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不同成熟度烟叶中香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探索烟叶成熟度对香味成分的影响,研究了烟叶成熟度与香气质量关系。利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不同成熟度烟叶样品的挥发性香味成分,经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烟叶中主要香味成分变化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烟叶中主要香气成分的总量、醇类和酮类香味成分随烟叶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2)糠醇、5-甲基糠醛、6-甲基-5-庚烯-2-酮、苯甲醇、芳樟醇、β-苯乙醇、异佛尔酮、茄酮、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金合欢基丙酮等香味成分等香气成分含量则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持续增加,最大值出现在完熟阶段;(3)糠醛、苯乙酮、二氢大马酮、巨豆三烯酮、香叶基丙酮等香味成分在烟叶成熟时含量最高,之后其含量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2.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对镇江恒顺香醋进行预处理,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CGC)和色质联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同时蒸馏萃取法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镇江恒顺香醋中低沸点的物质含量较多,镇江恒顺香醋中检测出了32种香味成分,有酸类、酯类、醇类、酮类、醛类、杂环化合物等。主要香气成分有:酸类10种,醇类8种,酯类1种,醛类1种,酮类3种,其中醋酸、吡啶、四甲基肼、3-戊醇、2-糠醛、戊酸、1,1-二乙酰基乙烷、2-羟基-2-甲基-丙酸、肉桂酸、己酸、苯甲酸在镇江恒顺香醋中的含量较高。这些香味物质糅合在一起赋予镇江香醋的独特香气和风味。  相似文献   

3.
白肋烟烟碱转化对烟叶中性和碱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采用GC/MS对白肋烟不同烟碱转化程度烟叶的中性和碱性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烟碱转化导致烟叶中性和碱性挥发性成分组成比例发生变化,一些重要香气成分如巨豆三烯酮和β-大马酮含量降低,而一些糖和氨基酸类降解产物糠醛、糠醇含量增加,胺类的吲哚含量增加显著。烟碱转化还导致碱性成分中的麦斯明含量大幅度增加。不同烟碱转化率样品的新植二烯、茄酮等香气成分含量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4.
为找出影响烤烟香型分类的关键因素,以全国6个植烟区域的清、中、浓3个香型烤烟烟叶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对烤烟香型的分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对烤烟清、中、浓3种香型整体分类效果正确率达到82.35%,其中对清香型分类效果最好,正确率为100%,对浓香型分类效果一般,中间香型分类效果较差。(2)基于随机森林分类算法输出,影响烤烟香型分类关键的烟叶香味成分主要有:苯甲醇、β-紫罗兰酮、2-环戊烯-1,4-二酮、2-乙酰基-5-甲基呋喃、棕榈酸甲酯、5-羟甲基糠醛、3-羟基-β-大马酮、β-二氢大马酮、糠醛、苯乙醇、二氢猕猴桃内酯等成分。因此,随机森林分类算法能够运用于烤烟香型分类研究中,并在清香型和浓香型分类中取得良好的分类效果,同时找出了能够用于香型分类的关键因素,这对于烤烟原料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技术,对以山西老陈醋传统工艺酿造的燕麦醋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共得到45种香气成分,这些物质的共同作用形成了燕麦醋独特月的风味。分析发现,这些成分主要是酸、酯、醇、酮和杂环类化合物,其中2,3,5-三甲基吡嗪、2,3,5,6-四甲基吡嗪、4-咪唑甲醛、乙酸、乙酸乙酯、3-羟基丁酮、辛酸乙酯、5-甲基糠醛和2,3-丁二酮的含量较高,可能对山西老陈醋的香气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糖酯是烟叶表面分泌物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在卷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香味前体物质,糖酯在烟草中的应用与研究日益得到关注。