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牛磺酸对家兔心肌缺血模型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首先制备5%牛磺酸生理盐水溶液,然后加入生理盐水分别制备4个剂量[25、50、100、200mg/(kg·BW)]的牛磺酸生理盐水溶液(各剂量组药物的溶液体积相同);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建立家兔心肌缺血模型,而后由低剂量到高剂量依次耳缘静脉注射各处理药物;测定各组心电图的P波、T波峰值以及QRS波群振幅、Q-T间期、心率的变化。[结果]注射垂体后叶素后,模型组家兔的T波峰值、QRS波群振幅、Q-T间期均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率极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表明心肌缺血模型成功建立;与模型组相比,4个剂量组的牛磺酸生理盐水溶液均可极显著降低模型家兔的T波峰值及QRS波群振幅(P<0.01);100、200mg/(kg·BW)剂量组的T波峰值及QRS波群振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及4个剂量组的P波峰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50、100、200mg/(kg·BW)的牛磺酸生理盐水溶液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模型家兔的Q-T间期(P<0.05或P<0.01),4个剂量组的牛磺酸生理盐水溶液均可极显著提高模型家兔的心率(P<0.01)。[结论]牛磺酸能够有效改善家兔心肌缺血症状,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应激激素.本试验利用刷装缘膜囊体外培养法和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长期注射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药物--地塞米松对肉仔鸡空肠黏膜葡萄糖吸收的影响,以探讨应激状态下肉仔鸡空肠对葡萄糖的吸收及其调控机制.24只体重相近的2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其中3个试验组分别连续7 d经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生理盐水稀释液,剂量为0.1、1、5 mg/kg体重,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试验结束时取试鸡空肠制备刷状缘膜囊,在含有[3H]-葡萄糖的孵育液中孵育,以测定空肠对[3H]-葡萄糖的吸收.结果表明,地塞米松可显著抑制肉仔鸡空肠刷状缘膜囊对葡萄糖的吸收,并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另外,地塞米松处理也表现出显著的生长抑制和升血糖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F2α(PGF2α)、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种激素在不同处理方案下对内蒙古通辽地区乏情期母驴卵泡生长情况、排卵率、发情率、受胎率与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50头2~6岁、体重接近、体况良好、处于乏情期的母驴随机分为A、B、C、D4组,其中D组为未使用任何激素的空白对照组。首先,采用PGF2α、PMSG进行诱导发情试验,对A、B、C3组母驴注射2mL/头PGF2α,连续处理5d,第6天对A、B组母驴分别注射PMSG 1000IU,头和500IU,头;C组不做PMSG处理。诱导发情后将A、B组再细分为A1、A2和B1、B2组,当A1、B1、C3组中母驴卵泡直径大于35mm时注射hCG(总量1500IU)进行诱导排卵;A2、B2不做hCG处理,由卵泡自然发育至排卵。对所有诱导发情后有发情表现的母驴进行自然本交。同时,在试验期间利用直肠检查和B超检查对母驴的卵巢发育进行监测。『结果]c组发情率为30%,经PGF2α处理第5天时卵巢黄体基本全部消退;A组和B组的发情率分别为93.33%和86.66%,二者差异不大,但均明显高于C组。A1、B1最终的排卵率为100%和77.78%,而A2和B2的排卵率为60.00%和50.00%。A,组受胎率和妊娠率最高,分别达到了88.89%和80.00%,其次是B,组分别为66.67%和60.00%,B2、C2组的受胎率和妊娠率都较低,D组虽然有1头母驴发情,但配种后未妊娠。[结论]单独使用PGF2α对非繁殖季节母驴诱导发情效果不明显,但其对消除母驴黄体有明显作用;PGF2α与PMSG联用对诱导乏情母驴发情效果较好。使用PGF2α与PMSG对处于乏情期的母驴诱导发情后,注射hCG对母驴卵巢上优势卵泡具有明显的促进排卵作用,能加快优势卵泡的排卵,且明显提高母驴的排卵率。