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SBM-DEA超效率模型测算2010-2019年中国各省份的农村医疗服务效率,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核密度探究各省份农村医疗服务效率的时空差异与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中国农村医疗服务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2.37%.(2)分区域而言,东部地区农村医疗服务效率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3)我国总体农村医疗服务效率的差异不明显;就各区域内而言,东部地区内部医疗服务效率差异最大;就区域间差异而言,东、西部之间的医疗服务效率差异最大.(4)就绝对差距而言,东部、中部地区区域内绝对差距逐渐增大,而西部地区区域内绝对差距逐渐缩小.该文以“提高各省农村医疗服务效率、缩小地区间农村医疗服务效率差距”为切入点,提出“改变农民就医行为、健全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提升省内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区域间经验交流学习”等应对策略,以期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SFA的中国茶叶生产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1-2007年中国7个主要茶叶产区的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建立了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并对我国茶叶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探讨分析了技术效率的时间差异、地区差异和收敛性.结果表明茶叶生产技术效率随时间波动且地区差异明显,从全国来看,各省份之间的茶叶生产效率的差距仍然存在,暂不具有趋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谭秋  窦亚权  李娅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1):59-61,69
基于Malmquist-DEA模型,测算了中国31个省份的林业生产效率.结果表明,中国林业生产效率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仅在个别年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倒退;林业生产效率的空间分布不均且随时间变化存在明显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工业能源消耗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提高工业能源环境效率是缓解当前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途径.从空气污染的视角出发,将工业CO_2、工业SO_2和工业PM_(10)3种污染物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采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算了1998-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的工业能源环境效率,检验了其空间相关性并通过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工业能源环境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能源环境效率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显著,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工业能源环境效率显著高于西部地区;中国工业能源环境效率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西部多数省域处于低集聚区;环境规制是影响中国工业能源环境效率的重要因素,应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有助于提高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环境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技术异质情况下的中国农业能源率及其演变趋势,基于技术异质性框架,采用共同边界模型对近20年来中国农业能源效率进行测算,并使用标准差椭圆分析、Dagum基尼系数、双向固定效应等方法考察农业能源效率时空演进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中国农业能源效率均值为0.612,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尚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空间上,呈东高西低的阶梯状分布特征,效率低下与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不足和技术推广落后有关。时间上,椭圆面积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表明效率分布不存在明显的收敛或发散趋势;3)Dagum基尼系数结果表明,中国农业能源效率省际间存在差距,但呈缩小趋势,东中西部区域间差异是造成中国农业能源效率省际间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4)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中国农业能源效率与种植结构及基础设施水平正向相关,与能源结构、经济结构及受灾率负向相关。基于分析结论,最后提出三点提升农业能源效率的政策建议,旨在更好地促进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6.
研究利用2009—2014年度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以产出为导向的三阶段DEA模型,综合评价了中国各省份(不含港澳台)农村社会保障的供给绩效。结果表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供给效率水平为0.877,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中国各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供给绩效水平呈现出区域差异,即呈现出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又高于中部地区的格局;各省之间的农村社会保障供给效率值更加集中,呈逐渐收敛趋势;人均GDP、财政分权度、人口密度、地理区位等因素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供给绩效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我国2010—2017年农业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及时序演化特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以中国内地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农业生产中的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构建了以农业用水量、能源产品使用量、排灌耗能量、能源产品生产用水量作为输入变量,以主要农产品生产总量、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GDP)为输出变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我国有19个省份尚未达到DEA有效状态,大部分省份的农业资源投入产出效率有较大上升空间。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省份(20个)的综合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其中最典型的宁夏、甘肃、新疆三个西北省份的纯技术效率明显落后,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中国农业用水效率的动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中国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0—2017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农业用水量、耕地灌溉面积、固定资产投资存量、农业总产值和农作物受灾面积数据,建立超效率非合意SBM模型计算30个省(区、市)的农业用水效率,并计算农业用水效率Malmquist指数的各分解指数。【结果】30个省份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的农业用水总效率值大于0.8,中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的农业用水总效率值小于0.7,西部地区中重庆、贵州和陕西的农业用水总效率值大于1,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的农业用水总效率小于0.4。研究期内中国农业用水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5.7%,纯技术效率均值小于1,技术进步指数均值大于1,规模效率均值小于1。【结论】中国农业用水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空间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最优,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内部较大差异;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低对农业用水效率产生负面影响,技术进步指数提升产生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剑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5):114-119
首先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各省区农药制造业的技术效率水平进行测算,然后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2002-2007年间我国各省区农药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2-2007年间,我国各省区农药制造业每年的平均技术效率都在0.75以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但水平不高.各省份的技术效率差距...  相似文献   

