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粪堆制过程中氮素损失及减少氮素损失的机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鸡粪为试验材料进行为期70d室外好氧堆制,观测鸡粪、鸡粪添加1%稻草和鸡粪添加3%稻草3种不同处理的pH值、温度、铵态氮、硝态氮、氨挥发潜力和全氮等变化,并以鸡粪在堆制腐熟过程中灰分绝对量不变为前提计算了氮素的损失量。结果表明:氨挥发是鸡粪堆制腐熟过程中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氮素损失高峰期出现在鸡粪堆制后21d内;3个处理经过70d的堆制腐熟过程,氮素损失率均达15%以上;与鸡粪处理相比,在鸡粪中添加1%稻草能减少氮素损失2 5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尿素与有机物料在土壤中的分解转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好气培养法对尿素和尿素混施有机物料后在土壤中的氮素转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尿素混施鸡粪和小麦秸杆后,在35℃下培养4周以内,可较尿素单施显著提高土壤中NH4^+-N含量。有机物料C/N不同对氮素转化影响各异:尿素与鸡粪混离后NO3^--N是土壤中氮素积累的主要形态;而尿素与麦秸混施后则发生强烈的矿质氮固持作用,土壤中的NO3^--N甚至低于未施肥处理。矿质氮营养和能源碳的加入均可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态氮的含量,培养8周时土壤中微生物态氮含量以:尿素+麦秸〉尿素+鸡粪〉尿素单施处理。  相似文献   

3.
鸡粪污染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鸡粪污染是未腐熟鸡粪及腐熟过程中散发出的恶臭气体造成的,要解决其污染首先要知道鸡粪的特点及恶臭气味产生的原因,才能有效地进行解决。 大家都知道,鸡的消化道短,排空时间短,对饲料的消化率及吸收率较低,鸡粪至少有3个特点。一是养分齐全,含量较高。一些资料显示,鸡粪(鲜基)的粗有机物占23.8%,全氮占1.03%,全磷占0.41%,全钾占0.72%,碳氮比为16:1,钙1.35%,镁0.26%,钠0.17%,硫0.16%,铜  相似文献   

4.
尿素秋深施作春小麦的基肥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已在试验和生产中一再证实。但尿素过早的施入土壤后,是否影响氨态氮的挥发损失?在推广尿素秋深施过程中,这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在1979—1982年三年中,我们进行了尿素秋深施后氨态氮挥发损失的试验,得到的结果表明,尿素秋深施不但没有增加氨的挥发量,还使由于挥发而造成的损失减少了73—86%。  相似文献   

5.
尿素配施有机物料时土壤不同氮素形态的动态及利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尿素配施有机物料时土壤不同氮素形态的动态和利用特征。结果表明:尿素与C/N比高的小麦秸秆配施时,降低了作物吸氮量;与C/N比低的鸡粪配施时,增加了作物的吸氮量。但尿素单施,尿素与小麦秸秆配施,与鸡粪配施的生物量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尿素的水解和硝化在14d以前完成。与单施尿素相比,尿素配施秸秆降低了土壤中NH4-N和NO3-N的含量,而配施鸡粪增加了它们的含量,这与作物吸氮量的变化是一致的。土壤中微生物氮也参与了对作物的供氮过程。作物对“老固定态铵”的利用能力很弱,施肥会显著的增加土壤固定态铵的含量,这些“新固定铵”在作物生长期能被吸收利用。几种处理氮肥利用率的顺序为:尿素>尿素与鸡粪配施>尿素与秸秆配施。  相似文献   

6.
玉米秸秆加鸡粪,酒糟发酵制作黄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粪与酒糟是廉价而来源广和非常规饲料,具有高活性及高蛋白的特点。用10%,20%,30%的新鲜鸡粪,酒糟与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1个月。分别测定了玉米黄贮饲料中的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pH值,氨态氮,有机酸变化及48h瘤胃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结果表明,添加鸡粪能增加秸秆发酵的有机酸含量,降低pH值,并能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加大鸡粪添加量能明显提高玉米黄贮瘤胃48h干物质,中性  相似文献   

