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抗寒性不同的香玲和鲁果12号核桃品种为试材,在-15、-20、-25、-30、-35℃低温梯度胁迫下,分别测定了离体枝条的质膜相对透性、MDA和H2O2含量、O2-·产生速率、SOD和CAT保护酶活性等指标,分析了低温胁迫对核桃枝条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显著增加了核桃枝条的膜透性、O2-·产生速率、MDA和H2O2含量,但耐寒品种鲁果12号的增幅低于香玲品种;2个品种的SOD酶活性均呈现"升—降—升—降"的趋势,CAT酶活性则先升高后降低,但不同品种之间的变化幅度较大;由此可知,鲁果12号在低温胁迫期间可有效地增加保护酶活性,抑制H2O2的积累,从而降低活性氧对核桃的伤害,这可能是其抗寒性较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低温胁迫条件下核桃枝条内的生化代谢与树体抗冻能力之间的关系,对离体‘香玲’核桃枝条以-2℃、0℃、4℃低温处理,在处理后不同时间测定分析相关酶活性与抗冻蛋白含量。结果表明,-2℃、0℃、4℃低温胁迫能够使核桃枝条内SOD、CAT、POD的活性显著提高,脯氨酸的含量在0℃、4℃的低温胁迫下显著增加。说明SOD、CAT、POD和脯氨酸参与了核桃树体的抗低温胁迫反应。  相似文献   

3.
利用壳聚糖作为激发子,研究其对低温胁迫下核桃枝条相关酶活性与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低温胁迫条件下壳聚糖对核桃枝条抗冻反应的激发作用。通过对离体水培的香玲核桃枝条喷施1‰的壳聚糖,研究其在4℃低温胁迫6、12、24、36、48、72、96、120h后相关酶活性、过氧化物与抗冻蛋白含量,分析低温胁迫后壳聚糖对树体抗冻相关酶活性和蛋白含量的激发作用。结果表明:在-2℃的低温胁迫下,施用壳聚糖后,核桃枝条内SOD、CAT的活性显著高于未施用的低温胁迫对照,但POD活性与壳聚糖施用未呈正相关性;同时低温胁迫组中施用壳聚糖后的MDA含量比未施用壳聚糖显著下降,而脯氨酸的含量有显著增加。壳聚糖能够显著提高低温胁迫下核桃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表明壳聚糖能够作为激发子增强核桃树体的抗冻反应。  相似文献   

4.
低温胁迫对葡萄品种梅鹿辄和贝达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抗寒性不同的2个葡萄品种梅鹿辄和贝达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下其1年生枝条叶片的细胞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并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检测氧自由基(O2·-)和H2O2水平,以期分析各指标与葡萄抗寒性之间的关系并了解其抗寒机制。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两个葡萄品种叶片的细胞膜相对透性、MDA、O2·-和H2O2含量显著升高,并且抗寒性弱的梅鹿辄增大幅度显著大于抗寒性强的贝达;贝达叶片中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温度降低显著提高且POD和CAT活性增大幅度显著高于梅鹿辄。推测POD和CAT活性及O2·-和H2O2形成速度与葡萄品种的抗寒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以甘蔗品种桂糖28号为材料,在低温胁迫前12 h用脱落酸(ABA)及合成抑制剂钨酸钠处理甘蔗幼苗,然后于不同时间采集叶片及幼嫩根系样品,测定低温胁迫下丙二醛(MDA)含量、活性氧(ROS)水平、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提高了甘蔗幼苗抗氧化酶的活性.ABA处理的甘蔗幼苗ABA含量提高;抗氧化保护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提高;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下降;而ABA合成抑制剂钨酸钠处理的结果则与之相反.说明ABA及合成抑制剂钨酸钠处理对低温胁迫下甘蔗幼苗抗氧化保护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ABA对低温胁迫下甘蔗抗寒性的增强可能与ABA对抗氧化保护系统的诱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磷高效、耐铝毒的大豆双抗品种BX10及双感对照品种BD2为试材,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低磷和铝毒胁迫对大豆体内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和铝毒胁迫均提高大豆细胞膜透性及O-·2、H2O2、MDA含量,降低SOD、CAT、POD、APX活性,且BD2的增减量大于BX10;低磷处理对APX活性,叶片细胞膜透性及CAT、POD活性和H2O2含量影响较大,而铝毒处理对O-·2、MDA含量,SOD活性,根部细胞膜透性及CAT、POD活性和H2O2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核桃是我国重要木本油料及经济树种,其生长发育、坚果产量及品质易受病害影响,其中炭疽病为核桃主要病害之一。