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胺唑草酮的光解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笔者采用液液分配-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胺唑草酮在不同自然水体、不同p H缓冲溶液、不同表面活性剂、不同浓度腐殖酸中的光解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胺唑草酮在碱性条件下光解最快,中性条件次之,半衰期分别为2.9 h和6.4 h。在酸性条件下最缓慢,半衰期为7.6 h。胺唑草酮在4种不同类型水体中的光解速率顺序为:河水稻田水湖水蒸馏水。胺唑草酮在不同浓度腐殖酸中的光解半衰期分别为1.3、3.5和5.8 h。在不同表面活性剂试验中,胺唑草酮在Span 60中的光解最快,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次之,在Tween 80存在的条件下降解最慢,其半衰期分别为2.1、2.5、10.2 h。可得出结论,胺唑草酮在碱性和中性环境中不稳定;在河水中能较快光解;低浓度腐殖酸对胺唑草酮的光解有促进作用;在Span 60存在的条件下最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大豆中戊唑醇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测定大豆和植株中戊唑醇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丙酮提取、液-液分配、弗罗里硅土层析柱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进行测定。[结果]在添加量为0.02~1.00 mg/kg范围内,戊唑醇在大豆和植株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7%~105.3%和93.2%~100.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8.9%和1.7%~4.6%;方法的最低检出量为1×10-10 g,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mg/kg。[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灵敏度、精密度和检测限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砜嘧磺隆25%可湿性粉剂在马铃薯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定砜嘧磺隆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砜嘧磺隆在马铃薯中的残留动态,应用液相色谱法测定砜嘧磺隆在马铃薯中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砜嘧磺隆在马铃薯植株和土壤中降解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C=C0e-kt,砜嘧磺隆在土壤中半衰期为(0.02~3.10 d),在植株中的半衰期为(0.93~2.90 d)。该药属易分解农药(T1/2<30 d)。在马铃薯4叶期时喷药1次,按推荐剂量90 g/hm2及1.5倍剂量135 g/hm2施用25%可湿性粉剂砜嘧磺隆。在收获期马铃薯植株和块茎均未检测出,在马铃薯上的砜嘧磺隆安全使用量推荐为90 g/hm2,建议马铃薯上砜嘧磺隆最大残留限量值MRL暂定为0.1 mg/kg。  相似文献   
4.
三氟啶磺隆钠盐与莠灭净混用的联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浦群  唐静  逯忠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671-13672
[目的]探讨三氟啶磺隆钠盐与莠灭净混用后的联合作用。[方法]以稗草、胜红蓟为供试材料,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采用Cowing法评价三氟啶磺隆钠盐与莠灭净混用后对稗草、胜红蓟的联合作用。[结果]三氟啶磺隆钠盐与莠灭净对稗草和胜红蓟的防治效果均随各自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混用后的防效较各自单剂的防效大幅度提高。二者混用后对稗草的联合作用基本属于增效作用。对胜红蓟属于相加作用。[结论]二者混用用于甘蔗田除草,可以优势互补,减少各自的用量,降低三氟啶磺隆钠盐的使用成本和药害,扩大杀草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该研究为三氟啶磺隆钠盐与莠灭净合理混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宋艳宇  张浩  王岩  逯忠斌 《大豆科学》2007,26(4):634-636
为了制定氯嘧磺隆在大豆上的安全使用标准,将50%氯嘧磺隆可湿性粉剂于大豆生长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氯嘧磺隆在大豆植株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测定了氯嘧磺隆在大豆及土壤中的残留量.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氯嘧磺隆在大豆植株中比在土壤中消解得快,其半衰期分别8.77~8.86 h和10.47~11.07 d.大豆收获期籽粒中最终残留量低于0.005 mg/kg,土壤中最终残留量低于0.003 mg/kg.  相似文献   
6.
二氯吡啶酸在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除草剂二氯吡啶酸在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油菜和土壤上喷施质量分数75%的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有效成分338 g/hm2),测出油菜和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5.63~6.75 mg/kg和0.47~0.48 mg/kg,半衰期为8.49~10.11 d和3.76~4.74 d。对油菜施药1次,施药后45 d测得油菜上残留量为0.15~0.17 mg/kg。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三年来对12种大豆田除草剂的筛选结果,并从中优化出一次用药即可防除大豆田全生育期杂草的配方:1、稀禾定+氟磺胺草醚+表面活性剂;2、稀禾定+普杀特;3、甲羧除草醚+乙草胺。上述三个配方小区试验除草效果(施药后65d)分别为95.4%,93.6%和91.4%,较大面积田间示范除草效果(施药后65d)分别为95.6%,95.5%和93.1%。对氟磺胺草醚及甲羧除草醚的二次药害和残留量进行测定,确定了两种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安全用量。建立了整地(翻、耙)——播种(结合施肥)——用药——中耕培土(一次)——收获的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证明,利用除草剂一次性防除大豆田全生育期杂草危害,并免去人工除草和两次中耕的少耕栽培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甜安宁在甜菜田土壤中的残留行为,试验结果表明,16%甜安宁乳油在6000ml/hm~2用量下,土壤中半衰期为2~4天,最终残留量未检出,由此证明,甜安宁对土壤污染的危险性很小.  相似文献   
9.
万丽  侯志广  李丽春  马晓亮  马腾达  逯忠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80-15581,15649
[目的]为烟嘧磺隆的使用及正确评价其在环境中的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试验室培养方法,研究不同缓冲溶液和初始浓度对烟嘧磺隆水解的影响。[结果]pH和初始浓度对烟嘧磺隆水解速率的影响很大。在中性条件下烟嘧磺隆的水解最快,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次之,二者的水解半衰期均未超过10 d,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较慢,半衰期为20.5 d;当缓冲溶液pH为5时,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烟嘧磺隆的水解速率减慢,其水解半衰期分别为2.57、5.91、7.7 d。[结论]烟嘧磺隆水解受酸碱性影响较大,不同初始浓度对烟嘧磺隆水解速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吡蚜酮在水稻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志广  赵晓峰  刘建国  李红杰  逯忠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08-16609,16632
[目的]了解吡蚜酮在水稻植株中的残留动态以及在收获期水稻中的最终残留量。[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了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在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以及在收获期水稻中的最终残留量。[结果]吡蚜酮在水稻植株中的降解半衰期为0.51~0.53 d,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在水稻生长期喷施1次,按推荐剂量300 g/hm2和2倍剂量600 g/hm2施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在收获期植株、糙米和稻壳中均未检出。[结论]吡蚜酮属于易降解农药(T1/2〈30 d)。在水稻田使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时,按推荐剂量300 g/hm2施药1次,建议水稻上最大残留限量值暂定为0.02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