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降低烟叶含梗率,提高烟叶工业价值,以‘云烟105’为试验材料,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纯氮量、株距、封顶时间及留叶数4个因素组合对烟叶含梗率的影响,并分析土壤养分与含梗率关系。结果表明,降低烟叶含梗率的最优方案为施纯氮量82.5 kg/hm2、株距55 cm、现蕾封顶和留叶数22片,其中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封顶时间>株距>施纯氮量>留叶数,主因素封顶时间所占权重为0.6219。烟叶含梗率与土壤全磷含量和pH呈显著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130.839+18.486X4+22.112X1(X4代表全磷含量,X1代表pH)。栽培因素的优方案组合可有效降低‘云烟105’的含梗率,且发现土壤全磷含量和pH对‘云烟105’的含梗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成熟度对豫西地区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以河南三门峡地区主栽品种云烟99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成熟度(M1~M4)鲜烟叶的质体色素含量、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等生理指标以及烤后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烟叶质体色素含量逐渐降低,至M4成熟度时叶绿素总降解量达0.69 mg/g。与氮代谢相关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与碳代谢相关的淀粉酶活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蔗糖转化酶活性整体呈升高的趋势。鲜烟叶碳代谢产物中总糖、还原糖和淀粉的含量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氮代谢产物中总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至M4成熟度时分别下降了17.30%和50.27%。随着成熟度的提升,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更好,在M3成熟度时烤后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最高,感官质量评价最佳。综合来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成熟度的提升,烤后烟叶质量有升高的趋势,超过一定范围后,烟叶质量出现下降,豫西地区上部烟叶以M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在现蕾期和打顶期叶面喷施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叶含梗率和其他品质指标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喷施各植物生长调节剂(6-BA、DA-6、LaCl3)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指标、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3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能显著提升烤烟的外观质量、单叶重、叶质重、钾氯比、氮碱比、糖碱比、感官质量,显著降低烤烟的含梗率和烟碱,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LaCl3对烤烟各项指标提升最为明显。[结论]使用6-BA、DA-6和LaCl3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现蕾期和打顶期喷施,可以显著提升烤烟质量,降低含梗率,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多指标烤烟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主成分散点图进行烤烟质量综合评价,为西南烟区烤烟质量的综合评价及烟叶工业应用的质量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烟叶选择云南普洱(C2F、C3F、B2F)、四川会理(C3F)、云南曲靖(B2F)和四川西昌(B2F),验证试验烟叶选择云南普洱(C2F、B2F)和云南曲靖(C2F、B2F)的原烟和复烤后片烟,以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及致香物质为评价指标,构建多指标烤烟综合评价模型,利用主成分散点图法进行烤烟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样品不同指标共提取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1.848%,第1主成分为感官指标,贡献率为32.024%;第2主成分为化学指标,贡献率为24.308%;第3主成分为致香指标,贡献率为18.821%;第4主成分贡献率仅6.695%;4个主成分(y1、y2、y3、y4)综合评价(得分)的数学模型分别为y1=0.225x1-0.059x2-0.434x3-0.4...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不同有机无机肥对烟叶工业可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6种不同的有机无机肥在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琴江镇何坑现代农业示范点开展大田试验,由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对试验烟叶进行工业可用性评价。[结果]施用1 412.5 kg/hm~2镇江贝思特有机活性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6∶6.5∶10贝斯特肥的处理烟叶外观质量整体最好;B2F、C3F的感官质量以施用云南云叶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8∶6∶18烟叶有机无机肥1 059.4 kg/hm~2的处理最好;X2F以施用湖南金叶烟草肥料厂生产的10∶8∶20的烟草专用肥847.5 kg/hm~2处理的感官品质最好。不同厂家生产的有机无机复合肥对烟草化学成分有影响,除C3F、X2F的氯含量,C3F的烟碱含量,C3F、X2F的钾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化学成分在各处理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后的各处理两糖比、钾氯比符合度较高;氮碱比、糖碱比变化规律不明显。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对K326品种B2F、C3F、X2F 3个等级的阴燃时间、平衡含水率、含梗率、出片率有影响,差异不显著;对中上部烟叶的单叶重影响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以云南云叶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8∶6∶18烟叶有机无机肥1 059.4 kg/hm~2的处理工业可用性相对较好,其次为湖南金叶烟草肥料厂生产的10∶8∶20烟草专用肥847.5kg/hm~2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该文从外观质量、叶片结构、常规化学和感官质量4个方面对风选除杂烟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B2F烟叶相比,风选除杂烟叶色泽暗淡,轻质,油分少,身份薄;大片率、大中片率、中片率、叶中含梗率相对较低,而小片率、碎片率正好相反;总糖、还原糖、烟碱含量相对较低,而总氮、钾含量正好相反,氯含量两者接近;香气量不足,劲头、浓度小,杂气、刺激性大,余味较苦涩,燃烧性好,呈灰白色,总体使用价值较差。  相似文献   

7.
