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两个大豆灰斑病抗性相关SCAR标记的发现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灰斑病是一种由大豆灰斑病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会导致大豆叶片出现病斑、大豆籽粒斑驳,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对大豆生产有重要影响。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对142份育成大豆新品种(系)的灰斑病抗性进行鉴定,进而对大豆灰斑病抗性资源进行评估。利用前期开发的功能分子标记进行候选基因关联分析,筛选得到两个与大豆灰斑病抗性相关的SCAR标记,可用于大豆抗灰斑病的分子辅助育种研究。测序分析发现,它们定位于两个磷脂酶D基因内含子上,是由大豆转座子插入突变形成的。这两个SCAR标记具有功能基因靶向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大豆抗灰斑病育种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986 ̄1994年育成的合丰号大豆7个抗灰斑病品种的亲本选配,抗源利用,组配方式和育种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明确了合理选择抗源,充分利用国外的抗灰斑病资源和抗病中间材料是育成抗病品种的关键。同时,肯定了一次杂交连续选择,回交转育,杂交和辐射结合的方法,是抗灰斑病育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抗灰斑病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大豆种质对大豆灰斑病的抗性,是大豆抗病育种的前提条件.2009年在大豆灰斑病病圃,对黑龙江省大豆育种单位近期新育成的大豆新品系进行抗大豆灰斑病鉴定筛选研究,为抗病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在大豆R3~R4阶段,采用孢子悬浮液人工喷雾接种鉴定方法,鉴定出10份高抗大豆灰斑病的新品种,宝交04-4036、钢0027-3、九...  相似文献   

4.
在大豆灰斑病流行年份,测定了五个组合的F_2代叶部抗灰斑病和感灰斑病两株群其相应株灰斑病粒率的差异及其显著性。其结果为两株群籽粒灰斑病差异明显,达到显著水准。叶部高抗灰斑病株群其籽粒灰斑病达中抗一高抗株平均占98.2%。表明叶部高抗灰斑病单株,其籽粒绝大多数也抗灰斑病。因此,通过对叶部抗灰斑病单株的选择来完成其籽粒抗性的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从抗病育种角度出发,综述了大豆灰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点、生理小种分化与鉴别、病害流行规律与防控、大豆对灰斑病抗性的鉴定方法与抗病种质(基因)发掘、抗病常规及分子育种等方面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大豆灰斑病抗性育种研究应加强病菌致病机理及生理小种划分、抗病资源(基因)发掘、常规与分子育种相结合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原生境野生大豆灰斑病抗性评价与发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大豆抗灰斑病育种基因库,对黑龙江、吉林、河南3个野生大豆保护点内的280份原生境野生大豆资源进行抗灰斑病优异资源鉴定及发掘研究。结果表明:在抗感比例方面,河南桐柏(1:0.75)明显高于吉林龙井(1:1.40)和黑龙江巴彦(1:1.44),而吉林龙井略高于黑龙江巴彦;鉴定筛选出47份对黑龙江省主要灰斑病菌水平抗性好的野生大豆资源,其中,黑龙江巴彦大豆资源12份,吉林龙井14份,河南桐柏21份。  相似文献   

7.
在参试的18个玉米品种中,既抗灰斑又抗大斑兼抗丝黑穗三大玉米风险性病害的品种有:陕单2001、正大999、奥利10号、农科大8号、丹玉69号;现代1号、长单48号、华玉5号抗灰斑病和大斑病,但感丝黑穗病;安森7号、安玉2166两品种高抗灰斑病,但中感大斑病;潞玉6号、陕单22号中感灰斑病,但抗大斑病;正大12号中抗灰斑病,登海605中感灰斑病,但两品种均高感大斑病;敦玉518、临奥1号、登海11号均属高感灰斑病的品种;秦奥23号中感灰斑病、中抗大斑病,但高感丝黑穗病。  相似文献   

