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将50%对硫磷乳油施于田间油菜中,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对硫磷在油菜叶片中的残留与降解情况。结果表明:(1)对硫磷磷在油菜叶片中的降解分为物理为主和化学为主2个阶段,降解过程分别符合不同的Ct=C0e-kt方程,其在油菜叶片中的残留半衰期为23.05~25.85 h。(2)当对硫磷浓度800 mg.L-1时,喷在油菜的苗期、抽薹期和花期3个生长时期,在施药120 h,对硫磷在油菜叶中的残留量分别为5.030、1.285、4.943 mg.kg-1,对硫磷在油菜上3个生长期的消解率均达到90%以上,但3个不同时期中对硫磷的消解规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将50%对硫磷乳油施于田间油菜中,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对硫磷在油菜叶片中的残留与降解情况。结果表明:(1)对硫磷磷在油菜叶片中的降解分为物理为主和化学为主2个阶段,降解过程分别符合不同的Ct=C0e-kt方程,其在油菜叶片中的残留半衰期为23.05~25.85 h。(2)当对硫磷浓度800 mg.L-1时,喷在油菜的苗期、抽薹期和花期3个生长时期,在施药120 h,对硫磷在油菜叶中的残留量分别为5.030、1.285、4.943 mg.kg-1,对硫磷在油菜上3个生长期的消解率均达到90%以上,但3个不同时期中对硫磷的消解规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对硫磷在苹果上的残留动态以及残留在苹果上的对硫磷在储存期间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 ,对硫磷在苹果上消解半衰期为15.20—17.45d ;储存期间 ,残留于苹果上的对硫磷的消解半衰期为12.53—13.32d。在苹果树上禁用对硫磷甚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二氯吡啶酸在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除草剂二氯吡啶酸在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油菜和土壤上喷施质量分数75%的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有效成分338 g/hm2),测出油菜和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5.63~6.75 mg/kg和0.47~0.48 mg/kg,半衰期为8.49~10.11 d和3.76~4.74 d。对油菜施药1次,施药后45 d测得油菜上残留量为0.15~0.17 mg/kg。  相似文献   

5.
消解去除食用叶菜中高效氯氰菊酯残留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青菜为介质,测定经存储、加工及理化处理过程的高效氯氰菊酯农药的残留下降情况。结果表明,各种处理对去除青菜中残留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均有一定作用。随着存储和紫外照射时间的延长,青菜中的高效氯氰菊酯残留量逐渐减少,存储72h的消解率为28.01%,紫外照射1h的消解率为20.45%。水温的升高或碱性的增强,青菜中的高效氯氰菊酯残留消解加快,80℃水溶液处理5min的消解率为96.07%,pH9水溶液处理1h的消解率为40.15%。洗涤剂浸泡,其残留下降亦加快,2%的洗涤剂溶液处理1h的去除率为49.04%。臭氧处理的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去除作用效果最明显,处理30min去除率可达50.27%。而进一步再与紫外线、NaHCO3、双氧水联合处理,高效氯氰菊酯残留下降则更显著,表现出明显协同效应。同时建立了多残留检测方法,可同时检测六六六、DDT多个单体,及甲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有机氯及菊酯类农药和取代苯基类杀菌剂百菌清,其检测限与回收率均达到了农药多残留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杀灭菊酯在茶叶上施用后的残留消解动态。在每亩1.0—2.5克有效成份的施用剂量下,杀灭菊酯在茶叶上的残留半衰期为3.0~4.16天;在不同茶季施用,消解速率表现夏茶>春茶>秋茶,气温和降雨对消解速率不表现显著的影响;茶叶上的残留农药随着施药浓度和施药次数增加而增加;与乐果和辛硫磷混用未表现对杀灭菊酯残留的影响。建议杀灭菊酯在茶叶上的安全间隔期为7天。  相似文献   