烤烟物理特性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究烤烟烟叶物理特性与化学成分的定量关系,并为客观准确评价烟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对2009年的90个烤烟烟叶的物理特性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检测鉴定,并进行了新复极差法多重比较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5项物理特性(叶片厚度、单叶质量、含梗率、填充值和抗张强度)指标中,变异从大到小的排序为:叶片厚度>单叶质量>抗张强度>含梗率>填充值;4项化学成分指标(烟碱、氯、总糖和钾含量)变异从大到小的排序为:氯>钾>烟碱>总糖.随着烟叶部位的增高,烟叶的厚度、单叶质量和抗张强度逐渐增大,而含梗率和填充值逐渐减小.烟叶物理特性和各项化学成分指标所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及回归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叶片厚度和含梗率与烟碱含量关系密切,其中叶片厚度(标准回归系数为0.551,下同.)与烟碱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含梗率(-0.268)与烟碱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厚度(0.608)、含梗率(O.262)都与烟叶氯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是烤烟氯含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叶片厚度和填充值影响总糖含量的变化,其中叶片厚度(-0.577)与总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填充值(-0.210)与总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单叶质量(-0.577)与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河南浓香型烤烟分切加工后不同区位常规化学成分的变化,为浓香型烟叶的分区加工和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浓香型典型产区河南许昌C3F烟叶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十段式分切处理,对叶面不同区位的常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计算不同区位烟叶的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FI),分析烟叶化学成分与分切区位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化学成分含量和CFI对分切区位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对聚类分析样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1)烟叶不同区位总糖、还原糖、烟碱、蛋白质含量和氮碱比呈现极显著差异。(2)浓香型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FI)从叶尖部到叶基部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分布规律,以L3区位的CFI最高,达到75.35,L10区位的CFI最低,为65.69。(3)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蛋白质、氯、氮碱比与分切区位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从叶尖部到叶基部,还原糖、烟碱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总氮、氯含量和氮碱比总体呈上升的抛物线变化,总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抛物线变化,蛋白质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抛物线变化。(4)基于化学成分含量和CFI的聚类结果显示,将烟叶可分切为两段,CFI和感官质量均表现为上段(L1~L7)>整片>下段(L8~L10),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结论】河南浓香型烟叶分上段(L1~L7)、下段(L8~L10)两部分加工,能有效提高烟叶的可用性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为福建主产烟区烟叶质量的提升及工业可用性提供决策依据,选取福建省主产烟区龙岩和南平不同红棕程度烟叶,分析其常规化学成分、多酚含量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变化,研究烤后烟叶红棕程度对其工业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红棕程度的加深,总植物碱和钾含量呈上升趋势,水溶性总糖和水溶性还原糖含量以及糖碱比呈下降趋势,氯含量、钾氯比和两糖差呈无规律性变化;2个产地不同红棕程度C3F烟叶绿原酸、芸香苷和多酚总量变幅分别为9.71~12.44mg/g、12.16~13.94mg/g、27.11~31.28mg/g和9.82~10.78mg/g、8.64~9.89mg/g、22.65~24.90mg/g,B2F烟叶变幅分别为10.08~12.59mg/g、14.10~16.60 mg/g、28.33~33.49 mg/g和10.08~11.08 mg/g、11.43~12.54 mg/g、24.95~26.85mg/g,随红棕程度加深均呈下降趋势,C3F和B2F烟叶莨菪亭含量变幅分别为0.15~0.17mg/g、0.14~0.30mg/g和0.26~0.31mg/g、0.28~0.38mg/g,随红棕程度加深均呈上升趋势;2个产地不同红棕程度C3F和B2F烟叶的香气质、香气量和刺激性等随红棕程度加深其评价得分均呈下降趋势,C3F烟叶感官评吸总分变幅分别为70.4~73.6分和68.8~71.7分,B2F烟叶变幅分别为66.1~68.9分和64.7~67.5分,随红棕程度加深其评吸质量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设置K326上部烟叶6片叶一次性采收后按叶位(从上往下)分置烘烤(设3片叶置于同一烤箱、2片叶置于同一烤箱和6片叶置于同一烤箱(对照)),分析烤后烟叶的单叶质量、含梗率、外观质量及等级结构,并对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与感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上部叶按叶位两两分置3个烤箱烘烤,上部叶5和上部叶6单叶质量比同一烤箱烘烤分别提高了9.4%和11.2%,上部叶1至上部叶6的含梗率分别降低5.2%、3.3%、2.5%、6.9%、8.7%和13.1%;②分置烘烤深(金)黄、成熟、疏松、油分多、色度浓强的烟叶在总烟叶数中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置于同一烤箱烘烤;③分置烘烤能显著提高上等烟所占比例,在上部叶1至上部叶3中,分置3个烤箱烘烤,B1F烟叶提高了8.54个百分点,B2F烟叶提高了48.4%;在上部叶4至上部叶6中,分置3个烤箱烘烤,B1F和B2F烟叶分别提高了195.6%和10.5%;④按叶位分置烘烤,烟叶还原糖含量、两糖比值及糖碱比值比同一烤箱烘烤均显著提高(P<0.05);⑤按叶位分置烘烤烟叶的香气量、柔和细腻度、刺激性、余味、杂气等的得分及感官质量评吸总分都高于放置于同一烤箱烘烤的。  相似文献   

11.
