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受威胁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我国8个受威胁地方鸡品种(西双版纳斗鸡、高脚鸡、漳州斗鸡、浦东鸡、北京油鸡、静宁鸡、灵昆鸡、吐鲁番鸡)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微卫星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8个受威胁地方鸡品种的杂合度都较高,最高的是吐鲁番鸡(0.6849),最低的是灵昆鸡(0.6168),而且杂合度的高低与多态信息含量(PIC)的大小体现了较高的一致性;通过计算遗传距离珐发现8个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UPGMA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几个鸡品种的来源、分化、选育历史及地理分布是一致的。这些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极其丰富,各具特色,应根据各品种受威胁程度进行必要的紧急保护,将其转变为安全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2.
中国斗鸡遗传分化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27个微卫星位点对中国斗鸡(河南斗鸡、鲁西斗鸡、吐鲁番斗鸡、西双版纳斗鸡及漳州斗鸡)进行了遗传检测,统计了其群体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及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西双版纳斗鸡群体杂合度最高,为0.662,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河南斗鸡群体杂合度较低,为0.532,说明河南斗鸡基因型趋于一致。漳州斗鸡与吐鲁番斗鸡遗传距离最远,为0.516;鲁西斗鸡与西双版纳斗鸡遗传距离最近,为0.206。聚类结果表明,西双版纳斗鸡与吐鲁番斗鸡均为鲁西斗鸡的后裔,三者之间距离较近,而漳州斗鸡则与河南斗鸡、鲁西斗鸡、吐鲁番斗鸡及西双版纳斗鸡的遗传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3.
科苑荟萃     
20050175我国重点保护地方鸡品种资源的遗传变异(李慧芳,章双杰,陈宽维等)应用30个高度多态的微卫星标记对我国重点保护的15个地方鸡品种资源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各群体的遗传参数,并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吐鲁番鸡,0.634;杂合度最低的是河南斗鸡,0.554。15个地方鸡品种的杂合度都较高,反映了这些品种的多种多型;对遗传距离Ds的计算表明,15个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UPGMA的聚类分析将15个品种聚为3类,即:Ⅰ类为浦东鸡、茶花鸡、西双版纳斗鸡、漳州斗鸡、大骨鸡、丝羽乌骨鸡、仙居鸡、白…  相似文献   

4.
我国重点保护地方鸡品种资源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应用30个高度多态的微卫星标记对我国重点保护的15个地方鸡品种资源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各群体的遗传参数,并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吐鲁番鸡,0.634;杂合度最低的是河南斗鸡,0.554。15个地方鸡品种的杂合度都较高,反映了这些品种的多种多型;对遗传距离DS的计算表明15个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UPGMA的聚类分析将15个品种聚为3类,即:Ⅰ类为浦东鸡、茶花鸡、西双版纳斗鸡、漳州斗鸡、大骨鸡、丝羽乌骨鸡、仙居鸡、白耳黄鸡、北京油鸡、河南斗鸡、狼山鸡和吐鲁番斗鸡,Ⅱ类为清远麻鸡和鲁西斗鸡,第Ⅲ类只有藏鸡。通过微卫星标记对这些重点保护地方鸡品种资源遗传变异的分析说明了这些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极其丰富,各具特色,各保种场(区)应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国地方鸡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保护等级,为我国地方鸡种资源遗传多样性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6个微卫星标记,计算我国12个地方鸡品种(白耳鸡、茶花鸡、大骨鸡、河南斗鸡、丝羽乌骨鸡、固始鸡、狼山鸡、鹿苑鸡、藏鸡、仙居鸡、萧山鸡、北京油鸡)间的DR遗传距离、基因流(Nm)、杂合度和各群体基因组分数的分布,并采用Weitzman和Caballero2种遗传多样性保护理论,分析各品种在遗传多样性最大化保护中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固始鸡与其他11个鸡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最远(0.2095),基因流最小(1.1411);藏鸡与其他11个鸡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最近(0.1013),基因流最大(2.7730)。12个地方鸡种中,除萧山鸡、鹿苑鸡和藏鸡外,其他群体的基因组分数均大于0.800。Weitzman保种理论分析表明,固始鸡、河南斗鸡、茶花鸡、丝羽乌骨鸡、北京油鸡对总群现实多样性的品种贡献率较高(10%),这与这几个鸡品种独特的特征特性和相对封闭的品种形成历史基本一致。Caballero保种理论分析表明,茶花鸡、河南斗鸡、北京油鸡、丝羽乌骨鸡、大骨鸡、藏鸡和萧山鸡对总群的遗传多样性有正的贡献率,与Weitzman保护理论确定的保护等级顺序相比,固始鸡、藏鸡和萧山鸡的保护等级发生了较大改变,这与Weitzman保护理论未考虑品种内的遗传多样性有关。