10.
3E系统协调是系统内和系统间同时达到协调的一种均衡状态。结合系统内协调和系统间协调,建立3E系统协调性综合评价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西藏除外)3E系统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价实证研究。总体来看,各省份3E系统均处在勉强协调状态以上,个别省份达到优质协调状态。2002~2012年,各省份协调程度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同时各省份之间横向差异较大,各地区面临不同程度的经济结构转型和提高发展效率压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农田水利供给效率和粮食生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BCC和EBM模型分别测算13个粮食主产区2000—2020年5个时间平均节点的农田水利供给效率与粮食生产效率,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各省份2000—2020年农田水利供给效率与粮食生产效率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呈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不利于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生产率指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度量了1982—2004年中国29个省份农业生产率水平及变动趋势,从地区角度进行了农业生产率的水平比较.结果显示:农业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增长比较快的地区或省份,技术变化对TFP的增长起到了主导作用,但一些不发达省份或地区生产效率的改进对TFP的增长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从1982—2004年中国TFP变动趋势看,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率增长起到了主导作用,生产效率下降对TFP增长起到了负面效应,表明技术变化和相对应的效率变化总是向相反的方向变动.  相似文献   

13.
为缓解中国农业用水短缺与污染状况,落实国家水安全战略和保证粮食安全,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Undesirable模型,比较研究了中国省际农业用水效率和农业用水优化路径。从全要素的角度出发,在识别主要影响农业用水效率因素的基础上,设计模型的投入指标并测算2011—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农业用水效率。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用水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各个省(区、市)的农业用水效率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新疆、江苏、广东等省份的农业用水效率提升空间大,具有很大的节水潜力。基于农业用水效率的实证结果和污染排放指标,对未达到农业用水效率有效前沿面的25个省份进行聚类分析,将25个省份的农业用水方式分为低农业用水效率-低污染排放、低农业用水效率-高污染排放类型、高农业用水效率-低污染排放类型和高农业用水效率-高污染排放类型四类,并分别提出了农业用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能源足迹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琦  韩亚芬  陈建永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83-13284,13314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足迹理论出发,利用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截面数据,通过能源足迹测算方法测算出我国30个省区的能源消费足迹省区差异;通过能源足迹强度测算方法测算出能源足迹强度的区域分布,分析其规律;并通过STIRPAT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揭示能源足迹与人口、经济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能源足迹高的省份主要集中于工业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如山东、河北、辽宁等省;而能源足迹低的省份主要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如广西、宁夏、青海等省,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布较为吻合。能源足迹强度由西向东逐渐减少;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源足迹强度存在下降趋势。人口数量对能源足迹大小的影响显著;人均GDP并没有显示出与能源足迹有反向关系,不能证明能源足迹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  相似文献   

15.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柑橘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1—2009年我国南方五大柑橘主产省份的成本收益面板数据,对柑橘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建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柑橘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各柑橘主产省份柑橘生产技术效率随时间波动较大且地区差异明显,平均生产技术效率呈上升趋势;从样本地区看,湖南、广东、浙江等地的柑橘生产技术效率高于其他地区;劳动力成本提高、自然灾害的发生和病虫害防治成本上升等因素,是柑橘生产技术效率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结合IPCC推荐的参考方法和部门方法,对基于能源平衡表的黑龙江省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总量来看,2000~2010年黑龙江省碳排放总量大体呈现上升趋势;从细分部门来看,碳排放总量最大的是火电部门,其次是工业部门;从细分能源来看,以原煤消费为主的能源需求是导致碳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的原因。最后提出短期内黑龙江省节能减排应从提高能源效率、重点开展火电部门及工业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入手。  相似文献   

17.
基于DEA模型的中国马铃薯生产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铃薯是中国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马铃薯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农民增收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DEA数据包络模型对全国和8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两个层面的马铃薯全要素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马铃薯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性强的特征,但整体有所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效率的提高,综合效率的增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加作用不明显;全国马铃薯综合效率稍有提高,纯技术效率的改善是综合效率提高的主要动力,而规模效率的下滑则是拉低全国马铃薯综合效率的原因;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变化,除山东省以外,全要素变化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决定的。最后提出提高中国马铃薯产业生产效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桑蚕茧产业的高效发展对我国农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运用超效率DEA、Tobit两阶段模型,对2014年中国15个桑蚕茧主产省份生产效率进行了评价,并从城镇化率、农林水事务支出水平等宏观角度明确了影响各主产省份生产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东部省份桑蚕茧生产效率普遍低于中西部省份,且15个桑蚕茧主产省份中的大多数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应该加大生产规模;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对各省桑蚕茧生产效率起到负向作用,各省农林水事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对桑蚕茧生产效率起到正向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我国桑蚕茧生产效率,本研究从适度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农林水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合理规划农业和非农业发展关系的角度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而科技是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熵值法计算出我国各省份农业科技发展程度与相对农业科技产出,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我国2005、2010、2015年各省份的农业科技DEA效率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多数省份的农业科技DEA效率处于非DEA有效状态,2005—2015年我国整体农业科技水平呈下降趋势;大部分省份农业科技DEA效率处于无效状态,这是因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发展存在严重失衡。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将SBM模型与四阶段DEA方法结合,研究了我国30个省市地区2004~2012年间省际全要素能源环境效率,同时考察了地区投入与产出松弛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环境约束的影响明显,科学评价能源环境效率必须把环境污染引入全要素能效测度之中;随着时间发展,各省间的效率存在优者愈优、劣者愈劣的两级分化趋势.对松弛量的Tobit回归结果显示:GDP是改善能源环境效率的有利因素,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以及能源消费结构是其不利因素,技术改进和环境治理对提高效率无显著影响;外部因素差异对能源环境效率有显著地影响,剔除外部因素差异的影响,将使效率能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