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病原与临床症状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禽类传染病。任何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鸡易感性都很高。鸡痘病毒是一种比较大的病毒,为痘病毒群、禽痘毒亚群的一种。鸡痘病毒对干燥的抵抗力相当强,在上皮细胞屑中的病毒,虽经完全干燥并经阳光照射数周,还能保持活力:鸡痘病毒对常用的消毒药抵抗力较弱,1%烧碱、1%醋酸、  相似文献   

2.
鸡痘又名痘疮,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死亡率虽然不高,但影响生长与产蛋。本病的病原体为痘病毒,目前认为最少有4种病毒型(鸡、鸽、鞭蓉鸟和火鸡痘毒)。在自然条件下,每型病毒只对同种宿主有易感性,存在于鸡的患部、皮屑、粪便及咳出的飞沫中。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抗力很强,能耐受高温、干燥和日光。上皮细胞屑片中的病毒,虽经完全干燥和斜射目光作用几星期仍然存活。  相似文献   

3.
齐齐哈尔地区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城乡养鸡中就有鸡痘的发生流行。此后随着养鸡生产的发展,鸡痘曾属于常见而危害很严重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对群养蛋鸡引起产蛋率降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鸡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现代研究认为,鸡痘病毒系禽痘病毒(Auinoxuirus)中的一个代表种,隶属于痘病毒科、  相似文献   

4.
将鸡Ⅱ型干扰素(ChIFNγ)基因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同时插人到鸡痘病毒转移载体中,构建含有这2个基因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pSY—ChIFNγS1。采用脂质体法将该质粒转染鸡痘病毒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经过8轮蓝斑筛选,得到纯化的能够同时表达鸡Ⅱ型干扰素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ChIFNγS1。rFPV—ChIFNγS1接种28日龄的SPF鸡1周后,可以检测到针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的ELISA抗体,重组病毒接种鸡的CD4^+、CD8^+和γδTCR阳性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含量显著高于非免疫对照鸡(P%0.05);免疫4周后用传染性支气管炎LX4强毒株攻击,rFPV—ChIFNγS1免疫组仅有1只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1/16),而非免疫对照组则有16只发病(16/16),并有2只出现死亡(2/16),表明rFPV—ChIFNγS1对接种鸡可以产生良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将共表达NDVF和IBDVVP0基因重组鸡痘病毒(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10日龄~11日龄SPF鸡胚,连续传10代,分别对第5、8、1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分别对第1、5、10、15、20、25、3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翅翼刺种于鸡体上,连续传8代,对第3、5、8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vFV282在SPF鸡胚上传10代、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传30代、在鸡体传8代后,其毒力未返强,F基因和VP0基因未发生缺失和变异。  相似文献   

6.
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插入到鸡痘病毒转移载体pSY681中,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SY681。将pSY681-IBVS1转染已感染亲本鸡痘病毒S-FPV-017株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使其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内与鸡痘病毒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产生表达鸡IBVS1蛋白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IBVS1。在含有X-gal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上进行蓝斑筛选且进一步纯化14代。S1基因的PCR检测表明,获得的含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能够稳定遗传,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等试验证实该重组病毒在CEF内真实地表达了分子量约为90Ku的具有免疫学活性的IBV S1糖蛋白。  相似文献   

7.
美国七彩山鸡痘是山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皮肤,特别是眼、嘴及肛门周围出现鸡痘疹,在口腔、喉头及食道等粘膜处发生白喉性假膜。一般死亡率较低,但并发其他传染病或卫生条件及营养不良时,可引起较多的死亡,对幼美国七彩山鸡更易造成严重的损失。1病原美国七彩山鸡痘病毒属鸡痘病毒科美国七彩痘病毒属。美国七彩山鸡痘病毒是以鸟类为宿主的鸡痘病毒的总称。目前认为美国七彩山鸡痘病毒中有山鸡、鸡、鸽、火鸡、鹌鹑、麻雀等鸡痘病毒。在自然情况下每一种病毒只对同种宿主有易感性,鸵鸟感染的是火鸡痘病毒。鸡痘病毒…  相似文献   

8.
鸡痘在全世界广泛分布,集约化鸡场更易出现流行。其危害主要表现为鸡生长迟缓,产蛋率下降,易继发其他传染病,如葡萄球菌病、支原体感染、传染性鼻炎等,严重时可以导致鸡群死亡率上升。1病原特点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鸡接触性传染病。痘病毒属双股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痘病毒科,病毒颗粒呈复式对称,有囊膜。各种动物的痘病毒虽然形态结构相似,但对寄主的感染严格专一,禽痘病毒致鸡痘病、鸽痘病,马痘病毒致马痘病,牛痘病毒致牛痘病。  相似文献   

9.
<正>鸡痘在全世界广泛分布,集约化鸡场更易出现流行。其危害主要表现为鸡生长迟缓,产蛋率下降,易继发其他传染病,如葡萄球菌病、支原体感染、传染性鼻炎等,严重时可以导致鸡群死亡率上升。1病原特点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鸡接触性传染病。痘病毒属双股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痘病毒科,病毒颗粒呈复式对称,有囊膜。各种动物的痘病毒虽然形态结构相似,但对寄主的感染严格专一,禽痘病毒致鸡痘病、鸽痘病,马痘病毒致马痘病,牛痘病毒致牛痘病。  相似文献   

10.
分别将猪圆环病毒2型的ORF2基因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ORF5基因,插入到鸡痘病毒转移载体pUTA2-16-LacZ单一启动子和复合启动子下游,构建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质粒pUTAL-ORF5-ORF2。将该重组质粒与鸡痘病毒282-E4株共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进行同源重组。通过3次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加压筛选,经RT-PCR、IFA和Western blot鉴定,表明重组鸡痘病毒中的目的基因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得到表达,获得一株携带有目的基因ORF2和ORF5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ORF2-ORF5。  相似文献   

