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近年来,单环刺螠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市场对单环刺螠的需求不断增大,其养殖范围和数量也在不断扩大,但由于养殖技术的不成熟,制约了单环刺螠养殖业的发展.通过对单环刺螠的生物学特征、环境适应性、养殖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对单环刺螠养殖前景提出了展望,以期为单环刺螠的养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单环刺螠摄食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人工养殖条件下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的摄食节律,试验中将粉末状饲料与水按1∶10混合均匀后形成浊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浊度变化,通过计算每个时段投饵1 h后养殖水体因单环刺螠摄食造成浊度的改变值,来获得各时段单环刺螠的摄食强度。结果表明:单环刺螠不同时段的摄食强度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一天中单环刺螠摄食最高峰出现在18:00,次高峰为6:00,且6:00、18:00两个时段的摄食强度显著高于其他时段(P0.05);摄食最低峰出现在3:00,次低峰为21:00,此2个时段的摄食强度显著低于其他时段(P0.05),单环刺螠摄食无明显的昼夜节律(P0.05)。本研究结果可为单环刺螠的投喂策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单环刺螠繁殖生物学及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环刺螠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天然资源量日益减少,亟待开展单环刺螠人工增养殖。本文对单环刺螠的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育现状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单环刺螠的苗种繁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单环刺螠体壁制备海鲜调味基料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单环刺螠体壁为原料,将物理抽提法与酶解法相结合制备海鲜调味基料,分析单环刺螠体壁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酶解工艺.[结果]采用风味蛋白酶进行酶解,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料液比1:4、加酶量7000 U/g、酶解时间5 h.在该条件下蛋白水解度为38.23%,所得酶解液风味较好、分子量较低.[结论]将酶解液过滤后与蒸煮所得上清液复合即得到鲜味浓郁、营养丰富的单环刺螠海鲜调味基料,可用于进一步复配加工成相关海鲜调味料.  相似文献   

5.
仿刺参不同组织液的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液、体腔液上清液、体腔细胞悬液和体壁内皮组织匀浆液对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的抑制作用,并对健康仿刺参与感染后仿刺参的体壁内皮组织匀浆液的抑菌作用进行了比较;采用乙醇沉淀、离心等方法从仿刺参体壁内皮组织中粗提得到一种水溶性成分,测定了该成分对哈氏弧菌、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和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的抑菌活性,并初步研究了该成分的基本性质。结果表明:仿刺参体壁内皮组织匀浆液对哈氏弧菌的抑制效果显著,体腔液、体腔液上清液、体腔细胞悬液对哈氏弧菌的抑制效果不显著;感染状态下,仿刺参体壁内皮组织匀浆液的抑菌作用与健康状态相比有所降低。提取的水溶性成分对哈氏弧菌、白色葡萄球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成分的茚三酮反应呈阳性,其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17.48%;该成分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得到5个蛋白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55 300、46 100、34 700、19 500和14 500,初步认为其含有肽类抗菌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6.
单环刺螠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潜在药用价值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极具养殖开发前景。本文对单环刺螠的形态结构、温度、盐度、pH的适应范围、摄食习性、繁殖习性、苗种繁育、营养价值、对硫化物的耐受与解毒能力、人工养殖潜力进行了综述,以期有效地开展滨海地区单环刺螠的保护以及管理工作,有序推动室外池塘养殖、室内工厂化养殖和滩涂放养模式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单环刺螠幼体生长及摄食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饵料(微绿拟球藻、2/3微绿拟球藻+1/3螺旋藻、1/2微绿拟球藻+1/2三角褐指藻)对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幼体(体质量约0.5 g)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生态学试验方法测定了单环刺螠幼体的清滤率和滤食率。结果表明:用混合饵料投喂可显著提高单环刺螠幼体的增重率(P0.05);在一定盐度范围内,单环刺螠幼体的清滤率和滤食率均与盐度呈正相关关系;盐度为20~28时幼螠清滤率和滤食率随盐度的升高逐渐增加,盐度为28时达到最大值,幼螠的清滤率为(262.16±3.90)mL/(ind.·h),摄食率为(123.41±0.74)×10~4cells/(ind.·h);温度对幼螠的清滤率和滤食率影响显著(P0.05),温度为15~25℃时,清滤率和滤食率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加,水温为20℃时幼螠的清滤率最高,为(251.33±10.16)mL/(ind.·h),水温为25℃时幼螠的滤食率最高,为(159.11±4.35)×10~4cells/(ind.·h)。研究表明:在较为理想的外界环境下,单环刺螠幼体的增重率与食物来源相关性较大,以混合饵料投喂效果最好;盐度和温度对单环刺螠幼体的摄食有显著的影响,幼体摄食的最适水温为20~25℃,最适盐度为28。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子分析方法,在室内模拟了4个盐度梯度(1.5%、2.0%、2.5%、3.0%)对2种规格(0.28±0.08 g、1.36±0.31 g)及4种底质类型(泥底、泥沙混合底、40目沙底、60目沙底)对2种规格(0.30±0.16 g、1.30±0.25 g)单环刺螠幼螠生长及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盐度2.0~3.0%的条件下,规格为0.28±0.08 g的单环刺螠幼螠增重率显著高于1.5%盐度处理组(P0.05),在盐度2.5%~3.0%的条件下,规格为1.36±0.31 g的单环刺螠幼螠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 0.05);2种规格均在盐度2.5%~3.0%的条件下成活率较好,但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 0.05);(2)单环刺螠幼螠规格为0.30±0.16 g时,底质环境对其生长有显著影响(P 0.05),泥质底增重率最低,40目沙底增重率最高;幼螠在规格为1.30±0.25 g时,4种底质中,40目沙底组增重率显著高于泥底组(P 0.05),泥底组增重率显著高于泥沙混合底组的增重率(P 0.05);4种底质对2种规格幼螠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 0.05),但60目沙底时存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大肠杆菌E.coli诱导中华蜜蜂血淋巴产生抗菌物质(中蜂抗菌物质)研究表明,中蜂抗菌物质对热稳定,对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都很敏感,对氯仿部分敏感,且其作用的活性PH范围较宽广、把大肠杆菌诱导后的中蜂免疫血淋巴沸水浴国热后离心,上清液经CM-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后出现一个活性峰,活性峰收集液经Ultrafree-Centrifuga FiltrationDevice离心过滤器和SDS-P  相似文献   

