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硫丹残留标准修改情况 2005年5月3日和6月2号,欧盟先后发布了通报,将农药硫丹排除在理事会有关指令外,并撤销对含该活性物质的植物保护产品的批准。两项通报拟生效日期为2005年8月1日,要求各成员国必须撤回对含有硫丹植物保护产品的授权,为方便各成员国执行,设定了12个月的宽限期。根据欧盟相关指令G/SPS/GEN/557和2003/0052法规的规定,当某一特定的植物活性产品未被授权为商品时,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欧盟公布草案称,建议在欧盟永久结构温室中禁用联苯菊酯,并要求成员国撤回该产品在户外使用的授权登记,但该草案需要通过公众评议后才可生效。目前,该草案尚未规定欧盟及欧盟成员国联苯菊酯这一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MRLs)。据悉,该草案的拟采用日期为2018年2月1日,并要求该禁令生效之日起3个月内,成员国必须撤回含有联苯菊酯活性成分户外使用的植保产品登记。过渡期最长15个月,用于处理、  相似文献   

3.
域外传真     
《农业质量标准》2008,(6):52-52
欧盟撤回对烟碱的植物保护产品授权;加拿大制定多项农药残留限量法规;美国发布杀虫剂戊唑醇和噻吩磺隆许可限量;  相似文献   

4.
2018年12月14日,欧盟委员会向WTO通报,建议对含有活性物质丁氟螨酯的植物保护产品使用采取限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1)乐果根据(EC)No 1107/2009 条例,欧盟拟不再续登活性物质乐果,并修订委员会实施细则(EU)No540/2011 附件。内容简述如下:本委员会实施细则草案规定,据(EC)No 1107/2009 法规,不再续登乐果这一活性成分。将市场上含乐果这一活性成分的作物保护产品撤回。此前,据91/414/ EEC 号法令,批准了该产品。  相似文献   

6.
利用植物次生物质防治害虫是近年来植物保护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从植物次生物质防治害虫的历史、杀虫植物资源及活性成分、植物次生物质对昆虫的活性以及这些物质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前景等方面介绍了对植物次生物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褐藻是一类大型海藻,在我国海洋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褐藻中的海带、裙带菜和羊栖菜等藻类中含有大量的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抑菌和降血糖等诸多功效。但这些活性物质不稳定,易受到高温、光照、提取方式和干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降解,进而导致活性损失,严重制约其工业生产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活性物质的制备是当前褐藻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对于这些活性物质的稳态化研究也极具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褐藻中的多糖、多酚、岩藻黄素、甾醇、萜类化合物和多肽等主要活性物质的分离和制备方法,以及国内外关于这些活性物质稳定性和稳态化的研究,以期为后续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欧盟先后发布G/SPS/N/EEC/260和G/TBT/N/EEC/85通报,宣布取消硫丹授权,即硫丹允许残留量从原来30ppm降低到0.01ppm,降低3000倍,两项通报拟有效期均为2005年8月1日,要求所有WTO成员国6月内必须撤消在目前对硫丹的植物保护产品认可。硫丹原是茶园最主要使用的农药品种。根据新标准,茶园硫丹停止使用情况,应采取有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不同配方叶面肥对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方叶面肥对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喷清水)相比,各个配方的叶面肥均能显著提高蕹菜的产量,其中以在氮、钾、镁固定的基础上,叶面肥中添加活性物质2和1/4浓度微量元素的配方增产效果最好,增产幅度达52.5%,且该处理蕹菜的维生素C含量也最高;2)就蕹菜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而言,以在氮、钾、镁一定的基础上,叶面肥中添加活性物质1和1/4微量元素与添加活性物质2和1/4微量元素的2个配方的效果最好,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3)在氮、钾、镁一定的基础上,叶面肥中添加活性物质1和1/2微量元素与添加活性物质2和1/2微量元素的2个配方对提高蕹菜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效果最好,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还发现,活性物质2比活性物质1对提高蕹菜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牛心朴杀鼠活性初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试管和圆形滤纸预试法初步确定了牛心朴(Cynanchum komarovii)乙醇提取液中含有生物碱、酚类物质、鞣质、皂甙、黄酮、甾体(或萜类)、糖、多糖(或甙类)和强心甙等成分。杀鼠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液在饵料中的含量为15%时,小白鼠的平均食毒量为39.04g/kg,对小白鼠的毒杀率为100%;饵料中牛心朴粉的含量为15%和10%时,小白鼠的平均食毒量分别为26.61g/kg和29.27g/kg,对小白鼠的毒杀率分别为100%和90%;提取液中的化学成分基本包括了牛心朴杀鼠的活性成分,且适口性较原粉为好。  相似文献   

11.
牛初乳在犊牛生长发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乳是母牛分娩后5~7d所分泌的一种浓稠的奶油状的黄色分泌物。初乳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多种酶类、抗体、免疫体,具有轻泻作用的物质。初乳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一些免疫活性物质.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免疫细胞等和其他未知促生长因子.如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纤维性生长因子和血小板衍生因子等。  相似文献   

