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47个发霉的面包和面粉样品(其中13个样品取自家庭,6个样品取自零售商货,31个品取自大企业面包制作厂,7个发霉面粉也取自面包制作商的面粉散装仓中)。对这些样品用薄层色谱法作霉菌毒素分析。结果取自家庭13个样品中有一个检出棕曲霉素 A,含量为0.21mg/kg,7个发霉的面粉样品中有两个检出棕曲霉素 A,含量分别为0.49mg/kg,2.9mg/kg。另外在一个发霉面粉样品中检出桔青霉素,但含量很低,未能定量测出。有两个国庭发霉面包提取液在薄层色谱板上分离出与展青霉素一样的斑点。  相似文献   

2.
波兰研究者最近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对粮食和混合饲料中的棕曲霉素A进行测定,并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受测试的样品共105个,受检的粮食品种有小麦、黑小麦、大麦、燕麦、大豆饼、麦放以及混合饲料。受检的样品都分别作了曲霉、青霉、镰刀菌的带菌量和棕曲霉素A的含量测定,而棕曲霉素A的检测方法又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检测结果:第一次取的样,棕曲霉素A含量为0.05~2.92pg/kg。此时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相关性较差,测定粮食的相关性r=0.047,混合饲料为0.门。然而在储藏问…  相似文献   

3.
样品粉碎后取25克用氯仿—甲醇—乙酸乙酯(8 2 1)提取,过滤,滤液挥干,残渣溶于95%甲醇,于分液漏斗用正己烷净化,甲醇液挥干,残渣溶于苯—乙腈中备用。黄曲霉毒素 B_1用双向薄层层析展开,喷20%硫酸溶液确证。杂色曲霉素采用单向薄层层析展开,喷25%乙酸溶液显色,R_f 值高,位于干扰物色斑之上。黄曲霉毒素 B_1和杂色曲霉素检出限量低,分别为5ppb 和10ppb。回收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关于包括葱状植物的各种作物中23种有机磷农药气相色谱测定的一种简单有效的净化方法。样品用丙酮提取,经氯化铵和磷酸凝结溶液提纯,然后抽滤过滤。滤液用NaCl溶液稀释,并用苯再提取,有机层浓缩,经带有火焰光度检测器的气相色谱分析,色谱柱是涂有硅酮OV——1701、OV——1或SE——52的毛细管柱(内径0.53mm)。对于葱属作物提取液,对FPD有干扰,需用二氧化硅药筒净化。残存在有穗作  相似文献   

5.
亚麻籽中木脂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传统的亚麻籽木脂素提取工艺步骤繁琐,提取物中有益成分散失。研究了溶剂法提取亚麻籽中木脂素的工艺,确定了最佳溶剂系统:质量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温度为室温,时间为24h。建立了中空纤维超滤膜超滤木脂素提取液的平均渗透通量数学模型,并用亚麻籽中木脂素提取液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工艺步骤简单、易行,超滤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所建立的模型可用于超滤过程渗透通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以95%乙醇为提取剂,利用生石灰中和乙醇提取液中含有的单宁酸,使咖啡因从提取液中游离出来,然后采用升华法使咖啡因结晶,对提取出的咖啡因样品用红外光谱进行结构鉴定,确定其成分。主要测定了市售各类不同产地茶叶中咖啡因含量,并对其中一种茶叶——铁观音不同加工方法 (以其价位或等级作为参考)的咖啡因含量进行粗略评价。在试验过程中,对相关试验条件(如提取剂体积、升华时间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酶-超声波辅助同步提取鸭骨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鸭骨为原料,采用酶-超声波辅助同步提取鸭骨素,并以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鸭骨素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超声波辅助同步提取鸭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62℃,超声功率248 W,超声时间5.1 h,酶添加量1.34%。此条件下鸭骨素提取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5.8±0.047)°Bx和(20.9±0.018)g·100 g-1。采用酶-超声波辅助同步提取的鸭骨素提取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单一酶解法、微波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P0.01)。  相似文献   

