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密蒙花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为临床应用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将30只小鼠分别用不同浓度及最大浓度密蒙花颗粒混悬液灌胃进行预实验,观察7 d未见小鼠死亡,无法测出LD50,故进行最大耐受量(MTD)的测定。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根据小鼠可承受的最大体积分别用最大混悬浓度的密蒙花颗粒和蒸馏水1 d内灌胃2次,连续观察14 d,每天记录小鼠的一般状况、体质量,14 d后处死动物,测定小鼠的血常规指标,肝、脾、肾等主要脏器指数,观察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 给药组小鼠无死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血常规指标与空白对照组亦无显著差异(P>0.05),小鼠密蒙花颗粒日最大耐受量为114 g/kg。结论 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密蒙花颗粒临床常用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对桑杜口服液进行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以最高浓度(4.0 g/mL)、最大给药容积(0.2 mL/10 g)于24 h内灌胃3次桑杜口服液,小鼠体质量正常,精神状态良好,毛色光亮,饮水摄食正常,给药后7 d内未出现中毒和死亡情况,表明桑杜口服液对小鼠无急性毒性。长期毒性试验:取4周龄Wistar大鼠(清洁级)80只,随机分为4组,3个药物剂量组分别灌胃4.0、1.0、0.25 g/mL桑杜口服液1.0 mL,空白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30 d,每天观察大鼠的给药反应。每周称质量,计算周增质量,并于给药30 d结束时,每组取10只大鼠(雌、雄各半)采血,进行血液细胞学检查、血清生化检查,计算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卵巢子宫、睾丸的质量及脏器系数。结果显示,大鼠体质量、脏器系数、血液细胞学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无异常,表明桑杜口服液对大鼠无长期毒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考察茄根煎液不同给药途径对Ⅱ度冻疮SD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组、外涂组、冻疮膏组5组,利用液氮建立Ⅱ度冻疮模型,连续给药10 d后观察皮损计分、肿胀率、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茄根煎液外涂组、灌胃组、冻疮膏组皮损计分、肿胀率、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凝血因子Ⅰ较模型组均有明显降低(P<0.01);与灌胃组比较,外涂组皮损计分在第8、10天明显降低(P<0.01),肿胀率在第2、4、6、8、10天明显降低(P<0.01);与冻疮膏组和灌胃组比较,外涂组全血黏度值、细胞比容值、血浆黏度值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冻疮模型大鼠局部有血液微循环障碍,茄根煎液不同给药途径均可降低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从而改善微循环障碍,以外涂给药优于灌胃给药。  相似文献   

4.
依据《兽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汇编》中"兽药急性毒性试验指导原则"和"兽药30天和90天喂养试验指导原则",研究中药女黄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药物组以16、4、1、0.5 g/kg的剂量一次性灌服女黄颗粒药液,观察7 d并记录小鼠的表现及死亡情况,测定女黄颗粒的半数致死量(LD_(50));以90 g/kg的剂量灌服女黄颗粒药液,观察14d并记录小鼠的反应及死亡情况,测定女黄颗粒的最大给药剂量;药物组以18、6、2 g/kg的剂量连续灌服女黄颗粒药液30 d,期间观察大鼠的临床表现和体质量变化,试验结束时检测其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指标,确定其亚慢性毒性。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中,女黄颗粒各剂量组均未发现小鼠死亡,无法测出女黄颗粒的LD_(50);最大给药量试验期间,小鼠临床表现正常,未发现死亡,女黄颗粒的最大给药量为90 g/kg;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大鼠精神状态良好,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病变。可见,女黄颗粒毒性评价为实际无毒,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以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蛹虫草基质多糖(Cordyceps militaris stroma polysaccharides,CMSP)的安全性,急性毒性试验采用ICR小鼠120只,随机分成6组,设空白对照组和不同剂量CMSP试验组(750、1 500、3 000、6 000、12 000 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采用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4组,设空白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CMSP试验组(150、300、600 mg/kg)。结果表明,在14 d的观察中,急性毒性试验中各组小鼠未出现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且灌胃剂量超过10 000 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试验各组与空白对照组在体重增加、摄食量、血液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尿常规、脏器指数及组织病理相比无明显差异,由此可知,CMSP实际为无毒物,且对大鼠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为600 mg/(kg·d)。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在不同组的SD大鼠尾部注射不同剂量的结核分枝杆菌H37Ra(Mtb)溶液,探索最佳致炎剂量,为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造模方法及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灭活的Mtb与矿物油混匀,配制成浓度分别为0.625、1.25、2.5、5.0 mg/mL的佐剂,每组大鼠均给予相应浓度的MT悬浮液0.1 mL于尾根部皮下注射,诱导SD大鼠类风湿关节炎。在实验周期内,定期测量大鼠体质量,进行足爪容积测定、关节炎评分等,最后综合各项指标进行分析讨论,探讨得出最佳致炎剂量。结果 62.5 μg组不能充分诱导出关节炎,被剔除。125 μg组、250 μg组、500 μg组成功率均为100%,该3组关节肿胀程度、关节炎评分等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125 μg组大鼠关节受累范围和关节肿胀程度均轻于250 μg组和500 μg组。结论 由Mtb诱导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率高,最佳致炎剂量可能为125 mg/mL,0.1 mL/只。  相似文献   

7.
