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6个优质食用甘薯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法,探讨不同基因型和栽插密度对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结薯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茎粗、最长蔓长和蔓薯比(T/R)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T/R在不同栽插密度下差异显著,基部分枝随栽插密度增高而降低.单株鲜薯重、薯块烘干率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等产量性状,在基因型、基因型×密度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单位鲜薯重随栽插密度增加逐渐降低,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则随栽插密度升高而增加.该试验6个甘薯品种的结薯性均表现出大薯数<中薯数<小薯数,且不同基因型大薯率呈极显著差异;大薯和商品薯数、大薯率随栽插密度的升高而降低,中、小薯数,中、小薯率在不同栽插密度间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基部分枝和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薯块烘干率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与最长蔓长呈显著负相关;单位面积鲜薯产量与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烘干率成显著负相关;大薯率与大薯数、单株鲜薯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中、小薯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本试验表明,栽插密度为7.5×104株/hm2,6个甘薯品种的商品薯数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均达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和栽插密度对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结薯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6个优质食用甘薯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法。【结果】茎粗、最长蔓长和蔓薯比(T/R)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T/R在不同栽插密度下差异显著,基部分枝随栽插密度增高而降低。单株鲜薯重、薯块烘干率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等产量性状,在基因型、基因型×密度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单位鲜薯重随栽插密度增加逐渐降低,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则随栽插密度升高而增加。本试验6个甘薯品种的结薯性均表现出大薯数中薯数小薯数,且不同基因型大薯率呈极显著差异;大薯和商品薯数、大薯率随栽插密度的升高而降低,中、小薯数,中、小薯率在不同栽插密度间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基部分枝和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薯块烘干率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与最长蔓长呈显著负相关;单位面积鲜薯产量与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烘干率成显著负相关;大薯率与大薯数、单株鲜薯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中、小薯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栽插密度为7.5×104株/hm2,6个甘薯品种的商品薯数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均达最高。  相似文献   

3.
以6个优质食用甘薯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法 ,探讨不同基因型和栽插密度对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结薯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茎粗、最长蔓长和蔓薯比(T/R)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T/R在不同栽插密度下差异显著,基部分枝随栽插密度增高而降低。单株鲜薯重、薯块烘干率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等产量性状,在基因型、基因型×密度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单位鲜薯重随栽插密度增加逐渐降低,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则随栽插密度升高而增加。该试验6个甘薯品种的结薯性均表现出大薯数中薯数小薯数,且不同基因型大薯率呈极显著差异;大薯和商品薯数、大薯率随栽插密度的升高而降低,中、小薯数,中、小薯率在不同栽插密度间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基部分枝和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薯块烘干率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与最长蔓长呈显著负相关;单位面积鲜薯产量与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烘干率成显著负相关;大薯率与大薯数、单株鲜薯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中、小薯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本试验表明,栽插密度为7.5×104株/hm2,6个甘薯品种的商品薯数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均达最高。  相似文献   

4.
栽插方式和栽插密度对甘薯产量形成及结薯习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不同栽插方式和栽插密度对甘薯产量和结薯习性的影响,以全国主栽品种商薯19为试验材料,采用2个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法,进行了6个处理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均以平栽高密度处理最高,对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的影响大小表现为栽插密度栽插方式;商品薯产量和商品薯率均以平栽低密度处理最高,对商品薯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大小表现为栽插方式栽插密度。从试验看,平栽、栽插密度5.25万株/hm2组合有利于发挥商薯19的高产潜力;平栽、栽插密度3.75万株/hm2组合能让商品薯产量、商品薯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栽插密度、栽插期、氮素水平、磷素水平和钾素水平对川中丘陵区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栽培因素对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素水平>钾素水平>磷素水平>密度>栽插期,在较大栽插密度,适宜栽插期,充足氮肥的前提下,增施磷钾肥可获得高产。川薯217的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措施:密度57 750~60 255株/hm2,6月3日~6月5日栽插,施纯N 56.44~61.56 kg/hm2,P2O5 36.8~43.2 kg/hm2,K2O 53.79~66.21 kg/hm2,可获得37 500 kg/hm2以上的鲜薯产量。  相似文献   

