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为研究纸箱包装片烟无内衬塑料袋贮存技术在卷烟原料仓贮规模化应用的适用性,选取4个产区6个等级烟叶采取无内衬袋和有内衬袋对比贮存,测定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结果表明,经过18个月的存贮,与有内衬袋贮存的片烟相比,无内衬袋贮存片烟外观颜色变化较轻,化学成分更协调,感官质量较好,可为提升片烟醇化养护质量、优选仓贮醇化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上部和下部烟叶的使用价值,进行了不同部位烟叶叶组配方设计研究。在对配方中各单等级烟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感官评吸和重量分析基础上,首先以目标样品的化学成分为依据设计叶组配方。然后以单料烟感官质量评吸结果为依据设计各等级的使用比例,最终以叶组配方产品的感官质量确定叶组配方组合。结果表明:可以在不使用C3F的情况下,根据各单料烟化学成分检测结果和评吸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设计模块,能够达到C3F的感官质量水平,从而提高了上部和下部的综合使用价值,降低了原料成本,缓解中部烟叶短缺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基于主要化学成分的醇化片烟感官质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究醇化过程中片烟常规化学成分及致香前体物质与感官质量之间的关系,为卷烟配方专家及仓库管理人员快速掌握库内片烟醇化质量状况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2014年入库的湖南、贵州、福建、云南、河南、巴西等8个产地、等级片烟进行醇化过程跟踪取样,进行主要化学成分检测及感官质量评价,通过相关、主成分、回归等多种分析手段构建醇化片烟感官质量总分的预测模型。【结果】以吸光值、pH值、绿原酸、芸香苷、总植物碱、总糖含量6个主要化学成分指标构建了醇化片烟感官质量预测模型,模拟值与实际感官质量总分之间相差0.04~4.61分,误差在0.05%~6.94%范围,平均误差为2.40%,预测模型对上部醇化片烟的拟合效果略优于中部烟叶。【结论】基于主要化学成分构建的醇化片烟感官质量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品牌导向明确、品种导向精准的进口烟供应链,对阿根廷进口烟叶的品种进行筛选.选取阿根廷2017—2019年产的4个主栽品种样品,等级为主要收购等级B1F、B1O、C1F、C1O、M1F、M1O,评价样品的外观质量、感官品质特性、感官风格特性、化学成分等33个指标.对外观质量、感官品质特性、化学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  相似文献   

5.
刘江生  李跃锋  洪伟龄  蔡国华  林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11-15912,15960
[目的]研究烟叶松片回潮过程中不同加水比例和热风温度对感官和部分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云南、贵州、津巴布韦3个产地的中部烟为试验样本,固定其他工艺参数,调整松片回潮工序的加水比例和热风温度,研究相应的化学成分变化,并对各样品进行感官评吸对比。[结果]3个产地的烟叶松片回潮后烟碱都略有增加,评吸最好的样品降烟碱、假木贼碱和新烟碱含量比评吸最差样品小;不同工艺条件下的不同单料烟,各有机酸的含量与其感官质量的好坏并不呈一致的相关关系;评吸最好样品香味成分总量明显高于评吸最差样品;糖类化合物含量与感官质量呈负相关;挥发酸类化合物基本都是烟叶内在质量的有利因素,但易挥发损失;总体烟叶中的多酚略有减少,烤烟中多酚含量与感官质量呈正相关。对该试验中的3个单料烟,在松片回潮工序中,其氨基酸总体是增加的,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氨基酸含量与感官质量呈负相关。[结论]研究可为烟草加工工艺的改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皖南烟区不同产区烤后烟叶的差异性,以2020年皖南地区5个烟叶产区的云烟97为试验材料,选取具有当地代表性的烟农各3户共15个中部烟C3F等级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与感官质量评吸.结果表明,皖南烟区不同烟叶产区中部烟C3F等级常规化学成分的整体差异性不大,符合优质烟特点,但在烟叶生产过程中应注意降糖提钾,降低变异系数,维持常规化学成分在优质烟范围,从而保证中部烟C3F等级感官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片烟质量,研究了切把与未切把打叶复烤线的工艺技术及对打后片烟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北恩施复烤厂切把生产线较常规生产线打叶、风分效果提高;打后片烟大、中片率提高、碎片率降低;低次烟叶降低13%;打后片烟化学成分协调性变好、感官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8.
