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9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44篇
园艺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选育、鉴定抗褐斑病较好的国内甜菜品种,分析抗褐斑病品种的亲缘关系,本试验利用筛选出的多态性较好的14对SSR引物组合对17份甜菜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采用MEGA 3.1软件和Excel 2007获得遗传距离并绘制聚类图,结合分子标记和田间调查结果进行抗褐斑病性调查和聚类分析。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共产生99条扩增带,其中81条具有多态性,平均多态率为81.8%。平均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4601和0.6312。聚类分析结果在0.2遗传距离处,供试材料可分为5个类群,第一类群包括两个亚类。分子标记结果表明:17份供试材料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有5个品种抗褐斑病性较好。聚类结果可见,SSR对于甜菜抗褐斑病品种的遗传基础分析和聚类划分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甜菜SCoT核心引物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筛选出适合甜菜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的SCoT引物,以来自8个不同国家甜菜品种为研究对象,对80条SCoT引物进行扩增,采用SCoT-PCR最优反应体系:2.0μL的10×PCR buffer(含Mg~(2+))、10 ng的DNA、0.5 U的TaqDNA聚合酶、10μmol/L的引物2μL以及0.1μL的dNTPs(2.5 mmol/L each)。结果从80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20条多态性高的引物,这20条引物最多扩增出16条多态性条带,最少扩增出2条多态性条带,扩增总条带15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34条,多态性条带的百分比为86.5%。通过对核心引物的有效性验证,表明筛选出的20个核心引物非常适合用于甜菜指纹图谱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InDel分子标记技术在鉴定甜菜品种一致性中的可行性,本研究以8个甜菜品种为试材,每个品种取24个单株,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利用9对InDel引物对每个甜菜品种的24个单株分别进行InDel-PCR扩增,根据扩增条带分析每个甜菜品种的一致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8个甜菜品种所有位点的平均一致性比率在67.7%~88.1%之间。单一引物在不同品种中表现出的一致性比率具有一定差异。例如,利用ND286引物在品种985和品种1123中检测出的一致性比率为100%,但是在其他品种中检测出的一致性比率分布在46%~63%之间。不同引物在同一品种中表现出的一致性比率可能相同,但其区分出的不一致植株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比如,在平均一致性最好的品种1015中,ND31和ND71引物在24个植株中检测出的一致性比率相同,但ND31引物区分出的差异植株为13、14和15号植株,而ND71引物区分出的差异植株为8、15和21号植株。因此利用单个位点引物对甜菜品种一致性进行鉴定不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应该综合多个位点的表现进行一致性鉴定,且现阶段甜菜品种一致性鉴定的标准不宜设置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引发剂组合对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种子引发剂筛选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利用甜菜种子TD305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引发剂组合和不同浓度对甜菜种子进行处理,对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进行测定。[结果]结果显示,处理时间为48h时,0.2%硼酸+0.3%磷酸二氢钾和0.5%硼酸+0.3%磷酸二氢钾有利于甜菜种子的萌发,0.8%硼酸+0.3%磷酸二氢钾对甜菜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0.2%硫酸锌+0.3%磷酸二氢钾引发效果最好。0.2%硫酸锰+0.3%磷酸二氢钾和0.5%硫酸锰+0.3%磷酸二氢钾的引发效果较好于0.1%硫酸锰+0.3%磷酸二氢钾。[结论] 通过不同引发组合比对分析表明,发芽势最高的组合为0.5%硫酸锰+0.3%磷酸二氢钾,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的组合为0.2%硫酸锌+0.3%磷酸二氢钾,而0.8%硼酸+0.3%磷酸二氢钾组合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为最低。  相似文献   
5.
相同浓度PEG对不同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为了研究相同浓度PEG-6000在23℃时对不同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种子引发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浓度为40%的PEG-6000分别对甜菜种子TD701(2017年)、TD703(2016年)、TD801(2015年)、TD301(2014年)进行处理,浸泡时间为24h、48h、72h,对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进行测定。[结果]结果显示,处理24h时,萌发效果较好的材料为TD701(2017年)和TD801(2015年)。处理48h时,萌发效果较好的材料为TD701(2017年)和TD703(2016年)。处理72h时,TD701(2017年)、TD703(2016年)和TD801(2015年)的萌发效果较好。综合比对,24h处理后的TD801(2015年)的发芽势最高,24h处理后的TD801(2015年)的发芽率最高,48h处理后的TD703(2016年)的发芽指数最高,48h处理后的TD703(2016年)的活力指数最高。[结论] 结果表明处理时间不同,种子贮藏年限不同对甜菜种子的萌发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甜叶菊中甜菊糖的生物合成,生物体内甜菊糖苷糖基化为莱鲍迪苷A及甜菊糖代谢转化,并展望微生物工厂糖基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引发剂对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种子引发剂筛选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甜菜种子TD80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不同引发剂组合对甜菜种子进行处理,对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处理时间相同时,不同浓度不同组合引发剂的引发效果也有差别。通过不同引发组合比对分析表明,8%过氧化氢和40%PEG组合处理的发芽势最高,5% 过氧化氢处理的发芽率最高,3%过氧化氢和0.01%硼酸组合处理的发芽指数最高,8%过氧化氢和0.01%硼酸组合处理的活力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SSR快速鉴定甜菜品种纯度和真实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建立一套快速鉴定甜菜品种纯度和真实性的实验体系,对DNA的提取、检测、PCR反应体系、程序、电泳以及显影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最终确立了一套简单、快速、节约、污染小的甜菜品种纯度和真实性的鉴定体系。该方法使用96孔PCR板,利用碱裂解法提取干种子(或者叶片干粉)DNA;使用无毒的Gelred替代致癌性的EB,利用λDNA检测提取样品DNA的浓度;PCR反应的体系为5μL,使用多重PCR替代单一PCR;PCR反应程序为94℃变性15 s,退火15 s,72℃延伸30 s,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 min;PCR产物的分离使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最后使用快速银染法对电泳后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显影。利用优化后的程序,一位成熟的实验室操作人员只需1天就可以完成192份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适宜于甜菜品种纯度鉴定的DAMD引物,笔者利用12个不同的甜菜品种分别对26条DAMD引物进行扩增,并分别采用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从26条DAMD引物中筛选出16条扩增清晰的引物,这16条引物共扩增出139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22条,多态性百分比为87.7%,这16条引物可以作为甜菜品种纯度和真实性鉴定的核心引物,同时发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检测结果差异不大,而琼脂糖凝胶具有制作方便、检测简单以及不使用任何有毒药剂等优点,推荐甜菜DAMD扩增产物的检测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  相似文献   
10.
甜菜根产量和含糖率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行目的基因克隆等进一步的研究,选育高产、高糖、抗病的新品种,由‘JV34-2’和‘2B023’杂交获得F2代群体200株甜菜为材料,利用123个SRAP标记和18个SSR标记,对甜菜的根产量性状和含糖率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利用完备区间作图软件QTL icimapping3.1,共检测出根产量和含糖性状的17个QTLs,定位于已构建的遗传图谱的6个连锁群中。根产量性状定位了7个QTLs,LOD值为2.5322~4.0098,可解释变异为4.5704%~12.3782%。含糖率性状定位了10个QTLs,LOD值为2.5385~10.8314,可解释变异为2.3482%~19.3828%。本试验是国内甜菜重要经济性状定位研究中获得QTL定位位点最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