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疆骏枣木质化枣吊的发育特性及不同农艺调控效果,为生产上利用木质化枣吊实现骏枣优质丰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观察不同类型枣吊物候期、生长量、坐果及果实品质,研究木质化枣吊的发育特性;分析不同农艺措施对木质化枣吊枣果品质的影响,提出最佳调控措施。【结果】木质化枣吊比脱落性枣吊的花期持续时间长12 d左右,生长发育期长20 d左右、果实成熟期晚15 d左右。骏枣木质化枣吊的生长量、果吊比等指标显著高于脱落性枣吊。不同农艺措施对枣吊、叶片、枣果品质的调控效果存在差异。枣头重摘心、叶面喷施尿素和KH2PO4均能显著促进木质化枣吊的生长和提高单果重,其中叶面喷施KH2PO4能明显改善品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叶面喷施CCC可以显著增大叶片宽度和枣吊粗度,叶面喷施ABA抑制了枣吊的正常发育且降低了枣果品质,而叶面喷施GA3可促进枣吊发育,提高单果重,但降低了可溶性糖含量。【结论】相比脱落性枣吊,骏枣木质化枣吊发育时间长,生长量大,坐果能力强。骏枣利用木质化枣吊坐果,能增大果个且枣果品质仍能保持在较高水平。枣头重摘心和叶面喷施KH2PO4可以促进枣吊发育和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
枣缩果病初侵染来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4~1995年于河北、河南两省地采集枣树皮、枣枝、枣头、枣叶、枣吊经分离、培养、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枣缩果病的4种病原物[1]在树体的各个部位皆可以越冬;分离菌中仍以盾壳霉菌(Coniothyriumsp.)和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tenuistenuis)为主,不同病原在树体上的分布也不同,枣吊、枣叶上以A.tenuis为主,其它部位以C.sp.为主。1995年7月用越冬3种真菌分离菌在唐县羊角村作大田接种,接种枣果表现典型的枣缩果病症状,采接种后5d的病果再分离,分离菌与原接种菌一致,证明枣树皮、枣枝、枣头等是枣缩果病菌的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沾化冬枣的矮化密植栽培技术,对沾化冬枣生长结果习性及果吊比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吊比与单果重量、单果重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至三年生枣头中,沾化冬枣一年生枣头的结果能力最强,其次为二年生枣头,三年生枣头的结果能力最弱。建议在矮化密植栽培条件下,采用小开心树形,经常更新结果枝组(枣头),保持枣头的年龄为一至二年生为宜。果吊比对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单果重无显著相关性,但果吊比与单果重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研究喀什灰枣、骏枣幼龄期生育特性及果实品质.[方法]以3年生灰枣、骏枣为试材,采用田间观察和实验室常规实验进行调查.[结果]喀什灰枣和骏枣4月中旬开始萌芽至10月底落叶进入休眠,整个生育期灰枣持续约195 d、骏枣持续约190 d;枣股平均枣吊数灰枣3.1个、骏枣2.3个,枣吊平均长度灰枣23.7 cm、骏枣21.0 cm;自然结实率灰枣31.3果/100枣吊、骏枣139果/100枣吊,自花结实率灰枣0.5果/100枣吊、骏枣7.6果/100枣吊;灰枣、骏枣的干径年增长幅度分别为55.7;和58.8;;灰枣平均单果重6.8g、果形指数1.5、果实硬度14.6、可溶性固形物37.2;、鲜果制干率45.4;,骏枣平均单果重19.6 g、果型指数1.3、果实硬度13.9、可溶性固形物28.0;、鲜果制干率42.9;;骏枣的裂果率为20;,灰枣无裂果;灰枣全红期喷400倍和200倍40;乙烯利水剂6d后落果率达到80;以上.[结论]灰枣和骏枣的年生长期基本一致;灰枣和骏枣自花结实率均较低,属虫媒花;幼龄灰枣果实鲜食和制干特性方面均优于幼龄骏枣;灰枣适合采收前乙烯利辅助催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灰枣优良单株与普通灰枣枝(枣头枝、枣股、枣吊)、叶、花、果以及物候期、丰产性、适应性的对比分析,明确灰枣优良单株的优点:生长势比灰枣略强,叶面积稍大;每吊多1~2个花序,每花序多1~2朵花;果个较大,单果比灰枣重6.1 g,短圆柱形;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幼龄灰枣生长规律,以便在生产中采用相对应的技术措施提高灰枣品质,对灰枣的主干结果型枣拐与枣吊生长发育规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幼龄灰枣的枣拐长度、枣吊长度、枣头生长量等农艺性状,同时结合实验室研究分析其生长规律。通过对枣拐与枣吊的质量和数量关系进一步挖掘,为进一步提高枣果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控制陕西关中地区枣树生产中危害不断加重的枣缩果病.通过田间定点、定株调查,对陕西大荔县6处枣园枣缩果病的病原菌越冬场所、侵染循环规律进行了调查.并对发病情况、病情指数和流行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于5月下旬开始侵染,7月中旬开始发病,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田间发病高峰期.病原菌主要靠风雨传播,从水孔、气孔及果洼侵入枣果而发病.枣树皮、枣头、枣吊、枣枝条、枣落叶都是病原菌的越冬场所.其发生与枣果发育期、枣吊位置、挂果量、气候因子、立地条件、虫害、栽培品种及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根据缩果病发病规律,提出了合理选择园址、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幼龄灰枣适宜负载量的研究,以期为实现枣高产、优质和高效栽培提供基础.[方法]以3、4龄灰枣嫁接苗为试材,通过连续2年的研究,探讨负载量与枝组粗度、产量及单果重的关系.[结果]枝组粗度(X)与产量(Y)成显著相关性,其回归方程为Y=219.6 X-102.7,枝组负载量(Y)与枝组粗度(X1)和平均单果重(X2)的回归方程为Y=[219.6X1-102.7]/X2;单株负载量与产量成正相关,与单果重及枣果均匀度成反相关;枣吊1~7节保果数约占总保果数的89.7;;枣吊负载量越大,落果率越高、单果重越小.[结论]3龄灰枣单株负载量以150个果左右为宜;生产中枣吊摘心宜在第8个节点后;单个枣吊负载量以保留2个枣果为宜.  相似文献   

