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暗纹东方鲀是长江中下游特有优质渔业种质资源,是上海市水产原良种保护品种,野生个体有毒,常规淡水养殖暗纹东方鲀有弱毒,多代选育无毒家系淡水标准化养殖能够实现商品鱼完全无毒。对暗纹东方鲀的育苗和养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由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在东海渔政局的支持下成立研究课题,在上海奉贤基地开展了暗纹东方鲀人工繁殖研  相似文献   

2.
对养殖暗纹东方鲀(平均体重618.5g)和野生暗纹东方鲀(平均体重685.5g)肌肉中矿物元素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暗纹东方鲀肌肉中钙含量较高(野生鱼平均为:250mg/100g,养殖鱼平均为:141mg/100g),并含有重要生理功能的锌、锰、铁等微量元素。检测发现,投喂营养价值较高的配合饵料进行淡水养殖的人工繁殖暗纹东方鲀,其肌肉中许多矿物元素含量与野生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3.
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属硬骨鱼纲,辐鳍亚纲,棘鳍总目,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享有“鱼中之王”的美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暗纹东方鲀为近海海域河川洄游鱼类,溯河性强。每年春末夏初,性成熟的亲鱼成群游入江河产卵,幼鱼在江河或通江湖泊中育肥,到翌年春季返回海里,在海里长大,到性成熟时再溯河到淡水中产卵。暗纹东方鲀为肉食性鱼类,在自然界中主食虾、蟹、螺、鱼苗、水生昆虫,是一种对盐度适应能力较强的鱼。近几年,随着暗纹东方鲀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和养殖技术的成熟,其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然而,由于…  相似文献   

4.
淡水养殖新对象──暗纹东方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纹东方鲀(Takifuguobscurus)隶属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又名河鲀,俗称河豚,是东方鲀属中具有海淡水生殖洄游习性的少数种类之一,在淡水中产卵繁殖且幼鱼在淡水中肥育。这一习性使其在淡水条件下进行人工养殖成为可能。暗纹东方鲀肉味鲜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自古就有“拼死吃河鲀”、“不吃河鲀不知鱼味,吃了河鲀百味皆无”的说法。清明前后,市场售价高达1000-1200元/kg,最高曾达2800元/kg。另外,由河鲀卵巢、肾脏、血液等部位提取的河鲀毒素是一种高级镇痛药物,在医疗上具有重要用途,国际市…  相似文献   

5.
随着暗纹东方鲀(Fugu obscurus Abe)人工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其苗种和商品鱼的产量不断提高,售价也呈现周期性变动。暗纹东方鲀鱼种和成鱼的越冬成活率对其人工养殖的经济效益有着很大的影响,越冬技术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工养殖的经济效益。本文初步总结了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淡水养殖试验场2005~2006年度暗纹东方鲀的越冬工作,旨在摸索出一些降低越冬成本,提高越冬成活率的有效办法。在该年度的暗纹东方鲀越冬中,鱼种(体重50~100g)的越冬成活率为98.9%,亲鱼的越冬成活率达到99.7%;越冬用盐卤(或食盐)的成本仅为2003~2004年度的44.6%,2004~2005年度的71.5%,现将有关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暗纹东方鲀(Fugu obs curus)是一种淡水养殖名贵品种。2001年5月26日,东营市牧海水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从南京水产研究所购进体长3.0cm的暗纹东方鲀5 000尾试养。为了解决苗种越冬问题,计划使用本公司地下热井水(本井水盐度为20‰)。但目前,很少见到海水养殖暗纹东方鲀的材  相似文献   

7.
暗纹东方鲀养殖关键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水产养殖》2014,(12):25-26
<正>暗纹东方鲀俗称"河豚",其肉质鲜美,但含剧烈神经性麻痹毒素。暗纹东方鲀属海江生殖洄游鱼类,是我国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渔业资源。随着环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的暗纹东方鲀资源日渐稀少,江苏省扬中市水产技术研究所从1995年起开展了暗纹东方鲀的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研究。目前,人工养殖的暗纹东方鲀已经全面取代了野生的暗纹东方鲀成为了食用鱼源。本文所要探讨的便是人工养殖暗纹东方鲀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暗纹东方鲀的一种生产模式,旨在为暗纹东方鲀的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同时对此种模式获得的暗纹东方鲀进行了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本养殖模式所获得的产品完全达到无公害水产品的要求,可作为建立无公害暗纹东方鲀生产标准的参考,而且此模式获得的暗纹东方鲀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9月,中国农业部办公厅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有条件地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两个品种产品的加工经营,因暗纹东方鲀不可以以鲜活的形式销售,需要对河豚鱼进行贮藏  相似文献   

10.
养殖型暗纹东方鲀生长与发育特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华元渝 《水产学报》2004,28(1):8-14
观测养殖型暗纹东方鲀,获得4个年龄组的生长数据和解剖资料。拟合出雌、雄的体长体重关系和生长方程,分析其肥满度、胸腹围特点以及性腺和肝脏发育特点。结果显示,养殖型暗纹东方鲀雌雄体长生长规律相似;但体重在2.5龄前雄鱼生长速度大于雌鱼,2.5龄后则相反。养殖暗纹东方鲀体型比野生暗纹东方纯肥胖。体重/体长和肥满度皆大于野生型。研究还发现,养殖暗纹东方鲀性腺发育不良和肝脏脂肪变性发生率高,且两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致使全人工育成的成鱼繁殖难以成功。  相似文献   

