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山东荣城市龙须岛镇成立了山东华龙鱼粉集团公司,作为中国饲料工业协会鱼粉科研生产基地,同时挂牌。龙须岛镇以渔业为主,年产值4亿多元。那里有丰富的鳀鱼资源,是上等的鱼粉生产原料。生产的鱼粉,各项指标都可与秘鲁鱼粉媲美,而新鲜度优于进口鱼  相似文献   

2.
羽毛蛋白粉的研究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羽毛蛋白粉的研究开发哈尔滨市粮食研究所韩北琦1前言随着养殖业生产的发展,饲料资源,尤其是动物性蛋白饲料资源的缺乏逐渐明显起来,成为养殖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从目前情况看,全国大多数饲料厂仍以鱼粉为动物性蛋白饲料的来源.鱼粉作为动物性蛋白饲料,其特点为: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针织行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随着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有效发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省形成了独具特色针织产业集群。回首2008年,针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如何?笔者专访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秘书长林光兴。  相似文献   

4.
一个地方没有合适的产业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样,长续发展成问题。许多地方很重视产业,但产业不等于工业,不顾资源禀赋,不靠产业基础,不看比较优势,而以行政命令强行推进工业集聚区的做法并不少见,危害极大。一个地方的产业发展通常分为外源型和内生型路径。以珠三角为例,早期的深  相似文献   

