后贮藏的桑椹感官最好,其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的损失较少,总酚和糖酸比最稳定,因而保质保鲜效果最佳,能延长桑椹保鲜期2~4d.  相似文献   

9.
1 前言二氧化氯(ClO2)是英国科学家汉夫里·戴维(HumphneyDavy)于1811年发现的。但直到本世纪40年代人们才了解到二氧化氯具有强力杀菌、消毒和漂白等作用。1983年它更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A级安全消毒剂。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医疗、食品加工和畜牧水产养殖等行业的杀菌和消毒,用于饮用水的净化处理以及造纸、纺织、淀粉等行业的漂白,还被用于果蔬和食品的保鲜。二氧化氯的杀菌能力、持久性和消毒副产物等都比其他消毒剂如氯、氯胺、臭氧等要优越得多。其杀菌效力是氯的2-6倍,且杀菌作用不会使蛋白质变性…  相似文献   

10.
再生丝素蛋白涂膜用于鲜切苹果贮藏保鲜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切苹果为材料,分别用护色保鲜液(a组)、1.5%再生丝素蛋白液(b组)、护色保鲜液+1.5%再生丝素蛋白液(c组)和1.5%壳聚糖溶液(d组)进行保鲜处理,研究再生丝素蛋白作为鲜切苹果贮藏涂膜保鲜剂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低温(4℃)贮藏期内,与对照组(不做保鲜处理)相比,4组处理方法的保鲜效果依次为c组、b组、a组、d组。经护色保鲜液+1.5%再生丝素蛋白液涂膜混合处理能有效保持鲜切苹果的良好品质,其失重率降低,褐变度减少,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菌落总数显著下降(P0.05),使感官评分、脆度、维生素C含量均能维持较好水平。根据试验结果分析认为,丝素蛋白在鲜切苹果表面形成的保护膜可减缓鲜切苹果的呼吸作用和果肉组织的衰老速度,抑制微生物的增长,从而有效地保持了鲜切苹果在贮藏期间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癸氧喹酯干混悬剂的含量,在2-250μg/mL范围内,峰面积的常用对数与进样量浓度的常用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1(n=5),平均回收率为99.24%~99.51%,RSD在0.05%~0.28%。此方法分析时间短,样品前处理简便、定量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结果满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法律秩序中,商会自治规范是制定法的基础和必要的补充,甚至在某些方面替代了制定法;商会自治规范主要包括商会组织规范、行为规范、惩罚规范以及争端解决规范等;其效力仅及于其内部成员;商会自治规范和制定法之间存在冲突,但也存在整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兽药GMP》),进一步推动兽药GMP实施进程,我部制定了《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现予公告。本公告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附件: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二○○三年四月十日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动《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兽药GMP)的实施,规范兽药GMP检查验收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业部负责全国兽药GMP管理和检查验收工作;负责制修订兽药GMP检查验收管理规定;负责兽药GMP检查员队伍建设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国际兽药贸易中GMP互认工作。 …  相似文献   

15.
以国际标准强毒R株人工感染非免疫产蛋鸡,定时扑杀,分别从鼻窦、眶下孔、气管、肺、气囊、卵巢和输卵管分离MG,并收集感染鸡所产蛋分离MG。结果表明,人工感染48小时后上、下呼吸道及肺已被全面感染,96小时气囊已被感染,120小时输卵管已能分离到MG,卵巢始终分离不到MG。人工感染鸡自144小时便能在其所产蛋中分离出MG。药物治疗能在72小时内消除感染,油乳剂苗则需24天后逐渐降低蛋内MG分离率,药物卵内注射、种蛋药浴、高温处理均能杀死卵内MG,但以研制的种蛋浸泡剂药浴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猪的毛色类型、猪的毛色遗传模式,着重综述了猪毛色基因分子基础的研究进展,指出存在问题并就未来发展方向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18.
REASONS FOR PERFORMING STUDY: Centesis of the bicipital bursa using an 8.9 cm long spinal needle has been reported but the alternative of employing a 3.8 cm long hypodermic needle requires validation.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2 different methods of centesis of the bicipital bursa and to evaluate the usefulness of ultrasonographic imaging to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solution administered when centesis of the bursa is attempted. METHODS: For Trial 1, 6 clinicians, who had no previous experience of centesis of the bicipital bursa, attempted to inject a solution composed of an aqueous radiopaque contrast medium and physiological saline solution (PSS) into the bicipital bursae of 2/12 horses using the previously described distal approach to inject one bursa and a proximal approach to inject the contralateral bursa. The bicipital tendon and bursa were examined ultrasonographically before and after injection; and both shoulders were examined radiographically to identify the location of the medium. In Trial 2, another 6 clinicians, also with no previous experience of centesis, repeated Trial 1, using 6 horses, but the radiopaque contrast medium was mixed with air instead of PSS. RESULTS: Accuracy of centesis using the proximal approach was 39% and that of the distal approach 28%. Ultrasonographic examination of the shoulder allowed the location of solution and air to be accurately predicted in all 12 shoulders examined. CONCLUSIONS: Clinicians who have had no previous experience performing centesis of the bicipital bursa are unlikely to be successful in centesis using either approach.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after injecting a radiopaque contrast medium may be necessary to assess the success of centesis especially if bursal fluid is not obtained during centesis. Injecting air along with the radiopaque contrast medium provides more accurate ultrasonographic confirmation of centesis and better radiographic definition than does injection without air.  相似文献   

19.
用硝酸和高氯酸消化蜂蜜,使硒游离出来,在微酸性环境下,硒和2,3-二氨基萘(DAN)生成有较强荧光的物质,用环己烷萃取,在激发波长378nm,荧光波长518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蜂蜜中硒含量范围:0.10~0.82μg/g。表明:蜂蜜应视为天然富硒营养品。  相似文献   

20.
乳酸杆菌益生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酸杆菌作为益生菌广泛用于人和动物。本文综述了乳酸杆菌改善宿主健康的机制。乳酸杆菌可通过产生抗菌物质如乳酸、过氧化氢、细菌素,或者通过竞争营养或肠道黏附位点来抑制致病菌;通过诱导黏附素的分泌或阻止细胞凋亡而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从而保护肠道。文章重点讨论了乳酸杆菌表面成分(表面蛋白、脂磷壁酸和肽聚糖)与肠道受体(C型凝集素受体、Toll样受体和 Nod样受体),阐述了他们结合后启动免疫调节信号,调控肠道免疫功能以发挥改善健康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