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13年12月11日,广东省顺利通过了农业部消灭马传贫考核验收组验收。东莞市消灭马传贫工作是广东省消灭马传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莞市亦是广东省首个通过消灭马传贫工作达标验收的地级市。为确保东莞市马属动物长期维持马传贫无疫状态,东莞市农业局高度重视考核验收成果,将马传贫维护工作作为马属动物监管的重点,采取5项措施认真抓细抓实抓好。现将其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项研究以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毒感染细胞总DNA和驴强毒感染驴外周血病毒RNA为起始材料,应用PCR和RTPCR的方法,分段扩增出马传贫弱毒疫苗毒前病毒和驴强毒各基因,并将各基因克隆后进行测序。根据与国外发表的马传贫病毒核苷酸序列比较,推导出马传贫疫苗毒和马传贫驴强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  相似文献   

3.
回顾怒江州饲养马属动物存栏历史,详述怒江州消灭马传贫经历的检疫净化阶段(1980—1990年)、稳定控制阶段(1991—2013年)、全面消灭阶段(2014—2016年)三个阶段的工作情况,全面总结怒江州消灭马传贫的工作措施和经验。  相似文献   

4.
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传染病,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定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该病1843年在法国发现,随后流行至世界各地。1931年日本侵华时把此病带进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后来由前苏联进口马匹时又将该病传入我国,造成该病疫情严重。1965年,解放军兽医大学首次分离到马传贫病毒,随后成功研制了马传贫补体结合反应和琼脂扩散反应两种特异诊断方法。1975年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有成功研制了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该疫苗的推广应用,结合采取“养、检、隔、封、消、处”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是我国的疫情得到控制。按照《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要求,我国将于2020年达到消灭标准。  相似文献   

5.
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毒和驴强毒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项研究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病毒感染后总DNA和驴强毒感染驴中血病毒RNA为起始材料,应用PCR和RT-PCR的方法,分段扩增马传贫弱毒疫苗病毒和驴毒各基因,并将各基因克隆后进行测序列,根据与国外马传贫病毒核苷酸序列比较,推导出马传贫疫苗毒和马传贫驴强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普洱市马传贫的流行情况,本文认真梳理了普洱市历年来马传贫血清学监测情况,发现:普洱市自1977年开始开展马传贫血清学监测,至今经历了普查、免疫防控、稳定控制、消灭、巩固五个阶段。自开展血清学调查以来,所采用的方法均为琼脂扩散试验,1977—2018年共监测37 259份样品,结果阳性336份,阳性率为0.9%。历史上检出阳性结果的年份仅为1978、1979、1988、1989、1990、1991、1997、1998年。1999年开始至2016年连续17年检测结果全为阴性,达到了农业部规定的消灭标准,并于2016年11月通过考核验收,据此可宣布普洱市已消灭马传贫。2017—2018年两年来普洱市继续开展了马传贫的巩固监测,结果也均为阴性。马传贫的血清学调查为普洱市消灭马传贫以及巩固消灭成果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制定下发的《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按照农业部兽医局的要求,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时建忠代表农业部,组成考核验收组,对广东省消灭马传贫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考核验收组认真听取了广东省农业厅、东莞市、深圳市畜牧兽医局消灭马传贫工作汇报;审查了广东省等21个地市130个县的全部消灭马传贫资料;随机抽查了广州市、东莞市和深圳市的相关马场、马术俱乐部等,共采集  相似文献   

8.
1986年12月29日吉林省畜牧局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对吉林省兽药厂的“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生产方法的改革”和延边农学院的“试产副结核菌素及其应用的研究”两项科研成果进行了鉴定。“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苗生产方法的改革”是将原制造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研制成功了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在现地广泛用于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免疫收到了良好效果。但是,人们对马传贫的免疫机理,尚不清楚。为此,我们肘接种马传贫弱毒疫苗马进行了外周血TB淋巴纠胞的动力学观测,以期为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对46例马传贫白细胞弱毒接种后3~55个月的马用中国马传贫强毒辽系和美国马传贫强毒Wyoming株攻击,攻击3个月后迫杀,经剖检、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和比较,基本可归纳为三种类型的形态学改变:Ⅰ型有典型的马传贫规律性病变,免疫活性细胞减少,其变性、坏死程度较强毒攻击对照马略轻;Ⅱ型无马传贫规律性病变,免疫活性细胞活化、增殖,但肝内有铁反应;Ⅲ型无马传贫病理性损伤,免疫系统明显活化、增殖。疫苗接种马经两强毒株攻击后出现各型变化的马匹比例数有一定差异,但80%以上疫苗接种后强毒攻击的马均呈Ⅱ、Ⅲ型形态学改变,即这些马均处于免疫状态,从而对攻毒马建立了病理形态学和免疫形态学相结合的检测手段。此外,本研究也提出了马传贫白细胞苗的免疫持续期可长达3年以上的形态学根据。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观察了4匹马传贫云南强毒接种马和13匹用云南强毒攻击的弱毒苗接种马的形态学改变。4匹强毒马均出现急性型马传贫病理变化,但免疫器官中免疫活性细胞的坏死程度远不及我国辽毒急性型传贫马那样严重。甚至较美同Wyoming株毒也差。13匹接种弱毒苗的攻毒马形态学有三种类型变化。第一类型具有铁逆转,组织球,淋巴样细胞反应和网内系增生等较典型的马传贫病理变化,免疫活性细胞少,且变性,坏死。第二种类型无马传贫规律性病变,免疫活性细胞活化,增殖。但肝铁反应增强,脾铁反应明显增生。第三种类型无马传贫病理性损伤,免疫系统明显活化,增殖。依此衡量,10~(-3)lml攻毒试验马中出现Ⅰ型变化的占4/7,显然弱毒苗保护效果不够理想。10~(-4)2ml攻毒马Ⅰ、Ⅱ型变化的占5/6,表明我国研制的弱毒苗对云南毒有预防作用,可用于云南马传贫防制工作。但其中Ⅱ型变化的占3/5,Ⅲ型变化在各弱毒接种马中仅占1/3,比辽毒和Wyoming株毒攻击的弱毒接种马出现Ⅲ型反应的比数均低,结果很不一致。显然云南分离到的马传贫强毒接种马的病理变化及再攻毒马形态学改变与辽寝和Wyoming株毒有差异。本试验对这种差异进行了讨论,认为云南马传贫毒可能是又一个毒株。  相似文献   

