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选用13个随机引物对葡萄孢菌14个种的全基因组DNA进行随机多态性扩增.共扩增出152条分子量在200~2 000 bp的DNA片段,多态检测率为98.8%.利用UPGMA方法对扩增的DNA片段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受试菌种相似率为种内(90%)大于种间(80%),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一些形态学上难以区分的相似种利用DNA分子指纹可被区别,此方法可供分类鉴定疑难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朱鹮人工饲养群体扩增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 2 0个 10碱基的随机引物对陕西朱保护站人工饲养的 10只朱 (N ipponia nippon)进行了DNA扩增。结果表明 ,其中 16个引物对所测个体产生了一致的扩增 DNA带纹 ,4个引物产生的 DNA带纹具有多态性。据此计算了扩增 DNA指纹条带的平均带纹相似率为 0 .85 ,平均杂合度为 0 .5 4;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 10只朱的亲缘关系关系并绘制了相关关系聚类图  相似文献   

3.
应用RAPD技术研究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种间亲缘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DNA随机扩增多态性(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研究了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种间的亲缘关系。选择20个引物扩增,在得到的193个片段中,有3个片段是10个材料共有的,多态性达9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甘蔗属可划分为两个组群,即热带种组群(包括热带种、印度种、大径野生种、中国种)和割手密种组群。该结论与Irvine的分类结果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4.
肉仔鸡个体间RAPD指纹的变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白羽肉仔鸡为研究材料,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利用已筛选出的17个随机引物对15个公仔鸡和15个母仔鸡个体间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17个引物在母鸡群共产生145个扩增片段,其中有102个是多态性片段,多态率为7034%;17个引物在公鸡群共产生了154个扩增片段,其中有92个是多态性片段,多态率为5974%。这些结果说明RAPD标记的多态性较高,作为一种DNA标记,它可以用于分析鸡群体的遗传结构;(2)公、母鸡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8621,08214;(3)可以利用RAPD技术检测肉鸡杂合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程度,但必须使用大量的随机引物。  相似文献   

5.
用CTAB法提取了新疆3个不同居群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 L.)总DNA,使用RAPD技术对其进行多态性的研究。从93种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种扩增较稳定的引物,来扩增3个不同居群刺山柑总DNA,共扩增出25条带,每种引物扩增出6~10条带;多态性条带共13条,多态性比例为52%。利用DPS软件所做的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个群居间相似系数在0.69~0.86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76;可聚成2类:阿克陶和乌鲁木齐居群刺山柑可聚为A类;吐鲁番居群刺山柑可聚为B类,他们彼此间的遗传变异较小。  相似文献   

6.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 DNA( RAPD)技术分析了肉鸡群个体间 RAPD指纹的变异程度。 1 0个随机引物在 3 6只公鸡中共扩增出 83个片段 ,其中有 67个是多态性片断 ,多态率为 80 .72 %,1 1个随机引物在 3 6只母鸡中共扩增了 99个片段 ,其中有 86个是多态性片段 ,多态率为 86.87%。公、母鸡群体内个体间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 0 .7858、 0 .73 2 8。结果表明 :RAPD标记的多态性明显 ,作为一种 DNA标记 ,它可以用于分析鸡群体的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7.
石斛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基于RAPD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15种石斛属药用植物,选用10个有效引物(10bp)扩增出99条DNA片段,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UPGMA聚类图。分析结果表明:RAPD方法能有效鉴别所试石斛属植物,其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4.85%,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鳜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的RAPD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60个随机引物对鳜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经过引物筛选,分别用55个和54个引物对野生鳜和养殖鳜进行群体内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群体多态位百分率为85.75%,群体内遗传相似率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8547和0.1453;养殖群体多态位百分率为16.39%,遗传相似率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9527和0.0473;两群体间遗传相似率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6905和0.3095;鳜野生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却显著降低,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间有明显的遗传差异,说明人工繁育对鳜基因组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分析不同种源西红花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8种西红花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分析。[方法]应用22个随机引物对8个西红花品种进行RAPD分析,并根据RAPD的扩增结果,应用NTSYS-pc 2.10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22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8个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共扩增出143条DNA条带,其中108条为多态带,占总数的75.5%,平均每个随机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7.9条;在遗传相似系数0.62处将8个样品分为2类,一类为药用西红花,另一类为观赏西红花。[结论]RAPD法能有效鉴别药用西红花和观赏西红花,分子聚类结果与地理因素未见确定联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RAPD分析花椰菜遗传多样性及预测杂交优势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24个花椰菜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分析。选用20个10hp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80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123条,占68.3%。结果表明,花椰菜品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相似分析表明,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远近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品种熟性的差异与其遗传基因差异相关。根据花椰菜不同品种的遗传距离差异,结合其生物学特性、地理距离,预测试验材料中的5个杂交组合可能获得理想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3.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鸡腿菇菌丝体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碳源(玉米粉)、氮源(蛋白胨)、pH、温度、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采用L27(5^5)五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液态培养鸡腿菇菌丝体。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在不同培养案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17.
18.
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讨论并证明了概率论中常用到的欧拉—普洼松积分。  相似文献   

19.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经卫星搭载、在外层空间飞行8天的棉花种子第一代和第二代植株的子叶、叶片和花药,进行了酯酶、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三种同工酶的酶谱分析,发现某些后代植株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对照相比在活性和酶带数目上都有变化,但没有观察到淀粉酶同工酶在处理和对照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水稻套袋测自交结实率因光强减弱、通气不良和湿度增高的穗部环境,不利于光合作用,并助长霉变感病,妨碍正常结实,使测得的实际值偏低,不适于不育水稻育性的群体遗传分析.在套袋作业未臻完善的条件下,掌握不育株的标准在田间逐株鉴定自然结实率,仍为保证不育水稻育性鉴定准确性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