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农残检测用木本植物酯酶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酶抑制原理,针对木本植物种子,利用总酯酶活力及比活力进行比较,筛选农药残留检测适宜的植物酯酶,扩大了植物用酯酶的选材范围,并测定了对6种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最低检测限(LOD).试验显示,刺槐总酯酶活力及比活力高于传统酶源小麦及其他树种,最低检测限低于国际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因此,该酶可作为新的有机磷残留检测用酶.  相似文献   

2.
植物酯酶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固定方式、pH值、温度、农药浓度和显色剂类型对植物酯酶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影响,比较了两种固定方式检测农残的灵敏度,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法比微乳板法敏感性略高;固化酯酶的最适合pH值约为5.6,游离酯酶的最适合pH值约为4.8;固化酯酶与游离酯酶的最适温度相同,但固化酶活力对温度响应的峰型较游离酶略陡,不同农药对植物酯酶的抑制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敌敌畏最灵敏,对硫磷的灵敏度最差,且随着农药稀释浓度的增加,检测灵敏度逐渐下降。实验还发现,液体显色剂在室温40 min后显色能力显著下降,因此固体显色剂更适用于农残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
蔬菜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蔬菜中常用的5种有机磷农药对植物酯酶的抑制作用,以2,6—二氯乙酰靛酚为显色剂,确立了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检测氧化乐果、甲基对硫磷、甲拌磷、甲胺磷、久效磷等5种有机磷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最低检测限范围为0.002~0.05μg·mL-1。  相似文献   

4.
两种酶快速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快速测定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两种酶抑制法,即胆碱酯酶抑制法和植物酯酶抑制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两种酶抑制法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动物酯酶中的苍蝇酶、蝇蛆酶与植物酯酶中的小麦酯酶活力和被农药抑制程度相近;玉米酯酶的活力远低于小麦酯酶的活力,不适于用来检测残留农药;动物酯酶在pH值7.0时活力最高,小麦酯酶在pH值6.0时最高。  相似文献   

5.
酶抑制法是根据农药对酯酶的抑制率与样品中有机磷农药浓度的对数成正比关系,来定量分析有机磷农药残留量。酶抑制法常用的底物有2,6-二氯靛酚乙酸酯和固兰B盐,通过对这两种底物的优越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6-二氯靛酚乙酸酯较固兰B盐更优越,更适合于有机磷农药的快速现场检测。2,6-二氯靛酚乙酸酯作为底物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与生成物有良好的稳定性;植物酯酶的反应条件较为协调合理;敌敌畏对植物酯酶的抑制率与农药浓度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添加农药法测定的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豆类酯酶的提取及其在有机磷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多种豆类酯酶的提取及酶活力的测定,并根据酶抑制法原理,研究了各种不同豆类来源的酯酶对有机磷农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豆类来源的酯酶对敌敌畏、甲胺磷等8种农药的敏感性不同,其中以绿豆、黑豆来源酯酶的总酯酶活力和敏感性为最好。  相似文献   

7.
植物酯酶光纤传感器检测有机磷农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植物酯酶检测有机磷农药的效果。[方法]采用研究溶胶凝胶法包埋植物酯酶的方法,制备有机磷传感膜,将该传感膜与光纤等器件耦合成有机磷光纤生物传感器,观测该传感器的稳定性及灵敏度。[结果]将该传感器用于检测7种有机磷农药观察发现,有机磷农药浓度在0.010~10.000μg/ml浓度范围内,抑制率与农药浓度的对数值呈良好线性关系,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0.8%~96.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常见无机阴阳离子对测定无显著干扰。[结论]该传感器可应用于蔬菜中有机磷农残检测。  相似文献   

