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园艺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菊花花粉生活力及瓶插授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菊花花粉的生活力及其对室内瓶插杂交结实率的影响,用1%醋酸洋红染色法检测了10个菊花品种花粉的生活力。结果显示,菊花花粉生活力为70.8%~97.6%,不同品种间有一定的差异。同一个花序,外围管状花的花粉生活力比中心的高,而同一天内的花粉生活力随取样时间的不同也发生变化。花粉在4℃的冰箱内贮藏15 d后,花粉生活力平均降低了16.45个百分点。选取4个菊花品种间2个正反杂交组合进行室内瓶插授粉后,不同组合间结实率有很大差异。试验结果还表明,醋酸洋红染色法可以用来检测菊花花粉的生活力,菊花花粉生活力与杂交结实率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开发食用夏菊的促成栽培技术,从10月10日起,2品种的扦插苗经过5℃的低温处理30~40 d后,栽植于10℃以上的加温温室内,1月下旬就可以采收,单株商品花重约279~319 g.以此建立起食用夏菊1月底促成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切花菊周年生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的切花菊栽培技术开发研究,总结出一套实用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茬口安排、种苗培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等方面,对实现切花菊周年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温胁迫对菊花叶片部分生理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神马'扦插苗为材料,测定其高温胁迫(25~50℃)下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叶片膜透性、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再急剧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趋势则截然相反,而POD活性的变化不大.由此可见,在升温初期菊花可...  相似文献   
5.
为防止Ag+污染环境,开发适宜于切花菊运输前的不含Ag+的预处理剂及预处理方法十分必要。笔者用不同浓度(0~2000 ml/L)无银杀菌剂——苯扎溴铵对切花菊‘神马’的鲜切花进行了不同时间(0~24h)的预处理,然后插入盛有自来水的瓶内,放在温度为20~25℃室内,调查保鲜效果。与其他预处理相比,在100 ml/L溶液预处理3h,瓶插后鲜重一直呈缓慢上升趋势;6d后,极少数叶片发生萎蔫,叶片黄化速度也很缓慢,约90%的叶片12d后还可以保持新鲜;花蕾开放速度也缓慢,15d后仅有50%的花蕾开花,且花瓣挺阔,无枯萎迹象,而且茎干挺直,不弯颈;保鲜效果明显高于其他的预处理。由此可见,使用100 ml/L的苯扎溴铵溶液对菊花鲜切花进行3h的预处理,对其贮运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6.
保定地区菊花常见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保定市菊花病虫害的主要种类.结果表明: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叶斑病、黑斑病、锈病、花叶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潜叶蝇等,并记录了受害症状.  相似文献   
7.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明确菊属野生种与栽培品种的遗传关系和多样性,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菊属11个野生种和12个栽培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进行比较分析。从75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了14个引物,对供试材料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42条清晰可辨的谱带,多态位点比率为95.1%;菊属野生种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Ne)、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Nei’s gene diversity,H)及Shannon信息指数(shannon’s information index,I)均高于栽培菊花,说明各野生种间基因差异比较显著,多态性强于栽培品种。UPGMA聚类结果表明:菊属野生种呈现由低倍向高倍进化的趋势;栽培菊花之间遗传关系复杂,大体可以推断出平瓣是菊花的基本瓣形;菊花脑与栽培菊花亲缘关系最近,小红菊、龙脑菊、若狭滨菊与栽培菊花关系亦较近,神农香菊与其它材料关系最远。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菊属野生种与栽培品种之间遗传关系比较复杂,而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以较好地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出菊属植物间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9.
邸葆  杨际双  阎雪 《北方园艺》2012,(7):135-138
以保定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菊花脑(C.nankingense)、元氏甘菊(C.lavandulifolium)、龙脑菊(C.japonicum)、若狭滨菊(C.japonicumvar.wakasaense)、淄博野菊(C.indi-cum)6种菊属植物为试材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保定野菊的核型公式为2n=2x=18=16m+2st,核不对称系数为56.58%;菊花脑的核型公式为2n=2x=18=12m+6sm,核不对称系数为60.47%;元氏甘菊的核型公式为2n=2x=18=12m+4sm+2st,核不对称系数为62.12%;龙脑菊的核型公式为2n=2x=18=14m+4sm,核不对称系数为66.46%;若狭滨菊的核型公式为2n=4x=36=28m+6sm+2st,核不对称系数为59.92%。淄博野菊的核型公式为2n=4x=36=26m+10sm,核不对称系数为65.88%。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促进切花菊‘神马’(Chrysanthemum morifolium‘Jinba’)开花的最佳亚精胺(Spermidine,Spd)溶液浓度,采用整株喷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1.0 mmol/L)的Spd对成花诱导期间顶芽和叶片多胺(Polyamines,PAs)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mol/L处理提高了成花诱导前期和中期顶芽内Spd的含量,提高了中期时顶芽内精胺(Spermine,Spm)的含量,降低了前期叶片内Spd的含量。1.0 mmol/L处理区成花诱导中期顶芽内Sp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但是在后期顶芽和叶片内腐胺(Putrescine,Put)含量都突然升高;0.01mmol/L处理变化与对照相差不大。虽然0.1 mmol/L和1.0 mmol/L处理均增加菊花的舌状花数,但前者可以提前2 d开花,延长盛花期天数,而后者则延迟2 d开花,并缩短盛花期天数3 d。结果显示,Spd与小花原基分化有密切关系,0.1 mmol/L Spd促进菊花开花,1.0 mmol/L Spd则抑制开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