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1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不同施氮模式和施氮量对福建柏幼苗生物量分配和根系生长的影响,旨在为福建柏幼苗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福建柏幼苗为对象,设置平均施氮(相同间隔时间内施用等量氮素)、指数施氮(依据氮素指数添加)和对照(CK) 3种处理,分析不同施氮量对福建柏幼苗根、茎和叶生物量分配及根系形态变化的影响;运用洛伦兹模型和抛物面模型拟合2种施氮模式下根系生物量与苗高、地径的生长变化关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最佳施氮模式和施氮水平。【结果】在平均施氮和指数施氮模式下,氮素施入对1年生福建柏幼苗生物量均具有显著影响; 2种施氮模式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但根、茎和叶生物量均表现出随施氮量提高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指数施氮模式下,福建柏幼苗的根、茎生物量高于平均施氮处理;在平均施氮和指数施氮模式下,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平均直径和比根长指标均高于CK,表现出各指标均随施氮量提高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指数施氮处理下福建柏根系各形态指标均高于平均施氮处理;抛物面模型具有较高的R2(0.922~0.978)和较低的RSS(0.234~0.841),拟合结果优于洛伦兹模型,能够精确预测不同施氮处理下的根系生物量以及苗高、地径的生长变化。【结论】平均施氮和指数施氮均能促进福建柏幼苗的生物量积累和根系生长,其中指数施氮模式优于平均施氮,最佳施氮水平为每株600 mg氮素。  相似文献   
2.
麻竹山地笋用林笋期叶片光合及呼吸性状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Through analyzing the various position leaves character of 3 ages bamboo, including net photosyntheticrate, light respiratory rate, dark respiratory rate, CO2 compensation point and 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in five-years - old forest during different growing shoot stages in stated - own forestry farm of Nanjin, results showed thatleaves had vigorous physiological function during prosperity stage of growing shoot.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was high-er, light respiratory rate, dark respiratory rate, CO2 compensation point and 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were lower,the photosynthetic coefficients was larger.2- year bamboo and 3 - year bamboo had stronger photosynthetic ability. Different photosynthetic and respiratory indexes of various position leaves were not consistent, but in generally, mid-dle leaf had stronger assimilation ability.  相似文献   
3.
对福建省尤溪县西城镇玉池至音头村之间公路沿线一重山营造的杉木分别与米老排、木荷、火力楠、闽粤栲行间混交林分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林分地上部分持水量主要集中在林冠层,占林分地上部分持水量的71.2%~85.7%;林分总持水量主要集中在土壤层,0~40 cm土层持水量占林分总持水量的99%以上。依据林分总贮水量的大小,4种类型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大小依次为杉木-闽粤栲>杉木-米老排>杉木-木荷>杉木-火力楠。  相似文献   
4.