10.
仿刺参补体类似物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3种方法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液、体腔液上清液及体腔细胞中的总补体溶血活性和补体类似物AjC3、AjC4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仿刺参体腔液、体腔液上清液和体腔细胞中能够检测到总补体溶血活性和补体类似物AjC3、AjC4,表明仿刺参体内存在有脊椎动物的补体类似物,且活性与正常人补体活性相似.仿刺参体内总补体溶血活性和补体类似物AjC3、AjC4的活性依次顺序均为体腔液>体腔细胞>体腔液上清液.  相似文献   

11.
应用高速离心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技术,从大肠杆菌细胞裂解液中获得了一种新型的天然抗菌活性物质。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该活性物质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青枯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5、0.625、0.625、1.25μg/m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5、5、1.25、2.5、2.5μg/ml;化学法和质谱法进行成分鉴定的结果证明该抗菌活性物质为生物碱:对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该抗菌活性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无抑制作用和不良影响。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该抗菌活性物质是一种广谱、高效、安全的新型抗菌天然产物,具有可替代抗生素类药物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海洋假交替单胞菌CI4菌株抗菌蛋白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海洋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monas sp.CI4菌株于VNS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浓缩无细胞上清液,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胞外产物能够抑制从岩石表面分离的污损细菌S1菌株和其自身的生长。除去菌体培养液,用饱和度为70%的硫酸铵沉淀,所得的拮抗物粗提液对热部分敏感,对蛋白酶K和链霉蛋白酶敏感,其作用的活性pH稳定范围为5.0-9.0。粗提液经Sephadex G-200柱层析、D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Microcon离心超滤管分级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跟踪检测,得到电泳纯抗菌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7 200。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大肠杆菌E, coli诱导中华蜜蜂血淋巴产生抗菌物质(中蜂抗菌物质)研究表明,中蜂抗菌物质对热稳定,对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都很敏感,对氯仿部分敏感,且其作用的活性pH范围较宽广。把大肠杆菌诱导后的中蜂免疫血淋巴沸水浴加热后离心,上清液经CM-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后出现一个活性峰。活性峰收集液经Ultrafree-Centrifugal FiltrationDevice离心过滤器过滤和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中蜂免疫血淋巴中至少含有两种抗菌活性蛋白类物质,其中一种的分子量约为11. 3 kD,另一种的分子量在5kD以下。  相似文献   