8.
大豆抗灰斑病的遗传分析及其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对大豆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 Hara)抗感不同的5个亲本配制的5个杂交组合,对其P#-1,P#-2,F#-1,F#-2,F#-3,B#-1,B#-2各群体用8个灰斑病生理小种的孢子——菌丝悬浮液混合接种,进行了田间抗性表现的遗传分析。根据其分离和均值表现指出其数量遗传特征,并分析比较了病斑型、病斑数、病斑面积百分率和病斑型级数的世代相关和遗传力,指出其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抗病育种是防治玉米病害的主要手段,本研究田间调查了71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对玉米大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的抗病性,旨在明确不同种质资源的抗病能力,为抗病育种提供资源.结果表明,69%的种质对4种病害表现为中抗及以上水平,其中抗大斑病材料占59.2%,高抗和抗病种质各有21份;高抗灰斑病材料67份,抗病材料1份,总占比为95.8%;瘤黑粉病高抗和抗病材料分别为36份和24份,占鉴定材料的85.9%;对丝黑穗病表现抗性以上的种质68份,占总鉴定种质的95.8%.71份新选育自交系中高抗丝黑穗病和灰斑病的资源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0.
大豆灰斑病抗性基因效应分析及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豆灰斑病抗病性的基因效应分析,及对4种类型病斑数的相关分析,揭示出大豆植株的抗病性存在加性、显性和上位性。同时指出灰斑病病斑大小分别受两种不同的遗传机制控制,为实际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人工喷雾接种方法对44份大豆新品种(系)接种了东北流行的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并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免疫品种仅1份(钢95144-1),占2.0%;抗病品种15份,占34.1%;中抗品种19份,占43.2%;中感品种3份,占6.8%;感病品种4份,占9.1%;高感品种2份,占4.5%。提出可做为抗灰斑病育种抗源利用的免疫及抗病品种共16份。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灰斑病短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大豆灰斑病的大发生年能够准确及时地预测病害发生情况,避免严重的损失,于2005~2013年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定点、定期调查大豆灰斑病的发生情况,并采集大豆灰斑病侵染期的气象因子,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大豆灰斑病的流行进行了短期预测,得方程:Y=-62.22-0.54 X2+0.16 X4+0.19 X5+0.12 X6+0.12 X7-0.07 X8+0.13 X9。利用该方程对2011~2013年进行回归拟合,可以看出其拟合效果非常好,因此,可利用该方程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灰斑病的发生发展进行中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东北大豆产区杀菌剂选择混乱、剂量偏大及施用方法不当等诸多问题,试验于2018年进行,分为3个处理。减施增效处理以种植抗病品种为核心,采用根瘤菌剂与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控大豆根腐病,采用自发研制的大豆叶面遮盖剂防治大豆灰斑病,与常规化学药剂处理和不施药处理进行大面积比对试验。随机取点调查根腐病、大豆灰斑病病情指数及产量等性状,计算效益。结果表明:减施增效处理的根腐病及灰斑病病情指数均为最低,分别达17.96%和27.18%。根腐病的防效为64.08%,极显著优于化学药剂处理,大豆灰斑病的防效为72.97%,显著优于化学药剂处理。减施增效处理产量最高,达3914.40 kg/hm2,极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其增收效益为1067.70元。减施增效处理,既减少了杀菌剂的施用量,又提高了产量,获得收益也有所增加,为国家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大豆主要病害为害现状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2001年对吉林省不同生态我进行了大豆主要病害普查。结果表明:吉林省大豆病害分布与为害存在区域性差异。东部山区以灰斑病、红菌性斑点病、霜霉病发生为主;中部地区以病毒症、褐斑病、灰斑病、细菌性斑点病发生为主;西部地区以孢囊线虫、菌核病发生为主。依据调查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大豆病害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东北春大豆杀菌剂的施用量,在大豆灰斑病发病初期进行一种叶面遮盖剂喷施,研究其对大豆灰斑病的防控效果。以无人机喷施杀菌剂为施药对照,以不喷施任何药剂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喷施叶面遮盖剂对大豆灰斑病的防效达72.50%,同时有增产的效果,其增产率为16.00%。同喷施杀菌剂防控大豆灰斑病相比,叶面遮盖剂的使用更符合目前减施增效的农药使用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优良大豆种质资源的利用及筛选优异育种中间材料,选育和推广北方春中早熟区组高油大豆新品种,采用梯级杂交育种方法,将多亲本优良基因进行聚合累加,经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和利用先进的品质分析与病害鉴定技术,创新出既高油又高产、抗病的大豆新品种‘合丰53’,该品种油分含量21.94%,国家北方春大豆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3036.0 kg,比对照品种‘绥农14’平均增产8.6%;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613.0 kg,比对照品种‘绥农14’增产9.9%.该品种的育成与推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玉米尾孢菌叶斑病是由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 zeae-maydia Tehon&Daniels)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近年来已成为危害我国玉米生产的一个主要病害.为此,综述了玉米尾孢菌叶斑病的症状、发生规律以及病原菌特征,并对该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在我国玉米种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