9.
枣树落花落果规律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枣树采用花期避雨,蔬果,枣吊摘心及对照等5种处理,研究对枣树落花落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树落花高峰是在开花后第2,3周,落果有2次高峰;花期避雨以及适度的疏蕾,疏果可减少落花落果,大大提高果吊比,枣吊摘心能抑制落花浇果,但不能高果吊比。  相似文献   

10.
枣缩果病侵染来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1995年于河北、河南两省地采集枣树皮、枣枝、枣头、枣叶、枣吊经分离、培养、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枣缩果病的4种病原物在树体的各个部位皆可越冬;分离菌中仍以壳霉菌(Coniothyrium sp.)和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tenuis tenuis)为主,不同病原在树体上分布也不同,枣吊、枣叶上以A。tenuis为主,其它部位以C.sp.为主。1995年7月用越冬3种真菌分离,分离  相似文献   

11.
大雪枣的栽培技术山东蒙阴县科协大雪枣协会薛军大雪枣是一个成熟在立冬至小雪之间的特大型晚熟枣变异新品种,果扁圆形,肉翠绿色,核小,一般单果重45克,最大81克,色红艳丽,质地甜脆,枣吊一般40厘米,最长达1米,树形似垂柳,美观漂亮,宜在大田及庭院中栽植...  相似文献   