8.
酶抑制法快速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种商品化酶抑制法快速检测试剂盒对敌敌畏、喹硫磷、敌百虫、辛硫磷4种有机磷农药进行了快速测定。结果表明,6种试剂盒对4种有机磷农药的敏感性、检出限各不一样;6种试剂盒对4种有机磷农药抑制率与农药浓度的对数线性模拟回归的线性范围也不相同;取用3.0 mL的提取液和取用2.5mL的提取液抑制率差别不大,仅有个别农药在个别浓度水平下有差异。酶抑制法快速检测试剂盒对各种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敏感性不同,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建议对抑制率≥10%的样品进行复检,同时采用色谱质谱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酶抑制法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酶抑制法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以小麦为对照,比较了大豆、玉米、绿豆等10种植物中植物酯酶活性,优化了植物酯酶提取条件。同时系统地研究了酶促反应条件,建立了酶抑制法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以绿豆中提取的粗酶酶活最高,提取条件为:以0.1 mol/L pH值6.2的磷酸缓冲液为提取剂,按固液比1∶5(W/V)加料,在40℃搅拌20 m in,过滤。最佳酶促反应条件为:反应体系0.1 mol/L pH值6.0磷酸缓冲液、反应时间15 m in、反应温度40℃、显色时间10 m in、测定波长520 nm处吸收峰值;样品提取用含10%乙醇的0.1 mol/L pH值6.4的磷酸缓冲液超声波振荡10 m in;方法的回收率为86.7%~97.1%,最小检出限为0.13~0.24μg/m l。  相似文献   

10.
有机磷水解酶对不同有机磷农药降解功效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种检测方法测定了有机磷水解酶对不同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功效,一种方法是通过气相色谱法直接检测降解产物中农药的残留量来评价有机磷水解酶对不同农药的降解功效;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有机磷类农药可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受抑制的胆碱酯酶不能将靛酚乙酸酯(红色)分解为靛酚(蓝色)和乙酸的原理,通过测定有机磷水解酶降解后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来评价有机磷水解酶对不同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功效。研究结果发现:有机磷水解酶对甲基对硫磷、对硫磷、喹硫磷和敌敌畏具有高效降解作用,降解率在82.2%~98.7%;其次是氧乐果、久效磷和敌百虫,降解效率在28.1%~45.4%;其他的降解效率均在20%以下。  相似文献   

11.
在江苏靖江地区观察靖江香沙芋的生长发育动态,为制定靖江香沙芋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靖江香沙芋分株萌芽期约为出苗后46 d(7~8叶);母芋膨大始期约在出苗后125 d(12叶),此时普遍形成子芋;出苗后约141 d(15叶)孙芋开始大量发生;出苗后约150 d(15~16叶)停止发生,之后直到成熟收获期,子孙芋鲜重快速增长9月初是靖江香沙芋由以营养体生长为主向以下块茎生长为主的转换期。  相似文献   

