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番木瓜根际分离出的4株具较好解磷效果菌株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实验研究温度、pH、摇床转速、接种量、装液量和培养时间对4株菌株解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4株菌株在初始pH 7.0和发酵培养5 d时均具有最高的解磷能力,而其他4个因素对其解磷能力的影响均表现出差异性。2株无机磷菌的最佳培养温度和接种量均相同,分别为33℃和3 mL,但摇床转速和装液量不同,分别为180、200 r/min和60、50 mL;2株有机磷菌最佳培养温度和摇床转速均相同,分别为31℃和160 r/min,但装液量和接种量不同,分别为60、50 mL和1、4 mL。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罗尔夫青霉(Penicillium rolfsii)HXL菌株产β-葡萄糖苷酶的能力,探明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方法,对HXL摇瓶发酵条件进行统计学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菌株HXL优化发酵条件为麸皮3%+酵母膏4g/L+KH_2PO_4 0.2%+水杨苷0.05%,接种量6%,装液量75mL/250mL,起始pH 6.0,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80r/min,培养时间144h。在此条件下,菌株HXL产β-葡萄糖苷酶量从原来的1.32U/mL增至21.68U/mL。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温度为60~70℃,最适反应pH 3.5~5.0;在60℃以下及pH 3.0~6.0均能保持稳定;Mn2+对酶有激活作用,而Cu2+对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效解磷突变株E652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最适宜的碳源和氮源分别为1%蔗糖和2%(NH4)2SO4,最适培养温度34℃,发酵液pH值控制在7.0时最利于突变株E652的生长,装液量为40mL/250mL时菌株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4.
地衣芽孢杆菌ZSZ6高效降解羽毛产氨基酸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了外加碳源和氮源、温度、初始pH值、装液量、羽毛量、接种量等因素对地衣芽孢杆菌ZSZ6降解羽毛产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得出的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7℃,初始pH 7.0,装液量125 mL/250 mL三角瓶,羽毛含量5%(w/v),接种量2%(v/v),转速180 r/min。在上述条件下摇床培养5~9 d,测得降解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9.5 g/L,羽毛降解率达到70%以上。表明,利用地衣芽孢杆菌ZSZ6可有效降解废弃羽毛。  相似文献   

5.
探究了外加碳源和氮源、温度、初始pH值、装液量、羽毛量、接种量等因素对地衣芽孢杆菌ZSZ6降解羽毛产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得出的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7℃,初始pH 7.0,装液量125 mL/250 mL三角瓶,羽毛含量5%(w/v),接种量2%(v/v),转速180 r/min。在上述条件下摇床培养5~9 d,测得降解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9.5 g/L,羽毛降解率达到70%以上。表明,利用地衣芽孢杆菌ZSZ6可有效降解废弃羽毛。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假单胞杆菌BS1的适宜培养条件,采用单因素筛选方案对其最适碳源、接种量、温度、pH值、盐浓度和培养基装液量进行研究,发现假单胞杆菌BS1生长的最佳碳源为液体石蜡,生长最适接种量为3%,温度30℃,pH 7.0,NaCl浓度0%,250 mL三角瓶中培养基装量为130 mL。在此优化的培养条件下,假单胞杆菌BS1生长曲线是0~48 h为菌体生长延滞期,48~156 h为菌体快速生长繁殖期,156~240 h为菌体生长稳定期,240 h后为菌体衰亡期。通过对假单胞杆菌BS1的最佳培养条件研究,将为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7.
采用摇瓶发酵法,探讨培养基、pH值、接种量、装液量对北虫草菌丝体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北冬虫夏草的最佳摇瓶发酵培养基为蔗糖1%、玉米粉3%、磷酸二氢钾0.3%、七水硫酸镁0.15%、VB10.05%;最适初始pH值为6.0;最佳接种量为5%;最适装液量为60mL(250mL的三角瓶)。本试验为北冬虫夏草胞外多糖深层发酵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indicus)JL-1为菌种,使用无机磷液体培养基测定其解磷性能。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解磷条件:碳源为10.0 g/L蔗糖,2.0 g/L复合氮源(硫酸铵与酵母粉质量浓度比为1∶1),pH值为7.5,温度为37℃,装液量为50 mL/250 mL。在此最优条件下,解磷量在48 h时最高,为61.02μg/mL,菌落数为2.69×10~(11) CFU/mL,发酵过程中pH值呈先下降后略上升的趋势。通过对其解磷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确定此菌株以酸解为主、酶解为辅的方式来解磷。  相似文献   

9.
以巨大芽孢杆菌J1为材料,利用溶磷圈法测定了菌株的解磷能力,优化了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此菌株溶磷效果明显;此菌株生长的最适培养时间为28 h,最适接种量为6.7%,最适pH值为8.5;最佳碳源为玉米粉与葡萄糖的复合碳源,最佳氮源为大豆粉与硫酸铵的复合氮源。摇瓶培养的接种量为6.7%,pH值为8.5,250 mL三角瓶中最适装液体积为30 mL,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28 h,最适宜转速为180 r/min的摇瓶培养条件下,巨大芽孢杆菌活菌数各影响因素最佳组合为:玉米粉20 g/L,葡萄糖5 g/L,大豆粉7.5 g/L,硫酸铵0.33 g/L,各因子对巨大芽孢杆菌活菌数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硫酸铵浓度玉米粉浓度葡萄糖浓度大豆粉浓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发酵条件对1株野生紫芝菌丝体产量的影响.建立了装液量、初始pH、转速、培养温度和接种量5个因素的正交回归模型:Y=2.85701+0.17458X1-0.19802X21-0.20552X22-0.19302X23-0.15802X24-0.12302X25.从模型推知,装液量90mL,pH6.0,转速140r/m,培养温度27℃,接种量10.5%时,紫芝菌丝达到最大生物量3.15 g,验证实验结果与模型值相符.  相似文献   