6.
“渝苏303”甘薯高产栽培模式及其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甘薯产量的综合表现及其对各产量性状的影响,为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渝苏303"为材料,种植密度、栽插日期和钾肥水平为处理,采用正交组合设计,比较不同组合产量表现,分析不同处理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效果。[结果]以组合9鲜薯产量最高,达到42705kg/hm2。除鲜薯干率外,随着栽插日期的延后,其余产量性状均呈显著或极显著下降,同时中低种植密度和较高钾肥用量也有利于鲜薯产量的提高。[结论]甘薯的栽插日期对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5因素4水平L16(45)正交设计,以甘薯品种渝薯6号为研究材料,研究栽插期、栽插密度、剪顶期、剪分枝数以及生根剂浓度对渝薯6号的结薯数、薯重、地上鲜重、商品率以及干率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极差比较和均值比较来确定最优栽插方案。结果表明栽插期在6月13日,栽插密度为90 000株/hm2,栽后70 d剪顶,剪分枝数为3个/株,使用生根剂浓度为30 mg/kg时能获得最大产量。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5因素4水平L16(45)正交设计,以甘薯品种渝薯6号为研究材料,研究栽插期、栽插密度、剪顶期、剪分枝数以及生根剂浓度对渝薯6号的结薯数、薯重、地上鲜重、商品率以及干率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极差比较和均值比较来确定最优栽插方案。结果表明栽插期在6月13日,栽插密度为90 000株/hm2,栽后70 d剪顶,剪分枝数为3个/株,使用生根剂浓度为30 mg/kg时能获得最大产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甘薯新品种龙紫4号适宜的种植密度及施肥量,为加快新品种推广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法,探讨不同种植密度、施肥量对甘薯产量和薯块性状的影响。[结果]甘薯产量和大中薯数比例随种植密度提高先增加后降低,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时甘薯产量最高(37.52 t/hm2)。薯单株薯重、大中薯重比例和单株结薯数随种植密度的提高而降低。甘薯产量、单株薯重、大中薯数比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施肥量为525 kg/hm2时,甘薯产量最高(38.78 t/hm2)。[结论]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和施肥量能增加甘薯产量。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施肥量为525 kg/hm2时龙紫4号能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甘薯品种龙薯15号配套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为其推广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探讨密度及氮、磷、钾施用量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4个因素对龙薯15号鲜薯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钾肥>氮肥>密度>磷肥。密度与氮肥互作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最大,磷、钾肥互作的影响效应较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密度及氮、磷、钾肥施用量均可提高甘薯产量。在该试验条件下,龙薯15号的最高理论产量为60.24 t/hm2。[结论]龙薯15号产量在50.00 t/hm2以上时的农艺措施为:密度5.83万~6.08万株/hm2,施氮肥132.48~148.19 kg/hm2,施磷肥40.59~49.41 kg/hm2,施钾肥184.73~215.93 kg/hm2。  相似文献   

11.
高淀粉甘薯品种徐薯29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薯29系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从徐薯18×徐薯781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在2009—2010年江苏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区试平均鲜薯产量为32 752.2 kg/hm2,平均薯干产量10 000.0 kg/hm2,比对照苏渝303增产极显著;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产量为29 056.5 kg/hm2,平均薯干产量8 436.0 kg/hm2;薯块平均烘干率28%左右,比苏渝303高3%以上;2011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聚合了双亲高产、高淀粉、耐逆、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均较高,耐旱耐盐性强,适宜在沙性高钾土壤种植,可适当密植,以充分发挥耐逆特性,是适合江苏省丘陵山区和滩涂地种植的食用、淀粉加工兼用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普薯32的最佳栽培密度和钾肥适宜施用量,设置栽培密度(D)和钾肥施用量(K)的交互试验,研究二者对普薯32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其中D1、D2、D3分别为40 500、45 000、49 500株·hm-2,K1、K2、K3、K4分别为0、90、180、270 kg·hm-2。结果表明:相同栽培密度下,甘薯分枝数、最长蔓长、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单株薯重、鲜薯产量、薯干产量、茎蔓产量均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T/R值则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增施钾肥可促进甘薯茎叶生长、提高薯块产量。相同钾肥水平下,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甘薯分枝数和最长蔓长减少、大中薯率和单株薯重降低,单株结薯数、鲜薯产量、薯干产量、茎蔓产量增加。进一步分析表明,高密度条件下,增加钾肥用量并不能显著增加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不能提高甘薯生产效益,反而会增加肥料成本。综上,本研究推荐大田县普薯32合理的栽培密度和钾肥施用组合为D3K3处理,即栽培密度为49 500株·hm-2、钾肥(K2O)施用量为180 kg·hm-2<...  相似文献   

