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何妍之 《中国饲料》2021,1(22):63-68
文章旨在分析纯化饲料添加剂中的抗菌肽,为抗菌肽的含量测定及样品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过滤膜超滤浓缩,采用固相萃取柱进行洗脱和分离,用过滤膜进行过滤,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纯化,优化色谱条件,并对不同类型的饲料中抗菌肽的含量进行测定,流动相为甲醇,实验将流速设置为0.75 mL/min,甲醇的体积比为10%,柱温度为31℃,检测波长为526 nm,进样量为10 ul,而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饲料中抗菌肽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分离纯化获得的抗菌肽蛋白活性较强。该方法检测饲料中抗菌肽的保留时间为7.25 min,呈现单峰,峰值较好,在误差范围呈现线性关系,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安全环保、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泛。液体动物饲料添加剂的抗菌肽测定值为2.45 mg/kg,水产动物饲料和家禽饲动物料的抗菌肽测定值分别为3.14 mg/kg和2.56 mg/kg。因此,本实验建立了高效液相测定法有利于饲料中抗菌肽的纯化和饲料中抗菌肽的测定。 [关键词]抗菌肽|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紫花苜蓿黄酮的提取与纯化工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eL.)黄酮的提取与纯化工艺,采用不同乙醇浓度和不同pH进行提取,然后用不同来源和型号的大孔树脂进行纯化,以得出苜蓿黄酮的最佳提取和纯化方法.结果表明:30%乙醇、水浸提(pH为7.5)对紫花苜蓿黄酮的浸出率最高,分别为0.46%和0.49%,pH在9.0时所得提取物黄酮含量最高为1.61%;pH为2.2~2.4时,对紫花苜蓿黄酮有最好的沉淀效果,所得沉淀物中黄酮含量为9.80%;9种型号的大孔树脂中DS-17对乙醇提取物中紫花苜蓿黄酮有较好的分离效果,所得提取物黄酮为5.87%;在大孔树脂对碱溶酸沉提取物中黄酮的分离中,2组试验均以DM130的效果最好,所得分离物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24.25%和29.35%.  相似文献   

3.
以乳清蛋白为原料,酶解制备具有抗菌能力的生物活性肽。采用超滤、葡聚糖凝胶层析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酶解液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分离产物的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聚糖凝胶色谱纯化最佳流速2 mL/min,最佳样品质量浓度15 mg/mL;再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的高活性抗菌肽,抑菌圈直径达到31.33 mm。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高活性抗菌肽碱性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酸含量最多,分别为42.69%和37.39%。  相似文献   

4.
苜蓿根腐病对苜蓿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解引起根腐病病原真菌的种类,本文对从陕西省定边县牧草草场紫花苜蓿根部分离得到的根腐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EF-1α序列分析鉴定及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中的分离、纯化得到的单菌落形态学观察及显微镜下菌丝、孢子的观察,该病原菌属于引起苜蓿根腐病的镰刀菌属(Fusarium);用CTAB法提取病原菌基因组DNA,并对EF-1α序列进行PCR扩增、回收纯化、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与Genbank已知近缘种属亲缘关系,结果显示与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亲缘关系最近,可信度达99%;最后通过根部接种试验,接种苜蓿根部发病症状与田间根腐病发病症状一致,鉴定结果显示本试验研究的引起紫花苜蓿根腐病的病原菌为镰刀菌属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  相似文献   

5.
利用C8柱经HPLC对QHyper D柱分离的驼精清活性组分F3和F5进行分离纯化,大鼠垂体组织培养,RIA测定培养液中LH和FSH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F3和F5经过HPLC纯化后,各得到4个组分,分别以F3-1-F3-4和F5-1-F5-4表示。其中F3-3和F5-3可引起体外培养的大鼠垂体LH的释放显著增加,但均未引起FSH发生明显变化。用C18柱经HPLC或毛细管电泳对F3-3进一步纯化,无论在HPLC或毛细管电泳仪中,F3-3均呈现两个波峰,而且间隔非常靠近,说明F3-3至少是由两种分子特征非常相似的物质组成。  相似文献   