【结论】在分析家禽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保护等级时,应充分考虑品种间和品种内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云南6个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选用30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云南省武定鸡、茶花鸡、云龙矮脚鸡、盐津乌骨鸡、腾冲雪鸡和西双版纳斗鸡共6个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DA遗传距离。结果表明:30个微卫星位点中有24个微卫星位点在6个鸡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为高度多态,还有6个微卫星位点为中度多态,这些位点均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各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中;在6个品种中,武定鸡杂合度最低,为0.602 3,腾冲雪鸡杂合度最高,为0.668 9,杂合度的高低与PIC值的大小体现了较高的一致性。对DA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表明,体型较小的茶花鸡与其他大中型鸡品种距离均较远。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6个鸡品种被聚为3类:云龙矮脚鸡、盐津乌骨鸡和武定鸡聚为一类;腾冲雪鸡和西双版纳斗鸡聚为一类;茶花鸡独自为一类,这与几个鸡品种的来源、分化、选育历史及地理分布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选择多态性较好的6个微卫星标记,检测徐海鸡、东乡绿壳鸡、文昌鸡、茶花鸡、寿光鸡、藏鸡、鹿苑鸡、北京油鸡、淮南麻黄鸡、怀乡鸡、边鸡、尤溪麻鸡和固始鸡13个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各等位基因频率、群体平均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群体间Nei氏标准遗传距离(DS)和遗传距离(DA)。结果表明:6个微卫星位点共有83个等位基因,且多态信息含量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13个地方鸡品种杂合度均较高,大小为0.746 4~0.870 0;13个地方鸡品种的DA与DS遗传距离一致,但DA比DS距离大,利用UPGMA法对DA和DS的聚类结果相同,13个地方鸡品种被聚为2类,东乡绿壳鸡、茶花鸡、寿光鸡、怀乡鸡、淮南麻黄鸡、边鸡、文昌鸡、鹿苑鸡、北京油鸡和固始鸡聚为一类,徐海鸡、藏鸡和尤溪麻鸡聚为一类。这与鸡品种的分化与选育历史相一致,UPGMA聚类图能较正确地反映13个地方鸡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利用29个微卫星标记,通过计算亚群体杂合度(Hs)、总群体杂合度(Ht)、遗传分化系数(Gst)和基因流(Nm),并基于Reynolds遗传距离、Nei遗传距离运用NJ和UPGMA聚类法构建4类聚类图,比较分析国家地方禽种遗传资源基因库保存的7个地方鸡品种(仙居鸡、鹿苑鸡、固始鸡、大骨鸡、河南斗鸡、狼山鸡和萧山鸡)间的遗传分化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7个地方鸡种29个微卫星标记的总群体杂合度和亚群体杂合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642和0.551,平均遗传分化系数为0.142;7个地方鸡品种间,萧山鸡与鹿苑鸡的基因流动最大,为 5.832 7 ;狼山鸡与固始鸡的基因流动最小,为 0.805 3 ;基于Reyonalds遗传距离运用 NJ 聚类法获得的7个鸡种间的聚类图较为准确地反映了7个地方鸡种间的遗传分化和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28只河南斗鸡线粒体基因组(mitochondrial genome,mt DNA)D-loop区全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结合Gen Bank中其他品种中国斗鸡D-loop区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发现,河南斗鸡mt DNA D-loop区全长1232 bp,单倍型多样性(Hd)为(0.542±0.086),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236±0.00083),共发现9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3种单倍型。品种间进化分歧显示,河南斗鸡和西双版纳斗鸡遗传距离最近(0.0095),与漳州斗鸡遗传距离最远(0.0226)。系统发育分析发现,5个斗鸡品种可以分成A、B、C、D和E 5个分支。研究表明,河南斗鸡mt DNA D-loop区呈中度多态,有2个母系起源,本研究可以为河南斗鸡的遗传资源保护和选育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斗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禽品种,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观赏娱乐价值。本文就新疆吐鲁番斗鸡品种的特性及生产性能等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保护、开发吐鲁番斗鸡的必要性,以及开发利用前景,对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8个微卫星座位对福建省5个地方品种猪(槐猪、官庄花猪、莆田黑猪、闽北花猪、武夷黑猪)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计算了遗传杂合度(H)、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PIC)、Nei氏标准遗传距离.结果表明:8个微卫星位点均为高度多态位点;5个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比较高;8个微卫星位点H平均为0.7006-0.7760;PIC为0.6917-0.7609;莆田黑猪与闽北花猪的遗传距离最小(0.5531),官庄花猪与闽北花猪的遗传距离最大(0.8618).  相似文献   

12.
