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测定了黄连、黄芩、黄柏、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等33种单味中草药对6种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及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中药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黄连、黄芩、诃子、丹参、石榴皮、金银花等12种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且它们的最低抑菌浓度因药物种类和菌种类型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同时,结合单方药物的抑菌效果,配置了19种不同的中药复方,并测定了它们的抑菌效果及其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11种复方中药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牛心朴子生物碱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珠明  何生虎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306-306,308
对4例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乳汁进行病原分离及鉴定,分离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选择牛心朴子生物碱,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牛心朴子生物碱对3种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分离株的MIC及MBC分别是12.5mg/mL、1.561 25mg/mL、6.25mg/mL和6.25mg/mL、1.561 25mg/mL、3.125mg/mL。  相似文献   

3.
26种中草药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26味中草药对隐性乳房炎分离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效果。杯碟法试验表明,黄连、黄芩、紫花地丁、板蓝根等对2种病原菌的综合抑菌效果较好,达到中敏或高敏,有的甚至是极敏,抑菌圈直径为19.00~24.93 mm。微量稀释法试验表明,黄连、黄芩、红花、金银花、板蓝根等对2种病原菌的综合效果好,MIC为0.004~0.063 g/mL,MBC为0.004~0.063 g/mL。本试验可为研究外用治疗奶牛乳房炎中草药制剂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宫炎净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宫炎净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进行了治疗研究。结果表明,宫炎净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具有明显的效果,治愈率高达84.6%,高于青、链霉素的治疗效果(75.0%)。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表明,宫炎净对乳房炎病原菌有显的抑杀作用,对链球菌类病原菌效果更佳。对宫炎净治疗后的隐性乳房炎乳汁在停药后1d、3d进行分析,发现宫炎净可明显降低乳汁内的体细胞数、乳酸脱氢酶、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的活性和血清白  相似文献   

5.
紫花地丁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提取紫花地丁中的抗菌活性成分,通过抑菌试验进行活性部分追踪,运用化学方法进一步分离纯化其抗菌活性成分,并用紫外光谱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纯度,最后用试管比浊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分离纯化所得的化合物为黄酮类,纯度为97.50%;该化合物对沙门氏菌和乳房炎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12,39,156,156,312及39μg/m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625,312,312,312,625及312μg/mL。  相似文献   

6.
应用宫炎净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进行了治疗研究.结果表明,宫炎净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具有明显的效果,治愈率高达84.6%,高于青、链霉素的治疗效果(75.0%).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表明,宫炎净对乳房炎病原菌有显著的抑杀作用,对链球菌类病原菌效果更佳.对宫炎净治疗后的隐性乳房炎乳汁在停药后1d、3d进行分析,发现宫炎净可明显降低乳汁内的体细胞数、乳酸脱氢酶、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的活性和血清白蛋白的含量,提示了宫炎净治疗后乳腺损伤组织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7.
奶牛小区舍内细菌数量与乳房炎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3个奶牛小区的泌乳奶牛舍空气中细菌和乳房炎奶牛乳汁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同时对临床乳房炎的发病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的奶牛小区细菌菌落总数不同,3号小区>2号小区>1号小区;运动场低于舍内.从空气样本中分离到15种细菌117个菌株,1号小区26株,主要以葡萄球菌为主占46.15%(12/26);2号小区37株,3号小区54株,主要以肠杆菌为主,分别占62.16%(23/37)和61.11%(33/54).从乳房炎奶牛乳汁中检测到8种细菌24个菌株,1号小区葡萄球菌占57.14%(4/7);2号小区肠杆菌占50%(4/8);3号小区肠杆菌占44.44%(4/9).  相似文献   