因此,深入了解常见核桃品种响应炭疽病的能力,可为选育抗病性较强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对‘香玲’‘西洛3’‘西林3’‘契可’核桃分别进行炭疽病胁迫,分析胁迫下的活性氧(ROS)代谢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炭疽病菌胁迫前各植株生理指标差异均不明显,胁迫后各植株均表现为ROS(H2O2、O·-2)积累增多,膜脂过氧化(MDA)加剧,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增强。其中‘契可’MDA含量明显高于‘香玲’‘西洛3’‘西林3’;‘西林3’‘契可’的H2O2与O·-2含量明显高于‘香玲’‘西洛3’。而‘香玲’的SOD、POD、CAT活性明显高于‘西洛3’‘西林3’‘契可’,且活性增强幅度为‘香玲’>‘西洛3’>‘西林3’>‘契可’。由此可知‘香玲’‘西洛3’‘西林3’‘契可’核桃响应炭疽病的生理表现上为‘香玲’>‘西洛3’>‘西林3’>‘契可’。  相似文献   

8.
低温胁迫下银杏活性氧代谢与膜伤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当年生盆栽银杏叶片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质量摩尔浓度,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在10℃和5℃条件下,银杏叶片SOD和POD活性升高,而O2-产生速率和H2O2、MDA质量摩尔浓度及相对电导率(RP,P)略有升高,但在胁迫末期趋于恒定,表明银杏叶中活性氧代谢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在0℃和-2℃条件下,胁迫初期,叶片SOD、POD活性上升,O2-产生速率和H2O2质量摩尔浓度也迅速升高,同时MDA质量摩尔浓度和膜透性显著升高;胁迫后期,SOD和POD活性的降幅显著高于O2-产生速率和H2O2质量摩尔浓度,同时MDA质量摩尔浓度和膜透性进一步升高,表明短期(48h和24h内)低温条件下,SOD和POD可部分清除活性氧,而长期低温则造成体内活性氧代谢的严重失衡,致使机体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9.
研究夜间低温胁迫下(25℃/6℃,昼/夜)钙、钙离子螯合剂(EGTA)和钙离子通道抑制剂(LaCl3)对番茄幼苗根系中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膜质过氧化程度及活性氧(ROS)代谢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夜间低温胁迫(蒸馏水灌根)显著降低番茄幼苗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根系MDA、H2O2含量及O2-.产生速率,抑制SOD、CAT和POD活性;45 mmol.L-1CaCl2灌根显著提高夜间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CAT和POD活性,降低根系MDA含量、H2O2含量及O2-.产生速率;EGTA、LaCl3灌根加剧夜间低温胁迫导致的番茄根系活力的降低及活性氧的增加。表明夜间低温胁迫对番茄幼苗地下部根系的活性氧代谢产生显著的影响,而Ca2+通过提高保护酶活性、降低膜质过氧化水平来提高番茄植株根系的低温耐受性,进一步防止植株低温伤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春季低温胁迫下不同核桃品种叶片和子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为筛选抗霜冻能力强的核桃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绿岭’、‘香玲’、‘辽宁1号’、‘上宋6号’、‘中林1号’和‘清香’6个核桃品种为试材,利用人工霜箱模拟春季霜冻害降温过程,设0、-1、-2、-3、-4、-5℃共6个低温处理,以18℃处理为对照,测定低温处理过程中叶片和子房SOD、POD活性及MDA、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采用隶属函数法对6个品种抗寒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随温度的降低,6个供试核桃品种叶片和子房SOD、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不同品种上升幅度与达到最高值的温度存在差异,而MDA含量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绿岭’、‘香玲’、‘辽宁1号’、‘上宋6号’、‘中林1号’和‘清香’叶片SOD、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到最大值的温度分别为-4、-4、-3、-3、-3和-3℃,子房上述指标达到最大值的温度分别为-3、-3、-3、-3、-2和-2℃;叶片和子房MDA含量均在-5℃达到最大值;6个品种叶片平均隶属度分别为0.556,0.550,0.492,0.453,0.440和0.439,子房平均隶属度分别为0.509,0.482,0.473,0.445,0.423和0.374。