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方法】以表现型具明显差异的两对甜菜单胚CMS系及其O型系作为试验材料,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技术,分析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的功能叶片和花蕾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赤霉素等4大类内源激素的含量和比值变化。【结果】在营养生长的糖分积累期,ABA、IAA、GA3含量均为O型系高于CMS系,差异显著,而DHZR、IPA、ZR含量在营养生长期间均差异不显著;在开花初期的叶片,除IPA外,IAA、ABA、DHZR、ZR、GA3含量均为O型系高于CMS系;饱满花蕾的IAA、ABA、ZR、GA3含量均为O型系高于CMS系。甜菜激素变化较有规律的时期和器官依次为开花盛期的饱满花蕾、开花初期的叶片和和营养生长阶段糖分积累期的叶片。在上述3个时期, CMS系与O型系甜菜的激素含量变化较大,CMS系的IAA/ABA、ZR/ABA和GA3/ABA值分别为O型系的0.55倍、1.43倍、1.64倍;2.66倍、1.55倍、1.49倍和1.14倍、1.60倍、1.53倍。【结论】各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与甜菜CMS相关密切。影响甜菜CMS的时期、器官和激素比值分别为饱满花蕾IAA/ABA的降低、ZR/ABA和GA3/ABA的提高,开花初期和糖分积累期的叶片为IAA/ABA、ZR/ABA和GA3/ABA的提高。该研究为探讨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生理机制和育性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与花蕾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辣椒Capsicum annuum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北A’及其保持系‘北B’、恢复系‘B162’和杂种F1为材料,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技术测定分析了各材料不同发育时期花蕾中内源IAA、ABA、ZRS和GA3的含量和比值变化.结果表明,不育系‘北A’花蕾中IAA和ABA的含量在各个时期均显著高于相应的保持系和恢复系,而ZRS的含量则显著低于可育材料;GA3的含量在造孢细胞期至四分小孢子期呈缓慢降低的趋势,并且在四分小孢子期显著低于可育材料.不育系花蕾中IAA/ZRS、ABA/ZRS以及IAA/GA3的比值均高于相应的保持系和恢复系.初步认为花蕾中较高的IAA和ABA含量及较低的ZRS和GA3含量可能与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3.
不同核背景的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萝卜金花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5A和87A及其保持系75B和87B在花蕾中内源激素含量及激素之间平衡与不同核背景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核背景的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不育系之间及保持系之间内源激素含量均有差异,除个别时期外,IAA和ZR含量为75B>75A、87A>87B、87A>75A和75B>87B;ABA和GA含量为75A>75B、87A>87B、75A>87A和75B>87B;此外IAA、ABA、ZR和GA之间的平衡也受到破坏。可见,萝卜雄性不育系内源激素的含量高低受核基因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23个无性系苗木的内源植物激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无性系间的IAA、GA、ABA、ZR含量具有一定差异性,差异程度表现为IAA>GA>ABA>ZR;IAA、GA、ZR 3种激素的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ABA的含量与上述3种激素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雷公藤无性系间内源激素平衡性差异比较显著,ABA/IAA、ABA/GA、ABA/ZR、ABA/(IAA+GA+ZR)的变异系数大于IAA、GA、ABA、ZR的变异系数;通过聚类分析将23个无性系分为内源激素含量从高至低4个类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薄皮甜瓜内源激素对夜间不同温度的应答及果实内源激素与果实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果实膨大期不同夜温处理后薄皮甜瓜果实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分析不同夜温处理下内源激素含量与单果重增长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薄皮甜瓜果实中内源GA3和ZT含量均在果实膨大前期出现高峰,IAA在果实膨大后期出现高峰,ABA含量一直维持较低的水平。不同夜温处理后薄皮甜瓜果实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明显。与其它处理相比,夜温9℃处理后,果实内源GA3、ZT、IAA含量均明显降低,GA3/ABA、ZT/ABA明显减小,ABA含量在果实发育后期明显升高,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夜温18℃处理后果实内源GA3、GA3/ABA含量明显低于夜温15℃和12℃处理。在薄皮甜瓜整个夜温处理过程中,夜温15℃和12℃间的内源激素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果实内源激素与果实膨大的关系表明,GA3/ABA与单果重增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适宜夜温下其二者直线相关的斜率较小,其中9℃最小。ZT/ABA与单果重增长率间,除夜温15℃和18℃达到显著正相关外,其它夜温处理均不显著。【结论】不同夜间温度对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不同,GA3和GA3/ABA可能与薄皮甜瓜果实生长具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还与其它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6.