该试验确定的最佳方案为:注射0.2mgPGF2α连续处理5d,第6天注射PMSG 500lU,当优势卵泡直径达35mm时注射hCG 1500lU,排卵后配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盐酸赛拉嗪对家兔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新西兰兔12只,随机分为耳缘静脉注射(IV)保定组、臀部肌肉注射(IM)保定组、IV未保定组、IM未保定组,每组3只;按照不同给药途径给予家兔3 mg/(kg·BW)盐酸赛拉嗪,给药后保定处理方式为仰卧保定四肢及头部,未保定的家兔自然俯卧;第1次给药后30 min,再以相同给药途径给予家兔2 mg/(kg·BW)盐酸赛拉嗪;于给药前10 min以及第2次给药后5、30、60 min监测家兔基本生命体征及麻醉反应指标。[结果]给予盐酸赛拉嗪后不同时间,4组家兔呼吸频率和脉搏次数与给药前相比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给药后60 min IM保定组脉搏次数最低,显著(P<0.05)低于IV未保定组。4组家兔给药后30 min直肠温度与给药前相比均显著(P<0.05)降低;除IV未保定组外,给药后60 min各组家兔直肠温度与给药前相比极显著(P<0.01)降低;给药后60 min IM保定组的直肠温度最低,极显著(P<0.01)低于IV未保定组。IM保定组家兔给药后不同时间均未出现翻正反射、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射;IV未保定组在给药后60 min,3只家兔均出现翻正反射、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射。IM保定组家兔的麻醉期最长,显著(P<0.05)长于IV保定组,极显著(P<0.01)长于IV未保定组和IM未保定组。[结论]用盐酸赛拉嗪麻醉家兔时应使用IM给药途径,推荐首次给药剂量为3 mg/(kg·BW),之后30 min再补充2 mg/(kg·BW),给药后应即刻保定确实。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察补益类中药对家兔内源性宿主防御肽的表达调控作用,选取60只30 d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家兔。对照组(处理1)饲喂不添加任何药物的基础饲粮,抗菌药组(处理2)在基础日粮上添加0.025%磺胺对甲氧嘧啶钠(SMD-Na),处理3、4、5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添加1%、3%、5%四君子散粗粉,饲养试验30 d。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每个重复随机取2只家兔剖杀,取兔圆小囊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样本中断奶仔兔宿主防御肽(RSRAH)mRNA表达量。结果发现,与空白组和抗菌药组比较,不同剂量的四君子散对家兔圆小囊组织中RSRAH基因的转录表达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3%、5%四君子散添加组的RSRAH mRNA表达量,比空白对照组分别提高了90.77%和90.34%(P0.01),比抗菌药组分别提高了68.38%和66.88%(P0.01)。结果表明,在家兔日粮中添加四君子散对RSRAH mRNA表达量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以3%的添加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2.5%、4%、10%的抗凝血药枸橼酸钠与止血药酚磺乙胺对家兔进行体外作用与体内作用试验。家兔心脏采血,按1∶10的比例使用不同浓度的抗凝剂比较对血液的抗凝血效果,后观察家兔状态再进行肌肉注射止血药,观察止血药的止血效果,15min后耳缘静注抗凝剂观察抗凝剂的作用。结果表明,2.5%枸橼酸钠凝血时间为39min、10%枸橼酸钠不凝血、空白血液为5min左右,注射止血敏15min后凝血时间为2min左右,注射4%枸橼酸钠凝血时间为10min左右。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究驱虫对牦牛体重变化的影响以及本实验室专利产品吡喹酮透皮剂和依普菌素透皮剂的驱虫效果。[方法]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分别于春秋两季对牧区牦牛进行驱虫,2019年10月和2020年5月分别驱虫1次。[结果]2次驱虫后,驱虫组比未驱虫组多增重13.17%和14.63%。[结论]驱虫可提高牦牛抵抗力,有利于牦牛保膘育肥。本实验室产品与市售其他驱虫药相比,驱虫效果相当但使用更方便、更安全。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的注射方式结合人工激活方法处理猪卵母细胞,旨在探讨各处理方法对猪ICSI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假性注射+未激活处理组卵母细胞的激活率虽然高于无机械刺激+无激活处理对照组,但明显低于假性注射+人工激活处理组;精子注射卵母细胞经CaCl2(1.8pL,30mmol/L)、离子霉素(15μmol/L,40min)和电脉冲(场强0.4kV/cm、脉冲时程90μs、1次脉冲)激活处理后,其激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CaCl2处理组的受精率显著高于离子霉素处理组(P〈0.05),并与电激活处理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假性注射组和对照组中,CaCl2处理组的孤雌发育率极显著地低于离子霉素和电激活处理组(P〈0.01);CaCl2处理组的卵裂率(P〈0.01)和囊胚总细胞数(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单纯注射性机械刺激对猪卵母细胞的激活效果较差,有必要进行人工激活;ICSI卵母细胞经CaCl2溶液激活处理后,能够取得较好的ICSI效果,而不显著增加其孤雌发育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为探讨不同方案诱导牦牛发情效果。