12.
灰枣主干形和小冠疏层形产量及品质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灰枣简约化 主干形与常规小冠疏层形树形的对比,分析主干形简约化栽培模式的示范推广,为机械化生产和统一标准化栽培模式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计数统计法,从2017年起连续两年分别对5~6年生两种灰枣树形的产量构成因子进行调查分析,果实品质的测定采用常规检测。【结果】产量构成方面:主干形树形的枝组数、二次枝数以及二次枝枣吊数和枣果数均极显著低于小冠疏层形树形,且单株产量主干形4.71 kg/株显著低于小冠疏层形5.74 kg/株。灰枣小冠疏层形树冠上、中、下3个层次的果实单果重、果肉厚度和果实硬度值均小于主干形树形,且树冠层次越高,其该位置的果实性状表现越优良,主干形果形指数为1.45、小冠疏层形为1.54;两种树形的单果重、果核重、果实纵横径、果核纵横径、果肉厚度以及果实硬度值均以枣吊中部最大,枣吊基部次之,枣吊尾部值最小,且枣吊不同部位间主干形果实性状较优于小冠疏层形。主干形树形不同层次间果实可溶性糖、还原糖、V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小冠疏层形;果实可溶性糖、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为枣吊中部>枣吊基部>枣吊尾部,而VC含量表现为枣吊中部>枣吊尾部>枣吊基部,可滴定酸含量表现为枣吊基部>枣吊中部>枣吊尾部,且枣吊不同部位间的果实营养品质均以主干形较优 。两种树形的果实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均表现为干枣>吊干枣>鲜枣,VC含量表现为鲜枣>吊干枣>干枣。【结论】灰枣小冠疏层形树冠枝量较大,产量较高,但其果实品质较差,而简约化‘主干形’树形树冠结构简单,枝量较少,便于机械化操作,且果实品质较优,商品性较好,具有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以5年生的灰枣为试验材料,通过对种植密度为8 325株/hm2的密植灰枣园进行隔行隔株间伐,进而研究灰枣园疏密前后对灰枣的单株枣吊数、木质化枣吊数、叶片数、单株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密植灰枣园在经过有计划的间伐后,灰枣的叶片数、枣吊数都有明显增加,特别是木质化枣吊数间伐前后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区比对照区木质化枣吊数增加53个;相比密植园,第一年间伐后灰枣的平均亩产量有所下降,亩产量下降了191.34 kg;间伐前后灰枣果实品质有所变化,疏密后灰枣果型指数、单果重有一定增加,果实单果重增长趋势明显,间伐后果实单果重增加了1.4 g;疏密后灰枣果实的总糖含量显著提高,相比密植园增加了15.15%;果实总酸含量相比密植园虽增加了25.74%,但增加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花期综合技术措施对临猗梨枣坐果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 3年采用花期综合技术措施 ,观察对临猗梨枣枣吊结果密度、结果枣吊率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花期采取综合技术措施能显著提高临猗梨枣枣吊结果密度和结果枣吊率。各处理效果相比为 :盛花期开甲并喷GA31 0mg/L +RE 30 0mg/L +尿素 0 .3%>盛花期开甲并喷NAA 1 0mg/L +RE 30 0mg/L +尿素 0 .3%>盛花期开甲并喷GA31 0mg/L >盛花期开甲并喷NAA 1 0mg/L >对照。其中 ,盛花期开甲并喷GA31 0mg/L +RE 30 0mg/L+尿素 0 .3%处理较对照枣吊结果密度提高了 0 .5个 ,结果枣吊率提高了 85 .5 %,增产46.3%,单果重≥ 30 g果率提高了 2 4 .8%。几个处理相比 ,花期多项技术措施并用对提高枣吊结果密度、结果枣吊率和产量、品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壶瓶枣’日光温室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壶瓶枣’成熟季节遇雨裂果的问题,使其提早成熟,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日光温室栽培试验对壶瓶枣物候期、生长量和果型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壶瓶枣’的萌芽、初花、盛花、结果和成熟,分别比露地早55、46、53、55、37天。在日光温室内,‘壶瓶枣’根蘖苗、嫁接苗抽枝量比露地分别提高31.7%、30.1%;枣吊数分别增加27.9%、35%;枣吊长度增加14.2%、34.5%;吊果率提高28.8%、23.5%。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温室内外‘壶瓶枣’的果形指数存在显著差异。露地栽培的‘壶瓶枣’,果实呈长倒卵形,而温室内枣果近似椭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骏枣叶片碳氮营养变化与成花的关系,为枣花期调控和提高枣花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新疆阿拉尔市8年生骏枣不同花期阶段叶片中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枣吊干物质积累进行测定,分析成花与枣吊叶片碳氮营养和生长的关系。【结果】枣树成花进程中叶片各营养成分呈一定规律变化,初花期叶片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积累达到高峰,进入盛花期后总糖、淀粉、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均明显下降;叶片中蔗糖仅在现蕾期有较大增长,盛花期下降不明显;氨基酸含量仅在盛花期有明显增长;初花期叶片C/N达峰值,进入盛花期后明显下降;叶绿素含量在未现蕾期至初花期快速升高,后期维持在较高水平;枣吊干重在进入初花期后快速增长,进入盛花期后单枝枣吊上叶片数基本不变,枣吊上叶片干重和枣吊长度增长变缓。【结论】枣吊叶片淀粉和蛋白质积累是枣成花的重要物质基础,盛花期枣吊叶片代谢旺盛,碳氮营养形态快速转变,并促进碳素营养向花器官运输。  相似文献   