12.
皂荚化学成分及杀鼠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管和圆形滤纸预试法研究表明:皂荚乙醇提取液中含有酚类物质、皂甙、黄酮、甾体(或萜类)、糖、 多糖(或甙类)和强心甙等成分。对小鼠(Mus musculus)活性测定表明。乙醇提取液在饵料中的含量为15%时, 小鼠的平均食毒量为20.80g/kg,对小鼠的毒杀率为80%;饵料中皂荚样品的含量为15%和10%时,小鼠的平 均食毒量分别为17.15g/kg和19.80g/kg,对小鼠的毒杀率分别为90%和100%;提取液中的化学成分基本 包括了皂荚杀鼠的活性成分,且适口性较原粉为好;以家鸡(Gallus domestiaus)为供试动物进行二次中毒试 验,试验过程中无鸡的死亡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3.
酶在水果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果加工的产品有糖水罐头、果汁、果酱、果冻、果酒等.由于原料中含有果胶、苷类、色素、蛋白质等物质,其中的一部分物质对加工过程不利,而且使产品产生汁液混浊、苦味、不正常颜色,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要设法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应用酶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水果加工中应用的酶主要包括果胶酶、橙皮苷酶、柚苷酶、花青素酶等.1 果胶酶柑桔、苹果、山楂、桃、梨、杏等果实中含有较多的果胶物质,它以原果胶、果胶、果胶酸等三种形式存在,在水果的不同成熟期其成分含量不同,成熟度适中,果胶含量较高.在有糖存在的条件下,果胶溶于水并形成粘胶体.  相似文献   

14.
牛初乳是母牛产犊后5.7天所分泌的一种浓稠的奶油状的黄色分泌物(俗称“黄奶”)。初乳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多种酶类、抗体、免疫体,具有轻泻作用的物质。初乳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一些免疫活性物质.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免疫细胞等和其他未知促生长因子,如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纤维性生长因子和血小板衍生因子等。  相似文献   

15.
南方红豆杉种子发芽抑制物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系统分离、GC-MS鉴定的方法,从南方红豆杉种子甲醇浸提液中分离鉴定出多种有机化合物,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有机物质主要为有机酸类、酯类、胺类、醇类和酮类等。其中乙酸的抑制活性在其他种子抑制物质的研究中已被证实,胺类物质首次从南方红豆杉种子中被分离鉴定。分别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胚、胚乳和3层种皮的甲醇浸提液进行生物测定,比较几个部位中发芽抑制物质活性的差别,结果说明种子各部位中均含有发芽抑制物质,这些物质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和胚根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各部位抑制物质的抑制活性存在一定差异,其活性的强弱为胚>内种皮>胚乳>中种皮>外种皮,且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6.
以黄颡鱼(Pseudobargrus fulridraco)为试验对象进行谷氨酸、大蒜素、糖精等10种摄饵促进物质活性的研究。结果用t检验统计分析,这些物质对黄颡鱼的摄饵促进效果是:0.1mol/L蛋氨酸有极显著作用;0.5%甜菜碱有显著作用:0.125%香草香精、0.125%糖精、0.05mol/L蛋氨酸、0.2mol/L谷氨酸、0.05mol/L丙氨酸、0.2mol/L丙氨酸、0.5%大蒜素的作用不显著;而0.25,0.5,1%香草香精、0.5,1%糖精、2.5%甜菜碱、5%大蒜素、0.1mol/L谷氨酸、0.025mol/JL蛋氨酸、0.05mol/L甘氨酸则有抑制摄饵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芦笋活性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以芦笋老茎为原料,采用水煮法提取芦笋中活性物质(黄酮、皂苷、多糖);以活性物质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L9(3^3)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浸提剂用量、浸泡时间、水煮时间对活性物质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煮法提取芦笋中活性物质的影响因素按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水煮时间、浸泡时间、浸提剂用量。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2次,首次水煮40min,浸泡15min,浸提剂用量为12.50mL/g,第2次水煮40min,浸泡15min,浸提剂用量为10mL/g。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1.00%,皂苷得率5.99%,多糖得率3.35%,活性物质总得率为10.34%。  相似文献   

18.
袁宏球  孙丹  张世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044-8045
[目的]研究假蒟甲醇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假蒟叶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等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假蒟叶甲醇提取物在2mg/ml的浓度下,对9种菌有一定的抑制率,对香蕉炭疽病菌、番木瓜炭疽病菌、香蕉枯萎病菌、西瓜蔓枯病菌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7849,0.7663、0.8913、1.6425mg/ml。假蒟叶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组分对香蕉炭疽病菌和番木瓜炭疽病菌的活性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活性最高,抑制率分别为72.7%和88.3%。假蒟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和番木瓜炭疽病菌的髓EC50分别为0.5692,0.5446mg/ml。[结论]证实假蒟叶甲醇提取物中含有具有抑真菌活性的次生物质,该物质溶于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等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19.
李贺  林学政  刘同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101-10103,10118
[目的]优化南极适冷菌Rheinheimerasp.97产抗茵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南极适冷茵R.sp.97产抗茵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菌株R.sp.97产抗菌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基为:蛋白胨3.Og/L,硫酸铵1.0g/L,淀粉2.0g/L,NaCl15.0g/L;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培养基初始pH8,发酵温度10℃,摇瓶装液量30.0%(V/V),接种量1.0%(V/V)。优化后菌株R.sp.97发酵液的抗茵活性较优化前提高了22.2%。[结论]为研究南极适冷茵R.sp.9r7的活性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欧盟向WTO秘书处发出通报,修订和更正关于有机产品生产、贴标和管理的法规(EC)889/2008(G/TBT/N/EU/174)。法规(EC)No 889/2008规定了可以在有机生产中使用的肥料、土壤改良剂和营养物、植物保护产品及饲料。本修订更新了可以授权作为肥料、土壤改良剂和营养物、植物保护产品或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相应附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