8.
我国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区系调查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本项研究是在对23省、市、自治区,30个城市40所大中型奶牛场所作的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集奶样3006份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以探讨我国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区系分布。结果分得细菌和霉菌共24种3650株,其中与乳房炎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12种2060株,病原菌检出率为62.52%。主要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乳房链球菌等。并建立了dBASEⅢ“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研究资料数据库检索系统”,制定了“奶牛乳房炎细菌的分离和鉴定程序”,为进一步综合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科学数据,并为乳汁的病原菌监测提出可靠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是目前危害奶牛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每年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旨在探讨复方双丁散浸提液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药敏试验的效果。采集临床型乳房炎患牛奶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选取蒲公英、紫花地丁等12味中药,碾粉、浸泡、蒸馏、过滤,取滤液配制成4种不同浓度进行药敏试验。试验证明,复方双丁散浸提液在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药敏试验方面有效果,为以后临床试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石河子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中药抑菌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使用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52头奶牛的260份乳样,用乳腺炎诊断液(SMT)诊断奶牛乳房炎,并从奶样中分离鉴定出乳房炎病原菌;在此基础上,选取4株肠杆菌2、株链球菌和3株葡萄球菌进行中药及其复方的抑菌试验,根据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评价中药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从260份乳样中共分离出176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71株,占总数的40.34%,肠杆菌62株,占总数的35.23%,链球菌25株,占总数的14.21%,这3个细菌是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75.57%的乳房炎由2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所致。[结论]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对单味中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中药复方的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将已经通过体外验证能够有效抑制山羊痘病毒复制的shRNA转入山羊体细胞,构建其表达细胞系.将已经通过验证能够靶向抑制山羊痘病毒ORF095基因并有效抑制GTPV的pGPU6/GFP-ORF095-siRNA-70转染山羊原代成纤维细胞,经800μg/mL G418抗性筛选7~8d后,用含200μg/mL G418和10~15ng/mL EGF的培养基进一步单克隆化并将单克隆细胞扩大、传代培养,应用RT-PCR检测及测序鉴定所构建的细胞系.结果表明:本试验获得的1株成纤维细胞系基因组含有ORF095-siRNA-70表达框架,为进一步进行体细胞克隆转基因动物的制备和RNAi体内抗山羊痘病毒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将诺氟沙星(Norfloxacin)与皮肤渗透促进剂氮酮(Azone)按药剂学方法配制成透皮搽剂,应用于哺乳母猪。分别以每个乳房皮区1,2,3mL(分别含诺氟沙星100,200,300mg)的剂量涂搽于乳房区外皮,搽药后1-3h 内,分别采集乳样进行二批检测:一批以微生物法检测乳药的抑菌环,结果表明接种20μL 乳样抑菌环直径均在9-20mm 之间,大部分达11mm 以上,乳药抑菌效力相当于或超过诺氟沙星5mg/L 最低抑菌浓度(MIC)溶液的抑菌效力;另一批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1mL 乳样的含药量。结果表明,搽药1mL 的乳样含药量为1.20-1.90 g/L,2mL 的为1.52-2.12g/L,3mL 的为1.86-3.50g/L。2批检测结果均表明可达到透皮给药治疗相关疾病的有效剂量。本方法可通过吮吸乳药以治疗乳猪的肠型大肠杆菌病(EC),以及可用于肠道菌性乳房炎(CM)等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掺假原料乳对酸牛奶发酵酸度和粘稠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5种掺假原料乳和不掺假原料乳对酸牛奶成品粘稠度和酸度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掺假原料乳的密度为1028~1032,制成酸牛奶的酸度为110~115°T,20℃时粘度为350mpa·s。当原料乳密度由1023升至1028,酸牛奶酸度由50°T升至110°T,粘稠度由162mpa·s升至350mpa·s逐渐趋于正常;原料乳的酸度从15°T升至18°T时,酸奶的酸度由79°T升至104°T,粘度由236mpa·s升至350mpa·s,当原料乳的酸度升至20°T时,酸奶的酸度偏高达121°T,而粘度下降到295mpa·s,影响酸奶组织状态,有乳清析出;原料乳中掺入Na2CO3量由005g/100mL增至02g/100mL时,酸奶的酸度由97°T降到42°T,粘度由280mpa·s降至208mpa·s;原料乳中掺入NaCl量由025g/100mL到125g/100mL,酸奶的酸度由101°T降至52°T,粘度由282mpa·s降至209mpa·s;掺青霉素原料乳由01I·U/mL增至04I·U/mL时,酸奶酸度由105°T降至47°T,粘度由286mpa·s降至213mpa·s。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水平肌醇对黑白花奶牛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40头黑白花奶牛为实验动物 ,随机分成 3个试验组和 1个对照组 ,各试验组分别添加 0 .1,0 .2 ,0 .3g/ (头· d)肌醇 ,研究其对奶牛产奶量、采食量以及乳成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试验 组中产奶量、采食量、乳脂、乳蛋白、乳糖、无脂固形物和总固形物的增加量最大 ,分别为 3.76 kg/ d,3.36 kg/ d,0 .90 g/ kg,0 .91g/ kg,0 .73g/ kg,1.0 4g/ kg和 1.0 0 g/ kg。证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 0 .2 g/ (头· d)肌醇对提高产奶量 ,采食量以及乳成份最好。  相似文献   