为拓宽烟叶原料使用范围,提高卷烟原料的使用价值,通过在打叶复烤线对烟叶进行叶基和叶身段分切后单独加工,并与全叶加工作对比,分析加工后烟叶的加工质量指标、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结果表明,叶身分切后加工可有效降低叶中含梗率、提高成品大中片率;叶基化学成分与叶身和全叶存在一定差异,叶身分切后加工的片烟烟碱含量较全叶略低;叶身分切后加工的烟叶感官质量较全叶和叶基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吉林农安烟区晒红烟适宜的采收成熟度,以当地品种大叶黄为试验材料,研究上部叶和中部叶4种不同成熟度对晒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味物质、物理特性、感官质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烟叶成熟度的增加,中上部叶总糖、还原糖、糖碱比逐渐增大,淀粉含量降低,氯含量先升后降,总氮、烟碱含量适宜,且处理间差异不大,钾含量偏低,主要化学成分在M3时更趋协调;中上部叶所测中性香味物质中众多成分及总量均在M3烟叶中处于较高水平;M3烟叶单叶重、含梗率、填充值、叶质重等物理特性均优于其它处理;M3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刺激性、杂气小,劲头适中,余味、燃烧性好,感官质量最佳,M1最差;烟叶产量、产值及上等烟比例均以M3烟叶最佳,M4次之,M1最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来曲唑对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生长、性比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为棘胸蛙全雄育种提供参考。【方法】投喂不同来曲唑含量(20、100、400和1 000 mg/kg)的饲料(分别记为L20、L100、L400和L1 000组)诱导棘胸蛙蝌蚪雄性化,并设置对照组(CK组),投喂周期为90 d。在20~70日龄期间,每隔10 d测定各组蝌蚪的性激素[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之后正常饲养至变态完成,测定各组幼蛙的生长指标和性比。【结果】(19±1)℃养殖水温下,棘胸蛙雄性率较低,CK组雄性率仅为33.33%。投喂不同来曲唑含量的饲料均能显著提高棘胸蛙的雄性率(P<0.05),L20、L100、L400和L1 000组的雄性率分别为58.49%、55.26%、48.84%和56.82%。不同来曲唑含量的饲料对变态幼蛙的体长、头长、头宽、前臂及手长、后肢全长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低温慢烤(复烤温度85℃)对云南烤烟内在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云南普洱和曲靖的C2F和B1F为试验材料,采用化学分析和感官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复烤前后烟叶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低温慢烤,烟叶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明显降低,降幅接近5%;叶绿素降解产物的含量显著降低,降幅为6.2%~13.8%;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约增加5%,西柏烷类物质和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约增加10%.感官评吸结果表明,烟叶香气质提升,清甜香韵更加明显、丰富,刺激性和杂气均降低,余味更加舒适.[结论]低温慢烤能够显著增加云南烟叶的中性致香成分,提升其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以引进品种NC102为供试材料,在百色市德保县开展了田间试验,共设置了5个处理:N1、N2、CK、N3、N4,氮肥用量分别为67.5、82.5、97.5、112.5、127.5 kg/hm2,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氮肥用量对NC102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对NC102的生育期影响较小,整体生育期无差异;氮肥用量对NC102的农艺性状有较大的影响,对株高、茎围、节距和有效叶数有促进作用,对最大叶片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NC102有较好的抗病性,尤其抗花叶病和黑胫病,对青枯病和白粉病也有很好的抗性。氮肥用量对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影响,B2F的两糖含量和比例比较适宜,烟碱含量稍高,氮碱比稍低,糖碱比(总糖/烟碱)整体偏低,钾和氯含量整体稍低;C3F和X2F的两糖含量稍高,钾含量稍高,糖碱比较大,钾氯比较高。氮肥用量对烤后烟叶评吸质量有一定的影响,3个部位的烟叶整体评分偏低,质量档次全部为中等偏上或中等,差异不明显,下部叶和中部叶稍好,上部叶稍差;各处理之...  相似文献   

16.