7.
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市场上销售的蔬菜农药残留情况,在几个蔬菜批发市场及21个超市中,采用速测法和气相色谱法,对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抽样检测。结果表明:全年共检测蔬菜样品39885个,其中超标个数为270个,总体检出率为0.68%,主要的残留农药是氧化乐果、磷胺、水胺硫磷、对硫磷、甲拌磷、三唑磷。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油菜地土壤和油菜植株中的胺苯磺隆残留量进行了检测,同时研究了14.5%胺.吡.草除灵可湿性粉剂在油菜地施用后,胺苯磺隆在油菜地土壤和油菜植株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14.5%胺.吡.草除灵可湿性粉剂施用后,胺苯磺隆在油菜地土壤和油菜植株中的消解半衰期为4.26~6.29 d。这说明胺苯磺隆属易降解农药,对油菜地土壤和油菜植株安全无害,但由于其在油菜地土壤和油菜植株中的残留量与施药时间呈较明显的负指数关系,所以应合理控制施用量。  相似文献   

9.
几种农药在茶叶上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几种农药在茶叶上施用后的残留动态,于2014年研究了防治茶叶病虫害高效低毒的主要药剂的消解动态;采用新型静电喷雾器械对8种农药在茶叶上进行喷雾,分别在不同时间对茶叶取样并进行农药残留消解动态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2 h虫螨腈在茶叶中的残留降到了41.00 mg/kg,联苯菊酯1 d后在茶叶中的残留降到了2.90 mg/kg,均达到了欧盟规定的农药最大残留量(MRL)标准;在茶树上利用静电喷雾的方法进行施药,可以有效降低农药残留量,缩短茶叶采摘的安全间隔期,为茶园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连续三年随机对西安市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和基地中的五大类蔬菜及水果进行了随机抽样检测,共抽取样品1 808个,采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气质联用色谱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1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之间农药残留种类检出情况没有明显区别,每个样品都有农药残留检出,且以叶类蔬菜中农药残留种类检出最多。2连续3 a,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高残留农药种类都集中在有机氯农药百菌清、三唑酮、腐霉利。3连续三年以叶类蔬菜禁限用农药检出率最高,禁限用农药中以氧化乐果检出率相对较高,对硫磷检出率最低。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产碱假单胞菌代谢产生的解毒酶对农药的降解作用,研究了该酶对水体系和蔬菜中的甲基对硫磷的降解规律,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酶作用后甲基对硫磷的降解产物。结果表明:此酶可以有效降解甲基对硫磷的残留,且酶浓度越高,其降解效果越好。当水体系中甲基对硫磷起始浓度为03 mg/L时,添加320 mg/L的酶作用90 min后,甲基对硫磷的降解效果可达81.7%;当蔬菜体系中甲基对硫磷浓度为0.5 mg/kg时,添加相同量的酶作用60 min后,甲基对硫磷的降解效果可达58.5%。通过GC-MS确定降解产物为4-硝基酚,水体系中甲基对硫磷的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R2>0.84),这为促进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施氏假单胞菌YC-YH1对甲基对硫磷的降解及其代谢产物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验室已获取的菌株YC-YH1对甲基对硫磷进行降解,以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质谱分析(HPLC-MS)测定菌株YC-YH1对甲基对硫磷的降解速率并检测其代谢产物,通过基因克隆研究菌株YC-YH1对甲基对硫磷降解的分子机制,同时分析代谢产物对菌株YC-YH1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YC-YH1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能够高效降解甲基对硫磷,其同时含有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基因mpd和有机磷水解酶基因ophC2.经质谱分析确定,菌株YC-YH1将甲基对硫磷水解为对硝基苯酚和二甲基硫代硫酸酯,其中对硝基苯酚显著抑制YC-YH1的生长.综上,施氏假单胞菌YC-YH1能够高效地降解甲基对硫磷,但对硝基苯酚作为其代谢产物对YC-YH1的生长存在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凤霞  薛晓丽  王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614-4615
考察了多金属氧酸盐在紫外光照下对有机磷农药的光催化降解行为。结果表明,α-H4SiW12O40光催化降解对硫磷的效果最佳。41.5μmol/l对硫磷溶液最佳降解条件为:α-H4SiW12O40用量0.7 g/L,pH值2.0,500W的荧光灯照射60 min,对硫磷降解率达到92.5%。  相似文献   