13.
氮、磷、钾肥配施对甘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甘薯施肥最佳配方,以甘薯品种商薯19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施用量对甘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的茎长、分枝数、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及结薯数总体以NPK4处理(氮、磷、钾肥配施比例为1∶1∶2,具体施用量为N 75 kg/hm2、P2O575 kg/hm2、K2O 150 kg/hm2)较为适宜;鲜薯产量以NPK4处理最高,达51 066.67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对照(不施肥处理)极显著增产13.42%;茎粗与地上部鲜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分枝数与茎长呈显著负相关,结薯数与鲜薯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烯效唑不同喷施时期对烟薯25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烟薯25为试材,分别于栽插后50、65、80天叶面喷施烯效唑(用量15.0 g/hm2,喷施浓度为25mg/kg),研究其对甘薯茎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65、80天喷药处理的平均蔓长分别比对照减少32.5%、17.4%和10.7%,鲜薯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9.97%、3.14%和3.59%,50天喷药处理的商品薯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10.61%。说明叶面喷施烯效唑能有效调控甘薯茎蔓生长,提高鲜薯及商品薯产量,且以栽插后50天喷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宜冷凉地区甘薯健康种薯的繁育种植模式,以济薯26、烟薯25、济薯25的试管苗扩繁的薯苗为材料,开展不同种植方式对种薯繁育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平栽法下三个品种的块根产量、结薯数以及中薯率均高于斜插法。相同的栽插方式和栽植密度条件下,随着栽插时间的推迟种薯产量和大薯率逐渐降低。不同的栽植密度下,三个品种的块根产量、干物率差异不显著,其中在T4(5 500株/667 m2)和T5(6 000株/667 m2)种植密度下其种薯的中薯率达到70%以上。综合种薯的各种性状表现,按照5 500~6 000株/667 m2的密度在5月20日采用平栽法进行种植其种薯产量和中薯率最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解决丘陵地区甘薯栽插密度过稀(37 500~40 500株/hm2)的问题。[方法]以淀粉型甘薯品种济薯21和鲜食型甘薯品种济薯2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栽插密度对甘薯产量及源库特性的影响。[结果]济薯21和济薯22号叶面积系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密度在全生育期呈单峰曲线,40~80 d为快速上升期,80 d左右为最高峰,随后开始缓慢下降;随密度的增加,群体通风透光性下降,两个品种的单株叶数、分枝数、蔓长、茎叶干鲜重呈下降趋势,当密度超过75 000株/hm2时,产量显著降低。品种间最适栽植密度存在差异,济薯21最适栽植密度为45 000~60 000株/hm2,济薯22号最适栽植密度为60 000~75 000株/hm2。[结论]适宜的密度可产生合理的群体结构,较好协调甘薯地上部生长和地下部生长的关系,可以获得高产。品种间最适栽插密度存在差异,在确定品种栽插密度时,应综合考虑基因型、环境、地力、栽插期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选取烟叶密度和甘薯栽插方式两个因素,研究它们对烟薯套种栽培中烟叶产量和甘薯产量的影响及其最终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烟薯套种栽培中只有在合理的烟叶密度(666.7 m2密度1 000株)和适宜的甘薯栽插方式下(两株烟间1穴2株甘薯)才能获得最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富钾土壤中氮、磷肥不同水平对甘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研究了氮肥、磷肥不同水平对甘薯生长发育动态、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试验中,氮水平为75 kg/hm2处理的薯块鲜质量和茎叶鲜质量都达到最大,鲜薯产量达51 519.25 kg/hm2,单株结薯数达5.0个,商品薯率为89.43%,平均单株薯质量为1084.71g;氮水平小于等于75 kg/hm2处理的薯块鲜质量和茎叶鲜质量均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氮水平大于等于75 kg/hm2处理薯块鲜质量和茎叶鲜质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升高急剧下降。在磷肥试验中,磷用量为135 kg/hm2时,鲜薯产量最大,为46 802.35 kg/hm2,单株结薯数为4.65个,商品薯率为91.0%,平均单株薯质量为978.0 g;磷水平低于135 kg/hm2时,随着磷用量的提高产量逐渐增大,磷水平高于135 kg/hm2时,随着磷用量的提高产量降低。合理施肥是甘薯增产增收栽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移栽密度对鲜食型甘薯烟薯25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农业科学》2019,(7):32-36
为探讨甘薯苗移栽密度对鲜食型甘薯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本研究以鲜食型甘薯品种烟薯25号为试材,研究不同移栽密度处理对鲜食型甘薯生长发育、薯块产量及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薯25号的鲜薯单产、商品薯产量和商品薯率均随移栽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T2处理(每公顷密度54 375株)的鲜薯产量最高,达55 462.5 kg/hm~2;商品薯产量和商品薯率则为T4处理(每公顷密度73 566株)最高,分别是40 320 kg/hm~2和76%。T1处理(每公顷密度48 100株)的大薯数量最多,中薯数量则为T4处理最多。增加移栽密度能缓解条筋薯和裂皮薯的发生率,但同时提高小薯数量占比。综合分析,烟薯25号的最佳移栽密度范围在T3和T4之间,即每公顷密度62 531~73 566株。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氮肥(0、90、180 kg/hm2)钾肥(0、150、300 kg/hm2)钾肥(0、150、300 kg/hm2)对甘薯新品种龙薯31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助于提高甘薯茎叶鲜重,氮钾配施能使T/R值较早地达到平衡。不同施肥处理间甘薯鲜产、干产和干物率都存在极显著差异。施肥有利于提高鲜薯、薯干的产量,氮钾配施的效果优于施用单一肥料。甘薯产量随着肥料施用量的提高,先增加后降低。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当施N 90 kg/hm2)对甘薯新品种龙薯31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助于提高甘薯茎叶鲜重,氮钾配施能使T/R值较早地达到平衡。不同施肥处理间甘薯鲜产、干产和干物率都存在极显著差异。施肥有利于提高鲜薯、薯干的产量,氮钾配施的效果优于施用单一肥料。甘薯产量随着肥料施用量的提高,先增加后降低。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当施N 90 kg/hm2、K_2O 150 kg/hm2、K_2O 150 kg/hm2时,能取得最高的鲜薯产量(43.87 t/hm2时,能取得最高的鲜薯产量(43.87 t/hm2)和薯干产量(12.63 t/hm2)和薯干产量(12.63 t/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