7.
尿素与DCD和有机物料配施条件下氮素的转化和去向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采用好气土壤培养试验 ,研究了尿素配施有机物料和DCD条件下土壤不同氮库的动态。结果表明 ,尿素、尿素与小麦秸秆、苜蓿秸秆、鸡粪配施的条件下 ,硝化作用在 7d之内完成。DCD处理的NH4 N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说明DCD对土壤硝化过程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与单施尿素相比 ,C N高的小麦秸秆显著地降低了NH4 N、NO3 N的含量 ;C N低的苜蓿秸秆和鸡粪显著地增加了NH4 N、NO3 N的含量。土壤易矿化有机态氮不仅含量低 ,且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 ,施肥后土壤微生物氮的含量有所增加 ,但处理间没有达到显著水平。15N标记结果表明 :肥料氮的回收率在 84 .1%~ 92 .0 %之间 ,加入DCD显著提高了肥料氮的回收率 ,其他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DCD处理肥料氮主要以有机固定态或粘粒矿物固定态存在 ,其次以NH4 N形式存在 ;其他处理肥料氮在土壤中主要以NO3 N形式存在 ,加入秸秆增加了化肥氮被土壤固定的比例 ,鸡粪中的氮素几乎全部以极易矿化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8.
文章就鸡粪便好氧发酵全程异养亚硝化细菌进行了分离和计数、对各温段的氨态氮和硝态氮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鸡粪便好氧发酵过程中异养亚硝化细菌数量与硝态氮量的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并且是硝化作用的主要完成者;它们的数量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最适硝化作用温度在35℃左右,表现出中温菌的特性;发酵全程几乎都有硝化作用,但硝态氮积累的主要时期是降温阶段,因此适当延长降温期将有利于提高堆肥发酵的硝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9.
鸡粪与酒糟是廉价而来源广和非常规饲料,具有高活性及高蛋白的特点。用10%,20%,30%的新鲜鸡粪、酒糟与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1个月。分别测定了玉米黄贮饲料中的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pH值,氨态氮,有机酸变化及48h瘤胃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结果表明,添加鸡粪能增加秸秆发酵的有机酸含量,降低pH值,并能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加大鸡粪添加量能明显提高玉米黄贮瘤胃48h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添加酒糟能加速黄贮饲料pH值降低,增加玉米秸秆发酵的有机酸含量和乳酸、乙酸比例,酒糟对秸秆瘤胃降解率的提高效果不如鸡粪。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设施菜田氮投入状况评价与面源污染风险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调研和样品测试,对天津市设施菜田氮素投入情况和面源污染风险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设施菜田的氮投入来源以鸡粪、猪粪等畜禽粪以及三元复合肥、尿素和冲施肥为主.设施菜田氮养分投入水平总体很高,平均投入量为1 237.2 kg/hm2,其中高于500 kg/hm2的样本比重为81.4%.不同区县设施菜田氮投入量以静海县最高为1 770.9 kg/hm2,西青区最低为866.8 kg/hm2,但投入过量程度以武清区最高,过量样本比重达88.8%;不同设施蔬菜以番茄投入过量程度居高,投放量为1 391.8 kg/hm2;设施菜田的土壤氮养分含量较高,其中土壤硝态氮含量为46.31 mg/kg,高含量风险样本占总测试样本量的69.8%,表现出较高的氮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1.
鸡粪与谷壳高温堆肥中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鸡粪和谷壳为原料,采用人工好氧堆肥技术,研究堆肥过程中养分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堆肥过程中pH值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变化趋势;总氮、总钾含量呈阶段性变化;氨态氮一直下降;有效磷在堆肥前期上升而后期下降;种子发芽指数呈上升趋势;电导率先升高后降低。添加谷壳后,堆肥升温快、水分蒸发快;鸡粪和谷壳堆制30 d已基本腐熟,以鸡粪∶谷壳=2∶1的堆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缓释尿素中氨态氮挥发速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尿素+缓释剂Q,尿素+缓释剂K,尿素+缓解剂S的氨态氮挥发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0.1%-0.5%的缓释剂Q,0.3%-1%的缓释剂K,1%-2%的缓释剂S对尿素中氮的释放具有显著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3.
鸡粪与油菜秸秆高温堆肥中营养元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以鸡粪和油菜秸秆为原料,采用人工好氧翻堆方式进行高温堆肥试验,研究堆肥制作过程中养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pH值在堆肥前期上升而后期下降;氨态氮、硝态氮、总氮相对含量在堆肥前期下降,后期上升;有效磷在堆肥前期略上升而后期略下降;总钾量呈不断上升趋势;腐植酸总量随发酵时间延长而下降.鸡粪和油菜秸秆堆肥时间在30 d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4.
采用淹水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水平(100、200和400 mg/kg,分别记为1、2、3)下普通尿素(PU)、硫包膜尿素(SCU)、树脂包膜尿素(PCU)和硫加树脂双层包膜尿素(SPCU)对污染红壤中Cd、Pb、Cu、Zn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包膜尿素对土壤pH值和水溶性SO42-含量有较大影响.各施氮处理红壤pH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除5d时PU和60 d时SCU)而增加,不同包膜尿素对土壤中水溶性SO42-含量有较大影响,在同一施氮水平下不同包膜尿素处理间土壤pH值和土壤中水溶性SO42-含量差异较大.60 d培养期间PU、SCU、PCU和SPCU处理pH值比对照分别升高0.17-0.38、0.08-0.27、0.07-0.36和0.10-0.21;水溶性SO42-含量PU、SCU和PCU处理比对照分别升高39.5%-157.3%、40.9%-94.5%和7.55%-55.8%,而SPCU处理降低5.67%-90.7%.不同尿素类型和氮肥的施用量对红壤Cd、Pb、Cu和Zn有效性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60 d培养期间红壤有效态Cd含量以树脂包膜尿素100 mg N/kg下最低,其有效态Cd含量比对照显著降低20.7%-69.8%;有效态Pb、Cu和Zn含量以普通尿素400 mg N/kg下最低,其有效态Pb、Cu和Zn含量比对照分别显著降低17.0%-54.2%、18.5%-34.6%和15.6%-59.5%.随施氮量提高,PU处理有效态Cd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有效态Pb、Cu和Zn含量逐渐降低;SCU处理有效态Pb含量逐渐降低,有效态Cd、Cu和Zn含量变化规律不一致;PCU处理有效态Cd含量逐渐升高,有效态Pb、Cu和Zn含量变化规律不一致;SPCU处理有效态Cd、Pb、Cu和Zn含量逐渐降低.有效态Pb和Zn含量与pH值和水溶性SO42-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有效态Cd与水溶性SO42-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多重金属污染红壤中,可考虑不同控释氮肥的配合使用,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禽业的发展,蛋鸡或肉鸡的良种繁育和生产体系已在各地普遍建立。发展以养鸡为龙头的生态畜牧业,不仅能充分利用鸡粪,经过多级转化,以食物链的形式进行良性小循环,而且也是家庭致富的重要方式。一、鸡→猪→蛆→鸡即以鸡粪喂猪,猪粪育蛆,再用蛆喂鸡。干鸡粪中含粗蛋白22%,粗脂肪1.25%、粗纤维7%,每公斤含热能9.048兆焦。用鸡粪代替部分饲料喂猪,节省了饲料,降低了成本。鲜鸡粪中带有寄生虫卵和病原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养鸡场鸡粪制作再生饲料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 当前,规模化养鸡场的鸡粪已成为污染环境的不可忽视的污染源。根据实际测算,一个10万只蛋鸡场,每天产生鲜鸡粪10万吨。2006年,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规模化养鸡63亿只,约年产干鸡粪2730万吨,这些鸡粪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将不仅污染鸡场内环境,直接影响鸡的生产.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在实际生产中,绝大部分养鸡场只将鸡粪高温堆肥发酵处理后,用作肥料。但是,鸡粪作为肥料,其利用价值也不高,  相似文献   