[方法]选择放牧的母牦牛60头为试验牛。分2组,每组30头进行试验。其中试验1组带犊母牦牛12头,不带犊母牦牛18头,采用方案Ⅰ;试验2组带犊母牦牛14头,不带犊母牦牛16头,用方案Ⅱ处理。第一针注射黄体酮注射液,以治疗为目的,间隔10天肌注PG,第二天注射血促性素;结果第1组用方案Ⅰ处理后带犊、不带犊母牦牛发情率分别为42%(5/12)、56%(10/18),受胎率分别为60%、80%;第2组用方案Ⅱ处理后带犊、不带犊母牦牛发情率分别为86%(12/14)、100%(16/16),受胎率分别为65%、81%。[结果]表明,通过对牦牛进行冷季补饲,诱导发情及同期发情处理,使93%的母牦牛发情。[结论]方案Ⅱ是较为理想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家兔骨骼标本制作过程中,漂白和粘接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直接影响标本质量、美观。为了找到一种良好的家兔骨骼标本漂白和粘接工艺,将脱脂处理后的8只家兔骨骼随机分成4组,分别放入5%、15%、25%和30%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梯度漂白,选取最佳效果。将漂白处理后的家兔骨骼,随机分成甲、乙、丙、丁4组,将其关节按不活动关节、半活动关节、活动关节作为试验对象,分别使用骨胶黏合剂、AB胶、502胶水和热熔胶进行粘接对比。结果表明:①不同部位的骨骼所需的过氧化氢浓度和作用时间均有所差异。头骨在30%过氧化氢中漂白1.5 h;颈椎、腰椎和胸骨在25%过氧化氢中漂白1.5 h;肋骨、肱骨和肩胛骨在15%过氧化氢中漂白1.5 h;掌骨、尾椎和指骨等部位骨骼在5%过氧化氢中漂白2 h效果最佳。②骨胶黏合剂起效快,粘接紧密,强度高,定型效果好。上述试验可减少标本制作过程中对家兔骨骼的损坏,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原貌,使标本更加生动、逼真。  相似文献   

11.
N-acetyl-para-aminophenol (APAP) overdose use induced liver damage.This study was aimed to evaluate the hepatoprotective effect of Saccharum alhagi against APAP-induced liver injury in mice. The aqueous extract of Saccharum alhagi was prepared, ant its ingredients were measured by phenol-sulfuric acid method and aluminium salt chromogenic method. The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even groups,including normal control group,APAP model group,Saccharum alhagi (150, 300 and 600 mg/kg·BW)+APAP groups,positive control group and Saccharum alhagi control group. Administration once per day for 3 consecutive days,with 300 mg/(kg·BW) of APAP after 1 h from the last administration of Saccharum alhagi. 300 mg/(kg·BW) APAP were used to induce liver injury, and after 24 h from APAP challenge,the experimental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to collect blood and liver tissue samples. The level of serum transaminase (ALT and AST) and the liver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evels of serum AST and ALT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lower in the Saccharum alhagi treated groups than the APAP treated group (P<0.01), and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is study showed that Saccharum alhagi could be an effective therapeutic source in APAP-induced liver injuries in mice.  相似文献   

12.
