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杂草稻分类及起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草稻已成为影响全球水稻生产的恶性杂草.关于分类及起源一直是杂草稻研究的热点问题,但至今尚无定论.杂草稻是指在人工栽培稻田中或稻田周边耕地里,通过种子落粒等对自然环境的极强适应能力而自然繁衍其群体,对稻田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的稻属植株或群体.一般可根据形态特性、籼粳亚种属性、栽培型和野生型对杂草稻进行分类.杂草稻可能起源于栽培稻与野生稻的基因渐渗、籼粳亚中间杂交和栽培稻种间杂交,部分杂草稻可能是普通野生稻演化成原始栽培稻的过渡形态,栽培稻与杂草稻自然异交可产生更多的杂草稻类型.因此,提出了杂草稻分散起源的假说,认为杂草稻很可能是多次起源,而且杂草稻在不同地区可能是分散起源.对利用籼粳基因组分化和稻属驯化相关基因研究杂草稻起源的可行性及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刘凤麟  赵侯明  李刚  吴绮  覃瑞  刘虹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04-10906
[目的]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研究稻属2种CCDD基因组型的野生稻宽叶野生稻和高杆野生稻基因组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药用野生稻C基因组总DNA为探针,分别对高杆野生稻和宽叶野生稻中期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住杂交。[结果]杂交结果显示,在一定的洗脱严谨度下,可以把CCDD染色体组中的C、D基因组染色体分开,并且发现高杆野生稻的CCDD基因组中的某些属于CC基因组的染色体与宽叶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中的CC基因组染色体存在较大差异,宽叶野生稻的基因组更加原始。[结论]对稻属中有相同基因组型的种进行比较分析,将有助于深入阐明植物基因组进化和物种进化及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稻属研究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5个方面综述了中国稻属研究的主要进展,即稻属遗传资源与野生稻的种类;稻属种间关系;普通野生稻的进化生物学;栽培稻及其野生近缘的遗传多样性;稻种基因库的遗传侵蚀与保护。最后,提出了我国稻属研究亟待加强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以地高辛标记的栽培稻基因组(基因组为AA)DNA为探针,对非洲野生稻(基因组为BBCC)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研究AA染色体组和BBCC染色体组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杂交后的染色体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结果表明:栽培稻A基因组和非洲野生稻基因组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高度重复DNA序列在栽培稻和非洲野生稻间具有保守性。  相似文献   

5.
水稻远缘杂交及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世界上水稻育种主要是利用栽培稻同一基因组型(AA)内优良基因的重组以及少数野生稻和禾本科中部分非稻属物种优良基因。充分利用野生稻及远缘物种的杂种优势或有利基因的聚合,是实现水稻高产、优质、多抗等超高产育种的有效途径之一。概述了水稻远缘杂交研究现状及其特点、作用、分类以及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为水稻远缘杂交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紫薇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 60 种,已培育出 500 多个品种。紫薇属植物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植物, 除花色艳丽夺目外,还有净化空气的特性,在园林和园艺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目前,由于紫薇属植物频繁的 种间杂交和基因渐渗,形态分类系统已不能满足紫薇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基于 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在物种亲缘关系研究中表现出明显优势,从叶绿体基因组中发掘的 DNA 片段及简单重复序 列常用作植物分子标记,便于植物的鉴定与分类。迄今已完成 22 种紫薇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全序列测定, 利用贝叶斯法分析了 22 种紫薇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得出 22 种紫薇属植物为单系群;并归纳得出紫薇属 叶绿体基因组大小约为 150 kbp,最大的 Lagerstroemia venusta 长度为 152 521 bp,最小的 L. guilinensis 长度为 151 968 bp,其中 LSC 区长度为 83~84 kbp,SSC 区长度约 16 kbp,IR 区约 25 kbp,叶绿体基因组中 GC 含量为 37.6%~37.7%。综述了紫薇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其在 DNA 条形码、简单重复序列与系统发育中的应用, 旨在了解紫薇属植物叶绿体全基因组的研究现状,提高对紫薇属在园林应用中的评价认识,为该属基于叶绿体 基因组的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和系统发育等方面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为培育更多应用于园林观光的紫薇属植物 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杂草稻生物学多样性及其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杂草稻是指在稻田里或周边作为杂草类型而伴随栽培稻生长的水稻植株,杂草稻已成为辽宁省稻区一种严重的杂草类型.2003~2005年对辽宁省杂草稻进行了初步考察、收集和整理,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杂草稻广泛分布在辽宁省各水稻主产区的各主栽水稻田中,且正从栽培田向周边扩散;不同地Ⅸ杂草稻的株高、分蘖能力、单株穗数及芒长等生物学特性变异较大:杂草稻在亚种分类上大部分属粳型和偏粳型,只有少数为偏籼型.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辽宁省杂草稻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复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稻蝗属特异性DNA分子标记,为稻蝗属物种的分类鉴定提供快速有效的分子检测方法。【方法】基于稻蝗属物种及其近缘属种的大量RAPD-PCR结果,筛选出稻蝗属物种特异性的RAPD条带,对该特异RAPD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基于所测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稻蝗属不同物种和蝗总科其它物种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随机引物S823可在稻蝗属不同物种扩增出约650bp的RAPD条带,经对该条带的克隆、测序,发现在3个受试的稻蝗属物种中序列同源度达92.3%—96.6%,序列G+C含量大于15%,并富含大量的A、T重复区;基于已知序列设计的特异引物对稻蝗属7个物种可以扩增出目的条带(550bp),而对赤胫伪稻蝗及蝗总科其它物种均无扩增条带。【结论】鉴定了稻蝗属特异的RAPD条带,基于该条带序列设计的特异引物可用于稻蝗属物种的快速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9.
黄永莲  杨秀坚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214-6215
[目的]从DNA水平揭示整个榕属植物的分类及系统发育规律。[方法]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粤西地区常见榕属植物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榕属植物多态性占72.93%,显示出榕属植物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论]RAPD技术可以从分子水平鉴定榕属植物品种,揭示榕属植物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以及遗传背景,为榕属植物的栽培育种及资源的合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叶绿体rpl16-rpl14基因间区序列和GS基因序列对广义菊属(菊科,春黄菊族)部分属间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本研究涉及的所有分类群均归于一个单系统发生的广义菊属分类群(自展值100%),该单系统发生分类群可进一步分为3个狭义属分类群,即菊属(Dendranthema,自展值96%),菊蒿属(Tanacenum,自展值87%)和木茼蒿属(Argyranthemum,位于广义菊属分类群基部分支)分类群。表明上述基因区段可有效阐明属水平的系统关系。尽管野菊的不同地理居群间或种间在形态学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基于上述基因序列未能很好地区别其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推测其相互间的基因差异较小。有待于采用多种分子标记对该族更多的分类群展开研究,特别是对属下水平分类群间的系统发生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J.Den Heyer (1980)的巨须螨科(Cunaxidae)分类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桔硬瘤螨亚科(Orangescirulinae)和桔硬瘤螨属(Orangescirula),并把叠板巨须螨属(Lapicunaxa)上升为叠板巨须螨亚科(Lapicunaxinae),还将印度巨须螨属(Indocunaxa)归入硬瘤螨亚科(Scirulinae).至此,该科共有7亚科,6族18属。  相似文献   