14.
应用高速离心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技术,从大肠杆菌细胞裂解液中获得了一种新型的天然抗菌活性物质。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该活性物质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青枯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μg/ml、5μg/ml、0.625μg/ml、0.625μg/ml、1.25μg/m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5μg/ml、5μg/ml、1.25μg/ml、2.5μg/ml、2.5μg/ml;化学法和质谱法进行成分鉴定的结果证明该抗菌活性物质为生物碱;对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该抗菌活性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无抑制作用和不良影响。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该抗菌活性物质是一种广谱、高效、安全的新型抗菌天然产物,具有可替代抗生素类药物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禽脑脊髓炎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了禽脑脊髓炎病毒的纯化。将禽脑脊髓炎病毒(AEV)L2Z株、Van Roekel株和1143株分别经卵黄囊接种6日龄SPF鸡胚,接毒后,以4500r/min离心及胰腺,用玻璃匀浆器制成10%的组织悬液。组织悬液经3次反复冻融后,以45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而后用氯仿处理,取水相,经冷冻真空浓缩,进行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取出含AEV的组分,用PBS稀后超速离心除去蔗糖,得到  相似文献   

16.
在(22±1)℃下抽取体质量为95.0~ 105.0 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体腔液,制备体腔液及体腔细胞溶解上清液(CLS),分别测定其酚氧化酶(PO)活性,检测分析不同刺激物(CaCl2、MgCl2、LPS、SDS、Trypsin和甲醇)对酚氧化酶原(proPO)系统的激活效果,并比较了不同规格仿刺参体腔液的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仿刺参体腔液中的PO活性个体差异较大,平均为(146.90±55.60)U,体腔液与不同激活剂作用后PO活性均无明显变化;CLS中的PO活性为31.82 U,其在100 mmol/L MgCl2作用后PO活性大幅度提高,proPO比活为43.9U,CLS与LPS、CaCl2和甲醇作用后PO活性无明显增加,与SDS和Trypsin作用后PO活性表现出一定的抑制.研究表明,仿刺参体腔液中的PO主要存在于体腔液中,CLS中的PO活性较低,proPO主要存在于体腔细胞中,可被Mg2+大幅度激活.52.4~68.5、20.7 ~24.4、4.9~5.6 g3种规格的仿刺参体腔液中的PO活性分别为(42.18±7.62)、(34.10±9.28)、(33.29±7.42)U,表明不同规格仿刺参体腔液中的PO活性存在一定差异,总体呈现随规格的增大PO活性增强的趋势,其中100 g左右的仿刺参与3个较小规格的仿刺参体腔液中的PO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离纯化牛白细胞中的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并对其体外抗菌活性进行初步分析,以中国荷斯坦奶牛血液为材料,通过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抗菌肽,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进一步纯化,用双层琼脂糖弥散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通过离子交换层析获得的阳离子峰有抗菌活性,通过RP-HPLC对阳离子峰纯化后获得了6个峰;6个峰液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具有抗菌活性,峰液F1、F2和F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抗菌活性,仅峰液F1对白色念珠菌具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大肠杆菌诱导对肉鸡白细胞粗提物抗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异物刺激对肉鸡机体抗菌物质活性的影响。测定了大肠杆菌诱导后肉鸡白细胞粗提物活性变化,分别对大肠杆菌诱导前和诱导后的健康肉鸡进行采血,血液红细胞溶胀、离心后,各取含1×107个白细胞的溶液经超声波破碎,10%(V/V)乙酸浸提、旋转蒸发,获得白细胞粗提物,采用微量琼脂扩散法测定粗提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所得到的白细胞粗提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抑制作用,诱导后的粗提物比诱导前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大肠杆菌诱导增强了肉鸡白细胞粗提物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产抑菌活性物质放线菌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煜玲  张利平  石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6971-6974
[目的]筛选产抑菌活性物质的放线菌菌株。[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300株放线菌的发酵产物进行抗菌活性筛选,通过最小抑菌浓度法(MIC)对筛选的阳性菌株进行抗菌活性测定。[结果]筛选到抗菌活性物质产生菌111株,抑菌率为37.0%;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活性的菌株分别为111、10和47株。各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有很大差别,菌株17488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其发酵样品稀释到2 048倍仍然表现出抑菌活性。用青霉素酶和头孢菌素酶作用于阳性菌株发酵产物,筛选到6株菌株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变弱,菌株32349和kj0428的抑菌活性被抑制最明显。[结论]筛选得到的阳性放线菌菌株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为新型抗生素的筛选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0.
颗粒细胞是卵巢卵泡重要的结构组分,其形态、功能伴随原始卵泡的生长启动、增殖、分化、闭锁、排卵 以及黄体形成等生理过程发生各种变化。颗粒细胞是研究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相互作用、信号转导通路的理想细 胞模型。利用注射器吸取有腔卵泡卵泡液,成功分离培养了猪有腔卵泡的颗粒细胞,并进行了FSHR 免疫荧光检测 以及原代猪卵巢颗粒细胞生长活力检测,结果表明院该细胞对FSHR 的免疫荧光呈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该细 胞的细胞周期为24 h,但在培养4 d时细胞的活力最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母猪卵巢卵泡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