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比研究了常规加热浓硫酸催化法与微波辐射对甲苯磺酸催化法合成己酸乙酯的效果.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条件下,以活性炭担载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5A型分子筛作脱水剂合成己酸乙酯,酸∶醇=1∶4(摩尔比),催化剂用量0.6 g,微波功率800 w,辐射时间4 min,己酸乙酯的产率可达89.66%,反应速度是常规反应的48倍.微波辐照合成己酸乙酯是一种高效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2.
微波辐射催化合成己酸乙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比研究了常规加热浓硫酸催化法与微波辐射对甲苯磺酸催化剂合成己酸乙酯的效果。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条件下,以活性炭担载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5A型分子筛作脱水剂合成己酸乙酯,酸:醇=1:4(摩尔比),催化剂用量0.6g,微波功率800w,辐射时间4min,己酸乙酯的产率可达89.66%,反应速度是常规反应的48倍,微波辐照合成己酸乙酯是一种高效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采用碳酸钠作催化剂微波辐射合成乙酰水杨酸。[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优选出的较佳反应条件为:取6.3 g水杨酸和9 ml乙酸酐,催化剂碳酸钠用量0.4g,微波功率400 W,辐射时间90 s。在此条件下,乙酰水杨酸产率达83.25%。[结论]采用碳酸钠微波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反应收率较好。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负载Fe~(3+),Cu~(2+)微波诱导氧化甲基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了负载Fe3 ,Cu2 活性炭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微波诱导催化氧化处理甲基橙废水,优化了处理工艺条件.在相同去除条件下,3种改性前后活性炭催化剂对微波诱导氧化甲基橙的去除效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负载Fe3 活性炭,负载Cu2 活性炭,未改性活性炭;微波催化氧化去除甲基橙最佳条件为:微波辐射功率480 W,辐射时间6 min,催化剂质量浓度40 g/L,pH为3;在该条件下,以负载Fe3 活性炭为催化剂,甲基橙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改性活性炭催化剂通过表面吸附-微波诱导氧化协同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对甲基橙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NaHCO3催化微波辐射法合成乙酰水杨酸。[方法]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碳酸氢钠作催化剂、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乙酰水杨酸,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对乙酰水杨酸产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取6.3 g水杨酸和9 ml乙酸酐时,催化剂碳酸氢钠用量0.7 g,微波辐射功率400 W,辐射时间80 s。在此条件下,乙酰水杨酸产率达76.38%。[结论]该研究为乙酸水杨酸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八角籽仁油脂的各种性质,利用微波催化制备生物柴油。[方法]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负载FeCl3固体超强酸和KF/γ-Al2O3型固体超强碱为催化剂进行比较。[结果]以固体超强酸超强碱作催化剂,无水硫酸镁作脱水剂,微波档为保温档,油醇比例为1∶20,反应时间为5 min,催化剂用量5%时,生物柴油产率可达90.15%,并且催化剂重复使用性好。[结论]用八角籽仁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是一种新的高效、低成本、无污染的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硅酸钠为硅源,采用微波辐射方法合成出了Zr-MCM-41分子筛,将其在硫酸溶液中浸渍得到了具有酸催化作用的SO42-/Zr-MCM-41分子筛,用于催化合成乳酸乙酯.探讨了对乳酸乙酯收率的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催化剂锆硅摩尔比为0.05,在100℃条件下微波晶化2.5h,焙烧温度550℃,酯化产率86.2%.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再活化使用,产率仍达80%以上,且易分离,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NaOH浓度、料液比、微波功率及提取时间4因素对红枣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红枣色素的最佳工艺为:浓度为0.5 mol/L的NaOH溶液作提取剂,以料液比1∶10于微波中火提取80 s.  相似文献   