通过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价"速康解毒口服液"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安全性。选取4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5组,按200、400、800、1 600mg/kg剂量1次性灌胃给药,观察中毒症状,记录死亡数并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2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2组,给药组以最大质量浓度(1.0g/mL)、最大容积(0.8mL)1次性灌胃受试药物,对照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连续观察7d,测定最大给药量;再取80只小白鼠,随机分成药物处理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按3 200、1 600和800mg/kg剂量灌胃给药,连续30d,对照组用9g/L生理盐水,称量小白鼠体质量、检测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均无小白鼠死亡,无法计算LD50,经口给药的最大剂量为40.0g/kg,表明该受试物无毒;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药物处理组小白鼠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实质器官无异常病变。提示临床合理使用"速康解毒口服液"不会对靶动物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评价瑞鲍迪甙A作为饲料甜味剂的安全性,进行了瑞鲍迪甙A大鼠、小鼠的急性毒性及亚慢性毒性试验.[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用灌胃给予;亚慢性毒性试验中,瑞鲍迪甙A以20、4和l g/kg拌料给予大鼠90d,每周称量大鼠体重和饲料消耗,并在喂养45和90d时剖检,分别进行血液细胞学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计算主要脏器系数以及进行相应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瑞鲍迪甙A对大、小鼠的经口LD50分别大于34.0和45.0 g/kg b.w.;亚慢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大鼠的采食、体重、脏器系数、血液细胞学及血液生化指标、大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瑞鲍迪甙A属于实际无毒级别物质,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大鼠无明显有害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汤对衰老大鼠退变椎间盘组织形态结构及β-catenin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三月龄健康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模型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以及中药高剂量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和假模型组外,其余各组注射D-半乳糖建立大鼠衰老动物模型,空白对照组、假模型组与模型组每日生理盐水灌胃,中药低剂量组及中药高剂量组补肾活血汤每日灌胃,持续12周。分别于造模后、灌胃4周后、灌胃8周后、灌胃12周后每组随机抽取雌雄大鼠各2只处死取材,光镜下观察椎间盘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运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经补肾活血汤干预后,中药低剂量组及中药高剂量组大鼠椎间盘组织形态学评分降低(P<0.05),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补肾活血汤能有效抑制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分子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从而起到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复方苦玄参颗粒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对Wistar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评价其用药安全性,为复方苦玄参颗粒的兽医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急性毒性试验以SPF级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分3次灌胃,测定复方苦玄参颗粒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亚慢性毒性试验选取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13.40、6.70和3.35 g/kg(以复方颗粒计)],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35 d,分别于第1、7、14、21、28和35 d称重,给药结束后对各剂量组Wistar大鼠(雌、雄各半)进行眼球采血,用于血常规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同时采集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肠道、睾丸(♂)或子宫(♀)等器官称重,计算各器官的脏器系数,以及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昆明小鼠在最大给药量(80.40 g/kg)下未表现出任何毒性反应,解剖也未发现明显可见的病理变化.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Wistar大鼠的体重、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Wistar大鼠相比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经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高剂量组和对照组Wistar大鼠的脾脏、肺脏、肝脏、肾脏、胃、肠道、睾丸(♂)或子宫(♀)等器官组织均未出现异常病理变化.[结论]复方苦玄参颗粒无急性毒性作用,长期用药也不会产生亚慢性毒性作用,具有很高的用药安全性,可在兽医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护心通络方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护心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6组。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他各组喂养高脂饲料以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各组大鼠按治疗方法给药30 d后,观察血清血脂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护心通络方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大鼠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HDL-C)(P<0.05或P<0.01);(2)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护心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的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浆粘度均下降,IEA (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下降、IED (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护心通络方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优选连芩解毒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盐酸小檗碱及黄芩苷的转移率为考察指标,结合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对连芩解毒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优选出连芩解毒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用60%乙醇浸泡1.0 h,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1.5 h,料液比1∶10(g∶mL),第二次1 h,料液比1∶8(g∶mL)。