17.
枣花芽当年分化,随生长随分化,分化期短,分化速度快。酸枣花芽开始分化较早,大枣、长小枣次之,婆枣、小枣较晚。花的各个部分形成,大枣不过13天,婆枣、小枣12天以内,长小枣、酸枣约需4天左右。完成花芽发育周期,大枣约需42天,婆枣、小枣约需43天,长小枣、酸枣分别约需54和51天、由此可见,枣花芽的各个部分形成,有果实越大需日数较多趋势,而完成花芽发育周期,则有果实越大需日数较少现象。枣吊花芽分化早晚与枣吊在枣股上着生节位有关。一般枣股基部枣吊先萌发,花芽开始分化也较早,如第1枣吊花芽开始分化最早,第2枣吊次之,第3枣吊较晚。因此, 在同一时期内,花芽分化程度较深。但品种间也不一样,如小枣在4月18日第3枣吊(花瓣期)反比第2枣吊(萼片期)分化程度较深。枣吊不同节位的花芽,一般由枣吊基部节开始逐节向上分化;即先基部节,再中部节,顶部节最后分化。酸枣花芽分化开始早,分化速度较快,如4月14日酸枣第1节已至雌蕊期,大枣、长小枣1、2、3节为萼片期,而婆枣、小枣在4月18日1、2、3节仅具不同数量分化期的芽。枣为二歧聚伞花序,中心芽先分化,再一级芽、多级芽顺序进行。一、二级芽数量较多,四、五、六级芽分化期递晚,长小枣、婆枣花芽级次较高,可达六级。一般在四、五级芽分化过程中,早分化的芽已开花、座果,可见,枣树物候期重叠进行。  相似文献   

18.
南疆几个枣品种的结果习性和果实品质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壶瓶枣、灰枣等南疆几个主要枣品种的结果习性和果实品质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枣树多年生、二年生枣股上抽生的枣吊生长动态相似,前期枣吊生长迅速,5月1日生长达到高峰.在6月中旬前停止生长.当年生枝抽生的枣吊数、枣吊上花朵数、花序上花朵数、枣吊坐果率均高于二年生、多年生枣股抽生的枣吊.枣吊的中部花朵数高于幕部和梢部花朵数,坐果率却是梢部花最高,其次基部,中部最低,品种间坐果率相差较大,灰枣坐果率低.枣的果形、果形指数变化大,枣果实是高Vc果品.  相似文献   

19.
晾晒枣果,受自然条件制约,常造成枣果霉烂变质,丰产而不能丰收,并因长时间晾晒,使枣果中的营养物质受到破坏,降低了枣果品质,既费工又费时。与自然晾晒相比,烘干时间短,大大提早了枣果的上市时间,而且成色好、养分损失少、避免霉烂、商品率高。不仅解决了枣果收获期阴雨天气造成的霉烂问题,也实现了枣果的二次增值,为枣农带来丰厚的物质利益。  相似文献   

20.
大雪枣是近年在东海发现的自然变异株系,也是当今推广的地方名优品种之一。其果完全成熟在立冬至小雪之间,扁圆形,皮色红,肉翠绿,单果重50克左右,最大81克,质地甜脆,品质极佳,丰产性强,枣吊长而下垂(最长达1.4米)树形似垂柳,美观漂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