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优化柑橘皮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比较甲醇和乙醇对柑橘皮总黄酮的提取效果,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液pH值,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进一步确定柑橘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甲醇对柑橘皮总黄酮的提取效果明显好于乙醇,各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依次为:提取液pH值〉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甲醇提取柑橘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pH值8.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60℃,此条件下所得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为8.84mg/g。[结论]该研究确定了甲醇提取柑橘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角豆中肌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研究不同溶剂、不同提取温度和不同提取时间对长角豆中肌醇提取率的影响,确定粗提工艺后对粗提物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精制条件,并用GC法对其中的肌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长角豆中肌醇的粗提工艺为:40%乙醇做溶剂、提取温度为80℃、提取3 h;最佳酶解条件为:pH4.5、植酸酶浓度4.0%、酶解温度40℃,精制后肌醇含量达10.76%.[结论]该研究可为长角豆中肌醇的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酯提除杂法提取分离芒果叶芒果苷工艺,为芒果苷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原料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原料粉碎→酯提除杂→甲醇提取→浓浸膏洗涤→结晶沉淀的五步法从芒果叶中提取分离芒果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酯提除杂法提取分离芒果叶中芒果苷的最佳工艺:将芒果叶粉碎过筛;按3mL/g加入乙酸乙酯,密封浸泡4h,超声波振荡提取20min(50℃,350W),室温100目过滤,反复提取3次;在残渣中按3mL/g加入100%甲醇,超声波振荡提取4次(20min,350W,55℃),趁热100目抽滤;将各次提取液合并,真空减压浓缩得浓浸膏产品;按4mL/g加入100%甲醇,室温搅拌洗涤5min,静置10min,100目过滤,反复洗涤3次,滤渣60℃干燥得芒果苷粗品;按4mL/g加入100%甲醇,50℃搅拌洗涤5min,6℃静置8h,取出过滤,滤渣60℃干燥,反复结晶2次.按照上述工艺可获得芒果苷粗品和纯品2种产品,粗品的芒果苷纯度>64.00%,总回收率83.90%,纯品的芒果苷纯度>98.00%,总回收率约66.40%.[结论]优化后的酯提除杂法提取分离芒果苷工艺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效率高,可用于芒果苷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4.
杜丰玉  陈钧  任晓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54-4555
[目的]确定黄芩总黄酮与黄芩苷提取及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黄芩总黄酮与黄芩苷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进行优选。[结果]最优工艺为:取黄芩粗粉,加10倍量水,煎煮2次,1.0 h/次;离心所得上清液调pH值至1.5,60℃保温30 min,所得沉淀加适量水搅匀,调pH值至中性,加等量乙醇醇沉;上清液再调至pH值为1.5,60℃保温30 min,静置、离心所得沉淀,水洗至中性,60℃真空干燥得黄芩提取物。其中,黄芩总黄酮、黄芩苷含量分别可达94.15%、80.15%。[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适合黄芩总黄酮、黄芩苷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分离纯化金银花绿原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远景  徐晓伟  余芳芳  高海成  张平  方桐辉  胡晓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52-13053,13057
[目的]研究从金银花中提取、纯化绿原酸的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条件和纯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溶剂为60%乙醇(V/V),pH值为4,提取时间为1.5h,料液比为1∶25。在此条件下,提取的绿原酸得率为4.52%。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洗脱液浓度20%,洗脱液体积为5BV,洗脱液pH值为8,洗脱液流速为5ml/min。在此条件下,纯化的绿原酸产品纯度为58.3%。[结论]该试验得到了绿原酸最佳提取条件和纯化条件,为绿原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芪中皂甙·黄酮和多糖综合利用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从黄芪中同时获取皂甙、黄酮和多糖的工艺条件。[方法]根据皂甙、黄酮和多糖3种有效成分溶解度的差异,先用乙醇回流法提取黄芪中的皂甙和黄酮,再用蒸馏水提取药渣中的黄芪多糖。对乙醇提液中的黄芪皂甙和黄酮,采用D280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分离纯化。[结果]黄芪皂甙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浓度70%乙醇作为溶剂,液固比7:1,78℃提取3次,每次100min;黄芪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浓度80%乙醇作为溶剂,液固比7:1,78℃提取4次,每次80min;黄芪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蒸馏水为溶剂,液固比16:1,100℃提取3次,提取2h。D280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黄芪黄酮和皂甙的最佳条件:醇提液减压浓缩、调pH值至8.0后上柱,收集流出液和浓度0.1%NaOH淋洗液得到皂甙,用浓度80%乙醇和10%NaOH-80%乙醇洗脱得到黄酮。[结论]黄芪皂甙、黄酮和多糖在上述同一工艺流程中被提取分离,可综合利用黄芪中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7.