综述了糖酯作为香味前体物对卷烟香气的影响,作为保润剂对卷烟保润性能的影响、作为烟叶表面分泌物对烟叶外观质量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糖酯在烟草中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浓香型烟草提取物在裂解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采用微波裂解技术对浓香型烟叶浸膏分子蒸馏轻组分进行裂解,并对其裂解产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①微波裂解时间为120 s时,裂解产物中香味物质的数量及含量均较高;②微波裂解功率为900 W时,裂解产物中香味物质的数量及含量均较高;③5次重复试验的组分峰面积RSD为2.76%,方法重复性良好;④轻组分裂解产物中,甲基麦芽酚、DDMP、2-甲基苯乙酮、二氢猕猴桃内酯、4,7,9-巨豆三烯-3-酮等均为烟草中重要香味物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浓香型烟草提取物在裂解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采用微波裂解技术对浓香型烟叶浸膏分子蒸馏轻组分进行裂解,并对其裂解产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①微波裂解时间为120 s时,裂解产物中香味物质的数量及含量均较高;②微波裂解功率为900 W时,裂解产物中香味物质的数量及含量均较高;③5次重复试验的组分峰面积RSD为2.76%,方法重复性良好;④轻组分裂解产物中,甲基麦芽酚、DDMP、2-甲基苯乙酮、二氢猕猴桃内酯、4,7,9-巨豆三烯-3-酮等均为烟草中重要香味物质。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打叶复烤后烟叶挥发性香味成分含量,对其挥发性香味成分同时蒸馏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考查了同时蒸馏萃取溶剂不同厂家CH2Cl2、料液比、蒸馏时间、NaCl用量、CH2Cl2体积、水浴温度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通过均匀试验设计分析法优化试验条件。结果表明,选用Dikma CH2Cl2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在40 min左右有少量的杂质峰,对挥发性成分无较大影响,去离子水体积为350 mL,蒸馏时间为3.0 h,NaCl用量为30 g,CH2Cl2体积为60 m L,水浴温度为60℃,该方法为复烤后烟叶挥发性香味成分含量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分析膨胀梗粒和传统梗丝的化学成分,得出膨胀梗粒和传统梗丝在常规化学成分方面变化不明显。有机酸含量、香味成分含量高于传统梗丝,还原糖、总糖含量降低明显,分别达到14.21%,27.56%。膨胀梗粒香味成分总含量为23.13%,传统梗丝香味成分总含量为22.89%,膨胀梗粒香味成分总含量高于传统梗丝香味成分总含量,膨胀梗粒的香气值有所提升,对卷烟香气贡献较大的吡嗪类化合物、大马酮类、巨豆三烯酮类和二氢猕猴桃内酯类等化合物的含量都高于传统梗丝;而吡啶甲醛类物质的含量则较传统梗丝有所下降,这些物质对烟气的协调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分析四川省烟草化学成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异,构建新的综合赋权评价体系进行烟草化学成分可用性评价。以2010—2015、2017—2018年四川省5个市(州)的‘云烟87’上部烟叶316个样本的化学成分指标为数据集,利用隶属度函数对化学指标赋值,再通过主观、主成分、变异系数和综合赋权法,对每个指标重新赋权,从而评价烟草化学成分可用性。结果表明:(1)除钾和钾氯比2个指标外,其他绝大多数指标互为强相关。(2)四川省‘云烟87’上部烟叶还原糖、总烟碱含量偏高,氮含量和氮碱比偏低;还原糖含量处于最优范围的比例不高,但总氮、氮碱比、钾和钾氯比表现良好;整体上四川省烟草化学成分指标处于较适宜范围。(3)2010年和2017年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年份(P<0.05)。(4)凉山和攀枝花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明显高于宜宾(P<0.05),其中凉山表现更稳定。(5)综合赋权法相比于单一赋权法,虽然降低了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但却增大了样品间的差异性。相关性分析表明,组合赋权法结果更可靠。四川省‘云烟87’上部烟叶各化学成分指标表现良好,时空变异显著。综合赋权法增大了样品间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的变异,故更能可靠评价四川省烟草化学成分的组成特性。  相似文献   

12.
