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茶研3号’(原名88-03)是采用系统选育法从安化群体种天然杂交后代实生苗中选育出来的茶树新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湘茶研3号’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叶片呈长椭圆形,叶色深绿;芽叶黄绿色,有较多茸毛,持嫩性强,一芽一叶期、一芽二叶期和一芽三叶期与早生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相当。春季平均水浸出物含量38.85%±1.67%,茶多酚含量18.13%±1.93%,氨基酸含量4.16%±1.20%,酚氨比4.36。制烘青绿茶外形条索紧细多毫,色泽翠绿,香气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绿明亮。品比试验4年(4~7龄)平均年产鲜叶871.86 kg/667 m2,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42.25%。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虫性。  相似文献   

2.
江济和 《茶叶》1994,20(4):10-13
黄山早芽是从黄山种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经1982~1990年品系比较实验,同等面积内比安徽一号增产39.64%,红绿茶品质优于标准种。此外,还进行经济性状和主要内含物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山早芽是一个早生、优质、高产、抗寒性强适宜北方茶区推广的茶树新品种,1987年安徽省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良种。  相似文献   

3.
闵彩云  贾尚智  金孝芳  陈勋  石亚亚  毛迎新 《茶叶》2010,36(4):208-209,212
以龙井43自然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采用单株选择,无性繁殖,品比试验育成茶树新品种20-3-2。经多年的观察和比较试验结果,20-3-2一芽一叶期、制茶品质与福鼎大白茶(CK)相仿;氨基酸含量4.1%;鲜叶产量比CK增产72%;抗性强。  相似文献   

4.
“凌云5号”是从“凌云白毛茶”中经单株选育而成的茶树新品种。通过多年品比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春季一芽二叶新梢平均含水浸出物49.6%、茶多酚22.3%、氨基酸3.5%、咖啡碱4.3%;适制绿茶、红茶和六堡茶,制绿茶花香显、滋味清爽甘鲜,制红茶甜花香高长、滋味鲜浓,制六堡茶陈香纯正、滋味浓醇;第1、第2生长周期亩产鲜叶439.01kg、449.88kg,分别比对照福鼎大白茶增产12.82%、7.3%;抗寒性和抗旱性强,抗茶炭疽病。“凌云5号”是高产、优质、高抗的茶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福建茶区茶树品种的搭配种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采用杂交育种法与单株选种法,从以铁观音,黄棪,赤叶观音,黄观音,迎春等高香优质茶树品种或特早芽种为亲本的人工杂交与天然杂交后代中陆续选育出茶叶香气品质特征,萌芽期不同的国家级审定茶树新品种金观音(茗科1号)、黄观音、悦茗香,黄奇,省级审定茶树新品种金牡丹,黄玫瑰,紫玫瑰,紫牡丹,早春毫,在生产应用中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优质增效作用。本文在分析上述新品种特征,特性和生产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绿茶,红茶,乌龙茶茶区选择应用高香优质新品种及早芽,中芽,晚芽品种合理搭配种植的建议与技术措施,以期为各地茶区茶树品种结构与茶产品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茶601是从龙井43茶园中发现的变异单株中经单株选拔—扦插扩繁—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系统选育而成的适制绿茶新品种。品比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中茶601属早生种,产量较高;制烘青绿茶,外形细紧、绿润鲜活,汤色绿亮,香气清鲜带花香,滋味醇和甘鲜,叶底细嫩匀齐;春季第一轮一芽二叶3年平均含茶多酚16.9%、氨基酸4.1%、咖啡碱3.0%、儿茶素10.8%、水浸出物45.4%;抗寒性较强,耐旱性中等;适宜在浙江、湖北和安徽及气候相似地区种植。中茶601于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茶树(2020)330024。  相似文献   