黄萍  赵雨  牛放  杨菲  张连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05-7307
[目的]优化鹿角托盘总蛋白提取工艺。[方法]以总蛋白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用含0.3mol/LNaCl,20mmol/LNa2HPO4缓冲液(pH值为9)提取,料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24h,提取3次。在此工艺条件下,总蛋白得率达10%以上。[结论]试验优选出的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冯爱青  胡秋娈  崔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163-6164
[目的]研究槐豆中天然芦丁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豫西山区的槐豆为原料,研究热水提冷析出法提取芦丁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品进行质量鉴定。[结果]槐豆中天然芦丁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在粉碎槐豆中加入8倍量的水,浸提30 min,抽滤,再加入5倍量的水,浸提20 min,抽滤,滤液静置10 h,析出沉淀,过滤,干燥得到粗芦丁,将粗芦丁用甲醇进一步浸提得到纯度高达48.0%的精制芦丁。该工艺提取率达18.0%,高于传统的碱提酸沉法2倍。经验证提取的芦丁的性质、结构与标准品芦丁一致,符合质量要求。[结论]从槐豆中提取的芦丁产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岳贤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525-7526
[目的]确定微波辅助提取橘子皮中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微波辐射萃取法提取橘皮中的果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萃取剂类型、溶剂类型、料液比、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乙醇浓度及pH值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结果]以盐酸作为萃取剂,以水作为溶剂,料液比为1∶20,微波辐射功率为600W,微波辐射时间为4min,乙醇浓度为60%,pH值为1.8时,果胶提取率较高,达20.7%。[结论]微波辅助提取橘子皮中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用盐酸调节提取液pH值为1.8,用水作为溶剂,料液比为1∶20,微波辐射功率600W,辐射时间4min,乙醇浓度6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短梗五加中刺五加苷B、E的超声提取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短梗五加茎皮中的刺五加苷B和刺五加苷E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刺五加苷B、E的提取条件。[结果]刺五加苷B的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为:甲醇浓度为52.46%,超声提取时间75min,料液比为40g/ml;刺五加苷E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甲醇浓度49.36%,超声提取时间为75min,料液比为40g/ml。[结论]响应面法优化短梗五加刺五加苷B和E提取工艺合理可行,为提高刺五加苷B和E提取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晓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4851-4853
[目的]探讨浸提法提取橘皮中叶黄素的工艺。[方法]以提取配料比(25∶1、75∶2、50∶1),提取温度(30、45、60℃),提取时间(48、72、96 h)为3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四氢呋喃的最佳提取条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提取液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A,确定最佳的提取溶剂和最佳提取条件。[结果]从干燥柑橘皮中提取叶黄素粗品的最佳溶剂为四氢呋喃;其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72 h,物料比(柑橘皮∶四氢呋喃m/V)27∶5;确定了从浸提液浓缩精制为粗产品的工艺,采用四氢呋喃提取液过柱洗脱获得的叶黄素含量达到50%以上,表明四氢呋喃对柑橘皮中叶黄素的提取能力较强。[结论]采用浸提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农产品的粗加工。  相似文献   

12.
