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0,21(1):42-42
1999年7~9月份,浙江省药检所在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金华市的蔬菜基地,共采集了小白菜、豇豆、茭白样品39批。采用多残留检测方法对甲胺磷、乙酰甲胺磷、甲拌磷、呋喃丹、甲基对硫磷、毒死蜱等6种农药进行残留监测。1农药残留检测结果从39批样品中共检出甲胺磷残留的有18批,最高的为5.55μg/g,最低0.3μg/g,检出率为46%;有一批检出乙酰甲胺磷,含量为0.51μg/g;有3批检出毒死蜱,含量为0.03~0.13μg/g;甲拌磷、呋喃丹、甲基对硫磷均未检出。见表1、表2。1.1小白菜残留…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以罗非鱼肌肉胆碱酯酶、Sigma C2888乙酰胆碱酯酶及商品化农药残留检测试剂盒为检测酶,使用酶抑制法进行检测,比较了12种不同浓度农药对这三种酶酶活力抑制情况。结果表明,9种有机磷杀虫剂和3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罗非鱼肌肉胆碱酯酶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值均10×10-6μg/m L。敌敌畏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最强,其IC50值为0.031×10-6μg/m L;灭多威的抑制能力最弱,IC50值为50.91×10-6μg/m L。8种农药(丁硫克百威、敌敌畏、辛硫磷、对硫磷、甲胺磷、乐果、马拉硫磷、甲基异柳磷)对罗非鱼肌肉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Sigma C2888,检测试剂盒ACh E对7种农药(呋喃丹、灭多威、辛硫磷、对硫磷、甲胺磷、马拉硫磷、敌百虫)的灵敏度高于Sigma C2888。与罗非鱼肌肉胆碱酯酶比较,呋喃丹、灭多威、辛硫磷、甲胺磷、敌百虫对检测试剂盒胆碱酯酶的抑制更强。  相似文献   

3.
太原市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抽样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太原市4个蔬菜批发及零售市场6个品种共179个样品抽样检测,共查出含有机磷农药残留样品37个,检出率20.7%。其中叶菜类油菜、韭菜、生菜、甘菜的检出率分别为20.0%、22.2%、21.7%、36.4%;果菜类中番茄检出率为15.1%、黄瓜未检出,检出的有机磷农药包括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甲拌磷、久效磷、马拉硫磷和乐果等,其中前5种禁止在蔬菜中使用。监测结果表明,太原市蔬菜中农药残留量问题较为严重,加强对蔬菜中农药残留量的监测和治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由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李季伦教授主持的“一种新型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引进”项目最近通过验收。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及消化吸收,构建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发平台,自主制备了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克百威、甲萘威等4种农药的抗体;开发出了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和克百威的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以及克百威的检测试纸条。试剂盒检测时间为60~90min;试纸条检测时间少于5min;检测费用均低于10元/次。目前,该产品已小批量推向了市场。一项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通过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液—液萃取方法及GC/MS检测技术,对药剂及其中毒后的组织样品进行了检测,从中均检出氧乐果和克百威的农药成分,建立了该类农药组分的生物组织提取净化方法,并优化了其质谱的分析参数条件。  相似文献   

6.