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连芩解毒颗粒的生产制备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了博落回全草粉对小鼠肠道菌群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将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试验组小鼠分别口服不同浓度的博落回全草粉(0.05、0.1、0.2、0.5 g·kg-1)0.2 mL·只-1·d-1,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2 mL,测定小鼠肠道菌群数、血液生化指标等。结果表明,博落回能显著降低小鼠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P0.05);博落回0.1、0.2 g·kg-1组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博落回组血清尿素氮和IL-6含量均不同程度的低于对照组,以添加博落回0.1 g·kg-1组最低。试验结果表明,博落回能够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水平,保护动物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柴芍乳癖颗粒对乳腺增生病兔模型乳腺组织B超声像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56只健康未孕新西兰雌兔,随机挑出10只为正常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46只为模型制备组,序贯肌注雌孕激素造模。2组均随机处死1只雌兔,观察病理切片确定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制备组剩下的45只兔再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乳癖散结颗粒组、柴芍乳癖颗粒低、中、高剂量组。6组兔每天分别予以生理盐水、乳癖散结颗粒(0.56 g/kg)、柴芍乳癖颗粒(0.47、0.94、1.88 g/kg)水溶液灌胃1次,连续3月。末次灌胃 24 h后麻醉,用B超机采集第2对乳房的声像图,处死后取第2对乳腺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表现,计数乳腺小叶腺泡数、导管上皮细胞层数、腺泡腔直径。结果 柴芍乳癖颗粒能使模型兔乳腺组织低回声区缩小,内部回声强度减低,其中高剂量组最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柴芍乳癖颗粒低、中、高剂量跟乳癖散结颗粒均可明显缩小腺泡腔直径(P<0.01),中、高剂量可以减少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层数,低剂量还可减少乳腺小叶腺泡数(P<0.05)。结论 柴芍乳癖颗粒可以改善乳腺增生兔模型B超声像,减轻雌兔乳腺增生程度,治疗乳腺增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观察马归液对腺性膀胱炎大鼠模型膀胱组织的影响,为运用马归液治疗腺性膀胱炎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 首先通过对大鼠膀胱灌注大肠埃希菌成功建立腺性膀胱炎大鼠模型,然后对造模成功的大鼠分别灌注马归液第1组为1次/周;马归液第2组为2次/周、吡柔比星、生理盐水8周,再对各组大鼠膀胱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透射电镜检测和Bcl-2、Bax基因表达检测,以观察各组大鼠膀胱黏膜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 经马归液灌注,马归液1组、马归液2组病理学检查显示膀胱组织正常无炎性病变;Bax、Bcl-2灰度均值比较,马归液2组、马归液1组的灰度均值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马归液2组与马归液1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Bax中,马归液1组、马归液2组分别与吡柔比星组、生理盐水组组间比较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马归液2组与马归液1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归液对大鼠腺性膀胱炎膀胱黏膜有明显治疗效果,具有修复作用,且一周灌注两次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6.
分别选择转人α-乳清蛋白基因牛(转基因组)及其胚胎移植受体(受体组)和普通牛(对照组)各5头,对3组试验牛进行颈静脉跟踪采血3次,每次间隔14d,分析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血常规指标中,转基因组牛的红细胞数和血小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受体组牛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比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生化指标中,转基因组和受体组牛的血清电解质K和P含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转基因组牛的血脂浓度、肌酸激酶活性、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和尿素氮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肌肝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受体组牛的血糖浓度、总蛋白浓度和尿素氮浓度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尽管转人α-乳清蛋白基因克隆牛及其胚胎移植受体在某些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上与对照牛存在显著差异,但所有指标均处在健康牛正常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黄新凤  陈宏彬  周丽  杨细飞  吴德生  匡侠锋  刘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22-12923,13113
[目的]研究纳米二氧化硅(nm-SiO2)对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25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微米级二氧化硅对照组、纳米低剂量组、纳米中剂量组、纳米高剂量组5组,鼻腔滴注染毒8周;随后采集血液,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结果]nm-SiO2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余指标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SD雄性大鼠鼻腔滴注nm-SiO2对肝功能生化指标有一定的影响,但对肾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石榴皮鞣质的长期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周本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529-8530
[目的]观察石榴皮鞣质长期给药对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将80只供试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分别以0.3,0.9,1.5g/kg石榴皮鞣质连续对试验大鼠灌胃给药4周并设空白对照,末次给药24h后每组活杀一半大鼠,另一半停药后继续观察2周,分别测试大鼠体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石榴皮鞣质3个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的毒性。[结论]石榴皮鞣质在上述剂量下连续服用4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黄芪解毒汤抑制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机制是否与其干预Jag1基因和CyclinD1蛋白在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表达有关。方法 采用SPF级SD大鼠灌胃法制备黄芪解毒汤组、阿霉素组、参一胶囊组、生理盐水组的含药血清。运用细胞培养技术,MTT法检测发现最佳抑制浓度;以最佳抑菌浓度即20%浓度的含药血清干预人乳腺癌细胞,RT-PCR检测Jag1基因,Western-blot检测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 各组与生理盐水血清组比较,Jag1基因和CyclinD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其他各组比较阿霉素血清组抑制作用最强(P<0.01);黄芪解毒汤血清组与参一胶囊血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解毒汤可显著降低MCF-7细胞Jag1基因和CyclinD1蛋白表达,该结果可为黄芪解毒汤在乳腺癌术后治疗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