选取了广元烟区2014—2015年间的75份烤烟样品,通过检测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分析了广元烟区烤烟的主要质量特点。结果表明,广元烟叶成熟度在尚熟和成熟之间;烟叶颜色多以桔黄为主;叶片结构多为尚疏松或疏松;叶片身份除部分烟叶稍有不同程度偏厚或稍薄外,其他较为适中;大部分等级叶片色度在中等以上;油分多为有、较多或多;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整体适宜。广元烤烟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在年份间表现整体稳定,在地点间以剑阁县烟叶变异较小,旺苍县烟叶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得到陕西省烟叶质量评价体系,立足于陕西省烤烟研究实际,选取陕西安康、宝鸡、汉中、商洛、咸阳、延安6个烟区54个C3F等级烟叶样本,将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熵值法和突变级数法来综合评价烟叶质量,并用聚类分析方法将烟叶分成"优、中、差"三类,同时用判别分析方法验证了评价模型及烟叶质量等级划分的合理性。优质烟样品33个,占61%,中等质量烟20个,占37%,较差质量烟1个,用判别分析预测烟叶质量分类准确率8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反映烟叶综合质量状况,陕西省优质烟区集中在安康、汉中、商洛烟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烤烟散叶密集烘烤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和内在品质,尤其是香气质量。对比研究了散叶烘烤不同采收成熟度烟叶(尚熟、成熟和完熟)烤后外观等级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及香气成分含量的差异。散叶烘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均价、上等烟率和橘黄烟率)以成熟处理最佳;烤后烟叶香气成分总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除新植二烯外,成熟烟叶中性香气成分总量最高;在12种酸性香气成分中,成熟烟叶有10种组分含量最高;成熟和完熟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均较好;香气质、香气量、吃味等感官指标均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成熟采收是获得烟叶优质外观等级质量的基础,完熟采收可提高烟叶内在品质,但会增加杂色烟叶的比例,导致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基于聚类和逐步判别分析的烤烟感官质量特征分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烟叶原料感官质量的评价方法,促进配方设计中不同质量特点烟叶的合理配置,采集陕西中烟曲靖沾益基地县不同等级的初烤烟叶,运用系统聚类和Fisher线性判别法,建立基于化学成分的烤烟感官质量特征分类评价方法。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可将陕西中烟曲靖沾益基地县烟叶的感官质量特征合理分类,三类样品的主要特征分别为香气和烟气浓度低、口感有优势;杂气大、口感差、生理满足感有优势;香气品质有优势。经交叉分析,糖氮碱的协调对香气品质的影响较大,蛋白质、总氮对生理满足感和口感特征的影响较大,两糖比对香气、烟气的充足程度和口感特征的影响较大。建立了烟碱、总氮、还原糖、淀粉、氮碱比、两糖比、糖蛋比和糖氮比等8项指标的烟叶感官质量特征分类评价模型,模型的自身和交互验证平均准确率达80.8%,验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烟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化学成分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采用优势分析法从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香气的角度对化学成分的重要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应用灰色优势分析法并结合烟草化学分析可以找到与感官质量香气关系最密切的一组化学成分指标,针对北方区川渝烟叶基地烤烟,选择蛋白质、pH值、柠檬酸、油酸、己酸、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D、苯乙醛和二氢大马酮作为烤烟化学成分的评价指标,从原评价指标体系的65个指标缩减为9个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形成适合宝鸡烟区烤烟品种烟叶烘烤工艺,采用标准密集烤房开展不同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内外在质量和主要经济性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烘烤工艺相比,适当提高湿球温度,可以提高烟叶外观质量,主要改善烟叶油分、颜色、色度。烘烤工艺优化主要对叶质重、叶宽收缩率和叶片厚度影响较大,可促进上等烟比例、橘黄烟比例、均价的提升;对烟碱、还原糖、总糖、总氮含量影响较大,进而影响了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而对钾、氯含量无明显影响;对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特别是在杂气、刺激性和余味方面。采取高低高湿球温度烘烤工艺可明显改善烟叶化学成分,提高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和感官质量,有利于烤烟优良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寻提升黔南烟区烤烟品质途径,找出影响感官质量的关键化学指标,为黔南烟区烤烟品质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黔南烤烟样本为材料,通过对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指标的量化测定,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多重差异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相关关系。