【结论】供试6个核桃品种的抗霜冻能力为‘绿岭’‘香玲’‘辽宁1号’‘上宋6号’‘中林1号’‘清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β-淀粉样肽25-35(Aβ25-35)诱导PCI2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10^8/LPCI2细胞培养24h,分别加入培养液(对照组)、10μmol/LAβ25-35(诱导组)、30mg/L原花青素+10μmol/LAβ25-35(保护组)。24h后收集细胞,以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比色分析测定MDA、H2O2含量和CAT活性。结果诱导组细胞可见凋亡特异性核固缩、核碎裂;MDA和H2O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CAT活性明显降低(P〈0.05)。保护组与诱导组比较,凋亡特异性核固缩、核碎裂减少;MDA和H2O2含量明显降低(P〈0.01),而CAT活性显著增强(P〈0.01)。结论原花青素可抑制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可能与其抑制Aβ25-35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对22个不同早实核桃品种外观品质和核仁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果实外观品质主要包括单果重、壳面光滑度、壳皮厚度、颜色、出仁率、取仁难易等方面,综合外观品质较好的品种有香玲、鲁光、丰辉、鲁果2号、岱香、辽核2号、辽核4号、辽核7号、辽核8号、中林6号,出仁率高的有鲁光、岱辉、辽核1号、辽核2号、辽核4号、辽核5号、辽核8号、中林3号,脂肪、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有鲁果3号、岱香、鲁果2号、中林3号、丰辉、中林6号。因此,不同的栽培品种适宜不同的栽培形式和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零上低温冷诱导和自然低温胁迫对结球白菜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本试验以黔白5号、津青50和金黔小将等3个具有不同抽薹特性的结球白菜品种为材料,分别测定低温处理后叶片SOD、POD和CAT活性以及抗坏血酸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低温下耐抽薹品种黔白5号叶片抗坏血酸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值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则最低,表明其在低温胁迫下具有较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表现出更好的低温逆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以陕西汉中地区栽培的柑橘品种大红柑秋梢为试材,采用Hoagland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外源过氧化氢(H2O2)对低温(4 ℃)胁迫下大红柑叶片生长状况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筛选缓解柑橘低温伤害的最佳H2O2处理浓度,并探讨外源H2O2处理对柑橘耐寒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大红柑叶片卷曲和叶片细胞膜伤害程度逐渐加重。0.1和1.0 mmol·L-1 H2O2处理均能缓解低温胁迫引起的大红柑叶片卷曲和萎蔫,但1.0 mmol·L-1 H2O2比0.1 mmol·L-1 H2O2缓解低温胁迫对大红柑的伤害效果更为显著。1.0 mmol·L-1 H2O2显著降低叶片中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减轻叶片细胞中超氧阴离子(O.-2)和内源H2O2含量的积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从而降低低温对柑橘叶片细胞膜的伤害。较高浓度的外源H2O2不仅未起到缓解作用,反而产生了一定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太行山区15个核桃品种的生长结果特性,以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核桃示范基地品种圃嫁接的15个核桃品种为试验材料,调查并测定了各品种核桃的果实特性及种仁营养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品种果实特性及种仁营养成分有很大差别,不同品种核桃具有各自的优势。