灵昆鸡     
灵昆鸡因原产于温州市灵昆岛而得名,是浙江省优良的蛋肉兼用型地方品种之一。【灵昆鸡的历史】灵昆鸡的品种形成大约在200年前,系福建莆田鸡、上海浦东鸡与本地土鸡杂交而成。经长期选育逐步形成以“三黄”(喙、胫、羽黄色)为特征的体型较大、性成熟早、产蛋多、肉质好和抗病力强、适应性强的蛋肉兼用型品种,加上具有头带冠、腿穿裤的独特外型,在浙南市场上颇负盛名。20世纪50~60年代常年饲养量在4万羽左右,1960年列为浙江省优良地方品种之一。【灵昆鸡的发展】20世纪70~80年代,由于灵昆鸡原产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劳动力从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线粒体DNA(mtDNA) D-loop全序列角度评估麒麟鸡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以期阐明麒麟鸡的品种形成。【方法】通过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麒麟鸡保种群的黄羽、白羽和黑羽3个资源群及8个地方鸡品种进行mtDNA D-loop全序列测定,分析遗传变异,并进行中性检测,构建单倍型中介网络图,探究麒麟鸡的群体历史。【结果】麒麟鸡mtDNA D-loop全序列为1 231~1 232 bp,C+G含量(39.8%)低于T+A含量(60.2%),总体核苷酸多样性为0.00630±0.00054,明显高于其他8个地方鸡品种。3个资源群黄羽、白羽和黑羽麒麟鸡的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777±0.076、0.816±0.060、0.710±0.057,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699±0.00115、0.00662±0.00090、0.00546±0.00062,遗传多样性水平基本上与群体规模呈正相关。麒麟鸡与8个地方鸡的双参数遗传距离为0.008~0.009,净遗传距离为0.003~0.005,均大于其他地方鸡之间的遗传距离。90份麒麟鸡样本共检测到45个突变位点,定义了17个单倍型,其中独享...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不同类型甘薯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为甘薯种质资源的传播途径分析、分类鉴定、有效利用及杂交亲本选择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好、扩增条带清晰且重复性好的ISSR引物,利用其对129份甘薯种质材料进行扩增,通过DPS 7.05计算不同种质间的遗传距离,并采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以筛选获得的20条ISSR引物对129份甘薯种质材料进行扩增,共获得232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30条,多态性条带比例达99.14%,平均每条ISSR引物扩增出11.60条条带.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5份野生种平均遗传距离为0.4637,124份甘薯栽培种平均遗传距离为0.1805.野生种与地方品种、引进品种和育成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4688、0.4618和0.4643;而在124份栽培种中,地方品种与引进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大(0.2024),引进品种与育成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小(0.1673),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97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在遗传距离为0.3200时可将野生种与栽培种完全区分开;5份野生种在遗传距离为0.3200时又被划分为4个类别;124份栽培种在遗传距离为0.2000时可划分为6个类别,其中,新种花、福菜薯18号和黄皮9号3个品种各自单独组成一个类群(第Ⅰ、Ⅱ和Ⅴ类),金山57、豫薯8号和瑞薯1号组成第Ⅲ类;第Ⅳ类包含93个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第Ⅵ类由25个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组成.[结论]不同类型和不同来源地的甘薯种质资源间存在较大遗传差异,以野生种与栽培种间的遗传差异最大,而栽培种间又以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间差异较大,即地方品种资源在我国甘薯育种亲本选择利用方面还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ISSR分子标记是一种适用于甘薯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理想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5.