针对闽东山区造林树种针叶化且连栽引起生产力下降和地力退化问题,开展乡土阔叶树种突脉青冈密度选择试验。运用分形理论对造林密度分别为2400、3000、3600和4050株/hm2的突脉青冈人工林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研究,以荒山为对照。结果显示:突脉青冈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团聚体含量、结构体破坏率及土壤理化性质呈显著回归关系,分形维数与0.25 mm土壤颗粒含量线性负相关,与结构体破坏率呈线性正相关;不同密度的突脉青冈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大小顺序表现为荒山4050株/hm23600株/hm22400株/hm23000株/hm2。上述表明:分形维数可用于表征土壤肥力大小,突脉青冈造林密度为3000株/hm2时的土壤结构、稳定性及肥力最好,是最佳造林密度;运用分形理论研究林地肥力状况为林地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花吊丝竹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关于花吊丝竹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花吊丝竹种质资源鉴定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影响PCR扩增效果的Mg~(2+)浓度、d NTPs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引物浓度及模板DNA用量等5个PCR反应体系主要成分以及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进行分析,并利用建立的优化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对100条候选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适合花吊丝竹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20μL的反应液中含3.0 mmol/L Mg~(2+)、0.20 mmol/L d NTPs、1.25 U Taq DNA聚合酶、0.6μmol/L引物、10 ng模板DNA、2μL 10×Buffer、8.55μL dd H_2O。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45 s,52.7℃退火30 s,72℃延伸90 s,40个循环;72℃延伸10 min,4℃保存。建立的花吊丝竹的ISSR-PCR反应体系能够扩增出清晰、多态性较高的条带,且筛选出的16条引物具有高度多态性。表明该体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重现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以2年生的凹叶厚朴幼苗为试验对象,设置0(CK)、50、100、200和300mg·kg~(-1)等5个梯度,研究Cd胁迫对厚朴幼苗生物量、叶绿素SPAD值、各组织部分Cd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合特性的影响。厚朴幼苗根干质量Cd积累最高达325.76mg·kg~(-1),地上部分干质量Cd积累最高仅为13.56mg·kg~(-1),而根部Cd积累量占到全株Cd积累量的95.71%~96.23%,其地下组织部分Cd含量高于地上组织部分,说明厚朴幼苗根吸收的镉主要积累在根部。厚朴幼苗株高增长量随Cd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在高Cd胁迫下,叶绿素SPAD值呈差异极显著变化,低Cd胁迫下厚朴仍能生长和代谢,说明厚朴有一定的适应性。4个Cd处理下厚朴幼苗的PSⅡ的最大量子产量(Fv/Fm)、实际的光化学有效量子产量(ΦPSⅡ)、化学淬灭(qP)、电子传递效率(ETR)与CK组相比均显著下降,说明Cd处理阻碍了凹叶厚朴叶片光合反应链中电子传递,进而影响PSⅡ反应中心活性,改变了对光能捕获与转换及电子传递效率,产生光抑制,进而造成对植物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含笑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材料,对影响ISSR-PCR扩增效果的一些因素,如dNTPs浓度、Mg2+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引物用量、模板DNA用量以及退火温度等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确立了可用于福建含笑ISSR-PCR分析最适宜的PCR反应条件:20μL PCR反应体积中含0.4 mmol.L-1dNTPs,2.5 mmol.L-1Mg2+,1.5 UTaqDNA聚合酶,0.6μmol.μL-1引物,30 ng模板DNA。PCR扩增程序:94℃预变性2 min,94℃变性30 s,47.3℃退火30 s,72℃延伸1 min,45个循环,72℃延伸7 min,4℃保存。应用ISSR体系对5份福建含笑种质进行了扩增,证实了该体系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合分析了雪压危害与竹林结构、气象及地形等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受害竹林做了形态分类,提出了通过提高竹林结构来改善竹林抗雪压危害能力的几种措施,即控制适宜的立竹量,合理采伐,混交等。  相似文献   
9.
不同处理对福建含笑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福建含笑的种子分别进行了不同储藏方式和不同浸种方式的发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层积沙藏的效果最好,其种子平均发芽率为62.7%;不同浸种方式的发芽对比试验中,经处理的种子发芽高峰期集中在第26-31天,平均发芽率为24.8%;浸种温度和赤霉素是影响福建含笑种子萌发的主要因子;最佳处理方式是先用质量浓度为1 200 mg.L-1的赤霉素浸泡12 h,然后在50℃的水浴中浸种30 min,其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48%。  相似文献   
10.
在毛竹丰产林中 ,设置 4块标准地 ,1 996年 1 1月注射毛竹营养液 ,1 997年夏在各注射和未注射营养液的标准地中取 1 992~ 1 997年生毛竹枝叶测定光合速率、光呼吸、暗呼吸、CO2 补偿点、光补偿点等光合性状。结果表明 ,施用毛竹营养液后叶质重、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 ,净光合速率增大 ,暗呼吸有所提高 ,光呼吸速率减小 ,CO2 补偿点和光补偿点明显下降 ,这些指标的改变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增加有机质积累 ,有利于培养高产稳产竹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