17.
鸡粪堆腐过程中有机氮形态的变化及含量关系到堆肥的农业价值,研究其变化规律,是为生产高质量的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鸡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了堆腐试验,研究在堆腐过程中不同形态有机氮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堆腐过程中全氮,鸡粪先降低后增加,至堆腐结束下降了30.4%,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 鸡粪呈现增加的趋势,分别增加了4和2.4倍;THN/TN鸡粪先降低后增加,上升了7.9%,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 鸡粪呈下降的趋势,分别下降了40.56%和23.15%;AN/THN,鸡粪先增加后降低,下降了13.49%,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 鸡粪呈现缓慢上升,比开始增加了9.7和2.1倍;AAN/THN三处理在21d均达最低值,分别增加了1.5、5.1和4倍;ASN/THN,鸡粪下降了32.5%,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 鸡粪分别上升了5.4%和2.9%;HUN/THN,三处理均在21d达最高值,鸡粪上升了30.9%,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 鸡粪分别下降了46.2%和239%。由此得出鸡粪堆腐中添加秸秆能够提高全氮的含量减少氮的损失,增加AN/THN、AAN/THN、ASN/THN的值,降低HUN/THN的值,有机态氮的有效性增加。  相似文献   

18.
畜禽粪简易堆(沤)制过程中生物及理化性状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猪粪、拌木屑的鸡粪、蛋鸡粪和牛粪,模拟生产上的堆(沤)制条件,研究4种畜禽粪在堆(沤)制过程中理化性状、安全性和卫生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60d的堆(沤)制,两种鸡粪和牛粪对作物的毒害性显著降低,致病生物体的杂草种籽的杀灭率达100%,可安全还田;猪粪的卫生善状况已达无害化标准,但可溶性碳和氨态氮含量仍很高,未达到安全的稳定程度,需延长堆制时间或限量还田。  相似文献   

19.
氨态氮和硝态氮是植物可以直接吸收的两种主要氮源,无土栽培的水培中很少使用铵态氮作为氮源。本实验通过适当增加营养液中尿素的比例,发现有利于促进苦苣增产;能从颜色、形状、口感方面提高苦苣的商品性;可降低苦苣的硝酸盐含量,提升苦苣的内在商品品质。  相似文献   

20.
3种林地土壤碳和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油松林、阔叶混交林、辽东栎3种不同植被的土壤碳、全氮、氨态氮及硝态氮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 3种植被类型的土壤碳、全氮、氨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从6 月初至7 月中、下旬变化平稳; 7 月下旬到9月上旬变化剧烈; 9月中、下旬到10月下旬变化不大。不同植被对土壤中有机碳、全氮、氨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