对乙酰氨基酚(N-acetyl-para-aminophenol,APAP)过量使用能够引起肝脏损伤,本研究旨在探讨刺糖对APAP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的作用机理。采用水提法提取刺糖的有效成分,通过苯酚硫酸法和铝盐显色法进行刺糖提取物成分鉴定;49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刺糖不同浓度的提取物(600、300和150 mg/kg体重)+APAP组、水飞蓟宾阳性对照组及刺糖对照组(600 mg/kg体重),灌胃3 d,末次给药1 h后,腹腔注射APAP 300 mg/kg体重,24 h后处死小鼠并采集血样和肝脏组织样品。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用HE染色制作病理标本,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刺糖提取物能够极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AST、ALT的含量(P<0.01),APAP所引起的病理变化明显改善。本研究结果表明,刺糖对APAP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将25只家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各组分别为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3 mL/(kg·BW)]组、耳缘静脉注射25%乌拉坦[4 mL/(kg·BW)]组、耳缘静脉注射3%戊巴比妥钠[1 mL/(kg·BW)]组、耳缘静脉注射陆眠宁[0.2 mL/(kg·BW)]组、肌肉注射陆眠宁[0.2 mL/(kg·BW)]组。观察试验过程中动物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外科麻醉期一般状况;外科麻醉期0 h、外科麻醉期0.5 h与苏醒时的呼吸和心率。结果显示,陆眠宁效果较好,尤以陆眠宁肌肉注射麻醉维持时间较长,麻醉时家兔的呼吸、心率变化较小,提示对家兔进行麻醉时宜采取肌肉注射陆眠宁的方式,剂量为0.2 mL/kg。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应用庆大霉素(GM)诱导建立小鼠亚急性肾损伤的模型,初探维吾尔药刺糖对庆大霉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将健康昆明系小鼠28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A组(125 mg/kg GM)、B组(100 mg/kg GM)、C组(80 mg/kg GM)、D组(125 mg/kg GM+刺糖)、E组(100 mg/kg GM+刺糖)、F组(80 mg/kg GM+刺糖)及G组(对照组),连续用药7 d,于第8天采血后处死,分别测定血液中非蛋白氮(NPN)含量及肾脏、肝脏、脾脏的重量。试验结果显示,D组和F组血液中非蛋白氮(NPN)含量和肾脏系数分别与A组及C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E组血液中NPN含量与B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E组与B组肾脏系数相比差异显著(P<0.05)。A、B、C 3组对小鼠的肾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试验结果表明,刺糖对125和80 mg/kg GM所致的肾损伤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作用,但对100 mg/kg GM所致的肾损伤未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多化性黄血蚕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黄血蚕含有 6 0 %的蛋白质 ,2 1%的脂肪 ,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油脂总量的 93% ,亚油酸、α 亚麻酸含量达 13 4 9%及 30 95 % ,此外还含有较高的维生素A。实验表明 :黄血蚕降脂Ⅰ号表现极显著降低高血脂模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 (TC)和血清甘油三脂 (TG)的效果 (P <0 0 1) ,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显示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金蚕宝胶囊可显著改善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三多一少的症状及降低血糖值 ,其中饲料消耗量、饮水量和尿量分别降低 2 5 %、4 7%和 4 3% ,并能维持体重 ,血糖值在对照组上升 5 6 %的状况下降低 33% (P <0 0 1)。由此认为黄血蚕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D-半乳糖饲喂及D-半乳糖、葡萄糖和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4种方法能否成功建立大鼠糖性白内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找出一种快速、有效、安全性高、实用性及可重复性强的大鼠糖性白内障模型建立方法,并为犬糖性白内障模型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D-半乳糖饲喂(日粮30%)及50% D-半乳糖(15 g/kg)、50%葡萄糖(15 g/kg)和STZ(70 mg/kg)腹腔注射4种方法对同日龄大鼠进行模型建立,试验周期为30 d,给药48 h后尾静脉穿刺测定血糖,72 h后用裂隙灯检查晶状体变化情况,每隔3 d测定体重变化,同时每天测定饮水量及摄食量。试验结果显示,D-半乳糖饲喂组晶状体无异常变化;D-半乳糖腹腔注射组和葡萄糖腹腔注射组血糖始终未达到糖尿病血糖标准,但均在第3天可见白内障发生;STZ腹腔注射组在72 h动物出现糖尿病症状,4~5周诱发白内障。