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1、促花要使果树早开花,必须在结果前一年,控制树势的营养生长,促使生长中心转向生殖生长,促进花芽分化。1)控制垂直根旺长,培育侧根、平行根大量生长,促进花芽分化;2)对枝条采取撑、拉、掉,加大枝、干间的角度,削弱营养生长,促花芽分化;3)旺长的幼树,于9~10月份  相似文献   

2.
正拉枝可有效地抑制苹果幼旺树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使其早结果、早丰产,达到提高早期经济效益的目的。拉枝四季都可进行,但以夏、秋季拉枝效果最好。拉枝后养分回流受阻,提高了树体各部位营养积累,使枝条内碳氮比值处于合理水平,有利于花芽分化。1.拉枝角度。一般骨干枝拉枝至90度,与地面呈水平状。对长势强旺树枝条应拉至斜生下垂状,主枝越粗角度要求越大,以均衡树势。2.拉枝方法。拉枝前先剪除过密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不同栽培季节对不同品系番茄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总结分析造成的原因,提出避免发生的措施,以期降低农户的经济损失,提升宁夏地区蔬菜市场的竞争力,使该区蔬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法]通过对6个粉果和3个红果番茄品系在冬春茬和秋冬茬2个时段栽培,比较各参试番茄在2个时段的植株性状、果实性状、果实品质、产量、抗病毒性。[结果]3穗果之前冬春茬与秋冬茬的生长势差异不明显,秋冬茬的第1穗果坐果数较冬春茬减少。秋冬茬的单果重明显比冬春茬的降低,各品系的果形指数在两茬没有差异,均接近圆形。秋冬茬较冬春茬的果实品质均降低。从产量看,在秋冬茬除齐达利减产不明显外,其余品系均大幅减产。从抗病毒性比较,冬春茬发生率很低,而在秋冬茬栽培时除齐达利发生病毒病几率较低外其余参试品系发生病毒病的几率高达60%以上。[结论]相同品系的番茄在秋冬茬较冬春茬种植品质下降,产量减少,病毒病发生率提高。建议在宁夏地区秋冬茬栽培番茄应严控烟粉虱并选择抗病毒品种。  相似文献   

4.
1 树体管理 葡萄生长后期要严格控制树体的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这是保证翌年产量的关键措施.因此,要在严格控制土肥水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控梢摘心、疏除部分过密枝和无用枝、摘除部分老叶等办法控制树体的营养生长,并慎防冬芽萌发,使架面通风透光、枝条充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拉枝处理对葡萄冬芽成花过程中花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试验以‘夏黑’葡萄(Vitis vinifera×V.labrusca‘Summer Black’)为试材,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不同拉枝处理对‘夏黑’葡萄长、中、短枝上的冬芽成花过程中Vitis vinifera FLOWERING LOCUS T(VvFT)、Vitis vinifera SUPPRESSOR OF OVER EXPRESSION OF CO 1(VvSOC1)、Vitis vinifera LEAFY(VvLFY)、Vitis vinifera APETALA2(Vv AP2)和Vitis vinifera FLOWERING LOCUS C(VvFLC)5个重要花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不同拉枝处理间花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经平拉处理的基因表达量最高;同一拉枝处理中,长、中、短枝间基因的表达量也存在差异,且中、短枝上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长枝。[结论]拉枝处理对促进‘夏黑’葡萄成花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拉枝后刻芽、扭枝和去顶梢处理对富士枝条导水率、侧芽激素和花芽形成的影响,找出有效的促花措施,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年生矮化中间砧富士(“红富士/M26/新疆野苹果”)为材料,研究拉枝后刻芽、扭枝和去顶梢处理对幼树的枝条导水率、侧芽激素含量、成枝率、成花情况和平均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拉枝后进行扭枝、刻芽和去顶梢的综合处理与对照相比使枝条的茎比导水率和叶比导水率分别降低了41.4%和39.1%;使花芽分化期侧芽生长素、赤霉素含量减少,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含量增加;抑制侧枝总长的增长量减小39.7%;成枝率提高32.7%;平均单株成花数和平均单株产量分别提高2.3倍和3.3倍。枝条导水率和侧芽激素的变化最终抑制树势旺长,并促进树体花芽分化。拉枝后刻芽和刻芽加去顶梢均对富士苹果成花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如扭枝显著,且拉枝后扭枝和刻芽加去顶梢的综合处理效果最为明显。【结论】富士苹果拉枝后进行刻芽、扭枝和去顶梢的综合处理可以有效抑制树体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使开花数量和平均单株产量提高,有效解决富士幼树拉枝难以成花的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1夏季修剪主要包括拿枝、拉枝、除萌、短截等,控制秋梢过旺生长,促进果实膨大和花芽形成。对幼树的壮旺枝进行短截修剪,促发二次副梢,当年可形成花芽,达到多成花、早丰产的目的,对枝组培养、树冠控制也有明显效果。对辅养枝过多的大树,可疏除部分大枝,徒长枝、直立枝、过旺枝也要视空间予以疏剪。对一年生长枝进行拉枝开角,伤及新梢枝段木质部,使枝条组织受损而下垂或呈水平状。幼树成形前要坚持每年  相似文献   