盘县山地特色优质烤烟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盘县烤烟质量特征和工业可用性,为盘县烟区烟叶的有效合理利用、种植布局、栽培技术的改进以及卷烟工业企业采购原料等提供参考依据,以2013—2015年盘县烤烟主栽品种X2F、C3F、B2F的共81个初烤烟叶样品为材料,系统研究了烟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物理特性及化学成分等指标,对盘县山地特色优质烤烟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盘县烟叶外观质量整体较好。各部位烟叶平衡含水率、叶面密度、填充值总体表现较好,含梗率适中,下部叶片偏薄。盘县烟叶中偏清香型香气特征,香气状态飘逸,浓度中等,劲头中等,香气质中偏上,香气量较足、较透发,烟气细腻、较柔和、较圆润,微有刺激性,微有干燥感、余味尚净尚舒适,稍有枯焦气、生青气和木质气。化学成分总体协调,均处于工业可用性范围之内,烟碱含量逐年增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年度间差异较大,其它化学成分指标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烤烟品种CB-1和F1-35为试材,研究4种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还原糖、钾含量呈现先升后降趋势,总氮含量呈现下降趋势,烟碱、氯含量呈上升趋势。综合考虑烟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和化学成分,CB-1和F1-35下部叶均以叶面黄绿色、主脉变白1/2以上采收为宜;CB-1中部叶以叶面浅黄色、主脉变白3/4以上采收为好,F1-35中部叶以叶面浅黄色、主脉变白2/3以上采收为好;CB-1和F1-35上部叶均以叶面浅黄色、主脉变白3/4以上为宜。[结论]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烤烟的适宜采收成熟度不同。  相似文献   

18.
酵母在造纸法再造烟叶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造纸法再造烟叶制备中,利用1种酵母微生物对烟梗原料的萃取液进行了处理,并对处理后的萃取浓缩液及其再造烟叶成品的烟碱、糖、氯、硝酸盐、钾、总氮等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利用酵母处理,在优化条件下,烟梗萃取浓缩液糖含量降至空白对照的一半,再造烟叶成品糖含量明显下降,糖碱比趋于更合理。对经处理后形成的再造烟叶进行感官质量评吸,结果表明:酵母具有明显提高造纸法再造烟叶整体吃味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非称重式蒸渗仪,研究不同灌水量对枸杞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为干旱区枸杞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宁杞1号枸杞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灌水量灌溉试验,试验共设4个处理,以习惯灌水量为对照,其他处理灌水量为对照的2/3、1/2、1/4, 分别记为 L1、L2、L3、L4,重复3次。分析灌水量对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增加灌水量,枸杞各生长阶段的耗水量增加,各处理不同生长阶段的耗水量均以对照最大;灌水量对枸杞果形指数和枸杞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随着灌水量的减少,枸杞受水分胁迫的程度加剧,果实横径、枸杞总黄酮含量和枸杞多糖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蒸腾蒸发量逐渐降低,产量显著减少;与对照相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各处理均表现为减产,降幅依次为11.31%(L2)、43.07%(L3)、45.69%(L4)。【结论】在生产中,453.30 m3/667 m2的灌水量为枸杞适宜的灌水量。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不同施氮量和留杈烟方式对烤烟烟叶品质的影响。设置施氮量为:150 kg·hm-2(常规施氮)和127.5 kg·hm-2(减少施氮)、留杈方式为14片·株-1(对照不留权烟),16片·株-1(顶部留2片杈烟),两因素两水平共4个处理的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留杈烟方式两因素对烤烟烟叶物理性状、主要化学成分、致香成分、感官质量和经济性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常规施氮留杈烟,烤烟上部叶位烟叶叶长、单叶重增加,总糖、淀粉含量升高,烟碱、总氮、中性致香成分含量降低,感官质量提升;中下部叶位烟叶叶长、单叶重、总糖含量、感官质量降低。(2)减少施氮留杈烟,烟叶叶长、单叶重降低,总糖和淀粉含量降低,总氮含量升高,烟叶感官质量降低。(3)常规施氮不留杈烟,烟叶产值最高;(4)减少施氮不留杈烟,烟叶均价和感官质量最高。试验中留杈烟烟叶产量增加,烟叶产值和均价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留2片杈烟方式虽然能增加产量,但不能增加经济效益和提高烟叶品质,因此在烤烟出现轻度早花现象的时候,无须敦促烟农预留留杈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