11.
H5亚型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5亚型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系以高度成熟安全的鸡痘病毒为载体研制的新型基因工程禽流感一鸡痘二联疫苗,该疫苗毒株的研制是采用重组DNA技术,将我国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早期分离株的HA和NA基因同源重组到鸡痘病毒疫苗株的基因组中,构建重组鸡痘病毒(rFPV—HA—NA),经体外、体内试验表明该重组鸡痘病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同时经细胞连续传代,证实了重组鸡痘病毒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该疫苗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2.
正鸡痘(AP)是由禽病毒引起的一种缓慢扩散、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上有痘疹,或在口腔、咽喉部黏膜上形成白色结节。在集约化、规模化和高度密集的情况下极易造成流行,可以引起增重缓慢,鸡体消瘦。产蛋鸡感染后产蛋率急剧下降,如果并发其他疾病,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可引起大量死亡,幼雏鸡易感且死亡率高。1病原鸡痘病毒为痘病毒科鸡痘病毒属,这个属的代表为鸡痘病毒。病毒大量存在于病鸡的皮肤和黏膜  相似文献   

13.
1发病原因 1.1传染性因素主要有大肠杆菌、支原体、鸡副嗜血杆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痘病毒、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4.
鸡痘是禽痘的一种,是鸡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以急性、接触性、高度传染性为特征。病变的主要特征为皮肤的表皮和羽囊上发生增生和炎症,上皮细胞内出现具有特殊性的包涵体,最后形成结痂而脱落;在有些病鸡的口腔和咽喉粘膜可以形成纤维性坏死性假膜(鸡白喉)。鸡痘是山鸡瘟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对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外界环境能够长期生存,在干燥痂皮中的病毒可存活数月至数年,在-15°C以下环境保存数年后仍有感染力。一般情况下,该病毒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周,常用的消毒药在10分钟内即可杀死该病毒。鸡对鸡痘病毒的易…  相似文献   

15.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传播快,发病率高。其特征是皮肤或口腔黏膜发生血疹和痘疹。鸡痘病毒对低温和干燥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的痂皮内可存活6—8个月,对高温、阳光直射、碱和多数常用消毒药较敏感,55℃20min、37℃24h均可使病毒灭活,常用消毒剂如0.5%福尔马林、0.01%碘酊溶液数分钟内可将其杀死。  相似文献   

16.
鸡痘病毒是禽痘病毒属的代表种,由其引起的鸡痘是常见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禽类病毒性传染病。痘病毒是比较大的病毒粒子,其外面有层囊膜,囊膜内含有病毒特异的蛋白质,在感染细胞内的包含体中,可以看到大量的病毒粒子。临床上以皮肤的特征性痘疹及口腔和咽喉部黏膜的纤维素坏死性炎症为特征。  相似文献   

17.
将共表达NDV F和IBDV VP0基因重组鸡痘病毒(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10日龄~11日龄SPF鸡胚,连续传10代,分别对第5、8、1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分别对第1、5、10、15、20、25、3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翅翼刺种于鸡体上,连续传8代,对第3、5、8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vFV282在SPF鸡胚上传10代、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传30代、在鸡体传8代后,其毒力未返强,F基因和VP0基因未发生缺失和变异。  相似文献   

18.
将共表达NDV F和IBDV VP0基因重组鸡痘病毒(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10日龄~11日龄SPF鸡胚,连续传10代,分别对第5、8、1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分别对第1、5、10、15、20、25、3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翅翼刺种于鸡体上,连续传8代,对第3、5、8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vFV282在SPF鸡胚上传10代、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传30代、在鸡体传8代后,其毒力未返强,F基因和VP0基因未发生缺失和变异.  相似文献   

19.
一.痘病毒及其引起疫病重要性 痘病毒是已知的最大、最复杂的线型dsDNA的病毒家族,与人类和动物有关的痘病毒可分为正痘病毒属、山羊痘病毒属、禽痘病毒属、副痘病毒属、猪痘病毒属、兔痘病毒属、软疣痘病毒属和雅塔痘病毒属八个属,其中能感染人类引起致病的有正痘症病毒属的天花病毒、猴痘病毒、痘苗病毒和牛痘病毒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检测表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糖蛋白gB基因重组鸡痘病毒(rFPV-ILTVgB)的稳定性,我们对重组病毒进行6代和16代克隆纯化,对纯化后的病毒通过转瓶连续培养传20代,结果发现第6代纯化病毒(rFPV-ILTVgB-C6)在传代过程中有白斑出现,说明病毒纯度不够;经过16代纯化的病毒(rFPV-ILTVgB-C16)对细胞的嗜性加强,病毒的效价进一步升高,20代传代后蓝斑率仍然为100%,PCR的检测进一步证明插入的外源基因能在病毒的长期传代过程中稳定地遗传。抽取病毒细胞传代过程中的第5,10,15,20代次的病毒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接种2周龄SPF鸡,20天后分为两组,分别用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WG株和鸡痘病毒102株攻击,结果不同代次的重组病毒均可以使免疫鸡抵抗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和鸡痘病毒强毒的攻击,鸡体内病毒传代试验表明,重组病毒在接种部位仅存在6天,之后就检测不到病毒,重组病毒通过SPF鸡连续传代,不存在病毒返祖的可能,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rFPV-ILTVgB在结构上和免疫原性上是稳定的,无论是在体外传代,还是在体内均可以稳定遗传,不存在因为接种重组疫苗而给免疫鸡群带来安全威胁的可能,完全可以作为疫苗毒株进行商品化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