5.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推动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以山东莒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从农业、加工业、旅游业三大产业出发,研究产业融合视角下建设可持续高效运作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途径。莒南县产业结构模式单一,对现有特色农业资源挖掘度不高,三大产业协同性、契合性、关联性、耦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基于产业融合理论,建设山东莒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产业联动机制,深入挖掘产业发展潜力,引导产业结构由总量型向效益型转变。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融合更多信息、科技、资金、文化要素,增强内在发展动力。通过对产业融合视角下山东莒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发展新路径的探讨,以期为莒南及其他地方农业科技园区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试验从我省饲料资源出发,设置鱼粉-豆饼(Ⅰ型、对照组)、鱼粉-豆饼-菜籽饼(Ⅱ型)、鱼粉-豆饼-芝麻饼(Ⅲ型) 及豆饼-菜籽饼-芝麻饼(Ⅳ型)等四套配方.试验鸡为AA商品代鸡,分0-4、5-8周两期.然后,根据增重、饲料报酬、成活率、经济效益等指标综合评定出Ⅳ型为最佳日粮配方.结果还表明:菜籽饼或芝麻饼均能替代部分鱼粉,两者合并使用则可完全替代鱼粉,并且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吉林珲春,山东牟平,山东荣成3个地理种源的野生玫瑰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下玫瑰的生理生化变化与抗旱性强弱.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3个种源野生玫瑰的5个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各指标的变化程度因种源不同而异.通过"坐标综合评定方法"对5个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得到3个种源野生玫瑰的抗旱性强弱等级依次为吉林珲春,山东牟平,山东荣成.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和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加速,西部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在对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现状阐述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资源型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优化发展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城市依靠自然资源发展的特性,决定了产业转型是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之路。但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资源枯竭、产业和经济结构失衡、人才和资金不足等问题,他直接制约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和转型。因此,找出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对症下药,制定对策加快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实现其健康的发展显得很有必要。本文试图以资源型城市涟源市为例,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科技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科技问题,提出促进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科技对策,为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在阐述广西蔗糖、木薯、桑蚕等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提出科技支撑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思路、重点任务及对策。【结果】明确了保障国家食糖安全、发展非粮生物质能源、优化产业经济结构及提高产业效益、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等对科技的需求及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发展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有效供给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体系尚不完善、科技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等科技问题。【建议】应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广西资源型农业产业的发展规划;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资源型产业的生产发展方式;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农业优势产业品牌;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培育创新团队,建设一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等,以促进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全国鲆鲽鱼类总产量接近12万t,鲆鲽鱼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鲆鲽鱼养殖是我国北方海水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始向南方沿海省份扩张.目前,我国鲆鲽类产业面临着自然资源不足的问题,鲆鲽鱼发展速度相对放缓.介绍了鲆鲽鱼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鲆鲽鱼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PEST模型和五力模型对鲆鲽鱼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品红  李梦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09-21812
[目的]探索我国大宗淡水鱼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方法]在分析我国大宗淡水鱼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宗淡水鱼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结果]针对我国大宗淡水鱼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大宗淡水鱼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以渔业资源资本化带动资源的持续发展;以终端市场消费需求带动整个产业链的稳定发展;以引导市场消费需求提升产业市场地位;以加工和流通渠道建设带动种苗和养殖产业持续发展;以不同消费层次需求推动多层次多方式健康养殖;以品牌塑造和经营提升产业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地位。[结论]该研究对推动我国大宗淡水鱼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鱼粉作为一种动物蛋白质原料,具有粗蛋白质含量高,消化性好;钙、磷含量高,比例佳,利用率高;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和重要的脂肪酸等特性。鱼粉营养价值及应用效果被饲料业界普遍认可,广泛应用于饲料中。文章针对鱼粉营养组成与特点、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及质量问题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石斑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斑鱼当前的繁育、养殖模式及技术、疾病防治、分子水平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发现石斑鱼作为我国南方沿海快速发展的新兴海洋鱼类,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苗种繁育、养殖病害、饲料、养殖方式等4个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石斑鱼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建议在苗种繁育方面要重点研究生物饵料的稳定培养技术,解决苗种繁育早期活饵供应不足的问题;在养殖病害方面既要加强研发高效疫苗的力度,又要推广“防重于治”的观念;在饲料问题方面应着力探索鱼粉的替代植物蛋白,进行低碳养殖;在养殖方式方面则应着力推广深海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养殖模式,提升养殖效率,拓展潜在养殖空间,以期促进石斑鱼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市野生鱼类资源进行野外调查和文献研究,发现南阳野生鱼类资源共有8目13科46属73种,其中大多数有较高经济价值,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同时就南阳市渔业提出了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连续式真空干燥机在鱼粉加工中的工艺过程、工艺结构和工作原理。鱼粉加工中采用连续真空干燥机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减少高温对鱼粉蛋白质的氧化,提高鱼粉蛋白质的含量,提升鱼粉品质,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团头鲂种质资源及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团头鲂作为中国特有的优良草食性鱼类,现已成为主要淡水水产养殖品种之一。然而多年来的人工繁殖、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团头鲂种质资源出现混杂并受到衰退的威胁,开展团头鲂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改良研究势在必行。本文总结了团头鲂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群体遗传学和基因组等种质资源研究方面的成果,并简要概括了杂交育种、选择育种、雌核发育等方法在团头鲂遗传改良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以期为团头鲂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乌伦古湖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乌伦古湖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有土著鱼类7种,引种移植和引水入湖后增加到22种,其中经济鱼类18种,优势种由土著鱼类贝加尔雅罗鱼(Leuciscus leuciscus baicalensis (Dybowski))转变为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as (Pallas)),鱼类区系组成由2个增加到6个。40多年来,年鱼产量在800—4400t之间波动。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水域环境发生变化,鱼类资源失衡,尤其特优土著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显著。为此采取加强依法管渔,科技兴渔即降低捕捞强度、保护渔业水域环境、改变仅依靠自然繁衍来补充资源的局面、科学对待引种移植、充分利用渔产潜力、建设优质鱼类种质资源库、重视加工保鲜业、发展休闲渔业等对策,可达到该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我国鱼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原料问题组胺含量普遍高于国际先进水平,过高的鱼粉含量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为了降低过高的组胺含量对鱼粉品质的影响,本实验通过使用微生物参与降解鱼粉产品中的组胺。实验将降解时间与微生物添加比例作为变量,测试出较为适宜微生物降级组胺的条件,以及该条件下的实际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设置的6个时间中(以6小时为时间梯),24h为较适宜的降解时间;在较适宜的降解时间中(24h)较适宜的微生物添加比例为10:1。此时鱼粉组胺含量为1622mg/kg,相较未加入微生物处理的鱼粉组胺含量(5298 mg/kg)降低69%。实验结果证明了微生物处理鱼粉中组胺具有显著的效果,为鱼粉生产、储存技术的改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乌伦古湖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有土著鱼类7种,引种移植和引水入湖后增加到22种,其中经济鱼类18种,优势种由土著鱼类贝加尔雅罗鱼(Leuciscus leuciscus baicalensis (Dybowski))转变为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as (Pallas)),鱼类区系组成由2个增加到6个。40多年来,年鱼产量在800—4400t之间波动。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水域环境发生变化,鱼类资源失衡,尤其特优土著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显著。为此采取加强依法管渔,科技兴渔即降低捕捞强度、保护渔业水域环境、改变仅依靠自然繁衍来补充资源的局面、科学对待引种移植、充分利用渔产潜力、建设优质鱼类种质资源库、重视加工保鲜业、发展休闲渔业等对策,可达到该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