8.
采用甲醇-水提取液体系提取蜂胶中的6种黄酮,即芦丁、莰菲醇、芹菜素、松属素、苛因和高良姜素,以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法测定,对不同比例的甲醇-水溶液对蜂胶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以60%甲醇-水为提取液提取效果较好,空白加标回收率均在85%~99%,检出限为0.1 g/kg,定量限为0.3 g/kg,线性范围为0.2~50μg/mL。  相似文献   

9.
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柚核中柠檬苦素,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柠檬苦素。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超声时间30min,乙醇体积分数70%,超声提取2次。4020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提取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流速1mL/min,体积分数70%的乙醇洗脱,解吸流速0.7mL/min,纯化后得到柠檬苦素的质量分数达83.77%。该工艺分离纯化效果好,成本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和比较了中药蔓荆子乙醇和乙醚提取液的化学组分,并对成分中萜类物质进行归类,分析蔓荆子在不同极性提取溶剂中化学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蔓荆子乙醇提取液检测出67个峰,经数据库标准图谱比对鉴定出50种化合物,蔓荆子乙醚提取液检测出71个峰,鉴定出56种化合物。两种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中有8种相同物质。萜类物质归类分析表明,提取的萜类主要为单萜类、倍半萜类、二萜类,相对含量为单萜类物质>倍半萜类物质>二萜类物质。其中乙醚提取液中单萜类、倍半萜类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乙醇提取液,而乙醇提取液中二萜类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乙醚提取液。  相似文献   