切花秋菊‘神马’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短日处理下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方法】以切花秋菊‘神马’为试材,通过对短日处理下花芽的形态解剖观察及顶芽和叶片中内源激素的测定,研究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花芽分化过程中顶芽中GA3含量下降且大多时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叶片中GA3变化与之相反;顶芽中IAA含量先下降,在小花原基分化初期达到最小值,到花冠形成中期达到最大,叶片内源IAA含量在总苞鳞片分化初期前呈上升趋势,随后逐渐下降,到花冠形成期趋于平稳;内源CTK含量大幅增加,均高于未分化期;顶芽中ABA含量先下降,后期呈现上升趋势,叶片中ABA含量变化与顶芽相反,呈现先积累,经短暂平稳期后逐渐减少的趋势。花芽分化开始后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的比值均增大。【结论】高水平的CTK和ABA与菊花花芽分化相关联。在花芽分化初期,顶芽中低浓度IAA、GA3,以及叶片中高含量的IAA、GA3关系到菊花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在花芽分化后期,顶芽中GA3和IAA的积累关系到花冠形成。从激素平衡来看,维持高比率的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有利于菊花的花芽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接种黑穗病菌后甘蔗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为揭示甘蔗对黑穗病的抗性机制及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GT28和ROC22为材料,设接种黑穗病菌处理,以接种无菌水为对照,研究不同抗性甘蔗品种幼苗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受黑穗病菌侵染后,甘蔗幼苗叶片内源激素IAA和GA含量降低,ABA、SA和JA含量提高,IAA/ABA值下降且低于对照.与感病品种ROC22相比,抗病品种GT28有较低的IAA、ABA含量和较高的GA、SA含量,IAA/ABA值变化幅度较小,而抗感品种间内源JA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受黑穗病菌侵染后,甘蔗幼苗叶片IAA、GA、ABA、SA含量及IAA/ABA值变化与不同甘蔗品种的抗性密切相关,可作为甘蔗对黑穗病抗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番木瓜两性株株性转变与温度、叶片内源激素含量水平及激素平衡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台农1号、大白、穗中红3个番木瓜品种两性株的叶片为材料,利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不同高温条件下(30~42℃)叶片的四种内源激素(IAA、GA3、ZR和ABA)含量.结果表明:3个番木瓜品种在株性稳定时(30~32℃)时,IAA、GA3含量及(IAA+ ZR)/ABA、GA3/ABA比值保持较低水平,而ZR和ABA含量保持较高的水平.株性转变时(35 ~40℃)时,4种内源激素含量水平均较高,同时(IAA+ ZR)/ABA、GA3/ABA和(IAA+ ZR)/GA3比值也较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和温度对四种激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主成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番木瓜两性株趋雄发育起主要作用的是IAA和ZR的含量,两者含量对两性株的趋雌发育起抑制作用.而对两性株趋雄发育起主要作用的是GA3.ABA对两性株的趋雄发育和趋雌发育均起到抑制作用.综合表明,ZR含量和(IAA+ ZR)/GA3平衡的调节是影响番木瓜两性株株性转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叶底红花芽分化期叶片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叶底红花芽分化期叶片中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R)和脱落酸(ABA)等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这4种激素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其中GA3和ZR含量在花芽分化基本完成时均达到高峰,相反IAA含量处于低谷;ABA含量在花芽分化中期达到高峰,而此时GA3和ZR含量处于低谷;内源激素含量峰、谷时间和叶底红花芽分化的完成时间相一致;4种激素含量的变化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研究表明这几种激素均与叶底红花芽分化密切相关,高水平的ABA/IAA、ZR/IAA、ZR/GA3有利于花芽分化,高水平的ABA/GA3有利于花芽孕育。  相似文献   

10.