7.
中茶603是从四川中小叶种群体后代中经单株选拔—扦插扩繁—品比试验系统选育而成的红绿兼制型茶树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中茶603属早生种,产量较高;适制绿茶、红茶,春季制烘青绿茶,外形肥嫩披毫嫩绿鲜润,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高鲜爽有花香,滋味醇和甘鲜,叶底嫩、匀齐、多芽、嫩绿明亮。夏秋季制工夫红茶,外形较紧结、显金毫、乌褐,汤色较红、较明亮,香气鲜甜、花香显,滋味较醇厚、较甘、较鲜爽。春季第一轮一芽二叶2年平均含茶多酚17.3%,氨基酸4.6%,咖啡碱3.5%,儿茶素10.6%,水浸出物48.5%。抗寒性较强,抗旱性强,高抗炭疽病,高感小绿叶蝉。适宜在浙江及气候相似地区种植。中茶603于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茶树(2020)330026。  相似文献   

8.
茶树新品种“苏玉黄”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安吉白叶1号茶树品种的推广应用,带动了叶色特异茶树品种的选育工作。在2000年4月开展的茶树种质调查中,从江苏溧阳茶场鸠坑有性群体种有性种茶园发现一茶树单株,该单株发芽早,叶色玉黄,当年对该单株树势、生长势、发芽期、发芽密度、采摘期、制茶品质等进行了初步观察和试验,该品系命名为苏玉黄(原名苏茶132)。经过扩繁种植,2002年起在江苏省茶叶研究所布置品比试验,观察发现该品种生长势强,叶色黄化,芽叶生育力较强,持嫩性强,一芽  相似文献   

9.
特早生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劲峰、福安2号(坦洋菜茶)的自然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择、无性繁殖育成的87-1、87-4等茶树新品种。经多年的品比及区域性试种,一芽一叶期分别比CK(福鼎大白菜种)种早11-3d;87-1产量比CK增产30.54%;制绿茶条索紧细显毫,汤色嫩绿明亮,品质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
陆德彪  胡迪钧 《茶叶》2010,36(3):194-195
1 我省又有7个茶树品种通过国家茶树新品种鉴定 据日前在云南普洱市召开的2010年国家茶树品种鉴定会上获悉,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中茶108、中茶302,浙江大学选育的浙农139、浙农117,武义县农业局育成的春雨1号(武阳早)、春雨2号(武阳香),及杭州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茂绿等7个茶树品种通过了国家茶树新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11.
黔茶8号是以在昆明中叶群体种茶园中发现的优异单株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的绿茶新品种。多年的品系比较和区域试验表明,该品种春季发芽早,比福鼎大白茶提早5~8 d,芽叶肥壮,分枝密,产量与福鼎大白茶相当;内含成分丰富,春季一芽二叶蒸青样含水浸出物43.8%,茶多酚16.7%,咖啡碱3.4%,游离氨基酸4.9%,酚氨比较福鼎大白茶低;适制显毫类绿茶,制茶品质优良,香气高有花香。抗性较强,适合在贵州、湖北、广东、广西及相似地区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2.
从"保靖黄金茶群体"中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了特早生高氨基酸优质绿茶茶树品种黄金茶2号。经多年试验表明,黄金茶2号为特早生种,春季一芽一叶萌发期比福鼎大白茶(ck)早7~9天;产量高,比对照增产3.94%;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含量高,春季一芽二叶水浸出物38.59±2.63%、氨基酸5.44±0.42%、茶多酚17.45±3.09%、咖啡碱3.85±0.73%;制绿茶品质优,适制毛尖、高档名优绿茶;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性强。黄金茶2号于201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3.
对湖南、四川、浙江、福建、安徽和台湾选育的23个茶树品种在湖南长沙的成活率、物候期、抗寒性、生化成分、制绿茶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一芽一叶期有4个品种达到特早生种水平,12个品种达到早生种水平;春季氨基酸含量3.67%~6.23%,6个品种春季氨基酸含量达到5%以上;茶多酚含量17.23%~26.23%;咖啡碱含量3.36%~4.87%;酚氨比<7;10个品种制绿茶品质比较突出,本省品种较省外品种更有优势;8个品种抗寒性比对照强.  相似文献   