6.
薄层色谱技术在中兽药分析与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兽药的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动物用药的安全和药效。在检验中兽药真伪方面通常采用的检测手段有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光谱色谱分析等。而作为色谱技术一个分支的薄层色谱(TLC)由于其操作简便、设备价格低廉、色谱结果直观、显色方法可选性大、兼具分离鉴定双重功能.还可作为高效液相色谱(HPLC)选择色谱体系.预测分离的先导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兽药分析。从全国范同讲.中兽药薄层色谱鉴别在技术层面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可用薄层色谱鉴别的品种也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7.
从山东地区疑似新城疫病毒(NDV)感染鸽群中分离到两株新城疫病毒分别命名为pigeon/China/bz12和pigeon/China/bz11,经蚀斑纯化后测定其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分别为76.6 h、78.8 h,1日龄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分别为1.98、1.95,符合NDV强毒特征.设计NDV F基因特异性引物,使用RT-PCR从纯化后鸡胚尿囊液中扩增获得了约1 662 bp基因条带,序列测定确认为NDV F基因,其氨基酸一级结构包含553位氨基酸残基,F0蛋白裂解位点含112-RQKRF-117氨基酸序列,具有NDV强毒株分子特性.依据yellow基因序列同源性对获得2株NDV分离株和42株NDV参考毒株基因型分型,结果显示,2株鸽源NDV分离株都属于基因Ⅶ型,其与基因Ⅶ型NDV不同分离株同源性达93.5%~99.8%,与鸡源强毒NDV分离株Chicken/China/SD8/2010同源性高达99.8%,表明这两株鸽源分离毒株可能来源于感染的鸡群.  相似文献   

8.
苜蓿根腐病对苜蓿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解引起根腐病病原真菌的种类,本文对从陕西省定边县牧草草场紫花苜蓿根部分离得到的根腐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EF-1α序列分析鉴定及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中的分离、纯化得到的单菌落形态学观察及显微镜下菌丝、孢子的观察,该病原菌属于引起苜蓿根腐病的镰刀菌属(Fusarium);用CTAB法提取病原菌基因组DNA,并对EF-1α序列进行PCR扩增、回收纯化、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与Genbank已知近缘种属亲缘关系,结果显示与锐顶镰刀菌(F. acuminatum)亲缘关系最近,可信度达99%;最后通过根部接种试验,接种苜蓿根部发病症状与田间根腐病发病症状一致,鉴定结果显示本试验研究的引起紫花苜蓿根腐病的病原菌为镰刀菌属锐顶镰刀菌(F. acuminatum)。  相似文献   

9.
生物活性肽以其独特的吸收机制、极强的活性和多样性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分离与分析技术是生物技术实现产业化的重中之重。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其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等优势成为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主要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多肽类物质分离、分析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牛乳中乳过氧化物酶的分离纯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乳经离心脱脂、酶凝乳除酪蛋白后,通过强阳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乳过氧化物酶,利用考马斯亮蓝、SDS-PAGE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每毫升牛孔能提取乳过氧化物酶0.027 mg,纯度为97%.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实验主要对金丝桃素的纯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用无水乙醇从贯叶连翘中提取金丝桃素,再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金丝桃素,后分别采用明胶水溶液法、pH值法及明胶水溶液+pH值法分离纯化金丝桃素。结果:采用明胶水溶液+pH值法样品中金丝挑素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1.4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金丝桃素收率高,便于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分离鉴定技术,比较不同直径卵泡液(直径<2 mm、直径2~4 mm、直径>4 mm)的蛋白质组分差异,收集显著差异的馏分,还原烷基化处理后酶解成肽段,再经反相色谱二次分离后质谱鉴定。结果表明,在优势卵泡中(直径>4 mm)存在显著高表达的蛋白质峰,质谱鉴定结果为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转铁蛋白的功能和表达的变化提示,该蛋白质的高表达可作为潜在排卵的标志物之一。同时,本研究采用的LC-MS技术将为卵泡液大规模蛋白质组分离和表达谱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从妊娠4~5个月健康孕牛血清中分离得到纯化的早孕因子(EPF),通过DEAE-Sepharos F.F离子交换层析,CM–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Con A-Sepharose 4B亲和层析和Heparin Sepharose Cl 6B亲和层析分离纯化技术,从孕牛血清中分离出纯化出EPF。采用玫瑰花环抑制实验(Ea-RIT)对各阶段产物EPF活性进行检测,最终纯化出具有早孕因子活性的HE-2成分。将HE-2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出现分子量为53.6KU蛋白质条带。该方法得到分离纯化的EPF,为进一步研制早孕因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做准备。  相似文献   