8.
苹果树夏秋季修剪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比较复杂,果农难以掌握施行。而采用分段转枝手法代替其他如环剥环割、拉枝刻芽等传统复杂手法,可以获取苹果树树势中庸健壮、病虫害降低、且能连年结出串串精果的效果。 转枝下垂是果树辨证管理工作技术中一项最为有效的控冠方法。无论当年条、一年生条或是多年生枝轴,根据不同势力经过转枝下垂后,能控制营养生长,控制背上优势。转枝后阴阳互制(背上为阳,背下为阴),把背上优势变为背下优势,增加枝轴营养积累,使之稳势成花。  相似文献   

9.
拉枝时期和角度对矮化中间砧苹果枝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增加矮化中间砧苹果的中短枝数量以利于早期丰产,以3 a生石富短枝/SH3/海棠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拉枝时期(4月、6月、8月、10月)和拉枝角度(水平、下垂、斜生)对其枝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拉枝时间,水平拉枝抽生中短枝的比例最大,下垂拉枝次之,二者差异不显著;相同拉枝角度,随着拉枝时间的推移,枝条抽生中短枝的比例呈逐渐降低趋势,但4~8月拉枝处理差异均不显著。在4~8月所有水平和下垂拉枝处理中,除4月水平拉枝抽生的中短枝比例显著高于8月下垂拉枝外,其他处理差异均不显著。在对矮化中间砧苹果整形时,应根据具体的栽植密度把主枝角度控制在水平或下垂状态,且拉枝时期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不同灌水定额对赤霞珠葡萄土壤水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研究6 750、6 000、5 250、4 500 m~3/hm~2这4种灌水定额对赤霞珠花前、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期土壤水势变化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葡萄生育期,不同灌水定额对土壤水势的变化明显,降低灌水定额,能有效提升土壤吸水力,并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适度减少灌水定额,可有效提高枝条茎流量,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花色素、单宁含量,极显著提高总酚含量,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含量;4种灌水定额处理中以5 250 m~3/hm~2处理的为最好,葡萄萌芽期、抽枝期、花前、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期、冬灌的灌水量分别为900、450、600、1 200、600、1 500 m~3/hm~2,其中葡萄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期分2次灌溉,灌水时间间隔为15~18 d,期间如遇降水,应适度延长灌水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11.
吴群芳 《北京农业》2011,(6):177-178
绿化苗木移植及修剪管理逐渐成为林业工作者春秋季绿化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高质量、高标准、严要求、成功地移栽好园林苗木要做好苗木移植和苗木的整形修剪技术2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油一稻一稻种植模式下磷肥的后效应作用.结果表明,磷肥的施用对当季油菜产量的影响较大.增产17.01%.油菜生长期间施用的磷肥对下季早稻的生长有一定的后效作用,早稻生长期间施用的磷肥对下季的晚稻生长有一定的后效作用.晚稻施用磷肥没有增产作用.因此,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建议油一稻一稻三熟制种植模式下种植油菜时施用磷肥.而在种植早晚稻时只施氮钾肥.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尼日利亚水产养殖生产中鱼苗鱼种奇缺的难题,探索非洲鲶在雨季与旱季的繁殖规律,选用当地渔民池塘养殖的非洲鲶,采用人工催产繁殖的方法,按1∶2的雌雄比,在雨季(4-10月)催产14组,旱季(11月至次年3月)催产10组,比较不同季节对非洲鲶繁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平均每1 kg雌鱼的产卵数量:雨季达29 593粒,比旱季高89.06%,8月份的产卵效果最佳,达33 330粒;2)鱼苗孵化率:雨季为83.66%,比旱季高39.3%,孵化效果最好的是7月份,达89.25%;3)鱼苗培育成活率:雨季达44.81%,比旱季高21.02%,成活率最高的是9月份,达58.31%.在水温适宜的条件下,进行非洲鲶的周年人工催产繁殖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张云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423-19426
利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等方法,对商丘站1954~2010年的年、汛期、非汛期降水量资料进行趋势分析、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年、汛期和非汛期降水量线性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年、汛期降水量总体分别以6.74 mm/10 a和12.3 mm/10 a的速度在增加,非汛期降水量以5.57 mm/10 a的速度在减少。从年代上看,年、汛期降水量21世纪以来最多,年降水量20世纪80年代最少,汛期降水量90年代最少,年代平均降水量最多与最少分别相差122.9 mm和119.9 mm,非汛期降水量50年代和70年代均较多,80年代最少,年代平均降水量最多与最少相差32.0 mm。年、汛期和非汛期降水量存在不明显的突变,年、汛期降水量突变的时间基本一致在2003年前后,非汛期降水量在1970年和2004年前后。  相似文献   