14.
对黄金茶群体进行单株选拔,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茶树新品种保靖黄金茶1号.多年试验结果表明,保靖黄金茶1号为特早生种,春季一芽一叶萌发期比福鼎大白茶(ck)平均早19天;产量高,比对照增产24.45%;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含量高.春季一芽一叶水浸出物41.04%,氨基酸7.47%,茶多酚18.40%,咖啡碱4.29%;适制毛尖、高档名优绿茶;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性强.保靖黄金茶1号于2010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5.
对黄金茶群体进行单株选拔,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茶树新品种黄金茶168号。多年试验结果表明,黄金茶168号为特早生种,春季一芽一叶萌发期比福鼎大白茶平均早14.7 d;产量高,比对照增产17.96%;内含物丰富,春季一芽一叶水浸出物38.42%、氨基酸4.86%、茶多酚18.73%、咖啡碱4.08%;适制名优绿茶;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性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福萱”茶树新品系的来源、形态特征、春梢生育期、产量、制绿茶品质、抗逆性、生化成分及光合特性等。初步结果表明:“福萱”新品系为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一芽一叶期、一芽二叶期、一芽三叶期3年平均比福鼎大白茶早2、2、4天;产量高于对照种福鼎大白茶15.53%;抗寒性、抗热旱害、抗假眼小绿叶蝉及其他病虫害能力与对照品种相当。其春季一芽二叶新梢含茶多酚、氨基酸高于对照种福鼎大白茶,水浸出物、咖啡碱、酚∕氨值均与对照种相近。制绿茶品质优异,外形较肥壮、毫尚显,汤色嫩黄,香显、味醇爽。适合福建福安及相似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鄂茶9号”是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特产技术推广中心(原宜昌县茶叶研究所)从宜昌大叶茶中经系统育种而选育出的抗寒性优异的茶树新品种,并经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良种。品比试验表明,“鄂茶9号”茶树品种春季营养芽萌发期早,育芽能力强,芽叶肥壮;产量高;红绿茶兼制;抗病虫性较强,抗寒性优异,特别适宜在宜昌三峡茶区海拔1000m左右的山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中茶602是从云台山群体种后代中经单株选拔—扦插扩繁—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系统选育而成的适制绿茶新品种.品比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中茶602属早生种,产量较高;制烘青绿茶外形细紧、披毫、嫩绿鲜润,汤色浅嫩绿、较清澈明亮,香气嫩(栗)香持久,滋味甘鲜嫩爽,叶底多芽、匀齐、嫩绿明亮.春季第一轮一芽二叶2年平均含茶多酚18.0%...  相似文献   

19.
选取安康地区的6个主栽茶树品种,通过人工加硒的水培盆栽和土培盆栽试验,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整株茶树叶片的硒含量,以便从中筛选出聚硒能力强的适栽茶树品种.结果表明:水培条件下的聚硒能力依次为:龙井43>中茶108>紫阳群体种>陕茶1号>乌牛早>龙井长叶;进一步对不同茶树品种进行土培验证,其聚硒能力依次为:中茶108>龙井43>紫阳群体种>陕茶1号>乌牛早>龙井长叶.结果表明,同一培养条件下,中茶108和龙井43聚硒能力相对较强,紫阳群体种和陕茶1号次之,乌牛早和龙井长叶相对较弱.本研究旨在为聚硒茶树品种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经过连续15年选育高香优质乌龙茶新品种的研究,已从铁观音、黄旦、肉桂等优质乌茶品种1979年度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5个高香优质乌龙茶新品种。产量均比其母本增产成以上,保持母本高香优质特性,且制优率高于其母本。抗逆性强,适应性强,其中新选301、304的春茶开采期均比其母本早7-12天。扦插成苗率比其母本高,新品种得到同行专家和茶区种植者的赞誉。从选育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茶树品质性状的遗传有很强的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