肖立 《新农药》2005,(3):25-25
2005年湖南省农药需求量预计为2.1万吨(折百)左右。其中,杀虫杀螨剂1.53万吨,占72.86%;杀菌剂0.361万吨,占17.2%;除草剂0.172万吨,占8.296:杀鼠剂、生长调节剂0.037万吨。商品量需求在千吨以上的品种有甲胺磷、敌敌畏、敌百虫、甲基对硫磷、辛硫磷、三唑磷、克百威、杀虫双、杀虫单、扑虱灵、吡虫啉、草甘膦、井冈霉素、三环唑等14个产品。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全面了解市售酶抑制-比色法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品质,使其在农产品检测与监管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方法】采用产自广州的达园品牌的酶抑制-比色法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对28种农药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结果】该试剂盒对各农药的敏感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所测定的28种农药中,试剂盒对克百威和涕灭威亚砜的敏感性较强,对二嗪磷、甲拌磷、三唑磷、蝇毒磷、倍硫磷、水胺硫磷、地虫磷、乐果、甲基异柳磷、丙溴磷10种农药的敏感性极低;对杀扑磷的敏感性在样品提取液取用3 mL和2.5 mL之间产生较大差异,测定甲基对硫磷时抑制率和农药浓度对数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结论】按照50%的判定阈值进行判定,在所测定的28种农药中,只有当样品中含有克百威、涕灭威砜、辛硫磷和喹硫磷时可以报出阳性。酶抑制-比色法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对各种不同农药敏感性的巨大差异是引起该试剂盒测试样品产生的假阳性、假阴性检测结果的原因之一,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建议国标和行标修改判定阈值。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福建省主产区普通白菜中农药残留水平及对人体的膳食暴露风险,采用现有的标准检测方法,对在福建省主产区采集的88个普通白菜样品中的68种农药残留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对检出农药进行了短期和长期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88个普通白菜样品中,共有68个样品检出了农药残留,总检出率为77.27%;共检出27种农药,其中杀虫剂18种,杀菌剂9种;检出2种及2种以上农药残留的样品占检出农药残留样品总量的83.82%,存在农药多残留现象。利用相关农药的毒理学数据——急性参考剂量(ARfD)和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农药残留数据和普通白菜的膳食消费量数据,评估了所检出农药的短期和长期膳食暴露风险。其中,短期膳食暴露风险值(%ARfD)范围为0~90%,长期膳食暴露风险商贡献率(RQc%)范围为0~46%。研究表明,福建省主产区普通白菜中的农药残留水平较低,通过食用该地区生产的普通白菜对消费者的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整体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乙酰甲胺磷及有毒代谢产物甲胺磷在辣椒酱加工过程中的加工因子,从而优化辣椒酱的加工过程,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GC-FPD)分别检测辣椒酱加工中清洗、自然发酵和灭菌3个步骤中2种农药残留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流动水冲洗后,乙酰甲胺磷和甲胺磷的加工因子分别为0.71和0.58;自然发酵过程中,经发酵微生物作用,有部分乙酰甲胺磷降解为甲胺磷,乙酰甲胺磷和甲胺磷的加工因子分别为0.68和1.17;灭菌过程对2种农药残留量的变化影响不大。综合考虑辣椒酱的品质和农药残留两方面因素,建议尽量适当延长辣椒的清洗时间,在不影响辣椒酱品质的前提下,发酵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剂,加强对2种农药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两种蔬菜中甲胺磷、氧乐果和克百威的残留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选取一种瓜菜 (黄瓜 )和一种叶菜 (生菜 ) ,选择了两种有机磷 (甲胺磷、氧乐果 )和一种氨基甲酸酯类 (克百威 )农药 ,对这 3种农药在两种蔬菜中的残留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弗罗里硅土柱提取的方法进行前处理 ,淋洗液浓缩后用 GC- NPD测定 ,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 ,并采用该方法对实际处理样本进行了测定。从方法添加回收率和实测数据可以看出 ,该方法净化提取效果好 ,结果平行性好 ,灵敏度较高 ,是一次快速准确测定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防治兰州百合鳞茎腐烂病菌的高效低毒生物杀菌剂,延缓生产中病原菌对药剂的抗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几种生物农药及其混配剂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菌率、活性及共毒系数。结果表明6种生物农药对尖孢镰孢菌抑菌率均在69%以上,且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多粘类芽胞杆菌、绿色木霉、申嗪霉素、哈茨木霉、丁子香酚、香芹酚,获得4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混配药剂,分别为多·丁(9:1)、多·丁(8:2)、多·百(8:2)和丁·百(4:6),其共毒系数分别为347.88、129.73、440.60和641.66;这4种混配剂对尖孢镰孢菌引起的兰州百合鳞茎腐烂病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单剂的防效,较单剂防效提高了5.88%~57.89%;且在发病前、后施药,混配剂及单剂的保护作用防治效果均高于治疗作用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溴氰菊酯抗性品系对常用杀虫(螨)剂的交互抗性水平及生物适合度,为巴氏新小绥螨抗药性品系田间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应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巴氏新小绥螨溴氰菊酯抗性品系对12种杀虫(螨)剂的交互抗性,采用种群生命表评价了其生长发育及繁殖情况。结果显示,相对于巴氏新小绥螨敏感品系,溴氰菊酯抗性品系(226.38倍)对供试的其他6种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均存在交互抗性,尤其对氯氟氰菊酯的交互抗性倍数最高,达到2 210.91倍。对噻虫嗪、毒死蜱和乙螨唑的交互抗性分别是116.46、110.71倍和20.43倍,对丁硫克百威、阿维菌素和哒螨灵无交互抗性。