11.
对纤维素酶产生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F4-1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条件及其降解纤维素的最适温度和pH等进行研究。采用DNS法,对CMCase(羧甲基纤维钠素酶)活性进行测定,对F4-1菌株的发酵时间、初始pH、装液量、接种量和温度等产酶条件及部分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F4-1在pH5.0、接种量7%、装液量50mL、28℃发酵4d,得到的CMCase酶活力为3.94U/mL,较优化前提高1.48倍;CMCase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5.0。通过以上研究,有效地提高菌株F4-1产CMCase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筛选出一株高纤维素酶活性菌株—弗村假单胞菌N32.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发酵条件,再利用发酵罐扩大培养,最后对N32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单因素试验显示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时间3d,碳源淀粉,氮源酵母粉,初始pH 5.0,装液量100 mL,培养温度30 ℃,接种量2.0%,摇床速度160 r/min;最佳组合为A3B2C2D2E1F3G3,与单因素不同条件pH 6.0,摇床速度140 r/min,培养温度35℃,装液量125 mL;酶学性质研究表明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4.0,Na+、Cl-、NO3-、CH3COO-对CMC酶活均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而K+、Mg2+对CMC酶活均产生抑制作用,尿素、EDTA、SDS对CMC酶活均产生抑制作用,其中EDTA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3.
平菇产半纤维素酶条件及酶学性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碳源、氮源、接种量、装液量对平菇产半纤维素酶的影响及酶的部分性质.结果表明:麸皮作碳源,玉米面作氮源,接种量为4片,装液量为1/5(250 ml锥形瓶)时有利于半纤维素酶的分泌;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 ℃,最适反应pH值为5.0.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XZ-2的培养基配方及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5 g/L,蛋白胨15 g/L,硫酸镁5 g/L,氯化钙3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8,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24 h,装液量80 mL/250 mL,接种量3%(体积分数),转速180r/min。  相似文献   

15.
对产壳聚糖酶突变株Mitsuaria sp.141-2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所产的壳聚糖酶为诱导酶.最适作用pH值4.0,最适作用温度37~42℃.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优化的产酶条件:壳聚糖0.50%、装液量100 mL·500 mL-1三角瓶、起始pH值7.0、接种量2%、温度30℃、培养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酶活力可达3.631 U·mL-1.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高耐硒平菇品种,初步优化高耐硒平菇菌丝液体富硒条件,为研发出高效安全的富硒功能食用菌产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不同比例Na2SeO3添加到培养基中,通过比较固体培养基上13株中高温平菇菌落直径大小、菌丝长势强弱并结合液体深层发酵试验,筛选出高耐硒平菇品种;通过单因子试验初步优化高耐硒平菇品种的Na2SeO3浓度、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条件.[结果]供试的13株平菇菌株中以江都302对Na2SeO3的耐受系数最小,仅为0.40.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江都302菌株在160 r/min摇床转速、28℃培养7d条件下最适的Na2SeO3添加量为5~15 mg/L、初始pH为5.0~7.0,接种量5%~15%、装液量80~120 mL.[结论]不同平菇菌株对Na2SeO3的耐受力差异明显,以江都302号菌株的耐硒能力最强.培养基Na2SeO3浓度、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对平菇菌丝生物富硒能力影响较大,在试验组合中,江都302菌株在Na2SeO3浓度10 mg/L、初始pH 6.0、接种量10%、装液量100 mL/250 mL时菌体含硒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XZ-2的培养基配方及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5 g/L,蛋白胨15 g/L,硫酸镁5 g/L,氯化钙3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8,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24 h,装液量80 mL/250 mL,接种量3%(体积分数),转速180r/min。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S12)产碱性纤维素酶的最适发酵条件,采用液体摇瓶的发酵方法,进行最适发酵条件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Bacillus pumilus S12菌株合成纤维素酶的最适碳源为CMC和麸皮,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有机氮比无机氮更有利于产酶;最适产酶条件为起始pH 8.5,培养温度32℃,装液量为250mL三角瓶装70mL培养液,接种量为3%,在此条件下发酵20h,酶活力可达367.9μg/mL。  相似文献   

19.
90B4-2-2菌株的培养及最大菌落数产生的发酵模拟生产工艺条件,正交试验得到最适培养基碳、氮源组成为(%)黄豆饼粉1.0,淀粉1.5,酵母粉0.8;最适生长温度为30℃;pH7.0,接种量4%,在250mL三角瓶中装70mL培养基,200r/min摇床上培养35h,菌落数为6.69×10  相似文献   

20.
磷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土壤中绝大多数的磷都以植物难以吸收的形态存在,导致了植物无法正常生长,而解磷细菌具有溶解难溶性磷的特性,因此,开发高效解磷细菌对提高磷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究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根际解磷细菌的最适生长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碳源、氮源、温度、pH、接种量以及溶氧量对该菌株生长的影响,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其溶磷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NH4)2SO4,最佳培养条件分别为温度28℃,初始pH值7.5,接种量1%,溶氧量100 mL。解磷菌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的溶磷能力明显提高,培养基有效磷含量高达586.73 mg/L,比优化前提高了45.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