11.
暗纹东方鲀(河豚)是一种淡水养殖名贵品种。2001年5月26日,东营市牧海水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从南京水产研究所购进体长3.0厘米暗纹东方鲀5000尾试养。为了解决苗种越冬问题,计划使用本公司地下热井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盐度对暗纹东方鲀幼鱼生长和摄食的影响,将暗纹东方鲀幼鱼在盐度分别为0、10、17、26、40的水体中饲养6周,比较不同盐度下幼鱼存活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和饲料系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当盐度为40时,暗纹东方鲀幼鱼的死亡率为100 %;各盐度组的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幼鱼的摄食率随着盐度的增高而下降。在淡水环境中,暗纹东方鲀幼鱼的摄食率最高,达5.02 %;在高盐度水体中最低,为3.75 %。暗纹东方鲀幼鱼的饲料系数随着盐度的升高逐渐升高,淡水组和26盐度组与10、17盐度组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正>暗纹东方鲀"中洋1号"(品种登记号:GS-01-003-2018)是由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联合选育而成。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中洋1号"与未经选育的暗纹东方鲀相比,具有较强耐低温特性,并且可稳定遗传,经养殖户试验养殖,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4.
我国开发暗纹东方鲀是从1991年上海水产研究所对其人工繁殖育苗等项研究成功,并在生产上取得经济成效开始的。随后一些高校科研单位以长江下游为中心与渔业生产单位进行产研合作,共同开发暗纹东方鲀的研究。短短10年,暗纹东方鲀淡水养殖已从长江下游的江苏、上海扩展到浙、皖、粤、闽、川、豫、鄂等省,形成了上海、杨中、江阴、南通、海安等生产与销售中心,除上海外,各地年产鱼苗均可达10万尾以上。2000年全国人繁产量可达300万尾。暗纹东方鲀取得短而快的发展,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渔业发展史上也是比较独特的。一…  相似文献   

15.
姜跃峰 《水产养殖》2011,32(5):29-30
家化暗纹东方鲀是指野生暗纹东方鲀繁育的F1代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获得的F2代及其子代。目前,家化暗纹东方鲀养殖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品种不纯;人工繁殖的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6.
河鲀鱼泛指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的各属鱼类,因体形似豚,常在河口捕获,故江浙一带俗称"河豚".河鲀鱼在世界各地分布较广,品种较多,现初步查明有43种,其中在我国就有35种,大部分是东方鲀属,分布在东海、黄海、渤海.我国是河鲀鱼生产量最多的国家,年产量约在3~4万T,占世界河鲀鱼产量的70%左右.近年来几种主要东方鲀品种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成功,加速推进了我国河鲀人工养殖的发展,产量、外销量不断增加.目前主要养殖区域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福建和江苏等地.主要养殖品种有红鳍东方鲀、假睛东方鲀、暗纹东方鲀等.在淡水中养殖的河鲀鱼主要为暗纹东方鲀,近年来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一个新的较有发展前途的淡水名特优养殖品种.随着人们对河鲀鱼认识的逐步深入,其身价与日剧增,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暗纹东方鲀(下称河豚)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较有发展前途的淡水名特优养殖品种。本文结合我市的实际生产情况,对河豚鱼的养殖技术作一小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褶皱臂尾轮虫和暗纹东方鲀鱼苗在5‰的咸淡水中都能够存活的特点,用面包酵母培育褶皱臂尾轮虫经海水小球藻强化培育后在5‰的盐度条件下投喂暗纹东方鲀鱼苗,结果表明,褶皱臂尾轮虫较之淡水轮虫可使暗纹东方鲀鱼成活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暗纹东方鲀俗称河豚鱼,是长江流域的优质高档鱼类,其肉质鲜美、形态可爱、营养价值高,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养殖暗纹东方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暗纹东方鲀的养殖区域和面积受到了苗种运输方面的限制。为了探究暗纹东方鲀在不同规格阶段及不同运输方式对成活率的影响,笔者做了相关的试验,获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现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不同养殖品种在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的水质变化特征、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获取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接近总排水量水质指标平均浓度的适宜采样时段,对暗纹东方鲀、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进行养殖尾水水质监测,在16:30~次日7:30的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每3 h采集养殖尾水检测总固体悬浮物(TSS)、有机物(CODMn)、总氮(TN)、总磷(TP)指标。结果显示:不同养殖品种之间,排放养殖尾水的4项水质指标质量浓度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综合评价养殖尾水水质状况:中华绒螯蟹最佳,暗纹东方鲀次之,罗氏沼虾较差。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暗纹东方鲀、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TSS和TP质量浓度在不同检测时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CODMn和TN质量浓度在不同检测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暗纹东方鲀养殖池塘的TSS实际排放强度显著高于估算排放强度(P<0.05),暗纹东方鲀和罗氏沼虾养殖池塘的TP实际排放强度显著高于估算排放强度(P<0.05),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4项水质指标的实际排放强度均低于估算排放强度(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