桔皮色素超声波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姜少娟  吴建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3934-3936
[目的]探讨超声波提取桔皮色素的适宜条件。[方法]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波提取桔皮色素的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与传统热回流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选择95%乙醇作为浸提剂。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提取时间的延长、料液比的增加和提取次数的增多,桔皮色素的提取量呈增加趋势,最佳提取工艺是:提取溶剂95%乙醇,料液比1∶6,提取温度50℃,提取3次,每次提取15min,此条件下提取的桔皮色素的吸光度明显大于热回流提取的色素的吸光度。[结论]该研究为桔皮的进一步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交设计法优化提取赣南脐橙皮中果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微波法提取脐橙皮中果胶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在微波条件下,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盐析pH值、加热时间、硫酸铝用量、液料比(V/W)、盐析温度及时间对提取赣南脐橙皮中果胶产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盐析pH值5,加热时间5 min,硫酸铝0.5 g,液料比15∶1,盐析温度60℃,盐析时间70 min时果胶产率较高。各因素影响果胶产率的大小顺序为微波加热时间>硫酸铝用量>盐析pH值>盐析时间>盐析温度>液料比。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加热时间5min,液料比16∶1,硫酸铝0.5 g,盐析pH值7,盐析温度60℃,盐析时间80 min。[结论]微波法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果胶产率,所得样品质量好,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柑橘皮提取果胶试验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楠  谈博雅  戴余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711-5712
[目的]探索提取果胶的最佳试验条件。[方法]以柑橘皮为试验原料,采用酸水解沉淀法提取粗果胶。[结果]在温度为85℃,柑橘皮:盐酸=18:,搅拌时间为45 min,pH=2.0,过滤后的酒精洗涤浓度为90%的条件下,粗果胶的得率最大。[结论]该研究所得到的最佳果胶提取条件可以为综合利用柑橘皮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岳贤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26-14827
[目的]为桔子皮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将桔子皮干燥粉碎,以乙醇为溶剂加热超声辅助提取其中的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提取液中多糖的含量,并分析不同提取条件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多糖提取率最高的条件分别为:加热浸提时间4h,浸提温度80℃,料液比1∶50,微波辐射功率500W,辐射时间5min,浸提次数6次,乙醇浓度100%。最佳提取条件为:加热浸提时间4h,浸提温度80℃,料液比1∶50,浸提次数4次,乙醇浓度80%,微波辐射功率500W,辐射时间5min。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15.23%。[结论]该研究确定了桔子皮中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开展柑橘皮中橙皮苷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充分利用汉中丰富的柑橘资源,提高其经济附加值。[方法]以汉中柑橘皮为研究材料,采用碱浸酸析法提取橙皮苷,以碱的种类、碱添加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试验,以碱添加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进行L_9(3~4)正交试验优化橙皮苷的提取工艺,以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验证优化结果。[结果]影响柑橘皮中橙皮苷提取纯化工艺因素大小依次为提取时间、碱添加量、提取温度、料液比;1 g柑橘皮添加0.08 g的Ca(OH)_2,提取时间0.5 h,温度30℃,料液比1∶30 g/m L的工艺条件下能得到最佳提取效果,粗产品收率为4.5%。[结论]试验所得优化参数和提取工艺稳定,选用的设备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香蕉皮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永全  黄雪莲  于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784-9785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香蕉皮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固定料液比为1∶10,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为响应因子,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获得的提取香蕉皮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5.00%,提取温度83.00℃,提取时间2.50 h,该条件下提取2次,香蕉皮多酚提取率达1.77%。[结论]为香蕉皮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增加了香蕉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8.
柑橘皮色素提取条件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确定柑橘皮色素的最佳浸提条件。[方法]以韶关市乐昌产温州蜜桔果皮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柑橘皮色素提取工艺中浸提环节的最佳参数组合。[结果]在35~65℃范围内,随着浸提温度的升高,浸提液的吸光度值升高。在0.5~1.5h范围内,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吸光度值增大。当液料比为201∶(m l/g)时,柑橘皮色素的提取效果最佳。随着乙醇浓度的升高和浸提次数的增加,吸光度值增加。各因素对柑橘皮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浸提温度>浸提次数>浸提时间。[结论]柑橘皮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50℃,乙醇浓度95%,液料比201∶(m l/g),浸提时间1 h,浸提次数2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