通过对测定的15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所提取出的6个主成分能够代表15个供试品种综合性状的88.233%,其中总蛋白质含量(文中提到的含量是质量分数)、单果质量、P含量、维生素E含量、出仁率、坚果产量是评价核桃综合品质的关键性指标,应用主成分综合得分对15个核桃品种进行排序,由大到小顺序为:绿岭、辽宁1号、绿波、元丰、香玲、中林1号、辽宁3号、鲁果1号、鲁光、金薄香2号、辽宁8号、鲁果6号、上宋6号、阿克苏9号、绿早。15个核桃品种营养成分差异较大,其中绿岭、辽宁1号、绿波表现较好,可在类似地区进行引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硒对镉胁迫下白术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白术种植中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室内水培试验,利用1/2 Hoagland's营养液培养白术幼苗30 d后,按营养液中单独加入4 mmol/L镉及不同浓度的硒(Na2SeO3)(10、20、40、60、80和100 μmol/L)分别与4 mmol/L镉混合设7个处理,另设不添加镉和硒的营养液处理为对照,48 h后取各处理的白术叶片进行相关生理指标测定.[结果]镉胁迫导致白术的H2O2和丙二醛水平显著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酶(CAT)酶活性下降.在镉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的硒后,白术抗氧化系统出现不同的反应.当加入相对较低浓度(10~60 μmol/L)的硒对,SOD和CAT酶活性显著增加,而H2O2和丙二醛水平显著下降,表明镉胁迫造成的过氧化伤害有所减轻;而加入相对较高浓度(80~100 μmol/L)的硒对,SOD和CAT酶活性下降,H2O2和丙二醛水平上升,表明镉胁迫造成的过氧化伤害没有缓解.[结论]较低浓度的硒处理有利于增强镉胁迫下白术幼苗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红颜、章姬、甜查理和久香等4个草莓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上海地区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栽培条件下,草莓叶片中与逆境胁迫相关参数包括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草莓叶片中MDA含量呈现"S"型变化曲线,其中甜查理在1月中旬达到峰值并维持在一定水平;CAT活性的变化因品种而异,甜查理和章姬12月上旬达到最大值,而红颜和久香则在11月中旬达到峰值;久香草莓叶片中POD活性的变化总体呈下降型,其它3个品种POD活性的变化为"升-降-平稳"特性;久香草莓叶片中SOD活性的变化为倒"U"型,其余3个品种SOD活性的变化则为"S"型曲线。(2)玻璃温室栽培条件下,叶片中MDA含量的变化动态明显不同于塑料大棚栽培;章姬和久香叶片中CAT活性达到峰值的时间较红颜和甜查理延后3周;不同品种叶片POD活性的变化动态一致;叶片SOD酶活的变化与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相似。  相似文献   

18.
以‘新疆野生核桃’休眠期1年生成熟枝条为材料,以‘新疆实生核桃’为对照,人工模拟低温,在-12℃、-16℃、-20℃、-24℃、-28℃、-32℃、-36℃条件下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并分析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评价指标,进而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2个核桃类型的抗寒性。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配合Logistic方程得到‘新疆野生核桃’的半致死温度(LT50)为-29.46℃,比‘新疆实生核桃’低5.06℃。在-12℃^-36℃低温处理期内,‘新疆野生核桃’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始终高于同一处理时期的‘新疆实生核桃’,而丙二醛含量则低于‘新疆实生核桃’。根据综合抗寒指数高低,2个核桃类型的抗寒性强弱为‘新疆野生核桃’>‘新疆实生核桃’。综上所述,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等指标都与核桃的抗寒性有关系,综合评价2个核桃类型的抗寒性,‘新疆野生核桃’的抗寒性要优于‘新疆实生核桃’,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