14.
研究葡聚糖凝胶G-10分离玉米芯低聚木糖中木二糖的工艺条件及其纯化后的产物分析。首先对树脂进行选择,采用葡聚糖凝胶G-15进行一次分离,采用单因素试验进行二次分离条件的优化,对葡聚糖凝胶色谱分离法分离玉米芯低聚木糖中木二糖的工艺条件上样浓度、上样量、洗脱流速和取样间隔进行优化,综合纯度和收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分离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25%、上样量1.5 mL、洗脱流速0.20 mL/min、取样间隔5.00 min,此工艺下的木二糖纯度达到90.05%。  相似文献   

15.
本文确定了以Atlantis dC18 (150 mm×46mm,5μm)色谱柱(Waters公司),0.05 mol/L磷酸溶液(pH2.40)和乙腈为流动相,流速1.2 mL/min,柱温30℃,激发波长280 nm、发射波长480 nm的液相色谱条件,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9种喹诺酮类药物,取得良好的分离效果.建立了喹诺酮类药物多组分分离检测技术,为饲料中喹诺酮类药物测定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蛋鸡输卵管积液中新城疫强毒的分离鉴定与分子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病鸡输卵管积液中分离了一株新城疫病毒(命名为SHY06),经蚀斑纯化后测定其鸡胚平均死亡时间和1日龄雏鸡脑内致病指数分别为52 h和2.0,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112-RRQKRF-117,符合强毒NDV的特征.根据F基因(1-374 bp)对SHY06和19个NDV参考毒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SHY06属于基因Ⅶ型.F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显示SHY06与基因Ⅶ型NDV分离株同源性为97.5%~99.5%,与基因Ⅸ型NDV(F48E9等)同源性为91.7%~92.4%,与基因Ⅱ型(疫苗株LaSota等)同源性为89.2%. HN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显示SHY06与近年来分离株同源性较高,为92.1%~99.7%,与疫苗株(LaSota)和标准强毒株(F48E9)同源性较低,分别为87.6%和89.9%.  相似文献   

17.
侯及波 《青海草业》2001,10(2):61-62
高效液相色谱衍生化技术 ,是随着液相色谱的发展 ,应用而出的一项重要技术。近 2 0年来 ,受到各个领域重视 ,发展很快。通过衍生化法 ,可以扩大各种色谱方法的应用范围 ,提高分离选择性 ,改善色谱峰形和提高检测灵活敏度 ,可在农业环境检测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地理远缘紫花苜蓿品种间杂交后代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苜蓿杂交组合(云南德钦地区紫花苜蓿为母本,引进紫花苜蓿品种Acrora为父本)的杂交亲本、杂种一代、杂种二代为研究材料,对供试材料的植株高度、分枝数、叶片长宽、干重等的变异幅度和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地理远缘的紫花苜蓿材料间杂交后代的性状变异及其规律,为选育出适合云南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提供基础。结果表明:F2的叶形性状发生了分离,出现了多叶性状的变异体。与杂交亲本相比,杂种后代表型性状出现了较大的变异,且各性状间变异幅度存在一定的差异,F1的株高,F2的叶长、宽出现了超均优势。在杂种后代中,5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干重〉分枝数〉株高〉叶长〉叶宽。  相似文献   

19.
牛磺酸作为营养强化剂已在食品中,尤其是婴幼儿食品、保健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综述了天然牛磺酸提取及分离纯化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牛磺酸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内外对于蚯蚓的有效成分抗菌肽、纤溶酶系、抗氧化物、镇痛及抗损伤等相关物质的分离纯化技术及作用.为蚯蚓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其产品的研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