结果表明,D-半乳糖饲喂不能使大鼠产生白内障;D-半乳糖腹腔注射及葡萄糖腹腔注射仅需3 d即可诱发白内障,快速且成模率高,适合进行白内障药物延缓效应的研究;STZ腹腔注射需4~5周建立糖性白内障模型,因而更适用于研究糖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含25%果糖的饮用水喂养12周,建立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模型,从而研究牛磺酸和L-精氨酸合用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的作用效应。大鼠的收缩压大于150 mmHg视为造模成功,将42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6组,治疗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3%牛磺酸、3%精氨酸、2.7%牛磺酸+0.3%精氨酸、2.1%牛磺酸+0.9%精氨酸和1.5%牛磺酸+1.5%精氨酸。结果显示,合用治疗组Ⅲ(1.5%牛磺酸+1.5%精氨酸)能在4周后将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血糖、ACE和AngⅡ恢复到正常水平。牛磺酸和L-精氨酸均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牛磺酸(1.5%)和L-精氨酸(1.5%)合用治疗的降压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为发掘家蚕蛹虫草的药用价值,研究家蚕蛹虫草菌丝体水提物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脏及免疫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将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家蚕蛹虫草菌丝体水提物低、高剂量组[0.2、0.4 g/(kg.d)],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按剂量30 mg/kg腹腔注射CCl4造模。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表明家蚕蛹虫草菌丝体水提物可极显著提高模型小鼠血清中的IL-2、IFN-γ水平(P<0.01),并极显著降低AST、ALT活性及TNF-α含量(P<0.01)。研究结果显示家蚕蛹虫草菌丝体水提物对CCl4诱导的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通过促进IL-2、IFN-γ的分泌,进而降低TNF-α的水平,调节CCl4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这也是其发挥抗肝脏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复合螺旋藻多糖与银杏有效成分的降血糖作用,试验选用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腹腔注射0.2 mL 200 mg/(kg·d)四氧嘧啶,连续5 d,断尾采血测定空腹血糖,其值大于11.1 mmol/L时表明造模成功。试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阳性对照组(CY组)、单一用药组(螺旋藻多糖组(P组)、银杏黄酮组(F组)、银杏内酯组(L组),复合用药组将螺旋藻多糖(PSP)与银杏叶有效成分(GBE)配制成1:1(CP1组)、2:1(CP2组)、1:2(CP3组)的复合组,每组10只,共9组。对照和CY组每只小鼠灌服2.5 mg/(kg·d)格列本脲,其余各组按200 mg/(kg·d)灌服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灌服30 d,测定小鼠血糖值及体重、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肝糖原等指标。结果显示,与M组相比,用药组小鼠体重均极显著增加(P<0.01),复合用药组药效高于单一用药组;各用药组脾脏、胸腺指数均极显著升高(P<0.01);肝糖原含量极显著增多(P<0.01);血糖值极显著下降(P<0.01);其中CP2组的小鼠血糖值降幅最大,其降糖率为52.14%;肝糖原增加为61.88%。综上所述,螺旋藻多糖和银杏叶有效成分发生了协同增效作用,对由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小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松针粉替代不同水平草粉对九嶷山母兔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健康、生长发育良好且体重相近的九嶷山母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于配种后12 d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松针粉分别替代0(对照组)、7.5%(Ⅰ组)、15%(Ⅱ组)的草粉。预试期4 d,正试期2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而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随松针粉替代水平的升高,Ⅰ、Ⅱ组料重比呈降低趋势,初生仔兔窝重呈升高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Ⅱ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和尿素氮(BUN)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松针粉替代不同水平草粉对九嶷山母兔的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产生的影响不同,其中以松针粉替代7.5%(全日粮3%)草粉时,九嶷山母兔的生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