对其生物适合度研究发现,溴氰菊酯抗性品系相较于敏感品系,前若螨期和产卵前期显著缩短,产卵期和单雌总产卵量显著增加。上述结果表明,巴氏新小绥螨溴氰菊酯抗性品系对10种常用杀虫(螨)药剂产生了不同水平的交互抗性,且其繁殖率显著增加,推荐在田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稻米、小麦面粉中8种有机磷类、3种氨基甲酸酯类、3种有机氮类农药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的快速分析方法。试样用超声波丙酮提取,硅镁吸附剂净化,丙酮定容,GC—NPD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分离度好,14种农药测定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24—1.98μg/kg.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1.4%~117.2%,变异系数〈11.6%.此方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稻米和小麦面粉试样中痕量农药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物源农药门类齐全,涉及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天敌生物及农用抗生素等不同品种,目前已登记的有效成分115种,产品近3800个。本文总结了100多项国内已制定的生物源农药相关标准,涵盖产品质量、毒理学、药效评价、环境安全及农药残留等领域。我国生物源农药标准制定工作存在系统性不强、发展不均衡、基础性和通用型标准缺乏等问题,生物源农药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登记管理配套的试验和评价准则是将来标准制定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市场上已发现有些B.t.生物农药中掺入了化学农药,因此分析检测生物农药中的化学农药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B.t.可温性粉剂中氰戊菊酯的分析方法.并对市场上5个品牌的B.t.产品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甘肃省临洮县为害百合的地下害虫种类, 并以主要发生为害种类为供试对象, 采用拌土法测定了几种生物(源)农药对主要害虫的室内毒力和致死中时。调查发现小云斑鳃金龟Polyphylla gracilicornis、棕色鳃金龟Holotrichia titanis为主要发生及为害种类, 不同时间发生种类存在差异, 9月份以小云斑鳃金龟幼虫发生为害为主, 发生量占地下害虫总数的66.16%, 平均种群密度为10.48头/m2, 10月份, 则以棕色鳃金龟幼虫发生为主, 发生量占地下害虫总数的96.86%, 平均种群密度为7.79头/m2, 主要取食百合根系和鳞茎, 造成根系数量减少, 鳞茎出现不规则褐色缺口或凹陷斑。药剂筛选结果表明, 1.8%阿维菌素乳油、2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粉剂对两种蛴螬均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和速效性, 药后7 d时, 校正死亡率在82.22%以上, 对小云斑鳃金龟幼虫和棕色鳃金龟幼虫的LC50分别为0.161、0.060 mg/g和5.558×107、0.362×107孢子/g, LT50分别为2.237 d(2.2 mg/g)、1.393 d(2.2 mg/g)和6.645 d(40.0×107孢子/g)、4.940 d(2.0×107孢子/g), 这两种生物(源)农药对两种蛴螬的LC50和LT50值均略大于两种化学农药25%二嗪磷乳油、40%辛硫磷乳油处理的, 且对小云斑鳃金龟幼虫的杀虫活性均低于对棕色鳃金龟幼虫的杀虫活性, 致死中时则长于对棕色鳃金龟幼虫的致死中时。  相似文献   

17.
为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探究油茶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方法,以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为供试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9种植物的70种提取物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活性较好的提取物,并通过浓度梯度试验测定其抑菌毒力。结果表明,在提取物浓度为1 mg/mL时,臭灵丹石油醚萃取物和益母草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油茶炭疽菌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为54.48%和50.75%,经毒力测定其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7013和0.6246 mg/mL。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臭灵丹、益母草开发植物源抑菌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柑橘样品中农药残留监测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乙腈对柑橘中氧乐果等13种农药进行提取、经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仪带FPD、ECD检测器定量检测,13种农药分离的效果良好,回收率为82.3%~95.0%,相对标准偏差〈5.0%。该方法是对NY/T761—2008的优化.指出了实际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优化后的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以为广东省柑橘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浅议提高蔬菜上生物农药使用效率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蔬菜用生物农药的分类,通过对生物农药在蔬菜上的作用机理分析,指出制约生物农药使用效率的因素:农药的选择、施用条件的控制、施用技术的选用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手性农药因对映体在生物活性、毒性、环境行为等方面的差异性而备受关注,充分了解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对开发高活性农药及减量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手性农药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效应,系统地调研了对映体生物活性和毒性选择性差异,并进行了分类梳理,重点综述了手性农药对映体的生物活性及毒性和环境风险的差异性,阐述了手性农药对非靶标生物造成的氧化应激、内分泌干扰等慢性毒性,同时关注选择性的规律与机制,为环境友好型高效手性农药的开发、手性农药的风险评估及管理、手性农药对映体立体选择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