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中试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2年连续3次定位观测分析,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中试结果初步表明,采取不同的间伐强度,实施密度管理,对杉木的胸径生长影响达到极显著差异,对单株材积,单位面积立木蓄积,枝下高的生长影响均为差异显著,对树高,冠幅生长影响不显著,放肥对杉木林分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立本蓄积,枝下高,冠幅的生长影响均差异不显著,总体施肥比不施肥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陈建永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829-2830,2876
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运用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等理论,以农作物生态环境为突破口,探讨了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中心的砂姜黑土的新治理理念及途径。  相似文献   
3.
淮北市城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andsat卫星的2景TM遥感影像和1景Quickbird遥感影像监测和分析淮北市城区1987~2005年共18年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和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并探讨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为淮北市城市环境变化研究和城市规划及城市化前景展望提供理论及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淮北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淮北市城区在1987~2005年18年间土地利用发生了很大变化,建设用地和林地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土地利用类型稳定区域面积为12.15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29.94%,18年间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70.06%,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面积比平均每年为3.89%,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1.84%.  相似文献   
4.
研究碳排放及其减排潜力的区域差异,为认识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减排目标的地区分解提供理论参考.基于1996~2008年的案板数据,从人均排放量、万元产值碳排放两个指标,对其区域分布格局及其成因进行定量的分析,并建立各省区万元产值碳排放随着人均GDP变化的环境学习曲线,依此计算出各省区万元产值碳排放的减排潜力.研究表明:碳排...  相似文献   
5.
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能源足迹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琦  韩亚芬  陈建永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83-13284,13314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足迹理论出发,利用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截面数据,通过能源足迹测算方法测算出我国30个省区的能源消费足迹省区差异;通过能源足迹强度测算方法测算出能源足迹强度的区域分布,分析其规律;并通过STIRPAT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揭示能源足迹与人口、经济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能源足迹高的省份主要集中于工业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如山东、河北、辽宁等省;而能源足迹低的省份主要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如广西、宁夏、青海等省,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布较为吻合。能源足迹强度由西向东逐渐减少;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源足迹强度存在下降趋势。人口数量对能源足迹大小的影响显著;人均GDP并没有显示出与能源足迹有反向关系,不能证明能源足迹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