9.
饲料防霉剂富马酸二甲酯微波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马来酸酐和甲醇为原料用微波辐射的方法一步合成富马酸二甲酯.结果表明,此方法反应时间短,产率达87.1%.最佳反应条件为:微波辐射功率480 W,催化剂硫酸用量为6%,盐酸用量为10%,醇酐物质的量比为6∶1,微波辐射时间20 min.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乙二醇与甘蔗渣液固比及微波处理时间等因素对甘蔗渣乙二醇液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催化剂用量6%,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150 min,乙二醇与甘蔗渣液固比10∶1,微波预处理时间4min.在此条件下,甘蔗渣液化率可达92.80%.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微波辐射法制备乙酰水杨酸。[方法]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以苯甲酸钠作为催化剂,微波辐射合成乙酰水杨酸。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微波辐射苯甲酸钠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的工艺条件,并探讨合成工艺的影响因素。[结果]乙酰水杨酸的最佳合成工艺为:6.3 g水杨酸,9 ml乙酸酐,催化剂苯甲酸钠用量0.4 g,微波功率240 W,辐射时间90 s。在此优化条件下,乙酰水杨酸产率达67.07%。[结论]与传统合成工艺相比,微波辐射合成乙酰水杨酸反应时间短,产品收率高。  相似文献   

12.
王联芝  张科军  吕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51-16752
[目的]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由氯乙酸和异戊醇反应合成氯乙酸异戊酯。[方法]研究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带水剂用量以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硫酸氢钠对氯乙酸异戊酯的合成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用硫酸氢钠催化合成氯乙酸异戊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氯乙酸0.10mol,异戊醇0.12mol,催化剂用量1.0g,带水剂正己烷用量15ml,74~98℃下反应1.5h,在此最佳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2.40%。[结论]为硫酸氢钠催化剂更好地应用于合成氯乙酸异戊酯的反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宏  杨翠  王联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467-15468
[目的]以水合氯化铁为催化剂,以正己烷为带水剂,催化合成氯乙酸异戊酯。[方法]研究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以及带水剂用量等因素对酯收率的影响。[结果]水合氯化铁对氯乙酸异戊酯的合成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物质的量比1.2∶1.0,带水剂正己烷用量为15ml,催化剂六水三氯化铁1.5g,在78~105℃下反应1.5h,氯乙酸异戊酯的收率达到93.7%。[结论]该研究为水合氯化铁更好地应用于氯乙酸异戊酯的合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微波辐射处理电镀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处理电镀废水的效果。[方法]以颗粒活性炭为催化剂,以电镀废水为处理对象,将家用微波炉(LG,700 W)改装为试验装置,并使其能进行回流试验,建立了微波辐射处理工艺,根据CODCr、氰化物和铜等指标分析评价其处理效果,并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研究微波辐射时间与处理效果的关系。[结果]微波辐射技术对电镀废水中的CODCr、氰化物以及重金属铜的处理效果显著,对CODCr、氰化物、重金属铜的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78.0%、99.9%和87.0%,对CODCr和氰化物的最佳处理时间分别为140和120 s。微波辐射时间与CODCr浓度和氰化物浓度呈线性相关,与重金属铜的浓度呈指数相关。[结论]用微波辐射技术处理电镀废水工艺简单、操作便捷,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频哪醇的微波及电化学合成,重点探讨电流密度、电解液温度、催化剂用量、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等因素对频哪醇合成产率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微波合成条件为:丙酮20 mL,铝2 g,微波功率为320 W,微波辐射时间为70 s;最佳电化学合成条件为:丙酮20 mL,电流密度为5.0 A/dm2,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 h.产品经FT-IR表征,证实与目标产物一致.  相似文献   

16.
以乙酸和辛醇为原料,H6P2W18O62·nH2O/ZrO2为催化剂合成乙酸辛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物料配比、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0:1.2,w(催化剂)为1.54%(相对正辛醇质量),反应时间2.0h,温度120℃,产物收率达94.9%,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酯化率仍可达到76.3%。  相似文献   

17.
不同食品模拟物对塑料中酞酸酯溶出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芃岩  王有旺  李睿  李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78-15080
[目的]通过食品模拟物中酞酸酯类溶出情况的研究,了解塑料包装材料中此类物质可能在食品中的迁移行为。[方法]以正己烷、10%乙醇、3%乙酸和水为模拟物,对自制混炼而成的PVC薄膜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溶出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同时研究了微波处理条件下,3%乙酸和水中DBP及DEHP溶出情况。[结果]DBP和DEHP在正己烷中最易溶出,最大溶出率可达3.86%和2.28%;其次是10%乙醇、3%乙酸,2种溶液中均只溶出DBP,而在选定条件下的水中均未检出DBP和DEHP。[结论]长时间低温浸泡与短时间高温浸泡可取得同样的溶出效应,微波处理比单独加热更能促进DBP溶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