14.
甲基对硫磷水解酶(MPH)能高效降解甲基对硫磷,并能够降解杀螟松、乙基对硫磷和毒死蜱,但降解效率依次降低。为提高MPH对毒死蜱的降解活性,采用易错PCR的方法对MPH进行随机突变,筛选到2株突变体A291V和K173R,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结果表明K173R对毒死蜱的降解活性比MPH提高了41.55%。通过同源建模及与毒死蜱的分子对接对酶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发现氨基酸残基R72在酶与毒死蜱的结合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口袋和关键氨基酸的变化可最终导致K173R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张辉  吴华  兰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598-4599,4683
[目的]探讨不同发酵时间白腐真菌对玉米和油菜秸秆的降解效果。[方法]设置6个时间点(0、20、25、30、35和40 d),测定油菜和玉米秸秆的木质素含量和降解率变化。[结果]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玉米和油菜秸秆的木质素降解率均呈下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发酵培养20 d时,油菜秸秆的木质素降解率达到最大,为58.07%;在发酵培养35 d时,玉米秸秆的木质素降解率达到最大,为33.62%。[结论]白腐真菌对玉米和油菜秸秆的降解效果显著,其中对油菜秸秆的降解效果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采用RP-410型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对蒜苗中对硫磷复配液的残留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施药方式、浇水量、施药浓度等对对硫磷复配液中残留的降解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储存条件下小白菜中残留农药的降解规律。[方法]以普通小白菜为材料,将其在1 000倍甲基对硫磷、乐果、敌敌畏、治螟磷、毒死稗和氰戊菊酯的混合稀释液中浸泡1 min,取出晾干后分别在CW(25℃,湿度55%RH)、LC(4℃,湿度60%RH)和DW(-24℃、70%RH)条件下保存,0、24、48、72 h后分别取样,测定各处理小白菜中农药的残留量。[结果]CW条件下毒死稗、敌敌畏、甲基对硫磷降解速度较快,24 h降解50%以上,72 h降解90%左右;LC和DW条件下毒死稗、敌敌畏、甲基对硫磷的降解速度较其他几种农药快,但较在CW条件下降解慢;DW条件下除毒死稗72 h降解率超过50%外,其他几种农药降解较慢,氰戊菊酯几乎没有降解。[结论]低温冷藏条件下,各农药降解速度均下降。  相似文献   

18.
高特克在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农药高特克及其代谢产物在油菜和土壤中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高特克使用后,母体在植株和土壤中降解较快,并通过代谢产生高特克酸,以其母体和代谢产物总量评价其安全性,它在土壤和植株上半衰期分别为17.2和5.2d,按推荐剂量使用,在油菜籽中的最终残留低于0.1mg/kg。  相似文献   

19.
利用娄底市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娄底市油菜产量统计资料,对1981~2010年娄底市油菜不同生育期的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进行主分量分析定义出气候综合指标,再通过Morlet小波变换对气候综合指标和油菜产量进行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娄底市油菜不同生育期气候综合指标均由前两个主分量贡献产生,并存在明显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娄底市油菜全生育期气候综合指标和油菜产量各自所反映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20.
陈朝琼  刘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11-19713
[目的]筛选降解油菜秸秆的最优菌群,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通过刚果红平板法、苯胺兰平板法及纤维素酶、木质素酶产酶试验考察了6个菌群的油菜秸秆降解能力。[结果]腐烂秸秆土菌群生长最快,具有最大的生长量,木质素酶活性最高,纤维素酶活性达到了924 U/ml。腐烂秸秆土菌群固态发酵降解油菜秸秆14 d,对油菜秸秆、纤维素、木质素降解率为71%、82%、53%。前12 d对油菜秸秆、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量分别占各自总降解量的86.05%、93.35%、93.15%。[结论]腐烂秸秆土菌群为降解油菜秸秆最优菌群,并且在降解的前12 d为高效降解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