15.
甜菜红素喷雾干燥粉抗氧化活性及其咀嚼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甜菜红素喷雾干燥粉(Betacyanins spray-dried powder,BSP)抗氧化作用及其咀嚼片的研制,为开发利用BSP提供参考。【方法】以BSP清除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及BSP总还原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BSP为原料,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制备咀嚼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感官评价,研究BSP咀嚼片的制备工艺。【结果】BSP的抗氧化活性在40~1 280 μg/mL浓度内有剂量依赖性,当浓度在1 280 μg/mL时,BSP对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2.23%、83.23%和91.26%,其清除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109.65、260.49和89.59 μg/mL;当浓度在40~1 280 μg/mL,BSP和VC还原力相当;BSP咀嚼片工艺配方的辅料比例(木糖醇:甘露醇:麦芽糊精:微晶纤维素:山梨糖醇)为4∶4∶3∶1∶1,原料(BSP)与辅料比为1∶2,柠檬酸和硬脂酸镁添加量分别为1%和1.5%,润湿剂为75%乙醇,最终咀嚼片感官评分为90.14分。【结论】BSP的抗氧化能力较强,且其咀嚼片口感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头孢洛宁为第一代半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临床以每个乳区250mg用于治疗亚临床感染引起的乳房炎。头孢洛宁通过与敏感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相结合,从而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目的。笔者开展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在牛奶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研究,以期为该药的合理使用和乳品安全生产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头进入干乳期的健康奶牛,每个乳区分别注入一支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平均干乳期为50 d,奶牛产犊开始泌乳后的6、12、24、36、48、60、72、96和120 h,将每头奶牛每次采集的4个乳区的奶混合。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150mm×2.1mm,3.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洗脱,流速0.25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5.0 μL。头孢洛宁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离子化,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电喷雾电压(IS)为4kV,雾化气压力(GS1)为55psi,气帘气(CUR)为15 psi,辅助气流速(GS2)为35psi,离子源温度(TEM)为600 ℃;定量离子对为m/z→459.4/337.3。样品自然解冻,取5 g牛奶,置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20 mL乙腈,涡旋混匀2min,在10℃条件下10 000 r/min离心10 min。将上清液用15 mL75%乙腈水溶液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两次的提取液,并加入10 mL乙腈饱和的正己烷,震荡1 min,弃掉正己烷,把提取液移至100 mL鸡心瓶中,在40℃用旋转浓缩仪旋转蒸发除去乙腈。向已除去乙腈的样品溶液中加入20 mL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8.5。将样品提取液以3 mL/min的流速通过HLB固相萃取柱,先用5 mL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洗涤鸡心瓶并过柱,再用2 mL水洗柱。用2 mL乙腈洗脱,收集洗脱液于刻度样品管中,在40℃下用氮气浓缩仪吹干,用2 mL水溶解残渣,摇匀后,过0.22 μm滤膜,取样供LC-MS/MS检测。【结果】 头孢洛宁在2—200 μg·kg -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1—0.997之间。该方法检测限为0.5 μg·kg -1,定量限为2 μg·kg -1。头孢洛宁在2、20、40和200 μg·kg -1四个添加水平上的平均回收率为73.60%—103.52%,批内变异系数为1.85%—10.41%,批间变异系数为3.41%—8.97%。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回收率和变异系数满足残留检测定量分析要求。使用头孢洛宁干乳期乳房注入剂的初产奶牛,在产犊后96 h低于定量限。经产奶牛在产犊36 h低于定量限,24h均低于MRL。 【结论】 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干奶期)按推荐剂量4个乳区(250 mg/乳区)给药后,其产犊泌乳后牛奶中的弃奶期为24 h。  相似文献   

17.
以玉米穗粒腐病的主要高原菌串珠镰刀菌FusariummoniliformeSheld为菌源,采用4种接种方法比较结果,以针刺果穗较深处(籽粒与穗轴间)发病最重,花丝喷雾法发病最轻;接种时期以乳熟期接种为好;接种浓度以10×40倍,每视野60个分生孢子接种效果最好;接种量以每果穗接种2.5mL孢子悬浮液发病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种快速检测牛奶中掺硼酸、硼砂的方法.[方法]将配制的姜黄素试剂加载到定性滤纸上,制作成检测试纸,对原料奶中掺人不同浓度的硼酸、硼砂进行检测,并对该法所需试剂的用量和试剂保存期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优化.[结果]在最佳方法和操作条件下,可检出硼酸和硼砂的最低下限分别为25和10μg/ML乳.[结论]筛选出的检测方法具有灵敏,操作简便,掺假现象容易判断和把握,检测费用低廉等特点,便于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建立牛奶中克林霉素残留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用水相提取,离心分离,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在205nm波长下用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色谱柱为Agilent ZORBOX SBC18柱(4.6mm×250mm,5μm),以0.025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甲醇(55∶45,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 in。结果:克林霉素浓度在1.0~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80.3%~93.9%,变异系数为1.23%~3.47%,最低检测限为0.5μg/mL。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