12.
在参考HPLC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溶剂、洗脱条件、检测波长等对花青苷UPLC定量检测的影响,并对试验方法进行选择,确定植物花青苷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表明矮牵牛中花青苷经0.1mol/L盐酸甲醇提取,加入等体积10%甲酸水经0.45μm滤膜过滤后即可进行UPLC测定。通过洗脱条件的优化可在8min内实现3种花青苷的分离,此方法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天竺葵素-3-葡萄糖苷在0.625~25mg/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好(r0.999),相对标准偏差为1.984%~3.850%,样品加标回收率为62.1%~100.3%,最低检出限可达0.2mg/L;飞燕草素在2.5~50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最低检出限为0.9mg/L。矮牵牛红色品系‘9702’中(鲜重)的花青苷含量可达530.527mg/kg。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精确的氯霉素(CAP)残留检测方法。【方法】在常规两步式化学发光酶免疫法(CLEIA)的基础上,同时加入一抗和二抗,并进一步优化抗原包被条件、抗体工作浓度、竞争反应时间等试验参数,建立了检测CAP残留的一步式CLEIA。【结果】该方法最佳检测范围为0.045.128μg/L,检测灵敏度达3.16μg/L,最低检测限为0.01μg/L,可检出国际规定的CAP残留标准底限值以下的残留量。与常规两步法相比,在不影响检测限和灵敏度的前提下,可缩短反应时间1.5h。【结论】采用一步式CLEIA检测CAP残留,与常规两步式CLEIA的检测效果相近.日.耗时短.更符合怏涑柃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胆碱酯酶的保藏性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得到保障农药残留检测的最佳酶活力。[方法]试验选定高酶活力的大豆酯酶为酶原,通过筛选最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离子浓度和最适pH,及最佳的反应显色体系来确定反应最适的条件,采用不同的显色体系酶抑制法,研究酶片的制作方法。[结果]酶片载体材料采用硝酸纤维膜,制作每张酶片取20μL大豆酶液,15μL 0.5%的BSA溶液,2μL 0.05%戊二醛于平底试管中。添加0.03 mol/L pH 7.0的磷酸缓冲液至总体积100μL,4℃固定10 h;制作每张显色片,需在1 cm×1 cm大小的滤纸片上加入50μL显色剂,30μL底物,4℃冷风吹干,封膜真空保存。[结论]固兰B盐和α-乙酸奈酯组合,适合作为酶抑制法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显色剂,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建立了水果中7种多残留农药的快速检测方法。水果样品经乙腈溶液提取、盐析后吸取上清液,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体系,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进行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结果表明:7种农药标样的响应值与质量浓度在1.0~200μg/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达到0.99,各农药的检出限(LOD)范围为0.05~0.20μg/kg,方法定量限(LOQ)范围为0.10~0.60μg/kg。7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n=6)范围为82%~114%.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该方法快速、高效,能够满足高原地区水果中7种多残留农药的快速分析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砂糖桔中嘧菌酯残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配备有Hypersil ODS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砂糖桔中嘧菌酯残留。以乙酸乙酯/环己烷(V/V=1/1)为提取溶剂,超声波提取砂糖桔中的嘧菌酯,经固相萃取净化,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残留量。确定砂糖桔中嘧菌酯的最佳液相色谱检测条件为:检测波长257 nm,流动相V(乙腈)/V(水)=70/30,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嘧菌酯在样品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5.23%~92.04%,最低检测浓度为0.01μg/g,能满足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乙腈作为溶剂,对猕猴桃样品进行超声萃取,经弗罗里硅土-活性炭混合柱净化,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HPLC-UV检测,外标法定量,建立了吡虫啉在猕猴桃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0.1~ 5.0 mg/kg的添加水平,平均回收率为87.18%~109.3%,相对标准偏差为1.14% ~4.87%,检出限为0.010 mg/kg.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猕猴桃中吡虫啉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烟叶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方法。以超纯水为萃取剂,样品经超声提取后,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在0.5~50.0 mg/L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1.07μg/g,加标回收率为92.7%~101.6%,RSD<5%(n=5)。9个烟叶样品没食子酸含量在107.0~242.8μg/g之间;不同部位烟叶没食子酸含量排序为:上部烟叶>中部烟叶>下部烟叶。  相似文献   

19.
崇明芋花叶病毒病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芋花叶病毒病是造成天星科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作者通过田间调查、电镜负染和核酸斑点杂交的方法,分析了崇明特产品种崇明香酥芋和崇明县主栽品种浙江红梗芋芋花叶病毒病(Dasheenmosaicvirus,DMV)的发病情况,初步推断崇明县境内芋艿已被芋花叶病毒侵染,并探讨了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生产脱除DMV种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以凡纳滨对虾和菊黄东方鲀的封闭式混养系统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混养基础上移植可口革囊星虫,并以该混养系统为实验组,研究星虫对鱼虾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的体重增长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动物体氮、磷累积量,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底质中氮、磷累积量,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可见,鱼虾混养系统中移植可口革囊星虫可以增加养殖产量,提高饲料氮、磷的利用率,减少氮、磷元素对底质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