6个中国重点保护地方鹅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我国6个受重点保护的地方鹅品种资源(四川白鹅、狮头鹅、豁眼鹅、雁鹅、伊犁鹅和皖西白鹅)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微卫星标记的研究。结果表明:6个品种的平均杂合度都较高,最高的是四川白鹅(0.6415),最低的是雁鹅(0.5010),表明了各鹅种的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水平都较高,而且杂合度的高低与PIC值的大小体现了较高的一致性;通过计算DS遗传距离发现6个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UPGMA聚类结果将6个重点保护鹅品种聚为五类,安徽省的雁鹅和皖西白鹅聚为一类,豁眼鹅、伊犁鹅、狮头鹅、四川白鹅分别独自聚类。UPGMA的聚类结果分析与几个鹅品种的选育历史及地理分布是一致的。本研究结果为加强对我国现有鹅品种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合理、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吐鲁番斗鸡以体大、健壮、颈长、嘴粗短、眼大、冠小、善斗、肉质好、适应性强而著称 ,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 ,包括吐 (吐鲁番县 )、鄯 (鄯善县 )、托 (托克逊 )一带 ,伊犁、阿克苏、喀什亦有分布 ,是新疆古老的优良品种之一。近年来 ,由于从国内外引进的鸡品种越来越多 ,杂交串配越来越严重 ,致使吐鲁番斗鸡已混杂不堪 ,频临灭绝。因此 ,如何人工繁育吐鲁番斗鸡 ,加速其发展 ,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我们在库尔勒市绿源养殖场对吐鲁番斗鸡进行了人工孵化和育雏试验 ,试图探讨吐鲁番斗鸡的人工孵化和育雏的最佳方法。1 材料…  相似文献   

17.
利用筛选出的6个微卫星标记对福建德化黑鸡、白绒乌鸡、金湖乌鸡、河田鸡以及江西泰和乌鸡等优良地方鸡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的6个微卫星标记均呈高度多态(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即PIC均大于0.5).5个地方鸡种的平均杂合度为0.716-0.729,均具有较高的杂合度,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邻结法(NJ)对Ne i氏遗传距离(D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鸡种被聚为2类,泰和乌鸡与河田鸡先聚为一小类(DA=0.0957),然后再与金湖乌鸡聚为一类(DA=0.1553);德化黑鸡与白绒乌鸡则聚为另一类(DA=0.1980).聚类结果基本反映了各鸡群的地理分布和选育现状.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我国11个地方蛋鸭品种的保存现状,发现文登黑鸭已经濒临灭绝,其他10个蛋鸭品种均处于正常保种状态。筛选28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我国10个地方蛋鸭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Ds)。结果表明,10个蛋鸭品种中,平均杂合度范围是0.514~0.617,杂合度均较高,最高的是三穗鸭(0.617),最低的是金定鸭(0.514);多态信息含量最高是三穗鸭(0.535),最低的是金定鸭(0.435);遗传距离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将10个蛋鸭品种聚为3类。根据调查结果及遗传多样性检测数据,分析了10个地方蛋鸭品种的保存状态,并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9.
灵昆鸡是浙江省三个著名的地方鸡品种之一,也是我国优质的地方鸡品种资源,1980年编入《浙江省畜禽品种志》,2003年编入《中国家禽地方品种资源图谱》,曾一度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鸡肌苷酸合成代谢相关酶腺苷一磷酸脱氨酶(AMPD1)基因为候选基因,以宁夏地方品种固原鸡(白羽、麻羽、红羽),以及引进肉鸡品种AA鸡和蛋用品种罗曼鸡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CCP技术对AMPD1基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其基因型、基因频率以及遗传特性进行了相关的统计.研究结果表明:AMPD1基因有2个等位基因(A、B),3种基因型(AA、AB、BB).固原鸡各品系BB基因型频率均高于AA鸡和罗曼鸡,尤其以固原鸡红羽为最高(0.822 2),与AA鸡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对AMPD1基因的遗传特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几个品种鸡中杂合度均小于0.5.在多态信息含量中,固原鸡白羽、红羽在AMPD1基因多态位点上属于低度多态(PIC<0.25),其他各品种各多态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处于中度多态(0.5>PIC>0.25).本研究结果将为宁夏地方品种固原鸡开发利用及肉质品质的改良提供重要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