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用睾酮诱导,研究小鼠骨髓巨噬细胞(BMMs)凋亡过程中Fas/FasL途径上caspase-8表达的改变。以BMMs经L929条件培养基(LCM)诱导5d后,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F4/80阳性细胞,并将细胞分为两大组。第1组是空白对照组,睾酮(100nmol·L-1,下同)处理组,去除LCM组,去除LCM同时用睾酮处理组。第2组用FADD反义寡核苷酸(ASODN)转染BMMs后,重复第1组的4个处理组,并以FADD错义寡核苷酸(MSODN)转染后的睾酮处理组作为对照。处理12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的凋亡情况,并通过RT-PCR、Real-time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中caspase-8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缺少LCM或用睾酮处理时,睾酮可在体外诱导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凋亡,并伴随caspase-8的活化。FADD反义寡核苷酸能抑制睾酮诱导的小鼠骨髓巨噬细胞的凋亡,其下游的caspase-8表达也被抑制。  相似文献   

2.
讨论数论函数方程φ_2(n)=S(SL(n~k))的可解性,其中k=15,17,φ_2(n)为广义Euler函数,S(n)为Smarandache函数,SL(n)为Smarandache LCM函数.基于广义欧拉函数φ_2(n)、 Smarandache函数S(n)与Smarandache LCM函数SL(n)这3个函数的性质,利用初等方法给出了这2个数论函数方程的一切正整数解.  相似文献   

3.
利用超声波对化肥控失材料(LCM)进行修饰改性,结果表明对硫酸铵的控失效果随处理时间呈现先升高然后降低的规律,峰值出现在5min.本文对其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数论函数方程S(SL(n~(11)))=φ_2(n)及S(SL(n~(12)))=φ_2(n)的可解性问题,其中S(n)为Smarandache函数,SL(n)为Smarandache LCM函数,φ_2(n)为广义欧拉函数.利用初等数论的内容方法及计算技巧得到上述两个数论函数方程的所有正整数解.  相似文献   

5.
在对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三期福州城区土地利用影像解译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Idrisi和ArcGIS软件构建土地利用变化模型(LCM);并利用该模型预测2010年和2015年福州城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预测结果的Kappa系数达到0.8657,表明预测精度与可信度较高.预测结果表明2015年福州城区建设用地沿闽江向东南方向扩展;建设用地、园地和道路的面积持续增大,水田、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不断减小,水域面积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
酸乳中乳酸菌计数培养基的优选与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5种乳酸菌计数培养基对乳酸菌的检测效果,其中TJA培养基乳酸菌检测率比LCM培养基、MRS培养基、改良CHALMERS部养基和LAB培养基分别高11.7%、44.8%、43.1%、和121.3%;在优选出的TJA培养基上分别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分散剂吐温-80进行改良,结果表明,改良TJA培养基以含0.1%吐温-80的检测效果最佳,对部分市售酸乳的检测与分析表明,酸乳成品中的乳酸菌数普遍大于1×108cfu/ML,个别品牌酸乳中的活性菌达到1×109cfu/ML.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利用微生物菌群发酵玉米秸秆生产生化黄腐酸及其应用效果。[方法]从自然界直接筛选能高效降解玉米秸秆的微生物菌群,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利用菌群发酵玉米秸秆生产生化黄腐酸的产量,并对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利用获得的菌群LCM9,以玉米秸秆为唯一营养源,在水分含量为75.0%时,发酵7d,生化黄腐酸产量可达15.7%。施加500mg/kg生化黄腐酸,培养5d后,小麦种子根长增加59.1%,芽长增加97.1%。[结论]利用微生物菌群发酵玉米秸秆可获得较高产量的生化黄腐酸,且产品对小麦幼苗具有明显刺激生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吕志伟  呼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466-20468
[目的]研究利用微生物菌群发酵玉米秸秆生产生化黄腐酸及其应用效果。[方法]从自然界直接筛选能高效降解玉米秸秆的微生物菌群,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利用菌群发酵玉米秸秆生产生化黄腐酸的产量,并对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利用获得的菌群LCM9,以玉米秸秆为唯一营养源,在水分含量为75.0%时,发酵7 d,生化黄腐酸产量可达15.7%。施加500 mg/kg生化黄腐酸,培养5 d后,小麦种子根长增加59.1%,芽长增加97.1%。[结论]利用微生物菌群发酵玉米秸秆可获得较高产量的生化黄腐酸,且产品对小麦幼苗具有明显刺激生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利用微生物菌群发酵玉米秸秆生产生化黄腐酸及其应用效果。[方法]从自然界直接筛选能高效降解玉米秸秆的微生物菌群,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利用菌群发酵玉米秸秆生产生化黄腐酸的产量,并对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利用获得的菌群LCM9,以玉米秸秆为唯一营养源,在水分含量为75.0%时,发酵7d,生化黄腐酸产量可达15.7%。施加500mg/kg生化黄腐酸,培养5d后,小麦种子根长增加59.1%,芽长增加97.1%。[结论]利用微生物菌群发酵玉米秸秆可获得较高产量的生化黄腐酸,且产品对小麦幼苗具有明显刺激生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水稻茎秆机械强度是抗倒伏能力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深入研究水稻茎秆机械强度和抗倒伏特性的内在生理、生化、遗传和分子等方面机制,经400Gy 60Coγ射线诱变和筛选,获得了一个特异性低纤维突变体LCM527-1。经考查,该突变体与野生型品种527(WT)相比,除整个生长期间表现出茎秆、叶片、叶鞘、穗颈和枝梗均脆性及极易折断外,还伴随有生长势偏弱、植株变矮、穗数减少、剑叶和穗变短等形态特性。抗倒伏指数、茎秆单位长度的鲜质量和干质量以及倒一节和倒二节抗折断力均明显降低,茎秆中Ca、Si、K等重要组成元素显著减少,茎秆纤维素含量显著下降,半纤维素含量增高。遗传分析表明,该低纤维突变性状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暂名为lcm527-1),利用SSR分子标记将lcm527-1基因定位于2号染色体的RM3774和RM1092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10.6cM和5.1cM。这些结果将为今后研究低纤维突变及其精细定位提供依据,也为深入研究水稻抗倒伏机制提供分子生物学支持。  相似文献   

