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广东省华海糖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蒸青绿茶为例,研究了HACCP在云南大叶种蒸青绿茶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对绿茶加工过程中各工艺环节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限值,并建立监测方法和纠偏措施,从而为绿茶产品质量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研究了覆盖遮荫处理和生产季节对蒸青绿茶主要滋味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遮荫能有效提高深度蒸青绿茶的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但对茶多酚含量影响不明显,酚氨比值显著下降,挥发性香气物质总含量有所提高,明显增加的挥发性物质有(E,E)-2,4-庚二烯醛,正己醛,β-紫罗酮,吲哚和芳樟醇.生产季节对覆盖遮荫蒸青绿茶品质成分有明显影响,主要体现在夏秋季所制蒸青绿茶的游离氨基酸总含量较春季所制蒸青绿茶低,而茶多酚含量则略有提高,酚氨比值明显提高;春、秋季所制遮荫蒸青绿茶的挥发性物质总含量较夏季高.可见,春季(4月、5月)生产的覆盖遮荫蒸青绿茶的滋味和香气俱佳,而秋季(8月)生产的覆盖遮荫蒸青绿茶的香气较高.  相似文献   

3.
蒸青绿茶杀青工艺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霖 《福建茶叶》2003,(4):28-28
蒸青绿茶,是古老的茶叶种类之一。自唐代即盛行蒸青制作茶叶,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蒸青绿茶制作工艺传至日本,日本制茶业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碾茶、煎茶、玉露茶等种类,并在栽培、加工、制作方面取得发展,煎茶成了日本绿茶的当家茶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许多条煎茶生产线,蒸青绿茶生产在我国悄然兴起。蒸青绿茶讲求三绿(干茶色泽绿、浸泡汤色绿,泡后叶底绿),讲求茶的滋味甘醇、鲜爽,带海藻味的绿豆香。要达到这一质量要求,就必须在茶叶采摘、鲜叶贮存、杀青、温度控制、加工工艺掌握等方面予以重视。蒸青绿茶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对茶叶的…  相似文献   

4.
蒸青绿茶制作的温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霖 《福建茶叶》1999,(1):30-31
色泽绿,是蒸青绿茶的产品质量标准之一。要达到色绿要求,加工过程温度控制是至关重要的。蒸青绿茶生产流程温度控制示意如下:茶育保管30℃以下(室温)──杀青100~120℃(蒸气)──粗揉95~110℃(室温)──中揉50~80℃(热气)──精揉90~100℃(火烤)──烘焙70~90℃(热风)──筛分、匀堆(室温)──成品。鲜叶保管是蒸青绿茶质量保障的第一关。正常情况下鲜叶保管的温度控制在30℃以下,采取的措施有两种,经常的翻动鲜叶以散热;增加堆场通风排气。杀育工序是蒸青绿茶生产的第一工序。温度的控制通过蒸气流量调节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一、蒸青绿茶概述蒸青绿茶具有汤色嫩绿、叶底清绿、干茶色泽翠绿和口感鲜爽、回味甘醇、苦涩味低、保质期长的品质特点,深受茶叶界人士和消费者青睐.日本人称蒸青绿茶为具有真色、真香、真味的纯真天然风味茶.蒸青绿茶是我国一个古老绿茶品种,盛于唐宋时期,但由于其加工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自元明以后逐步被炒青绿茶所取代,在国内长期处于濒绝状态.我国茶种和蒸青绿茶加工技术传入日本以后,蒸青绿茶在日本得到了发展,并成为日本的主要茶类,50年代末日本发明了滚网筒式蒸汽杀青机,把蒸青绿茶生产推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6.
蒸青绿茶加工工艺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地区生产的蒸青绿茶存在色泽偏黄、偏黑,条索不紧、不直等问题,经济效益较低.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合重庆地区蒸青绿茶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我国茶叶生产,以绿茶为最早。远在一千年以前的唐代,我国已采用蒸青方法加工绿茶。唐代绿茶制法,主要为蒸青团茶;到了宋代,进而改为蒸青散茶;到了明代,又进一步发明了炒青制法,利用干热来发挥茶叶的香味,从此绿茶品质有了更大的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绿茶制法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炒制技术,由手工方式,逐步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产量有了增加,品质有了提高,历史上名贵绿茶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还创造了不少优质名茶。  相似文献   

8.
6CZS30型蒸汽杀青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海 《中国茶叶》2000,22(5):16-17
蒸青茶起源于中国唐朝,后传入日本。20世纪5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均采用手工制作蒸青茶,无大批量机械化生产。20世纪50年代后期,日本开始研制蒸青绿茶机械,60年代初基本定型为滚筒式蒸汽杀青机、叶打机、粗揉机、中揉机、精揉机等。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沿海地区先后从日本引进了十多条蒸青绿茶生产线,生产的蒸青茶几乎全部销往日本。但进口日本设备,价格昂贵,以日本几家茶机生产企业为例,120K为180万美元,非一般企业所能投资,国内很难普及。 蒸青绿茶生产有两个技术难题:一是蒸汽杀青,另一是蒸青茶鲜叶…  相似文献   

9.
两类绿茶及其超微茶粉主要生化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炒青和蒸青绿茶,分别粉碎成80目和300目粉末,测定茶及其茶粉的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蒸青绿茶的叶绿素与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而炒青绿茶的茶多酚,氨基酸含量较高,另外,炒青绿茶的酚氮比值也较高,茶叶在粉碎过程中含水量下降,其他生化成分的测定值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10.
《广东茶业》2012,(3):42
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华海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农产品质量追溯项目介绍广东省华海糖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海公司)是一家广东省农垦总局的下属企业,是广东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公司位于广东省徐闻县曲界镇,现有有机茶园7200亩和三间茶叶加工厂.茶园管理主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主要生产蒸青绿茶,年产量1000多吨.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其中"雄鸥"牌蒸青绿茶是国家首批绿色食品,2006年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同年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2007年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等称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