凉山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因子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凉山烤烟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探索凉山烤烟化学成分主要因子,并利用化学成分对烟叶质量进行评价;以凉山州主要植烟县市12个‘红花大金元’烟叶样品为供试材料,对烤烟中9种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利用因子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矩阵前3个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已达85.875%。由化学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得到3个主因子,即碳氮因子、燃烧性因子和钾因子。各样品因子得分排名与感官评吸得分排名基本一致。利用因子分析对凉山州‘红花大金元’烟叶化学成分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烟叶致香成分建立烤烟香型分类模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基于烟叶致香成分数据建立烤烟香型分类的最优模型,以便于较好地对烤烟的香型进行正确分类。首先对142 个烤烟烟叶样品中的45 个指标采用行业标准进行检测,然后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出14 个烟叶致香成分,依据这14 个指标采用判别分析法、Logistic 回归、高斯混合模型、分类树、K最邻近法、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7种方法进行建模。通过对不同方法建立的模型采用100次随机抽取训练集样本和测试样本计算错误分类率,选择错误分类率较低的模型作为优选模型。结果表明,线性判别法和高斯混和模型建立的2 种香型函数能较好地对未知样品的香型进行正确分类,且效果较好(正确率可达90%以上)。研究筛选出的2种优选模型对于烤烟香型分类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地烤烟特征香气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不同产地烟叶特征香气物质含量的差异,采用GC/MS测定方法,对国内8个烤烟产地初烤烟叶样品的6类烟叶致香物质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产地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烤烟香型相同的产地之间,其特征香气物质的含量没有明显的趋同性,但还是有规律可循。(2)清香型烤烟产地的烟叶表面分泌物降解产物、醇类香气物及其他香气物的含量高于浓香型和中间型烤烟产地的烟叶。(3)烟叶表面分泌物降解产物、醛类香气物及叶绿素降解物的含量,以清香型烤烟产地的威宁为最高,6类致香物质中威宁有3种含量为最高值,居8个产区之首。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造纸法再造烟叶储存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选择两种再造烟叶产品,分析其在一年储存期内外观颜色、致香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等指标随储存时间的变化规律;选用X-rite Color i5色差仪,测定样品L*、a*、b*值,并计算?E,考察颜色变化,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测定样品中的致香成分,按醛酮类、醇类等六大类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按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的打分方法对所有样品的感官评吸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表明:①两种再造烟叶产品外观颜色ΔE值随储存时间的延长明显升高,致香成分结果呈现“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感官评吸质量评价结果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②一年储存期内,再造烟叶在2-8月期间品质较好;本研究成果表明:适宜的储存期,能够有效稳定或提升卷烟产品的感官评吸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聚类分析在卷烟配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卷烟配方中叶组配方的等级替代问题,对豫中豫南不同等级烟叶36个样品的常规化学成分及营养元素、烟气成分和感官质量评吸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0提供的方法进行层次聚类法,根据结果确定其在配方中的用途。结果表明,(1)大多数样本的品质指标存在相似性,少数样本则存在较大的差异;(2)属于同一类群样本的品质指标差异较小,属于不同类群样本的品质指标差异较大;(3)进行卷烟配方时,当需要的某一等级原料不足或缺乏时,可根据烟叶质量的相似性,从相同的类群中寻找。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和酶学技术在烟草发酵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微生物和酶学技术在烟草发酵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陈化烟叶表面微生物区系与优势菌种的筛选、分离和鉴定;外源有益微生物协调与改善陈化烟叶化学组分,提高烟叶香气量,缩短烟叶陈化周期;以及添加外源生物活性酶降解烟叶中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的方法相结合来深入研究烟叶发酵机理及其增香技术仍是今后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传统卷烟感官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添加会泽旱烟的卷烟味道要比师宗旱烟更柔和一些,评分也略高。为分析会泽旱烟和师宗旱烟烟叶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差异,通过对萃取头材料、样品量、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等条件的筛选,选取最优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会泽旱烟和师宗旱烟的烟叶样品,结果表明:(1)通过筛选,最优条件为称取0.2 g烟叶样品,使用PDMS/DVB涂层材料的粉色萃取头,在80℃的温度下萃取20 min,然后进行HS-SPME-GC/MS分析。(2)曲靖旱烟所含挥发性成分为66种,师宗旱烟所含挥发性成分为62种。(3)会泽旱烟和师宗旱烟烟叶样品中,挥发性成分最高的均为烟碱与新植二烯,除这2种物质外,挥发性香气成分中含量较高的为碱类和酮类物质。(4)会泽旱烟中的醇类、酸类挥发性成分含量高于师宗旱烟,香气成分比师宗旱烟更均衡一些。固相微萃取的结果与旱烟感官评价的结论基本一致,可为深入研究旱烟品质及风格特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纳米材料在卷烟降焦减害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将纳米材料Al2O3,TiO2加入到卷烟烟丝中,研究了纳米材料及其加入方式对卷烟焦油和CO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材料干法加入到烟丝上,降低烟气中焦油和CO含量的效果较为明显,其中纳米材料Al2O3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而纳米材料湿法添加到烟丝中的效果不明显,对卷烟感官质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东北野生香薷挥发油香味成分分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东北野生香薷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及其挥发油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分别提取东北野生香薷花(籽)、叶、茎中的挥发油,GC-MS技术分析并比较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由峰面积归一化法分析可知,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香薷酮、去氢香薷酮,它们在花中含量分别为19.93%,57.19%;叶中含量为20.39%,50.31%;茎中含量为18.02%,44.68%。将所得挥发油加入单料烟,对加料前后的卷烟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添加挥发油可提高烟气柔顺、细腻程度,并呈现出独特的清香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