12.
锦鸡儿属分类系统及分类特征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锦鸡儿属于蝶形花科山羊豆族。中国锦鸡儿属植物种类丰富。笔者整理了国内外锦鸡儿属的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工作,对红花锦鸡儿与锦鸡儿、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等一些争议点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
堇菜属植物花粉及叶表皮超微形态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华北地区分布的25种堇菜属植物花粉和26种堇菜属植物叶表皮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堇菜属植物花粉外壁光滑,无纹饰;三色堇具有5个萌发沟,其他物种具有3个萌发沟;叶表皮具有复杂的多样性特征,对访属分类提供有价值的证据;支持成立裂叶堇菜组和将毛萼堇菜作为细距堇菜一个亚种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就南京、杭州两地的鸢尾属观赏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两地在运用的植物种类以及应用特点上有着基本的一致性,但在应用的频度以及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最后,对两地鸢尾属植物在园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今后在园林绿化建设和园林设计中合理利用鸢尾属资源,创造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广西桂平市野生稻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桂平市原分布有两种野生稻,一种为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另一种为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2007年5月重新对桂平市野生稻资源进行调查与收集,结果表明:发现原生地新分布点2个,面积约1998 m2;普通野生稻原生地现存分布点24个,占原记载的42%,毁灭程度为58%;药用野生稻原生地现存分布点2个,占原记载的14%,毁灭程度为86%。导致桂平市野生稻资源严重被毁的原因主要是农业开垦、过度放牧、外来物种侵蚀以及开采矿石等,据此提出了提高全民对野生稻资源的保护意识、建立原生境野生稻保护区、加强异位保存等3项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义对条眼管蚜蝇属EristatodesMik.1897的分类、属征进行了慨述,并记录了中国分布的2种,其小1种:带状条眼管蚜蝇Eristalolestaeniops(Wiedemann,1818)为中国首次记录,在文中首次对该种的雄性外生殖器进行了描述并绘制了特征图。给出了2种的检索表和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7.
白僵菌属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僵菌对农业有害昆虫的致病力强,并可在其寄主间引起大范围流行。因此,被作为最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之一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中。自1912年建立白僵菌属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分类历史。在这期间,白僵菌属的命名和分类一直处于不断革新的状态。由于白僵菌属内缺乏特征性的形态学识别特征,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方法明显地制约白僵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同时,也制约白僵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随着分子时代的到来和DNA条码技术的发展,白僵菌属的分类也迎来曙光,为其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现就白僵菌属的分类历史和现状进行阐述,并重点介绍当前白僵菌属分类的主要方法——多基因位点联合分析法。  相似文献   

18.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鳞翅目森林昆虫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土高原南部的渭北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的昆虫区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试区有鳞翅目森林昆虫31科174属253种,其中蛾类26科137属197种,蝴蝶类5科37属56种;古北界、古北-东洋跨界种类是该试区鳞翅目昆虫区系的主要组成类群;试验区鳞翅目昆虫区系组分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植被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板栗共生菌根真菌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调查能与板栗形成外生菌根的真菌有13属29种,分布的优势真菌有马勃属(lycoperdon)、须腹菌属(Rhizopogon)、秃马勃属(Calvatia)、红菇属(Russula)、牛肝菌属(Boletus)、鹅膏属(Amanita)、松塔牛肝菌属(Strobilomyces)等。外生菌根真菌与板栗共生关系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真菌种类,马勃类和须腹菌与板栗共生菌根发育最好,其次为红菇属及牛肝菌属。不同真菌发生的规律不同,但子实体“潮”的出现与降雨最为密切。土壤通气性好、湿度较大有利于菌根真菌子实体发生,新开展育苗的苗圃地菌根种类不甚丰富。菌根的生长伴随着板栗新根的发生和生长。  相似文献   

20.
作者于1992年~1993年,在颐和园进行了常见野生高等植物资源的调查,除按实用性质分类,并写出总名录。被子植物按恩格勒系统排列,属、种按拉丁字母出现次序先后排列,经整理鉴定,颐和园常见野生维管束植物计有59科130属167种5变种,其中木本植物13种,草本植物159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