12.
马传贫消灭净化是近期景东肥农业农村局的首要工作任务,通过景东县广大动物疫病防控人员的共同努力,马传贫净化工作得到了市级验收,取得阶段性进展,但还应该加大防控工作力度,巩固提升消灭净化成果,努力创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才是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3.
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是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一种传染病。四川省于1989年在凉山州越西、昭觉两县发现了阳性马匹,经确诊后,即采取了普查、检疫、免疫注射、扑杀等综合性防控措施,1998年全省达到稳定控制马传贫标准,2003年达到消灭马传贫标准。从2003年至今,各项防控措施不停,监测表明均未发现阳性病例,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吉林省自1958年11月发现马传贫以来的历史进行了回顾,通过严格执行"检、免、隔、消、处"的综合性防制措施,2008年消灭马传贫工作通过国家考核验收。介绍从2008年至今我省维持马传贫无疫状态的一些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向国外出口马匹有所增加。在我国政府向外国签订的有关检疫条款中,马传贫已列入检疫对象,并规定以琼脂扩散试验为诊断本病的依据。但由于我国部分地区马匹接种了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而马传贫自然感染马与弱毒疫苗免疫马又均可出现血清学反应,给检疫工作带来了困难。为了保证出口马匹的质量,维护国家信誉,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了爱滋病毒的P24抗原,并且运用于马传贫病毒的血清学检查,与传统方法所制备的马传贫抗原对照检测军马2524匹以及本实验室保留的各种马传贫阳性血清224份。结果显示马传贫血清能够免疫沉淀爱滋病毒(HIV)的P24,表明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抗原决定簇,且P24检测法检测率高,检测周期仅3~4h,明显优于传统法,可用于马传贫的快迅检测。  相似文献   

17.
正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马、骡、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给马属动物造成严重威胁,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大理州马传贫防控工作始于1977年,1987年首次确诊,1997年8月通过云南省畜牧局组织的考核验收,达农业部颁发的"稳定控制区"标准。根据《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消灭马传染性贫血病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农牧[2014]22号)文件的精神,为确保大理州在2017年顺利通过国家消灭马传贫  相似文献   

18.
马传染性贫血病(以下简称马传贫)弱毒疫苗的问世,为研究马传贫工作带来许多新的任务。尤其是免疫机制问题,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着深入的探索。我们为了解决马传贫病毒抗原定位和免疫发生,从病理形态学角度应用荧光抗体法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9.
从感染驴白细胞的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前病毒DNA中克隆了编码跨膜蛋白主要免疫决定区(TMIR)的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所表达的融合蛋白有一部分是可溶的,其氨基端带有6个组氨酸的标签,因此可以用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法在非变性条件下进行纯化。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印迹试验中,重组的TMIR蛋白可与马传贫阳性血清样品发生反应,而与健康马血清无任何反应。这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马传贫弱毒疫苗株在体内外复制、接种马体内免疫应答及马传贫诊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应用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株系特异单克隆抗体酶结合物的免疫斑点试验检测证明,自28份马传贫弱毒疫苗免疫马血清中均检出与单抗呈阳性反应的相应抗原,持续期达51个月以上,自19份人工感染传贫马、自然感染传贫马、弱毒疫苗免疫后攻毒马及42份健康马血清中均未检出单抗原,病理学检查表明,弱毒疫苗免疫马无马传贫病理学改变,以弱毒免疫马肝、脾、骨髓材料进行生物学试验表明,弱毒免疫马体内不存在致病性病毒,这阐明该弱毒疫苗的免疫本质提出一个非常值得今后深入加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