11.
自从发现黄曲霉毒素以来,人们经过长期的努力,发展了测定食品和原粮中霉菌毒素的灵敏可靠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通常是通过薄层色谱法,应用各种类型的硅胶薄层来实现的。在本研究中,作者却用稻米淀粉作检测的吸附剂,正如早些时候的研究表明的那样,这种物质对于某些种类的有机化合物有着极好的分离特性。本研究用16克稻米淀粉,2克硫酸钙,22毫升95%乙醇和22ml 蒸馏水小心混和30秒,用 Desagn 装置将上述桨液在20×20cm 玻板上涂成厚0.250mm 的一层,置干燥器内于室温下干燥24小时。然后将黄曲霉毒素B_10.5ng/ml,B_21.5ng/ml,G_10.5ng/ml,G_21.5ng/ml,M_12.0ng/ml,M_22.0ng/ml,棕曲霉素 A 20ng/ml,B20ng/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提取桑叶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醇提法、超声提取法探讨了从桑叶中提取总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超声提取效果最好。其最佳条件是:用浓度为70%、按料液比1:15的比例的乙醇浸泡3h,再用超声提取45min,其桑叶中总黄酮类物质的提出率可达2.18% 采用聚酰胺树脂为层析柱填充料,对桑叶黄酮的提取液进行了纯化。还通过样品的总黄酮与FeCL3、浓H2SO4等试剂的特征反应对所得提取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确定了所得提取物为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红叶石楠叶绿素提取工艺,然后采用柱层析方式分离纯化粗提液中的叶绿素,并进行自由基清除试验。提取试验结果表明,以丙酮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0,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2 h,此时叶绿素提取率可达最大值10.26 mg/g;分离纯化试验结果表明,按1 m L提取液加硅藻土17.5 g,石油醚∶丙酮=4∶1洗脱,此时纯化倍数可达6.06;对·OH,O~(2-)·的清除试验表明,石楠叶绿素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为红叶石楠叶绿色素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初步依据,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4.
水果及其制品中果胶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水果及其制品中果胶的提取方法,以橙子、苹果、猕猴桃、草莓酱等为试材,以半乳糖醛酸为标准物质,采用乙醇沉淀、硫酸-咔唑比色法,对水果及其制品中果胶的酸提取方式的提取条件如提取酸种类、提取液温度、提取液酸度、提取时间等进行了研究,并将用酸提取的效果和用碱提取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酸提取方式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用pH 0.5的硫酸溶液在85℃条件下提取60 min。在此条件下,方法的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通过和碱提取方式的比较发现,原果胶含量高的样品用酸提取比用碱提取效果更好,但香蕉等淀粉含量高的样品因有异常颜色反应而不能采用酸提取的方式。因而确定果胶提取方式为对于酸提取后有异常颜色反应的样品采用碱提取方式,对于原果胶含量较高的样品采用酸提取方式,而对于原果胶含量较低的样品采用酸提取方式和碱提取方式均可。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研究黄芪皂苷的最佳提取和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浸膏得率和黄芪皂苷含量为检测指标优选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对黄芪皂苷纯化工艺中各影响参数进行优选。结果:黄芪皂苷最佳提取工艺为:黄芪药材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黄芪皂苷最佳纯化工艺为:黄芪提取液上AB-8大孔吸附树脂,用3个柱体积的40%的酒精除杂,再用5个柱体积的80%的酒精进行纯化。结论:所建立的提取纯化工艺简单,所得到的皂苷含量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以脱脂柚籽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料液比为考查因素,提取得到的类柠檬苦素含量为指标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对柚籽中类柠檬苦素提取率影响最大因素,然后依次为提取温度和乙醇体积分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70℃,料液比1∶45。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黑果枸杞中缩合单宁的测定,采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干燥方法、粉碎度以及提取溶剂对黑果枸杞枝叶中缩合单宁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中主效与互作同时存在,尤其是干燥方法与提取液之间、提取液与粉碎度之间的搭配会影响最终的缩合单宁提取量。冷冻干燥、粉碎后过80~100目筛以及用甲醇酸水溶液提取能够获得最大的提取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东方蓼不同部位乙醇提取液的不同浓度对牛蒡长管蚜的生物活性影响,并运用了均匀设计法获得东方蓼根、茎、叶的乙醇提取液对牛蒡长管蚜触杀和拒食作用效果。东方蓼的新鲜植株在阴凉处晾干后,将根、茎、叶分离出来并剪成小段,然后用乙醇进行浸泡提取,获得原液。将原液分别稀释至2 mg/mL、4 mg/mL、6 mg/mL的浓度后,用牛蒡长管蚜作为供试昆虫进行生物活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东方蓼乙醇提取液对牛蒡长管蚜的触杀和拒食都有一定作用,拒食比触杀效果更为明显。东方蓼茎的乙醇提取液对牛蒡长管蚜的触杀和拒食效果明显,以6 mg/mL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彭华  宋霞  张春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7):132-138
为了优化‘胭脂萝卜’红色素的提取工艺,以‘胭脂红2号’萝卜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萝卜红色素,分析了提取液种类及配比、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胭脂萝卜’红色素提取液吸光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试验条件下,盐酸丙酮提取的红色素溶液的吸光值最高。(2)提取液配比对吸光值影响达显著水平,料液比、提取温度对吸光值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吸光值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液配比。(3)用优化后的提取条件测试不同萝卜品种的红色素含量,发现‘胭脂红1号’和‘胭脂红2号’红色素提取液的吸光值最高。综上,在提取料液比取1:8,提取温度取50℃,提取液选用盐酸丙酮提取液,其配比为10.8%的盐酸:30%的丙酮=1:1,提取时间选20 min的条件下,红色素提取液吸光值最高。  相似文献   

20.
《保鲜与加工》2001,1(2):40
1香茹保健饮料 取鲜香菇 100 kg,洗净,切成1cm大小的碎块,放入装有搅拌器并用盘管通入蒸汽加热的不锈钢容器中,添加椰子水100L;升温到60℃,缓慢搅拌提取15h,然后用压榨机压滤汁取100L提取液,装入上述容器中,徐徐加入预先溶入50g乳化剂的椰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