15.
以建昌地区气候监测站1960—2012年逐日气温资料为基础,运用现代气候统计诊断技术,分析了该地区大田作物生长季气温、≥10℃积温及无霜期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以及热量资源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自1960年以来,建昌地区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升高趋势明显,倾向率为0.19℃/10 a,1981年突变性升高,突变之后气温平均升高0.8℃;≥10℃积温明显增加,倾向率为49.98(℃·d)/10 a,1996年突变性增加,突变之后积温平均增加201℃·d;无霜期延长趋势明显,倾向率为2.44 d/10 a,1985年突变性延长,突变后无霜期平均延长10 d。热量资源增加可延长大田作物的生育期,亦可扩大复种指数、增加生物学产量;气温升高也将加大蒸腾指数,造成作物干旱。分析结果可为调整农业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相关分析的流域汛期划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恰当的流域汛期,为水库的防洪安全奠定基础,同时为水资源的优化调度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相关分析方法,采用千河流域31年的日均流量资料,对流域不同时段的径流自相关性进行研究,根据其显著性差异确定千河流域的汛期和主汛期。最后从水文气象学原理出发,结合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对汛期和主汛期的划分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确定千河流域的汛期为5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与千河流域主要降雨期一致;主汛期为07-01-08-31,与千河流域的暴雨峰值期一致;说明汛期、主汛期的划分结果是合理的。【结论】基于相关分析法的汛期划分研究,方法简单直观,物理概念清晰,可为千河流域冯家山水库的安全运行及水资源调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贵州15站降水资料,借助对比、合成、趋势、Morlet小波及方差等分析方法,对贵阳过去80多年降水的月尺度、季尺度、半年尺度、年际和年代际尺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月是贵阳一年中降水最多的月份,5月次之;夏季是一年中降水最多的时段,春季次之;汛期(5月~10月)降水和旱期(11月~翌年4月)降水在过去80多年总趋势是向减少的方向发展,且汛期降水存在7~10年和25年左右的振荡周期,旱期8~11年和32年左右的周期振荡也明显。同时,利用周期延拓对贵阳未来近20年的降水变化进行了展望,初步估计,贵阳汛期降水在未来10~15年将处于一个相对丰雨的背景,且出现局地洪涝的频率较大,而秋末至翌年初春在未来10~15年则会更干暖少雨。  相似文献   

18.
冷季型草坪已成为现代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从1995年起,先后从国外引进冷季型草坪草5大类,18个品种,在本所实验园内进行了品种试验,并先后向安徽各地推广了其中的7个品种(9个组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冷季型草坪草品种,比传统使用的暖季型草有着许多优点,只需养护水平跟上,即可获得密度(D)、均匀性(U)、色泽(C)均较好的草坪。  相似文献   

19.
常用六种草坪草蒸散量及作物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根据水分平衡法采用小型蒸渗仪测定了两种水分条件下 6种草坪草的蒸散量 ,并采用Penman Monteith经验公式计算确定了各草种的作物系数 .两种水分条件为充足供水和限量供水 .参试的草种为草地早熟禾 (PoapratensisL .Nuglade)、高羊茅 (FestucaarundinaceaSchreb .Hundog 5 )、多年生黑麦草 (LoliumperenneL .Advent)、普通狗牙根(Cynodondactylon(L .)Pers.)、野牛草 (Buchloedactyloides(Nutt.)Engelm .)、日本结缕草 (ZoysiajaponicaSteud .) .草种间 ,水分处理间的草坪蒸散量均表现较大差异 .充足供水的草坪的蒸散量比限量供水的蒸散量大 30 5~ 1 5 3 5mm .全生长季冷季型草坪草的蒸散量大于暖季型草坪草 ,最多相差 2 0 0mm .两种水分条件下 ,6种草坪草的生长季总蒸散量排序相同 ,最大蒸散量排序为高羊茅 (90 3 5 5mm) >草地早熟禾 (85 7 93mm) >多年生黑麦草 (85 0 91mm) >狗牙根 (82 5 6 1mm) >野牛草 (75 8 6 6mm) >日本结缕草 (70 1 5 5mm) .不同的水分处理 ,草种和季节对草坪的作物系数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冷季型草的生长季平均作物系数介于 0 98~ 1 0 9之间 ,暖季型草的介于 0 70~ 0 96之间 .充足供水条件下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的作物系数与限量供水条件下的作物系数差异不显著 ,多  相似文献   

20.
测定500只罗曼蛋鸡(23-31周龄)分别在冷季(1997-01-01-1997-03-03,鸡舍温度-4.5-10.2℃,平均4.3℃)和温季(1997-04-01-1997-06-01,鸡舍温度12.8-27.1℃,平均20.7℃)对饲粮养分转化为蛋相应成分的效率,结果表明,鸡在温季对饲粮绝大多数种类养分的转化率都显著(P<0.001或P<0.01或P<0.05)地高于鸡在冷季对饲粮养分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