少籽西瓜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胚胎败育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西瓜材料F011、M05以及两者的F1代(少籽)为试材,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测定技术,比较了3个西瓜材料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IAA、GA3、ABA和iPAs的含量变化,对少籽西瓜种子败育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1果实中IAA、GA3、ABA和iPAs的含量变化异常于亲本,IAA、GA3和iPAs在球形胚期相对亏损达到30%~70%,而ABA的含量最高值则为亲本同期的2倍,显著富足.同时,3个材料IAA/ABA、ABA/GA3和ABA/iPAs的比值变化趋势差异明显,说明内源激素动态变化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平衡与西瓜胚胎败育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
许明  白明义  魏毓棠 《西北农业学报》2007,16(3):124-127,135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紫菜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不同发育时期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内源IAA、GA、ZR含量在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保持系和两种不育系都表现出显著性变化,改良萝卜不育系和ogura不育系的内源激素含量在植物发育的各个时期也存在差异.苗期ZR含量主要集中于根部,保持系根部ZR含量最高;幼根保持系IAA含量显著高于不育系,幼苗期叶片IAA含量相差不大;不育系与保持系苗期不同器官GA含量分布不均衡.在花期叶片激素含量在保持系和不育系之间变化较大,蕾期不育系的IAA、GA和ZR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亏缺,尤其是从小蕾期到大蕾期阶段,ogura不育系、改良萝卜不育系的IAA、GA和ZR含量都极显著低于保持系.IAA、GA和ZR是植物体内重要的信号物质,可调节植物的多种生命活动,其亏缺影响花粉的正常发育,从而引起败育.  相似文献   

12.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萝卜金花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5A及其保持系75B幼根、叶和花蕾中内源激素IAA、GA、ABA和ZR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75A和75B的根、叶和花蕾发育过程中激素含量变化差异明显。在花蕾各个发育时期,75A和75B的IAA、ABA和GA含量均为先降后升,75A花蕾中IAA含量低于75B,ABA和GA的含量均高于75B;75A的ZR含量动态变化先升后降,与75B相反。在营养器官中,75A的根和叶中ZR、GA和ABA的含量高于75B(除个别时期外),IAA含量则是75A低于75B。分析认为根、叶和花蕾中内源激素的异常变化可能与萝卜小孢子败育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采后竹笋木质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采后竹笋贮藏期间的木质化机理,探讨采后竹笋内源激素对木质化进程的调控作用。【方法】以采收后雷竹笋和毛竹笋为材料,分析了两个品种竹笋在2±1 C下贮藏期间内源激素(IAA、GA3、ABA)含量和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雷竹笋和毛竹笋贮藏期间,GA3和IAA含量都逐渐减少,而ABA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其中雷竹笋的GA3、IAA和ABA含量高于毛竹笋的。两个品种竹笋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先增加后减少,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逐渐增加,导致竹笋组织硬度增加。经相关分析发现,两个品种竹笋的PAL、4CL和POD活性与ABA/GA3的比值都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BA/GA3比值的变化对竹笋木质化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推测通过降低ABA/GA3比值可抑制PAL、4CL和POD活性而延缓竹笋的木质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辣椒(Capsicum annuum L.)雄性不育系的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的特征,为研究羊角椒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羊角椒核雄性不育系pby-1和保持系PBY-1为材料,观察花蕾7个时期的发育情况及盛花期的花器官,测定盛花期花粉的生活力及减数分裂、四分体及单核3个时期花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分析保护酶活性的变化,比较赤霉素(GA3)、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茉莉酸(JA)及脱落酸(ABA)含量差异及不同内源激素的平衡关系。【结果】与野生型PBY-1相比,不育系只有花器官结构与其不同,花药干瘪,花粉无生活力。在羊角椒花蕾发育的3个时期,不育系与可育系之间在保护酶活性与内源激素含量上存在差异,其中,不育系SOD活性始终显著低于保持系,而CAT活性始终显著高于保持系,POD活性在减数分裂期和四分体时期显著低于保持系,MDA含量只有在单核时期显著高于保持系;四分体及单核时期GA3含量、IAA含量高于保持系,ZR含量始终高于保持系,减...  相似文献   

15.
西洋杜鹃组培苗生根培养及其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西洋杜鹃组培苗进行生根培养,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培养过程中植物体内ZT、GA3、IAA、ABA4种内源激素进行了测定,以及对比不同培养基组合对植物体生根效果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内源激素共同作用调控植物体生根过程.期间IAA、ABA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GA3、ZT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IAA/G...  相似文献   

16.
紫薇花器官分化过程内源激素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紫薇不育与内源激素变化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不育紫薇"湘韵"与普通可育紫薇花器官分化及授粉过程4种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核苷素(ZR)及脱落酸(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紫薇花器官分化及授粉过程4种激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花器官分化开始阶段,不育紫薇较可育紫薇具有更高水平的GA3、ABA和IAA含量,随着花器官的进一步发育,4种激素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GA3水平高于可育紫薇,ZR含量低于可育紫薇;授粉时期,内源激素含量随着授粉过程而变化,且不育紫薇GA3水平较可育紫薇含量更低。因此认为,花器官分化及授粉时期内源激素的异常变化影响了不育紫薇花器官和果实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