[结果]黔南烟区不同等级和不同产地烤烟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存在显著差异,总植物碱、两糖和总氮与感官评吸质量相关性较强,总植物碱、总氮含量和糖碱比、氮碱比是影响烤烟感官评吸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糖碱比增加和总植物碱、总氮的减少,感官评吸质量中的香气量、浓度和劲头的得分呈现降低的趋势;随着氮碱比增加,感官评吸质量中的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和刺激性的得分呈现降低的趋势。[结论]适度降低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提高糖碱比和氮碱比有利于提升黔南烟区烤烟的感官评吸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研究广元市烟区含水量较大和较小的特殊烟叶烘烤烘烤技术,【方法】采取云烟87上、中、下部位的特殊烟叶进行常规密集烘烤和密集烘烤优化工艺烘烤,对烤后的烟叶进行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含水大的下部叶和中部叶,采用密集烘烤优化工艺的烤后烟叶品质好于常规密集烘烤工艺烘烤的烟叶,含水量大的上部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均以密集烘烤优化工艺烘烤的烟叶好于常规密集烘烤工艺烘烤的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则表现相反;含水少的下部烟叶,采用密集烘烤优化工艺的烤后烟叶品质好于常规密集烘烤工艺烘烤的烟叶。【结论】含水量大的下部叶及中上部叶、含水量少得下部叶都更加适宜于密集烘烤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曲靖烤烟叶质重与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关系,为曲靖烤烟的种植与生产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南曲靖9个烤烟主产县(市)的C3F烟叶为材料,对比分析中部叶不同叶质重样品主要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曲靖9个主产县(市)间的烤烟中部叶叶质重差异较明显,以沾益烤烟的叶质重最大,为102.47 g/m2;叶质重、主要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评吸得分在不同样品间存在广泛变异;对叶质重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低、中、高3个类群间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感官质量评吸得分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低叶质重类群和中叶质重类群烟叶的内在品质优于高叶质重类群烟叶;在叶质重75.00~80.00 g/m2范围内,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感官质量评吸得分较高.[结论]叶质重75.00~80.00 g/m2是曲靖烤烟中部叶内在品质的敏感范围,在此范围内,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总体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山东烟叶感官质量与物理化学指标的相关性,解析烟叶品质的化学基础和物理标识,采集典型中部和上部烟叶样品,通过感官质量评价、理化检测和数理统计分析,并对叶位、地域分布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山东上中部烟叶物理指标总体适宜,化学成分总体相对协调,感官质量总体较好,地域分布差异显著。中部叶在适宜范围内指标的比例高于上部叶。感官质量评价指标与化学成分和物理指标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分别得到3对和两对显著性典型变量,对典型变量影响较大的感官质量评价指标为杂气、余味、香气质,影响较大的化学成分指标为还原糖、总糖、两糖比、氯、总氮和烟碱,物理指标为叶宽、单叶重、叶片厚度,叶面密度和叶长。其中,杂气指标与钾氯比呈显著正相关,与氯、半纤维素呈显著负相关;余味与钙、氮碱比、钾氯比、叶宽、含梗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淀粉、烟碱、钠、硫、氯、两糖比、叶片厚度、叶面密度呈显著负相关;香气质与钙、钾氯比、叶宽、含梗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总氮、烟碱、钠、氯、两糖比、叶片厚度、叶面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今后可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调控,为产区烟叶质量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分析皖南各区域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为掌握皖南烟叶质量特点及烟叶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皖南地区6个种植区域所取的70个中上部烟叶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与感官质量评吸。[结果]从化学成分来看,皖南烟叶糖含量普遍偏高,钾含量偏低,部分区域氯含量偏低,其余指标基本在优质烟叶化学成分的适宜范围之内。从感官质量来看,总体烟叶口感较舒适,以黄渡区域最好。[结论]皖南烟叶大部分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浓香型风格突出,具备达到全国优质烟叶的潜力,生产中可通过适当降低糖含量、提高钾离子含量,控制杂气和刺激性来优化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