11.
Persistent infection with 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LCM) virus activates a phenotypic expression of murine leukemia viruis-related antigen. NZB and (NZB x NZW)F(1) mice, which normally carry large amounts of Gross virus, and C57BL/6 and NZW mice, which normally carry little virus, were infected with LCM virus. All had Gross soluble antigen in their plasmas at 3 months of age, while noninfected matched controls of all strains did not. This effect was seen after infection with LCM virus that was tissue passed or plaque purified. Similarly, cultures of mouse-embryo fibroblasts produced Gross soluble antigen when infected with LCM virus, but noninfected cultures failed to do so.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对新疆帕米尔地区6种真藓科植物进行解剖学研究。[方法]应用石蜡切片和电镜扫描技术,对6种真藓科植物茎、叶的微结构进行了较详细地观察和分析。[结果]垂蒴真藓茎横切面的边缘平整,细胞排列整齐;叶细胞角质层厚,表面较粗糙,有细小的颗粒状和鳞片状附属物分布。灰黄真藓茎表皮细胞强烈凹陷,茎横切面边缘不整齐,细胞镶嵌排列;叶背、腹面相邻细胞的细胞壁呈"菌褶状",细胞表面较光滑。宽叶真藓茎横切面五角形;叶片背卷,多数叶细胞中内含物浓厚,叶背、腹面细胞壁呈规则"网格状",叶背面有细小的附属物零星分布,角质层皱折不多;叶腹面细胞表面较光滑。紫色真藓茎横切面不规则多边形;叶背、腹面细胞壁上零星分布着一些不规则的附属物,背面细胞排列呈不规则"网格状",腹面细胞排列呈整齐的"竹节状"。拟三列真藓茎内皮部具体积大的薄壁细胞,中轴分化明显;叶背、腹面细胞壁凹陷相对浅些,3~5个单疣或分叉疣分布于凹陷的细胞壁上,疣上有条状纹饰。湿地真藓茎细胞壁薄,均有角隅加厚现象,叶边内卷,叶背、腹面细胞壁呈挤压状不规则排列,角质层纹饰细小,数量较多。[结论]6种真藓科植物的茎、叶的微结构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经过对穿叶独行菜繁殖器官的解剖,观察到:萼片、花瓣、药隔和果皮都有较大和大型的贮水细胞;药壁4层,中层1层,退化较早;绒毡层腺质型,消失较晚;1列孢原细胞,2~5列小孢子母细胞;一朵花的花药间减数分裂不完全同步;四分孢子四面体形,孢质分裂同时型;成熟小孢子为3沟3核花粉粒;倒生胚珠,薄珠心型;双珠被,有明显的珠被绒毡层;四分孢子直立式,反足细胞消失早,属蓼型胚囊;胚胎发育十字花型(柳叶菜型);胚乳核为无丝分裂,分裂不同步。  相似文献   

14.
四川铜羊(山地型)较早熟,公、母羔的初情期分别为90日龄和75日龄左右。发情周期为20.6天,发情持续期为41.8小时。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和发情持续期分别为76.7天和30.0小时。发情开始后36至40小时开始排卵,排卵数平均为2.0个。产羔数平均为1.8头。怀孕期为149.8天。  相似文献   

15.
对沙枣茎次生木质部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沙枣茎的次生木质部为环孔材,导管分子穿孔板为单穿孔,导管有具缘纹孔,多为互列式,大多数导管分子短而宽。木射线为异形射线Ⅱ-B。侵填体多。轴向木薄壁组织为离管型的星散薄壁组织和傍管型的稀疏傍管薄壁组织。木薄壁组织发达,易产生不定根和不定芽。轴向木射线薄壁组织丰富、纹孔大是侵填体形成的原因。沙枣胶大多分布于径向木薄壁组织即木射线中。木纤维壁厚度与纤维腔宽度之比小于1,是上好的造纸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